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六等分的后宮

(42)妖妃往事

六等分的后宮 養(yǎng)貓咪的鼠兔 2069 2019-12-16 20:24:58

  魏晴拉著貝殼匆匆掩面回了宮,聽守門的胖太監(jiān)說,那日泰虹宮忙著做菜,煙霧繚繞,魏修儀竄得飛快,所以沒有幾個人見到了她的模樣。

  至于魏修儀為什么突然匆匆趕回來,而后又閉門不出,有很多的傳言。

  有的說魏修儀做菜失誤了,覺得在小皇子面前丟了臉面,所以匆匆回來。

  有的說魏修儀和青昭儀鬧了矛盾之后把不滿演給二皇子瞧,皇后娘娘覺得這樣會教壞孩子,便遣她回來。

  更有人傳言魏修儀身邊的貝殼被二皇子看上了,魏修儀只能趕在兩人熟悉之前將兩人拆散。

  不過任由宮內的傳言如何變化,兩位當事人始終沒有出來說什么,也沒有打壓這個留言。

  且不提小皇子,魏晴雖然平日里和善可親得很,可在外男面前丟臉真是頭一回。

  可...這又不是人家的錯,她總不能仗勢欺人責罰過去吧……

  更何況...她確實不知道那位公子來自何處,家中幾位長輩,父母性情...

  不對啊,怎么就想歪了?

  比起那些,魏晴現在更為另一件事焦頭爛額:

  沈青君病了。

  重病纏身,臥床不起。

  這件事情還得從三天前說起,或者說,從三年前說起。

  五月的日子其實沒什么特別,沒什么節(jié)日,也與辰國的大事件沒什么關系。

  不過若將沈青君也算是皇室中人,那么倒是有一些牽扯——不太好的牽扯。

  三年前,李思遠剛剛登基,按例守孝三月——皇帝與尋常百姓不同,同樣是守孝,身為天子卻不得服守三年,更不得披麻。

  因此,他只能先主持登基大典,然后舉國上下趕著將白日的紅綢換成白凌,讓李思遠以皇帝之身為先皇舉辦國喪。

  當年李思遠正值束發(fā),還未及冠,卻在極為倉促的時間里將兩件國事辦得妥妥當當,一時之間,群臣信服。

  只因先皇前兩位嫡子接連夭亡,所以皇宮上下便把李思遠藏得極好,沒敢透露出幾件與他有關的事情,在同一年齡段,別的太子已經開始多多少少接手朝政在百姓中揚名的時候,或許偏遠地區(qū)的人民都還不知道先皇有這么一位皇太子,因此,李思遠登基后首先的所作所為,便第一次讓百姓對他有了一個初步印象。

  可惜,在百姓都開始以為這一位陛下必定是明君的時候,李思遠開始進行他的第一次大動作。

  三月孝期剛剛結束,他昨天才將龍袍里的孝衣服脫去的第二天,皇帝宣布大選。

  這......倒不是不應該,只不過......是不是太快了一點?

  李思遠實在顯得有些迫不及待。

  或許只是太后或哪些誤人的臣子不停的勸諫呢?

  百姓們下意識美化自己的陛下。

  而接下來,更是驚掉了一地眼珠。

  如此大張旗鼓的大選,從最偏遠的邊關到最繁華的王城,所有有資格參加選秀的女子皆乘車開始一月左右的搖晃,而在她們腳步剛剛邁進皇宮,還沒開始選秀培訓之前,她們的陛下便圣旨傳言選秀只納沈青君一人。

  舉國震驚。

  無數人匆忙奔走打聽沈青君此人是誰,更有十五輛公車、傾盡數千名讀書人聯名上書懇求皇帝收回成命,早朝更是喧鬧紛紛,只求皇帝給其他秀女一個機會。

  而李思遠第一次展現他作為皇帝的霸道和倔強。

  他真真正正只留下了沈青君一人。

  群臣諫言,他便與臣子討論民生、戰(zhàn)情,掰轉早朝話題;讀書人上書,他便更改考題,加入一門新的科目,讓他們沒空閑暇;百姓爭吵,他便減賦稅、輕徭役、建堤壩、赦輕犯,比起這些真正關乎生活的大事,他這個皇帝,大選只要一人又算什么呢?

  如此,此事便真的成了,只留下一屋子諫言、一屋子簽名,被他這個小心眼的陛下留在記仇的本子上等著挨個收拾。

  李思遠很聰明,他處理地很好,他考慮進去的人和事幾乎是和他設想的一模一樣。

  除了那些從各地趕來的秀女。

  舟車勞頓、連夜飛奔、水土不服,有時候就連那些強壯的男子遇上都會大病一場的事情,更不要說那些平日里足不出戶,呆在閨中學習琴棋書畫和女紅的女子。

  不僅僅是御醫(yī),王城里但凡會醫(yī)術的大夫沒有一人閑著,在四處奔波忙著給秀女們醫(yī)治,可即便如此,依舊少不了在三月春日里香消玉殞的落花。

  她們沒有一個不是父母掌上呵護的明珠,沒有一個不是帶著期待和春思等待與陛下相見的姑娘,沒有一個不是年華正好、最美麗燦爛的花兒。

  前一日聽聞李思遠拒絕了她們,后一日便不知何來的傳言,她們沒有開口的機會,也沒有如同那些男子上書的本事,只能堅持著,盼望轉機。

  但等來的卻是陛下手段得當、讓她們的遭遇被天下人淡忘的悲涼,期間更夾雜著一同而來的姐妹接連生病、甚至生死兩隔的噩耗。

  然后她們便被遣返回去了。

  沒死的也不免留下不可磨滅的陰影,以至于不敢回想繁華的王都。

  皇帝做了好事,但這些女子的凄慘也確實是他導致的。

  李思遠給的甜棗百姓吃了,他們都稱贊陛下必有福報。

  那這人命帶來的業(yè)障呢?

  當然得找個替死鬼幫陛下擔著呀。

  這不,另一位主角不就是最合適的人選么?

  那個叫沈青君的秀女。

  管她是誰呢?

  哦,沈將軍的獨女?

  將軍怎么了!

  王侯將相寧有種乎?。?p>  哦,那個穩(wěn)定邊疆多年的一品大將軍?

  一些人熄了聲音,卻又更多的人暫時忘記了為他們負重前行的將領。

  你說...他們沒問過沈青君的想法?

  天真!

  她的想法與我們何干?

  管她有沒有求過讓陛下只要她一人呢?

  陛下頂著罵名只留下了她一個人,那她就有這個責任背一半的鍋??!

  正好,她居然還是個女子。

  多合適??!

  這不就是當代褒姒、再世妲己嗎!

  她沈青君,就是妖妃!

  妖妃!

  他們用最惡毒的語言詛咒她,用最骯臟的想法猜想她,想用最極端的方式懲罰她。

  最后決定,要處死她!

  這樣的妖孽,應該用火把她架起來,在正午用大火燒成灰燼!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