傍晚,天色已經(jīng)完全黑了。
一進門,西野哲朝家里喊道:“我回來了——”
“果然去店里了?!?p> 剛才開門的時候,西野哲知道父母可能已經(jīng)去店里工作了,但是習慣使然,他還是喊了一下。
今天前輩們打完比賽后回來的時間已經(jīng)比較晚了,一年級生幫忙整理收拾完時,太陽降得很低了。
在玄關里換上拖鞋,西野哲走到了客廳里,發(fā)現(xiàn)茶幾上放著一張紙條。
他拿起紙條,看了起來,上面寫道:
【小哲,我們?nèi)サ昀锕ぷ髁?,你今晚就不用過來幫忙了,好好做做作業(yè)。菜放在冰箱里了,記得熱一下再吃!】
“是——是——”
西野哲默念道。
放下東西后,西野哲上樓拿衣服去洗澡。
按照他的習慣是先洗完澡再吃晚飯的,參加完社團活動后身上都是汗,不洗完哪有胃口想吃飯。
“滴——”
西野哲按下了洗衣機的啟動鍵,把衣服放進里面洗了起來。
弄完這些后西野哲穿著一身居家休閑服下了樓。
他走到廚房,先是倒了杯水,喝了起來。
喝完水把杯子放著餐桌上,西野哲打開了冰箱。
“今天吃魚啊?!?p> 正好西野哲平時比較喜歡吃魚肉,把用保鮮膜包裹起來的幾個菜拿出來,放進微波爐里熱了一下,然后盛了碗還熱著的米飯,坐在餐桌上吃了起來。
邊吃,西野哲邊拿出手機瀏覽起來。
如果是平時和父母一起吃飯,西野哲邊吃邊玩手機的行為,百分百會被訓,但今天就他一個人,西野哲放心玩了起來。
手機的提示欄亮了起來,是西野和哉發(fā)來了Line的信息。
【西野和哉】:阿哲,吃完飯沒?
【西野哲】:還沒啊,正在吃。
西野哲隨手發(fā)了個正在吃著飯的Q版表情包,西野和哉反手回了個瞪著鄙視眼神的表情包。
【西野和哉】:你怎么還是吃這么慢?
【西野哲】:吃飯肯定要好好吃,急什么。
【西野和哉】:不說這個了,今晚要不要看新番?
看到這條信息,西野哲馬上發(fā)了個震驚的表情。
【西野哲】:為什么你還有時間看新番?你們班的國文課沒有布置作文嗎?
【西野和哉】:完了,我忘了,阿哲,怎么辦???
【西野哲】:我怎么知道。
【西野和哉】:阿哲,救命啊這次。
……
“呼——”
“終于寫完了?!?p> 西野哲放下筆,伸了個懶腰,拿起手機看了下時間,已經(jīng)快晚上10點了。
剛才一直在寫老師布置的作文,花了好幾個小時才弄出一篇自認還不錯的文章。
接下來。
拉開抽屜,西野哲拿出一本紙質(zhì)筆記本。
筆記本是用來記錄一些訓練或者比賽的要點,以及自己的反思。
翻到寫了棒球部里的投手信息那部分,西野哲拿起筆,結(jié)合今天比賽的感受,重新加了一句。
[捕手必須成為最了解投手的人。]
看著新寫下的句子,西野哲回想起比賽的時候,自己沒有更好地了解辰己輝明和西野和哉的投球特點,給球隊的守備帶來了不少麻煩。
“啊,真是太不應該了啊?!?p> 西野哲回想起來很羞愧,換位思考,如果他是投手,對著不了解自己的捕手投球,那得多難受啊。
隨后西野哲認真的整理起來收集到的辰己輝明和西野和哉的投球特點與比賽狀態(tài),并且在心里暗下決心,以后的訓練里一定要更加努力去熟悉投手。
接著西野哲反思自己在比賽里作為捕手的表現(xiàn)。
中規(guī)中矩。
這是他給自己的評價。
因為是和初中部后輩的比賽,實際上面臨的考驗不是特別多,但即便如此,西野哲還是有很多不足,他進入高中棒球部的時間還是太短了。
指揮守備這項捕手的重要任務,西野哲十分缺乏經(jīng)驗,有幾次都沒能根據(jù)場上的情況來調(diào)動守備。
比如觀察到對方打者試圖用短打來推進壘包的時候,他沒有及時地讓內(nèi)野手防備,也沒有改變相應的配球策略來應對,更別說提醒隊友補位這些需要豐富經(jīng)驗的操作了。
捕手,作為守備方視野最好的位置,是有責任給看不到身后情況的野手們提醒的。
有跑者在跑壘的時候,野手們往往會因為觀察不到身后的跑者,情急之下出現(xiàn)暴投或者傳錯壘包,甚至有些野手會直接愣在那里,球怎么都傳不出手。
這個時候捕手適時的大喊加手勢提醒就很有必要了。
“真是非常重要的一環(huán)?!?p> 西野哲感慨。
單單是今天的比賽就能寫下這么多摘要了,以后怕不是要寫更多。
不過他也樂在其中。
西野哲一直相信,每一次的悔恨和反思都會成為下一次的進步的源泉。
翻開另一頁,西野哲寫下了另外一個內(nèi)容。
補位。
在棒球比賽里面,守備球員的互相補位是非常多的。
最常見的就是二游間的,即二壘手和游擊手的配合,還有投手和壘手,捕手和壘手,投手和捕手的配合,真的太多了,而且不同的戰(zhàn)術體系、不同的比賽局面下還不一樣。
其實比賽的時候,西野哲對這一點了解不深。
比賽結(jié)束后,擔任內(nèi)野手的副隊長巖田剛知找到他,提醒了他比賽里有好幾次內(nèi)野手補位錯誤,造成失位的現(xiàn)象,告訴他以后最好注意。
當時聽到巖田剛知的建議的時候是有點不知所云的,現(xiàn)在反思起來,才發(fā)現(xiàn)自己還是有很多不到位的地方,西野哲十分認真地寫下了這些寶貴的建議。
突然想起比賽里的一些趣事,西野哲不由得揚起了嘴角。
那是一次初中部的犧牲短打,棒球正好砸在了投手西野和哉與捕手西野哲兩個之間的位置,形成了一顆二分之一球。
當時他跟西野和哉大眼瞪小眼的樣子,讓他回想起來都想笑。
兩個人用眼神就明白了對方的意思。
你撿啊,阿哲你愣在那干嘛呀!
嗯?!不是和哉你撿嗎?!離你比較近。
“……”
“……”
最后還是西野哲喊了聲“我來吧”,快速上前撿起球傳一壘,不然就白送給對手一支一壘安打了。
西野哲當時就在心里吐槽。
“捕手怎么什么都要干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