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回
原文:
齊宣王問曰:“齊桓、晉文之事可得聞乎?“
孟子對曰:“仲尼之徒無道桓、文之事者,是以后世無傳焉。臣未之聞也。無以,則王乎?“
曰:“德何如,則可以王矣?“
曰:“保民而王,莫之能御也?!?p> 曰:“若寡人者,可以保民乎哉?“
曰:“可。“
曰:“何由知吾可也?“
曰:“臣聞之胡龁曰,王坐于堂上,有牽牛而過堂下者,王見之,曰:'牛何之?'對曰:'將以釁鐘。'王曰:'舍之!吾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對曰:'然則廢釁鐘與?'曰:'何可廢也?以羊易之!'不識有諸?“
曰:“有之。“
曰:“是心足以王矣。百姓皆以王為愛也,臣固知王之不忍也?!?p> 王曰:“然。誠有百姓者。齊國雖褊小,吾何愛一牛?即不忍其觳觫,若無罪而就死地,故以羊易之也?!?p> 曰:“王無異于百姓之以王為愛也。以小易大,彼惡知之?王若隱其無罪而就死地,則牛羊何擇焉?“
王笑曰:“是誠何心哉?我非愛其財。而易之以羊也,宜乎百姓之謂我愛也?!?p> 曰:“無傷也,是乃仁術(shù)也,見牛未見羊也。君子之于禽獸也,見其生,不忍見其死;聞其聲,不忍食其肉。是以君子遠(yuǎn)庖廚也?!?p> 王說曰:“《詩》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謂也。夫我乃行之,反而求之,不得吾心。夫子言之,于我心有戚戚焉。此心之所以合于王者,何也?“
曰:“有復(fù)于王者曰:'吾力足以舉百鈞',而不足以舉一羽;'明足以察秋毫之末',而不見輿薪,則王許之乎?“
曰:“否?!?p> “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dú)何與?然則一羽之不舉,為不用力焉;輿薪之不見,為不用明焉,百姓之不見保,為不用恩焉。故王之不王,不為也,非不能也。“
曰:“不為者與不能者之形何以異?“
曰:“挾太山以超北海,語人曰'我不能',是誠不能也。為長者折枝,語人曰'我不能',是不為也,非不能也。故王之不王,非挾太山以超北海之類也;王之不王,是折枝之類也。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運(yùn)于掌?!对姟吩?'刑于寡妻,至于兄弟,以御于家邦。'言舉斯心加諸彼而已。故推恩足以保四海,不推恩無以保妻子。古之人所以大過人者無他焉,善推其所為而已矣。今恩足以及禽獸,而功不至于百姓者,獨(dú)何與?權(quán),然后知輕重;度,然后知長短。物皆然,心為甚。王請度之!抑王興甲兵,危士臣,構(gòu)怨于諸侯,然后快于心與?“
王曰:“否。吾何快于是?將以求吾所大欲也。“
曰:“王之所大欲可得聞與?“王笑而不言。
曰:“為肥甘不足于口與?輕暖不足于體與?抑為采色不足視于目與?聲音不足聽于耳與?便嬖不足使令于前與?王之諸臣皆足以供之,而王豈為是哉?“
曰:“否。吾不為是也。“
曰:“然則王之所大欲可知已。欲辟土地,朝秦楚,蒞中國而撫四夷也。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p> 王曰:“若是其甚與?“
曰:“殆有甚焉。緣木求魚,雖不得魚,無后災(zāi)。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盡心力而為之,后必有災(zāi)?!?p> 曰:“可得聞與?“
曰:“鄒人與楚人戰(zhàn),則王以為孰勝?“
曰:“楚人勝?!?p> 曰:“然則小固不可以敵大,寡固不可以敵眾,弱固不可以敵強(qiáng)。海內(nèi)之地方千里者九,齊集有其一。以一服八,何以異于鄒敵楚哉?蓋亦反其本矣。今王發(fā)政施仁,使天下仕者皆欲立于王之朝,耕者皆欲耕于王之野,商賈皆欲藏于王之市,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其若是,孰能御之?“
王曰:“吾惛,不能進(jìn)于是矣。愿夫子輔吾志,明以教我。我雖不敏,請嘗試之?!?p> 曰:“無恒產(chǎn)而有恒心者,惟士為能。若民,則無恒產(chǎn),因無恒心。茍無恒心,放辟,邪侈,無不為已。及陷于罪,然后從而刑之,是罔民也。焉有仁人在位,罔民而可為也?是故明君制民之產(chǎn),必使仰足以事父母,俯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飽,兇年免于死亡。然后驅(qū)而之善,故民之從之也輕。今也制民之產(chǎn),仰不足以事父母,俯不足以畜妻子,樂歲終身苦,兇年不免于死亡。此惟救死而恐不贍,奚暇治禮義哉?王欲行之,則盍反其本矣。五畝之宅,樹之以桑,五十者可以衣帛矣;雞豚狗彘之畜,無失其時,七十者可以食肉矣;百畝之田,勿奪其時,八口之家可以無饑矣;謹(jǐn)庠序之教,申之以孝悌之義,頒白者不負(fù)戴于道路矣。老者衣帛食肉,黎民不饑不寒,然而不王者,未之有也?!?p> ——選自《孟子·梁惠王上》第七章
翻譯:
齊宣王問道:“齊桓公、晉文公(稱霸諸侯)的事情,可以講給我聽聽嗎?“
孟子回答道:“孔子的門徒?jīng)]有談?wù)擙R桓公、晉文公事情的,因此后世沒有傳下來,我也就沒有聽說過。一定要我講的話,那就談?wù)動萌实陆y(tǒng)一天下的道理好嗎?“
宣王問:“仁德怎樣就可以統(tǒng)一天下呢?“
孟子回答道:“愛撫百姓而統(tǒng)一天下,就沒有誰能阻擋得住他?!?p> 宣王問:“像我這樣的國君可以做到愛撫百姓嗎?“
孟子說:“可以?!?p> 宣王問:“從哪里知道我可以呢?“
孟子說:“我在胡龁那里聽講過這樣一件事:(有一次)大王坐在堂上,有個人牽著牛從堂下經(jīng)過,大王見了,問:'把牛牽到哪里去?'(那人)回答說:'要用它祭鐘。'大王說:'放了它!我不忍心看它驚懼哆嗦的樣子,像這么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那人)問:'那么就不要祭鐘了嗎?'大王說:'怎么可以不要呢?用羊替代它!'不知是否有這件事?“
宣王說:“有這回事。“
孟子說:“憑這樣的心腸就足以統(tǒng)一天下啦!(用羊代牛祭鐘)百姓都以為大王是出于吝嗇,我本來就知道大王是不忍心啊?!?p> 宣王說:“是這樣,確實有這樣議論的百姓。齊國雖然狹小,我怎么吝惜一條牛呢?就是因為不忍心看到它驚懼哆嗦的樣子,毫無罪過就被拉去殺掉,所以才用羊去替代它的。“
孟子說:“大王不要責(zé)怪百姓以為您吝嗇。用小羊換下大牛,他們哪能理解您的做法?(因為)大王如果可憐牲畜無辜被殺,那么牛和羊有什么區(qū)別呢?
宣王笑著說:“這倒底是一種什么樣的心理呢?我并非吝惜錢財而以羊換牛啊。也難怪百姓要說我吝嗇了?!?p> 孟子說:“沒什么關(guān)系,這正是仁德的表現(xiàn)方式呢,(因為當(dāng)時您只)看到了牛而沒有看到羊啊。君子對于禽獸,看到它們活蹦歡跳的,就不忍心看見它們死去;聽到它們哀叫悲鳴,就不忍心再吃它們的肉。正因為這樣,君子要把廚房安在離自己較遠(yuǎn)的地方?!?p> 宣王高興地說:“《詩》中說:'別人想什么,我能猜得出。'正像說的老先生啊。我做了這件事,反過來推求為什么這么做,自己心里也鬧不明白。先生這番話,使我心里有點開竅了。這樣的心理之所以符合王道,又是為什么呢?“
孟子說:“假如有個人向大王稟告說:'我的力氣足以舉起三千斤的東西,卻舉不起一片羽毛;我的視力足以看清秋天野獸毫毛的尖端,卻看不見一車子的柴禾。'大王會相信這話嗎?“
宣王說:“不會。“
(孟子說:)“如今(大王的)恩惠足以施行到禽獸身上了,而功德卻體現(xiàn)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顯然,一片羽毛舉不起來,是因為不肯用力氣;一車的柴禾看不見,是因為不肯用目力;百姓不被您愛撫,是因為不肯施恩德啊。所以大王未能做到用仁德統(tǒng)一天下,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啊?!?p> 宣王問:“不去做和不能做的表現(xiàn)形式,憑什么去區(qū)別呢?“
孟子說:“用胳膊挾著泰山跳越北海,對人說:'我不能辦到。'這是真的不能。給年長的人彎腰行禮,對人說:'我不能辦到。'這就是不去做,而不是不能做。所以,大王沒有做到用仁德統(tǒng)一天下,不屬于挾著泰山跳越北海一類;大王沒有做到用仁德統(tǒng)一天下,這是屬于為長者彎腰行禮一類?!?p> (孟子又說:)“敬愛自己的長輩,進(jìn)而也敬愛別人的長輩;愛撫自己的孩子,進(jìn)而也愛撫別人的孩子。(這樣)天下就可以在掌心中隨意轉(zhuǎn)動(要統(tǒng)一它就很容易了)。《詩經(jīng)》上說:'先給妻子做榜樣,再給兄弟好影響,憑這治家和安邦。'是說要把這樣的用心推廣到各個方面罷了。所以,如果廣施恩德就足以安撫天下,不施恩德,連妻子兒女也安穩(wěn)不住。古代的賢明君主之所以遠(yuǎn)遠(yuǎn)超過一般人,沒有別的原因,只是善于將他們所做的推廣開去罷了?,F(xiàn)在(大王的)恩德已施行了禽獸身上,而功德卻體現(xiàn)不到百姓身上,偏偏是什么原因呢?稱一稱,然后才知道輕重;量一量,然后才知道長短。萬物都是這樣,人心更是如此。大王請認(rèn)真地考慮考慮吧!難道大王要興師動眾,使將士們身陷危險,同別的國家結(jié)下怨仇,然后心里才痛快嗎?“
宣王說:“不,對此我有什么痛快的呢?我想借此來實現(xiàn)我最大的心愿。“
孟子問:“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說給我聽聽嗎?“
宣王笑而不答。
孟子問:“是因為肥美甘甜的食物不夠口腹享受嗎?輕軟溫暖的衣服不夠身體穿著嗎?艷麗的色彩不夠眼睛觀賞嗎?美妙的音樂不夠耳朵聆聽嗎?左右的侍從不夠使喚嗎?這些,大王的臣下都足以供給,大王難道是為了這些嗎?“
宣王說:“不,我不為這些?!?p> 孟子說:“那么,大王的最大心愿可以知道了,就是想擴(kuò)張疆土,使秦國楚國來朝拜,君臨中原、安撫四周的民族。(不過,)憑您的做法去追求實現(xiàn)您的心愿,真好比是爬上樹去捉魚一樣?!?p> 宣王說:“像這么嚴(yán)重嗎?“
孟子說:“只怕比這還嚴(yán)重呢!上樹捉魚,雖然捉不到魚,不會有后患。按您的做法去實現(xiàn)您的心愿,費(fèi)盡心力去做了,到頭來必定有災(zāi)禍。“
宣王問:“(道理)能說給我聽聽嗎?“
孟子說:“鄒國跟楚國打仗,大王認(rèn)為誰會獲勝?“
宣王說:“楚國勝?!?p> 孟子說:“是這樣,小的一方本來不可以同大的一方敵對,人少的本來不可以同人多的敵對,勢力弱的本來不可以同勢力強(qiáng)的敵對。天下千里見方的地方有九塊,齊國的土地截長補(bǔ)短湊集在一起,占有其中的一塊??窟@一塊地方去征服其他八塊地方,這同鄒國跟楚國打仗有什么兩樣呢?(大王)何不回到(行仁政)這根本上來呢?如果現(xiàn)在大王發(fā)布政令、施行仁政,使得天下做官的人都想到大王的朝廷里任職農(nóng)夫都想到大王的田野里耕作,商人都想到大王的市場上做買賣,旅客都想從大王的道路上來往,各國痛恨他們國君的人都想跑來向您訴說。果真做到這樣,誰能阻擋大王統(tǒng)一天下?“
宣王說:“我腦子昏亂,不能進(jìn)到這一步了。希望先生輔佐我實現(xiàn)大志,明白地教給我方法。我雖然遲鈍,請讓我試一試?!?p> 孟子說:“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卻有穩(wěn)定不變的思想,只有士人能做到。至于百姓,沒有固定的產(chǎn)業(yè),隨之就沒有穩(wěn)定不變的思想。如果沒有穩(wěn)定不變的思想,就會胡作非為,壞事沒有不干的了。等到犯了罪,然后就用刑法處置他們,這就像是安下羅網(wǎng)坑害百姓。哪有仁人做了君主可以用這種方法治理的呢?所以賢明的君主所規(guī)定的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一定要使他對上足夠奉養(yǎng)父母,對下足夠養(yǎng)活妻兒,好年成就終年能吃飽,壞年成也能免于餓死。這樣之后督促他們一心向善,百姓也就樂于聽從了。而現(xiàn)在規(guī)定的百姓的產(chǎn)業(yè),上不夠奉養(yǎng)父母,下不夠養(yǎng)活妻兒,好年成也還是一年到頭受苦,壞年成還避免不了餓死。這(就使百姓)連維持生命都怕來不及,哪有空閑去講求禮義呢?大王想行仁政,那么何不返回到根本上來呢?五畝的宅地,(房前屋后)栽上桑樹,五十歲的人就能穿上絲棉襖了。雞、狗、豬等禽畜,不要錯過它們的繁殖時機(jī),七十歲的人就能吃上肉了。一百畝的田,不要占奪農(nóng)時,八口之家可以不挨餓了。搞好學(xué)校教育,反復(fù)說明孝順父母、敬重兄長的道理,上了年紀(jì)的人就不會肩扛頭頂著東西趕路了。老年人穿上絲棉吃上肉,一般百姓不挨餓受凍,這樣還不能統(tǒng)一天下的,是從來不會有的?!?p> 第三十二回
原文:
野有死麕,白茅包之。有女懷春,吉士誘之。
林有樸樕,野有死鹿。白茅純束,有女如玉。
舒而脫脫兮!無感我?guī)溬猓o使尨也吠!
——《國風(fēng)·召南·野有死麕》
翻譯:
一頭死鹿在荒野,白茅縷縷將它包。有位少女春心蕩,小伙追著來調(diào)笑。林中叢生小樹木,荒野有只小死鹿。白茅捆扎獻(xiàn)給誰?有位少女顏如玉。“慢慢來啊少慌張!不要動我圍裙響!別惹狗兒叫汪汪!“
第三十三回
原文:
江有汜,之子歸,不我以。不我以,其后也悔。
江有渚,之子歸,不我與。不我與,其后也處。
江有沱,之子歸,不我過。不我過,其嘯也歌。
——《召南?江有汜》
翻譯:
大江自有分流水。這個人兒回故里,不肯帶我一同去。不肯帶我一同去,將來懊悔來不及!
大江自有洲邊水,這個人兒回故里,不再相聚便離去。不再相聚便離去,將來憂傷定不已!
大江自有分叉水,這個人兒回故里,不見一面就離去。不見一面就離去,將來號哭有何益!
第三十五回
原文:
行同趨同,千里相從;行不合趨不同,對門不通——淮南子
翻譯:
走的一樣,方向一致,就是千里也會相從。走的不一樣,不是一條路,對門也不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