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

拓人間

第四十九章 這一劍的風情(下)

拓人間 石際 3173 2019-09-06 17:55:24

  這一劍究竟還有多少驚艷?

  靄已濃,月更淡。

  天地間所有的光輝都已匯聚到這道翠綠的劍光中。

  不朽的劍意令這天地都失了顏色。

  劍光已經(jīng)到了光碗的碗底。

  光碗已在崩潰的邊緣。

  荊無童的噬魂氣息已經(jīng)回追到這里,和原本施入碗底的那些噬魂氣息匯合。

  翠綠的劍光成撩天之勢,看似要一劍刺破這盛著光漿的碗,抑或刺破這被光碗盛起來的光漿。

  裂隙前的李有志將手中的魚竿拋出,這是他最后的手段了。

  此魚竿原本是仙居山劍鳴峰峰頂?shù)囊恢Т渲袼男敝Α?p>  那是近千年之前的一次流凌帶來的秘寶。流凌現(xiàn)世仙居山,在劍鳴峰的峰頂撞出了一個不甚規(guī)則的坑,坑里冰火同生,火不融冰,冰不熄火。天象流凌無軌,但每逢現(xiàn)世,必定會帶給這片大陸一件秘寶。

  那時的李有志剛剛邁入這大乘的門檻,正是意氣風發(fā)的時候,而彼時的仙居山卻人才凋零,甚至快到了無以為繼的地步。

  流凌帶來秘寶的消息一傳開,各方勢力都開始蠢蠢欲動,山下的仙陽鎮(zhèn)更是云集了大量的修士,一個火星都能點燃整座鎮(zhèn)子。

  當時的山主哪里見過這般暗流涌動的景象?即便有護佑大陣還是覺得不夠保險,無奈之余,許下了一座靈礦的全部靈石的好處,才勉為其難的請來了當時風頭無兩的李有志護山。

  這一護,護了整整六天。

  山下的仙陽鎮(zhèn),那些不懷好意的人眼見這顆白痣護山,還真沒有人敢于挑戰(zhàn)了。

  李有志是看著那支翠竹在冰火同生的坑洞里破土發(fā)芽的。

  前五天,那翠色的竹筍只頂出了地面一寸,李有志還一直擔心那冰火會不會損毀了這棵幼苗。

  但那幼小的竹筍卻在冰和火的滋潤下晶瑩剔透,翠色欲滴。

  直到第六天傍晚,竹節(jié)破筍,之后的一個時辰里就瘋長出了十多節(jié),第五節(jié)的位置還分了叉,長出一根比主干細小了不少的分支。

  又一個時辰里,展葉開花,花謝葉落,整棵竹子完全玉化。

  玉化后的竹子,主干由于第一節(jié)的竹節(jié)位置異常粗大,往上之后猛然變細,直到尖端,樣子竟然隱隱像一柄劍,而分支卻是均勻的漸變,看不出有什么特異。

  李有志一眼就相中了這支竹子,可畢竟是仙居山的造化,也不好用強。

  時任山主見秘寶長成,但不知如何啟用,遂請教于李有志。

  李有志也不曾有過這等遭遇,不過在仙居山眾人面前也不好明示。圍著竹子查看了良久,也看不出其中的奧秘,便隨手觸碰了一下那分支,沒想到分叉的地方隨即脫落,分支落到了李有志的手中,之后迅速縮小,縮成一片翠綠的竹葉浸入了李有志的手心里,消失不見了。

  仙居山眾人見狀大驚,將李有志與竹子隔開并將其團團圍住。

  李有志也被驚呆了,自視內(nèi)府,卻發(fā)現(xiàn)那竹葉安靜的落在丹田上,丹田被映襯的綠油油的,煞是好看。最為重要的是,自竹葉入體,李有志的四肢百骸出奇的舒泰,仿佛有溪流緩緩流過經(jīng)脈,輕輕的洗刷了經(jīng)脈中殘余的雜質(zhì)。

  這時候李有志就明白了,這定然是一份機緣,也斷然是無法錯過的。

  于是和仙居山時任山主協(xié)商,靈礦靈石等物全部不要,只求了這一片竹葉。

  仙居山見木已成舟,且李有志已入大乘境界,真的鬧僵山里恐怕還不夠他打的,便無奈應(yīng)允。

  至于竹子的主干,仙居山眾人皆推山主收用。

  但奇怪的是不論他怎么觸碰,主干竟然無動于衷,沒有絲毫的反應(yīng)。

  眾人這才明白,此秘寶是認主之物,想來怕只有李有志才有收用的能力了。

  山主不甘,遂邀仙居山眾人輪流試驗,卻真的無一反應(yīng)。

  山主嘆了口氣,看來這秘寶必定不屬于仙居山了!便叫李有志拿走。

  李有志正中下懷,滿心期待的去觸摸那主干,誰曾想竟然也沒有反應(yīng)。

  包括李有志本人都吃了一驚,心中不由生出疑惑,到底這主干要人何人為主呢?

  眾人正一籌莫展時,那坑洞里傳來嘻嘻嗦嗦的聲響,眾人看到,一個白生生的小男孩從坑底的泥土中鉆了出來,吸溜吸溜,幾下就將那冰和火吸進了肚子,不待眾人反應(yīng)過來,就雙手抱住了竹子的第一節(jié),竹子身上一陣閃爍的綠光過后,竟被小男孩生生拔了起來。

  之后和李有志的經(jīng)歷如出一轍,整棵竹子化作一片竹葉,消失在了小男孩的手心里。

  瞬時天象大變,風起云涌,電閃雷鳴,而仙居山后山的某處,一聲低沉的嘶吼響起,沉寂了數(shù)百年的守山神獸被驚醒了。

  神獸飛臨劍鳴峰,呼出一團濃郁的靈氣包裹了小男孩。

  小男孩不驚不懼,反而在這團靈氣中酣然入睡。

  神獸看了看眾人,目光中充滿了警示的意味。

  山主見狀率眾俯跪于地,神獸又意味深長的看了看小男孩,掃視了一下俯跪的眾人,才滿意的點點頭,回了后山。

  那小男孩就是現(xiàn)在的竹子,仙居山乃至整個西周的象征。

  相比竹子看似風輕云淡的一生,他的出生真的就是一段傳奇。

  而這道翠綠的劍光,和這魚竿,畢竟是同宗同源,李有志覺得也許魚竿對這劍光還真的能制衡一二。

  魚竿被李有志拋到了光碗底部,首尾相接,成了一道圓環(huán)。

  那道翠綠的劍光撩天的劍勢在圓環(huán)前停滯了,似乎有所顧慮。

  魚竿變成的圓環(huán)卻并沒有停頓,而是向著劍光環(huán)抱了過去,強行將劍光納入了環(huán)中。

  荊無童見狀,光碗底部的噬魂氣息迅速匯集,進而彌漫,將魚竿和劍光都裹了起來。

  二人總算長舒了一口氣。

  光碗內(nèi)的光漿雖有翻騰的跡象,但畢竟還在被遏制,看樣子也蔓延不到這裂隙附近了。

  ''現(xiàn)在走吧!''荊無童轉(zhuǎn)身,看著那道裂隙,仿佛想看清楚裂隙中到底是怎么樣的一幅景象。

  ''走。''李有志也對當前的局勢判斷的清清楚楚了,這人間斷然是留不下來了,謎底只能留給后人去解了。他追上荊無童,''一起走,我隨你去拜謝你的天道,你隨我去看看這后面玩把戲的家伙。''

  ''還不死心?''荊無童鄙夷的看看李有志,''天道不可違。''

  ''我命由我不由天!''李有志怒懟道。

  荊無童無奈的搖搖頭,笑了笑。

  李有志看著荊無童,繃著的臉上也逐漸露出了笑意。

  那道裂隙已經(jīng)觸手可及。

  荊無童的一只腳已經(jīng)踩在了裂隙的邊緣。

  可就在這一瞬間,二人同時感應(yīng)到了危險,因為遠處的那只巨大的光碗下面,有撕裂和爆裂同時發(fā)生了。

  那張曾經(jīng)貼在丹田上的竹葉,李有志感覺越來越模糊了,本命物的聯(lián)系中斷了。

  荊無童的雙眼出現(xiàn)了黑色的空洞,有灰色的淚水不停的流出。

  光碗之下,一片綠芒爆起。

  碗底被炸裂,灰色的噬魂氣息被炸碎在了空中。

  綠芒的中心,那道劍光完全附著在了魚竿上。

  魚竿已經(jīng)筆直如劍。

  這一劍已經(jīng)撩起。

  李有志震撼了,同根同源的竹竿和竹劍劍光似乎融合到了一起,但竹竿的主人已經(jīng)不是自己。仙居山的那根竹子,終究成了真正的竹子的主人。

  這一劍已經(jīng)撩入了那些將要從凝固中解脫的光漿中。

  光漿中綠芒大盛,從四面八方的龜裂中逐步綻出。

  光漿沸騰了起來。

  這種沸騰迅速向著裂隙蔓延而來。

  這一劍從天劫凝固的光漿中穿過,攪動了光漿的沸騰,劍尖刺破光漿最上層凝固的表面的時候,如同一支鮮嫩的竹筍頂開了龜裂的土壤,將自己翠綠的枝葉探了出來。

  這一劍看似還在人間,卻早已躍過了人間。

  光碗的位置終于完全綻裂。

  光漿傾瀉而下。

  淅淅瀝瀝的落在了島城上空,落在了嶗山上那盞燈的光輝上。

  霓虹在光輝和光漿交織的位置閃爍。

  嶗山之巔的那盞燈也閃爍了起來。

  忽明忽暗,那盞燈的光輝也隨著閃爍在清晰和暗淡之間交互。

  光漿傾瀉完了,山巔的那盞燈也滅了!

  撩天的竹竿終于勢竭,朝著祈雨崖的方向飄然而去。

  深空的裂隙到光碗之間,那條光漿鋪就的路,沸騰還在蔓延,就像一陣倒流的潮水由低處往高出洶涌了過來。

  潮頭所過之處,光漿不再傾瀉,而是暴烈,成了真正的光。

  光的蔓延較潮頭迅疾了百倍,一息未停,已經(jīng)將裂隙和堪堪跨入裂隙的二人淹沒了。

  裂隙成了一道淺影。

  這淺影中兩道淡的幾乎看不到的人影,一道清冷之極,一道落寞如煙!

  龍鱗中的孩子越飛越遠,但他的眼睛竟然還能清晰的看到島城上空的這一幕。

  孩子知道,是那個人讓他看到的。

  他想讓自己記住這些事,記住這些人。

  回瀾閣上,齊云天拽著那口箱子跳上了一葉小舟,有氣無力的劃向了島城灣的南岸。

  齊云山明光頂,終于誦完經(jīng)的大護法朝著面面相覷的齊天宗眾人躬身施禮,宣了句佛號,轉(zhuǎn)身施施然離去。

  回龍灣灘頭,道君用絲絹擦干凈了嘴角的血跡,抬頭看著星空,老淚縱橫。

  祈雨崖頂,老杏樹下的年輕人看著一支短小的竹竿飛回了長匣子,驚嘆的舒了一口氣。

  潭拓寺深處的禪房中,年輕的禪子朝著島城的方向恭敬的行了一禮,嘆道,''這一劍真是風情萬種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