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大齊帝

第062章 背后偷襲

大齊帝 云開金沙 2077 2019-10-12 14:35:36

  長安,宇文護府。

  宇文護非常郁悶,雖然周國已經占領了巴蜀和漢中,不過河東丟失意義重大,這里是防御齊國的東部屏障,而且也是經濟中心之一。

  “太師,此次河東戰(zhàn)役失敗,與太師毫無關系,都是齊主不知從何處學來的那些奇技,從而丟失了玉璧,因此太師不要過于自責。

  如今,齊人等到雨季完全結束后,極有可能會很快進攻汾北,卑職以為應早做準備,畢竟汾北對敵牽制作用也不小,不可輕易放棄!”賀蘭祥說道。

  汾北是山區(qū),雨季期間道路會更加崎嶇,糧草運輸困難,非常不適宜進攻,秋冬季節(jié)是最佳時機。

  宇文護點點頭:“放心,本太師已決定,讓尉遲綱帶領兩萬步騎走采桑津渡河,增援汾北。

  到時候該地有四萬余人,齊主如果要進攻,不付出慘重代價絕對不行!”

  他原本以為派一萬人增加汾北的防御力量已經足夠,誰知形勢起了變化,因此他決定增兵。

  既然河東已經丟失了,對于汾北就絕對不能輕易放棄,要把它充分利用起來,成為自己的一把插入河東的利刃,隨時給予敵人致命一擊。

  現在已是秋季,黃河水位已大大下降,采桑津非常適宜小規(guī)模渡河。

  再說,如果這里丟失之后,敵人也有可能從采桑津渡河,如此一來,防守壓力就會倍增。

  因為,要同時重兵防止敵人從龍門、浦津、風陵渡、采桑津渡河幾乎是不可能的事。

  因為進攻方處于主動地位,他們肯定會選擇一處合適的渡口進行強渡。就目前兩國力量而言,齊國已經占有不少的優(yōu)勢。

  “太師,卑職請命參與汾北防御戰(zhàn)!”賀蘭祥有些急不可耐。

  宇文護搖搖頭:“不用,現在還有一個要事,就是保衛(wèi)關中,要防止敵軍渡過黃河偷襲!”

  “太師,敵軍好像暫時并無渡河之計劃,也許齊主是要步步為營,畢竟他也沒有更好的渡河手段,只要我軍守住浦津、龍門,敵人恐怕也沒有那么容易渡河成功!”

  “雖然從目前跡象看,他的確沒有此計劃,不過兵不厭詐,他在河東駐扎十幾萬人,隨時可以組織渡河偷襲!”宇文護吃了一次虧,不想再吃第二次。

  他已經安排重兵防御二地,當然,如果敵人強渡,一場大戰(zhàn)肯定會爆發(fā),自己對于能否戰(zhàn)勝敵人沒有底!

  賀蘭祥已經看出宇文護的擔心來了,不過,他始終認為,齊主高殷強攻的可能性不大,一是因為兵力不足,二是沒有足夠的船只,除非等到黃河結冰。

  現在的情況與高歡當初從河東突入關中的條件已經完全不同:

  周國已經占領巴蜀、漢中、河南一部,荊漢大部可動員的兵力比那個時候多了幾倍。

  再說,黃河天險不是那么容易渡過的,即便他們等到黃河結冰,己方也可以派人鑿冰,他們過不來,除非能夠出奇兵。

  一想到出奇兵,賀蘭祥眼睛一亮,突然一計涌上心頭:

  “太師,我等總不能處處處于被動防御,還是要以進攻帶動防御,變被動防御為積極防御。

  因此卑職認為,現在可以讓突厥俟斤可汗履行攻擊齊國的諾言了,他上次可是得了不少好處!”

  “嗯,本太師也已想到讓他幫忙,他得了我們如此多的好處,又豈能一點忙都不幫?

  當然,具體如何操作,也倒是一個大問題,搞不好幾位可汗又要讓我們出錢出糧!”

  “太師,卑職以為倒未必還得要出錢出糧,卑職有一計,或許能夠使此事順利辦成?!?p>  “哦?請講!”宇文護一聽很高興。

  “為了體現我們誠意,除了再象征性的給幾位可汗送幾百段精美蜀錦以外,可派出一支軍隊和他共同行動,攻打晉陽,如此一來幾位可汗就沒有不出兵的理由!”

  宇文護一聽,眼睛一亮,覺得可行。

  只不過若是采取這個計劃,行軍道路過于偏遠,因為需要北上大漠與突厥匯合,然后出五原河套攻擊晉陽,也就繞了一個大圈子。

  宇文護思考了好一會兒,覺得按照目前的情況,也只能如此,別無它法,而且搞不好還會收到奇效,萬一突厥人打敗了高殷呢?

  只要突厥出兵攻擊晉陽,高殷肯定會退保晉陽,河東戰(zhàn)線就沒有什么壓力了。

  “好!本太師立即讓楊忠?guī)ьI精騎一萬,準備走北道與突厥聯合攻擊晉陽官,爭取擊敗高殷!”

  ……

  河東,南絳郡北冶監(jiān)。

  這座冶監(jiān)位于中條山北麓,高殷與綦毋懷文等人一同來此地視察。

  鋼鐵產量對于一個國家重要性并不亞于糧食,盡管此時還是農業(yè)社會。

  農具、兵器對他的需求與日俱增,而且缺口很大。

  當時鐵質農具雖然已經廣泛推廣,不過,不過木制的仍然不少。

  另外,當時鐵鍋都幾乎沒有使用,而鐵鍋對于人身體健康極有好處,它可以起到補鐵的作用。

  說到兵器,在灌鋼法沒有發(fā)明之前,好鋼很不容易煉出,“百煉鋼法”幾乎是當時的首選,兵器加工作坊的工匠每天的主要任務就是打鐵。

  這種方法也簡單:就是把一些雜質很多的鐵經過千錘百煉,然后打制成鋼刀。這種鐵可以采用生鐵,也可以采用熟鐵。

  在打制過程當中,雜質會不斷被氧化掉,工匠們通過長期的經驗積累,已知道如何將保持兵器硬度,當然他們并不知道這是‘碳’在起作用。

  由于工藝繁瑣,這樣的鋼刀成本自然極高,以前一把普通鋼刀的價格在六七千錢左右,這已非常昂貴。

  如果是極品刀,價格更是貴得驚人。不過自從綦毋懷文的新煉鋼法十年之前發(fā)明后,成本下降了許多。

  如今一把普通上等鋼刀,價格已經控制在四千錢左右,這比起以前已經有大幅度下降。

  這項技術在齊國發(fā)明之后,很快就推廣到了周、陳二國,這里使用灌鋼法已經有四年。

  盡管如此,現在士兵主要還是采用長矛,因為制作工藝相對簡單得多,成本低。

  而且長兵器在作戰(zhàn)之時總是占有一定優(yōu)勢,士兵們更喜歡使用。

  高殷以前非常繁忙,還從未進過冶監(jiān),也沒有見過綦毋懷文的灌鋼法,這次他準備認真看看。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