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修仙

第一章 避世修行

世界那么大,我想去修仙 澹臺一凡 5101 2019-07-19 23:35:39

  八月,一年中最炎熱的季節(jié)。

  秦烈陽穿著一件寬松的短褲坐在小區(qū)內(nèi)一棟頂層的陽臺的遮陽傘下,透過遮陽鏡俯瞰這樓下的景色。

  樓下是一片被幾棟高層大樓團團圍住的綠化林。

  此時剛剛下過一場雷雨,可依舊驅(qū)除不了這盛夏的暑氣。這片綠化林中的樹木都無精打采地聳拉著腦袋,仿佛被這鋼鐵森林中的炙熱的水泥路給烤蔫了一樣。

  濕熱的空氣拌土地的腥味,以及不知從哪飄來的汽車廢氣的味道,熏得秦烈陽喘不過氣來。

  樓下的小道上人來人往,時不時還有幾聲孩童刺耳的吵鬧聲。

  遠處,被汽車擁擠的水泄不通的大馬路上,各種“嗡嗡”聲,一天到晚就沒有斷過。

  這就是都市,鋼鐵叢林的都市,熙熙攘攘的都市,熱鬧喧囂的都市,也是秦烈陽從小生長到大的地方。

  作為一個從小就生活在都市里的人,秦烈陽時刻不想著逃離這里,幾乎每年都有一兩次戶外旅行的時間。

  他身邊和他同樣的人很多,他知道的有的人每年甚至每個月都要上山去寺廟道觀里住一段時間,有的人每逢周末都去野外露營,當(dāng)然有條件的就在離市中心很遠的地方建一處自己的山莊,莊園或者農(nóng)場,一般沒什么事的時候都在哪里度過,還有的背棄了包和干糧就開始尋找遠方,幾年都聯(lián)系不到,還有的把自己悶在家里,連窗簾都密封起來,裝備一些水和饅頭,吃喝拉撒全在那間小房間里,說是閉關(guān)修行。

  總之,每個人都有自己逃離都市的方法,身處都市之中,人的五感被周圍的一切所堵塞,仿佛渾渾噩噩,如牽線木偶,不能真正的做自己。

  當(dāng)然會有很多人討厭這樣。

  秦烈陽也是跟著朋友一起到市區(qū)外的山上寺廟道觀住一段時間,可大多都沒什么效果;后來就嘗試過幽閉自己,但是卻發(fā)現(xiàn)不適合自己,再到后來他便開始跟著朋友去野外旅游,到了最后干脆自己一個人行動了。

  這些年,天南地北,XJ,內(nèi)蒙,XZ,青海,無人區(qū)都轉(zhuǎn)了好幾遍了。

  可每次不管走多遠,總要回來。

  如今這個時間點,差不多又到了他去戶外旅行的時候,這一次他想要進行的更徹底一下。

  如果能不回來,就不回來了。他準(zhǔn)備帶足生活用品,然后找一處山青水秀的地方,隱居下來,最好山下不遠處就能有生活補給的地方。

  “哎,終究不是仙人,逃脫不了凡塵俗世,也離不開五谷雜糧,要是真像書中說的那樣能夠修行和辟谷就好了!”秦烈陽感嘆一聲,查驗了

  一下打包好的行李,準(zhǔn)備動身:”不論書中是真是假,初修行者凡塵之中必不能修行,因為這滾滾的紅塵俗世,會遮蔽人的內(nèi)心,內(nèi)心不能感悟天地,還談何修行!“

  所謂小隱于野,大隱于世。只是道行不夠,在這俗世之中,只會沉淪。

  秦烈陽本來打算去終南山的隱居的,終南山終究是道家三十六洞天,七十二福地之一,本來就是一個特別修行的好地方,而且哪里距離山下補給的地方因該更加便捷,

  山下有很多能夠弄到生活用品的地方,只是哪里修行人太多了,反而多了很多凡塵味,反而不適合修行了。

  最終想來想去,他決定去神農(nóng)架隱居,哪里夠大,也夠原始。

  秦烈陽帶的行李不多,只有一些簡單的生活用品,還有這些年來的積蓄,拉起行李箱便出發(fā)了。

  到了下午三點的時候,秦烈陽便已經(jīng)在前往宜昌的高鐵上了,望著車窗外這在飛速往后倒退的繁華都市,秦烈陽一點兒也不覺得留戀。坐在高鐵上,他拿起基本修行方面的筆記看了起來。

  這些年他倒是收集了不少這樣的筆記,這也成了他的一大愛好。高鐵車內(nèi)有空調(diào),倒也覺得清涼。高鐵駛離市區(qū),漸漸地景色多了起來。

  神農(nóng)架在湖北西部,卻沒有直達的火車,秦烈陽決定先到宜昌,然后在宜昌轉(zhuǎn)到木魚鎮(zhèn),由此進山。

  到Y(jié)C市差不多六七個小時,已經(jīng)是夜里了。秦烈陽在宜昌找了一個地方歇息一下,第二天一大早,便坐車到了木魚鎮(zhèn)。

  這些年隨著喜好旅游的人越來越多,神農(nóng)架也越來越被人涉足。不過大多旅行者都是按著景區(qū)安排好的路線,在比較外圍的一些地方游覽。

  而那些真正人煙稀少,道路難行,遠離人煙的地方,只有一些旅行的發(fā)燒友,戶外探險者等才會深入。

  秦烈陽既然打算找個地方隱居起來,便也和他們一樣。

  秦烈陽在木魚鎮(zhèn)買了一些幾天來生活需要的東西,塞滿了整整一大包旅行包。然后別人一同進了神農(nóng)架旅游景區(qū),一開始旅游的人很多,隨著他逐漸的深入,漸漸的人便少客氣來。

  路上還碰到了幾個戶外探險隊,和他搭訕,問他是不是也是戶外愛好者。

  秦烈陽也只是應(yīng)和幾句便繼續(xù)朝著深處行走。

  幸好他帶的東西還挺齊全,翻越險地,越過小溪,深入一處處密林,漸漸的人聞不見人生,耳邊只有自然的聲音。

  他找了一處山洞,收拾了一下,把用帶來的帳篷,弄了一個臨時的居所,過些天,他要在這里搭建一處長期居住的房屋。

  他隨身帶了很多驅(qū)蟲的東西,深山之中毒舌毒蟲之類的比較多,必須做好防備。

  這些年他旅行的比較多,自然也掌握了一些戶外生存的經(jīng)驗和本領(lǐng)。

  山洞挨著溪流,溪流流著的都是山泉水,這里這里沒有什么人來,泉水都很清澈,可以直接飲用,很多外面賣的好點的礦泉水都是開采的山泉水。

  他在木魚鎮(zhèn)購買了一些比較方便攜帶的食物,這些天,他就先靠這些來應(yīng)付了,待在這里搭建完居所,再才辦一些鮮蔬之類的生火做飯。

  想起這些,他又一次感嘆起來,如果書中那些可以辟谷修行的方法起來,如果這有那樣的法門該有多好。

  休息了一天,第二天他在后面的那坐山峰的半山腰處,發(fā)現(xiàn)了一處橫石。橫石很平很闊,可容一個人躺臥。

  由于身在半山腰處,視野開闊,跳完遠處是層疊的群山,向下望去,山下景色盡收眼底,秦烈陽決定把這里當(dāng)做自己讀書修行的地方。

  接下來的一些天,他找了一處四處還算開闊,地勢較高的地方,搭建了一處房屋,這房屋有兩層,下層不高且并沒有圍墻,以便防濕,然后又在四處清理出一處田地,用樹枝木頭簡單的圍了起來,勉強算是一處人家的樣子。

  他本來打算在尋一處平坦的山頂,然后在山頂上結(jié)廬居住,但考慮到以后的生活方便,且他山頂處并不容易爬上去,便自得作罷。

  這樣他便在這里定居了下來了。他希望這一次自己真的能夠堅持下來,能夠隱居下去,而不像以往那樣因為種種原因,最后半途放棄。

  就這樣他在神農(nóng)架隱居了一個多月的時間,漸漸的也被他發(fā)現(xiàn)了好幾處和他差不多一樣的隱居者,雖然相聚很遠,但也算鄰居,不過隱居著大多不喜歡別人打擾,因此沒事的話,他也不去打攪他們,只是每次相見,遇到的次數(shù)多了,離老遠的點頭打個招呼就算完了。

  他在半山腰的巨石上,看書打坐了一下午,一副要修煉問道的樣子。漸漸天要黑了下來,他便起身,合上書,從巨石上下來,向他的住所走去。

  他一邊想著儲存的食物不多了,是時候要下山一趟了,一邊又感嘆,不是真的修行,還要為食物憂心之類的。

  忽然林中有什么動靜,悉悉索索的,還好像有人走過來,而且還不是一個,似乎得有四五個的樣子。

  這里大多都是一些隱居的人,怎么會有這么多人一起行動,而是走路急匆匆的樣子,深山之中,為了安全起見,他當(dāng)下不敢做聲,躲在了一處隱蔽之處,探查動靜。

  那些人聲音越來越近,仿佛就向他走來似的,又記起前幾日在身上發(fā)現(xiàn)了一具身體,死相凄慘,心中卻不由地更加緊張,雖說隱居之人,早已生死置之度外玩,隨性灑脫,但面對危險,也難以云淡風(fēng)輕。

  他正值青壯年,有常年行走在外,也算有些護身的本領(lǐng),但如果如果同時過來幾個人,遇到突發(fā)情況,他感覺也未必能敵。

  因此他悄悄向后走去,心中緊張的,不知不覺得連手中平時看的書都握的握得不成樣洗了。

  盡管這樣他也顧不得,一路尋找隱蔽的地方,大約得走了一二十分鐘,他卻看感覺像一年那么漫長一樣。

  最終他找到了一處小山洞,正好被一顆茂密的大樹遮擋住了,他鉆了進去,修飾好洞口處。

  漸漸地那些人的聲音越來越近,一路上討論著什么“動物”、“槍”、“查得嚴(yán)”之類的,只覺得這些人不好惹,心中暗暗祈禱著他們不要發(fā)現(xiàn)自己,他拳頭不由得攥的緊緊的。

  “這已經(jīng)是我第六次進山了!”其中有一個人道。

  “唉,以往的收獲都挺不錯的,最近查的嚴(yán)了,這一天感覺白來一趟!”另一個人說道。

  “是?。∪兆釉絹碓讲缓眠^來,看來得休息一段時間了!”又一個人說道。

  漸漸地他們的聲音從他山洞前經(jīng)過,有漸漸地遠去,待好久,他屏住呼吸,才敢稍微大口呼吸一下。

  他確定外面沒了動靜,于是扒開外面的樹枝,從山洞中走了回來。

  他躡手躡腳的往回趕去,因為正好走得地方遠離居處,他走了好一段時間才回到住所。

  他沒有直接進去,而是在外面觀察了好久,行走在外,又是獨身一人,能小心就小心點。

  確定沒人,他進屋,坐在床上,喘息好久,一身衣服都被汗浸濕了,還有很多泥土粘在身上。

  他看了看手上的書,握得已不成樣子。放在桌上,點上燈,整理起來。

  “這是什么?”他從書頁里發(fā)現(xiàn)了一個東西,這東西薄薄的和蟬翼一樣,不過卻很結(jié)結(jié)實,不容易扯壞。他有仔細檢查了一下,發(fā)現(xiàn)每一頁里都有。

  “神神秘秘的!”秦烈陽暗想:“還夾在每一個書頁里面,費這功夫,跟真的一樣!”

  不過這東西確實也勾起了他的好奇心,他拿起一張,在燈下借著燈光仔細觀察:“這字寫得也太差了吧,真不敢恭維,和小學(xué)生涂鴉一樣!”

  深更半夜的,燈光昏暗,秦烈陽也不愿意看,只把他們整理好,夾在書中,然后把熄滅燈火,睡覺了。

  這一晚上,他睡得很不踏實,又是夢到有人拿槍指著他,要把它給斃掉,又是夢到拿書里的東西是天書,他照著書上寫的修煉,最終得道飛仙。

  第二天醒來,他已經(jīng)被汗水浸濕了衣服,每到這個時候,他就開始動搖隱居下去的年頭了。

  他有預(yù)感,距離結(jié)束這一次隱居的日子,似乎又不遠了。

  他的心開始亂了起來,他向往無拘無束地野外生活,遠離世俗的煩惱,可是人離開時了社會真的能夠生存的下去嗎?

  到處都是未知的人和物,永遠不知道潛在的危險在哪里。

  他心不在焉的隨便做了一點東西吃下,然后來到那處巨石上,他要試著整理自己已經(jīng)瀕臨亂掉的內(nèi)心,他知道如果整理不成功,他就該收拾東西,在一起的下山去了。

  隱居并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古往今來都是,那些歷史上成名的隱士,都是大毅力者。平時一個人能隱居個幾個月,一兩年就很不錯了。

  他端坐在巨石上。這會兒他才能稍稍沉的得下去心去看昨晚上那些從書里發(fā)現(xiàn)的紙張了。

  他從頭到屋的通讀了一遍,字寫得很潦草,看起來很費勁,中間還有幾個字看不清楚,只能靠猜,不過整篇不太長,用不了多久就看完了。

  這里面將的不出所料,果然是修煉的東西。確切的說這是一篇法門,把如何修行的一步步寫得很清楚。

  修行,最重要的是要悟。修行悟道,得道飛仙,所以要成仙,最重要的就是道。

  道包含一切之理,可并不是每個人都能參悟的透的,也并不是每個人都感受得到的。

  其中最關(guān)鍵的原因就是,我們生活在俗世之中,每天都被塵世的一切遮住了內(nèi)心,談何悟道。

  要悟道就得遠離塵世,驅(qū)除一些雜的心思和欲望,才有可能得窺天機。

  當(dāng)然做到這些還遠遠不夠,我們生活在塵世之中,慢慢地由孩童長大成人,也有慢慢地這凡軀就變得越來越遲鈍,以凡夫肉軀得窺天道,也不可能。

  因此我們要借助我們的凡軀,蘊養(yǎng)我們的意識,漸漸地壯大我們的意識,當(dāng)有一天意識強大到可以脫離凡軀,這個時候我們才真正的能夠感受到這天道。

  因此修行首先要做的就是蘊養(yǎng)我們的意識,讓它一天天壯大,直到有一天,能夠有靈。

  這個靈就是元神。有了元神,凡軀就只是軀殼。我們就可以脫殼而出,神游宇宙。

  因為我們要蘊養(yǎng)元神。就是要借助靈氣,引入靈氣入體。然后納入丹田之中。讓丹田中的靈氣慢慢匯聚,知道積累的足夠,就可以額匯聚成靈氣的海洋。

  因此首先要做到的就是怎么引入靈氣入體。

  這一步開始簡單,其實最難,一個凡夫俗子,要感受到靈氣,然后引入到體內(nèi),并不容易。

  秦烈日仔細的品讀著這篇文章所寫的。半信半疑。

  不過這個法門記載的,說是引入靈體入體之后,慢慢地匯聚足夠的多的靈氣之后,人就可以不吃不喝,從而達到辟谷,餐風(fēng)飲露的地步。

  這里的東西引起了他的興趣,反正閑著也是閑著。同樣都是打坐,照著書上的做就是了,如果是假的,放棄就是了。

  這些年想他見過不少這樣的東西,每次都是嘗試著玩,反正不成功也沒有什么。

  不過照著書上的做,其實并不容易,要感受到靈氣的話,要足夠的靜,最好能達到道家和佛家所講的入定。

  入定其實是一件很困難的事情,即便是秦烈日這般修行打坐了有些年頭了,他也不敢說自己能做到入定。

  這種狀態(tài)只能體會,無法言傳。不過還好這本書上講述了如何入定,怎么樣才能做到。秦烈陽仔細地讀了好幾遍,也是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他只能照著這上面寫得嘗試一下。

  首先找來了白芷,桃皮、柏葉、零陵、青木香五中香料以及一些花瓣,艾草,沉香等佐料,按照《千金要方》的記載制作香湯,連續(xù)三日沐浴,打坐,又去木魚鎮(zhèn)買來了一些沉水香,每日焚香禱告,還弄了一個熏檀香和熏香爐焚香起來。

  一連半個月過去,他還是如法入定,總是不得其門而入。

  漸漸地還都有些心急了,甚至開始對這法門懷疑起來。

  總算,這樣做來,他也覺得還算不錯,遠離塵世,又每日焚香打坐,修身養(yǎng)性,心性也比往日沉穩(wěn)了許多,漸漸地也不一心想著回歸塵世了,倒是在這里繼續(xù)隱居了下來。

  隱隱地,身上多了一些出塵的意味。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