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問道三十年

第十七章 齊王薨

問道三十年 愛在流云 2707 2019-08-21 09:00:00

  齊王妃聽完方太醫(yī)的診斷后,便將齊王抱在懷中不放,直到侍女提醒她該入宮了,才回房讓侍女給她穿好入宮覲見朝服,候在皇城門外,等宮門開后入宮。

  武帝聽報齊王妃求見,不知她這般早求見所為何事,齊王妃徑來求見自已而非楊后必有重要事宜,便讓劉常侍引齊王妃覲見。

  齊王妃見了武帝就跪下嚎啕。武帝素知齊王妃溫婉,為人謙和,平時說話都是細聲細語,如今卻不知矜持,不顧禮儀在自己面前嚎啕,心中詫異,溫聲說::“齊王妃請起,有什么事起來再說?!?p>  “請陛下下詔太醫(yī)院太醫(yī)為齊王會診?!饼R王妃哽咽說。

  “攸弟怎么了?”武帝聽齊王妃是來求詔令太醫(yī)院會診的,不由吃了一驚。

  “齊王昨夜昏迷不醒,太醫(yī)診斷說生命垂危,請陛下下詔令太醫(yī)院會診。”

  “劉常侍,速去傳朕口諭,令太醫(yī)院去齊王府會診,如有結(jié)果速來稟報?!蔽涞哿畹馈?p>  “是?!眲⒊J檀掖腋嫱硕ァ?p>  齊王妃起身告退后又折返,武帝看她雙眼通紅,似是哭了很久,心生憐憫,問:“還有什么要朕辦的事?”

  齊王妃:“齊王病危,府中不太安寧,懇請陛下派兵護衛(wèi)。”

  武帝沒想到她會提出這樣的請求,沉吟一會說:“朕答應你,派朕的御林軍隊前去齊王府晝夜守護?!?p>  齊王妃跪謝皇恩后匆匆離開,也沒去向楊后請安。她心中牽掛齊王,自然是歸心似箭。

  ......

  楊后接到宮女報信說齊王妃徑行進宮見陛下求太醫(yī)院全體太醫(yī)會診,還請陛下派兵護衛(wèi)齊王府,陛下都允了。齊王妃面圣后就出宮了,不來皇宮請安。

  楊后聞報,淡淡地說:“情理中的事,就由她去吧?!?p>  宮女:“齊王妃此行不合禮儀,皇后娘娘應該責罰才對?!?p>  楊后:“她最愛的人都死了,這個責罰就夠沉重了?!?p>  宮女看楊后沒有想責罰的意思,便不再說什么,

  楊后獨坐榻上,伸出雙手仔細端詳著說:“若兮妹妹,對不起了?!?p>  “起風了。”大長秋關上房門。

  .......

  武帝不知齊王為何忽然發(fā)病,便讓內(nèi)侍傳御林軍騎都尉前來問話。

  騎都尉已接到暗探密報,知道齊王病危,便將王府發(fā)生事端仔細問了一遍,將各個細節(jié)認真推敲一番后,得出的結(jié)論是齊王怕自已病情嚴重影響奪儲事宜,先是暗中行事以免引來不必要麻煩,現(xiàn)大限到了再也瞞不住了,便取了遮羞布坦然面對。畢竟有命才有爭奪的資本。

  他對自己的推演還算滿意,但也不敢大意,又找來僚屬共同商討,大家認為這事蹊蹺,但推理也合乎邏輯,在得不到更多細節(jié)的情況下,就暫以此上報。

  眾人剛形成共識,騎都尉就接到宮中傳詔面圣。

  武帝聽完騎都尉匯報,心中遲疑不定,特別是聽到有高人挾持方太醫(yī),便想是不是那兩人中的一人,這事還得問詢方太醫(yī)。現(xiàn)在太醫(yī)院太醫(yī)全體會診,齊王到底是何癥狀應該能夠查明。對于這個弟弟,他是愛恨交加。他從沒想過他會走在自己的前面,他也不容許別人讓他走在自己前面。但現(xiàn)在他卻要走在自己的前面,英年早逝,這是他不能容忍的。

  “你調(diào)一隊精銳御林軍過去護衛(wèi)齊王府,確保齊王府一干人眾安全。若有人對齊王不利,格殺勿論!”武帝吩咐騎都尉。

  武帝“格殺勿論”四字說得咬牙切齒,騎都尉聽著不由激靈寒顫。急忙退下派人去齊王府護衛(wèi)。

  武帝心中煩躁,便對傳令回來的劉常侍說:“今兒早朝免了,眾大臣各回公衙,有急稟把折子留下呈上來?!?p>  “是?!眲⒊J谈嫱饲巴痂幍钚麄鞯壑肌4蟪紓兌贾例R王妃進宮面圣了,但面圣原因卻是千差萬別,便向劉常侍探聽消息,劉常侍淡淡說自己也不知所為何事,只是剛?cè)ヌt(yī)院傳詔,令眾太醫(yī)去齊王府會診了。

  大臣們聽他一說,心下已是明了,任愷、張華相視搖搖頭,紛紛議論齊王怕是不好了。

  ......

  武帝在亥時接到齊王薨的消息,不由淚下婆娑,讓所有人退出,獨坐御書房。劉常侍不敢遠離,在門外候著,一小會,便聽到了房內(nèi)的哭泣聲,初始還壓抑著,到后來已是嚎啕大哭,哭聲凄切,讓他這個局外人都不由自主傷心起來。

  “這以后,陛下連個聊天的人都沒了?!彼滞顺鲆徽赏?,也在哪個悄悄抹眼淚。

  楊皇后聽報齊王薨臉上也有戚色。齊王薨,拔去了心頭刺,她本應該高興,現(xiàn)在卻有了失落,認為齊王素為人謙恭,進退有度,是諸王中最杰出親王,現(xiàn)在賢王不在了,真是本朝最大的損失。

  .......

  武帝召方太醫(yī)問尋為齊王診治一事,方太醫(yī)想自已沒有詔令即進齊王府診治是大不敬,便誠惶誠恐說自已是被脅迫的。

  “是何人脅持的你?”武帝問。

  “是齊王徒弟。”方太醫(yī)答。

  “叫什么,多大年齡?”武帝不緊不慢問。

  “聽齊王妃叫他峰兒,比齊王世子略大點?!狈教t(yī)回憶著說。

  “朕知道了,你下去吧?!蔽涞勐犕瓯忝教t(yī)回。

  方太醫(yī)知武帝并不會因此事而責罰自己,忐忑心終于放下,想齊王為人厚道,他的徒弟也是知人所難之人,心下便對齊王及王府人多了份好感。

  .......

  “朕欲去吊唁齊王,皇后可否同去?”武帝在齊王去世頭七之日在未央宮對楊皇后說。

  楊皇后:“臣妾自是要去,齊王與陛下是同胞兄弟,齊王妃與我少時便識,身份自是與其他親王不同,陛下親臨,臣妾怎可不去。”。

  武帝聽她今日并無責難齊王之意,心下便知所為何故,也不點破,只說,“通知齊王府明天朕與皇后親往齊王府吊唁。”

  楊后:“這個臣妾自會安排妥當,齊王府治喪,不易勞師動眾的,陛下與臣妾帶領幾個護衛(wèi)前往即可?!?p>  武帝點點頭:“如此甚好,就由皇后安排?!?p>  武帝與楊后便衣前往齊王府吊唁,門前接待的少年一身素衣,雙眼哭得通紅,臉上滿是悲憤??吹降?、后前來吊唁,屈身行禮答謝。

  武帝看少年接客禮數(shù)周到,有些喜歡,問:“誰家少年郎?!?p>  “陳郡謝氏謝峰,齊王愛徒。”謝峰回答。

  武帝本已猜到幾份,但還是開口問詢確認。

  確定眼前少年便是謝峰,心下甚時羨慕,想太子如有此子為學伴甚好。便點點頭,對謝峰說:“英雄出少年,朕喜歡?!?p>  謝峰:“峰師承齊王,必為天子喜。”

  武帝聞言問:“因何自信能令天子喜?”

  謝峰:“文韜武功,為國為民;守仁而終身行之,視人無有尊卑之分;行俠道于天下,使下情達于朝廷無欺?!?p>  武帝:“懷大才而守仁道,以天下之心為仁心,不鉆營于朝廷,確實是王弟所守大德,能如此,確能令天子喜?!?p>  楊后:“陛下仁善,臣民方效行大德,始得一統(tǒng)中原,天下太平?!?p>  武帝渙然淚下:“朕選天下賢人,要求一是學而有成;二是言行誠信,合于道義;三是忠誠勤慎;四是孝順虔敬,恪守禮義;五是兄弟友善;六是修身自潔,勤勉謙遜。王弟率行,并以此傳授世人,自是深得朕心。朕現(xiàn)痛失左膀右臂,如何能不令朕傷痛?!?p>  楊后:“陛下懷念賢王,發(fā)自肺腑,但逝者已亦,厚恤齊王妻、子,方是現(xiàn)下妥善之舉。”

  武帝:“齊王與朕同胞兄弟,朕定當厚恤齊王妻、子。”

  謝峰跪拜帝后:“草民代先師謝陛下隆恩,吾皇萬歲、萬萬歲?!?p>  武帝:“朕與楊后是以兄嫂身份前來,虛禮免了,你前面帶路。”

  齊王妃這幾日茶飯不思,又加之親自操辦喪事,人已疲倦憔悴不堪,聞報帝后親自前來吊唁,便由侍女扶起,顫微微行禮。

  楊皇后扶起行禮齊王妃,撫慰道:“王太妃與齊王伉儷情深,短短數(shù)日以至憔悴如斯,齊王有靈,地下亦不忍見王妃形銷狐立這般,還請節(jié)哀順變?!?p>  齊王妃聽楊后如此安慰,越發(fā)淚流不止,哽咽不能成聲,侍女不得不用雙手抱著她,以免失了禮儀。

  武帝心有不忍,上完香問:“王太妃欲將王弟葬于何地?”

  “齊王受君隆恩,封地于齊,請歸于齊;世子尚幼,若承君恩襲為齊王,必謹從君王所訓,恪守本份,為君主護邊疆士,傳君主仁善之德,守一方平安?!蓖蹂煅手嗝?。

  “朕就令世子迥世襲齊王,護送靈柩歸齊地。詔令下達后即可扶靈柩歸安。”武帝說完想了想問:“齊王舊宅可留人看護?”

  “只留一人看護即可,峰兒和迥兒護送靈柩歸齊?!饼R王妃說著邊一手拉謝峰,一手拉司馬迥,要二人跪謝圣恩。

  武帝:“封地路途遙遠,就由現(xiàn)在府中的御林軍護送王弟歸安?!?p>  王妃:“陛下與皇后娘娘隆恩銘記在心,不敢有違,不敢相忘?!?p>  楊后:“王弟英年早逝,陛下與哀家自是應當撫慰幼寡,妹妹要操持喪事,去封地路途遙遠,要保重身體方好。”

  王妃:“我這身子怕是難以打理諸多事務,還請陛下與皇后娘娘恩準,由謝峰先歸家請他母親前來封地幫我料理喪事?!?p>  武帝沉吟小會方說:“是荀女俠吧,也好,謝少俠可便宜行事,不必親扶靈柩到封地。由迥兒扶靈歸封地便可?!?p>  武帝與楊后從前來齊王府吊唁到回宮,前后有半個時辰,竟然沒見有官員前來吊唁齊王,心下悲傷,獨自落淚。

  楊后扶著武帝寬慰:“齊王賢良,不營私結(jié)黨,實乃國之棟梁。可憐天妒英才,英年早逝,陛下兄弟情深,世人皆知,還請陛下節(jié)哀,保重龍體?!?p>  “王太妃與王弟情深,短短數(shù)日便如此這般,著實讓人傷心?!蔽涞鄹锌?。

  “陛下已令世子襲王位,皇恩浩蕩,他們母子當銘記于心?!?p>  皇后雖說得是,朕心稍安?!蔽涞矍榫w漸平復。

  .....

  飛來峰閣上,老人依舊是坐在閣廊軒上向下面峰巒疊翠。

  身旁的弟子忍受不了這么沉悶的氛圍,問悠閑自在的老人:“齊王真的薨了?”

  老人:“誰說的?”

  弟子:“喪訊傳遍中原了。”

  老人:“你兮若師姐可回來了?”

  弟子:“沒有?!?p>  老人:“齊王薨,你師姐必回寒玉洞且終生不會再出?!?p>  弟子:“此事卷中怎么記錄?”

  老人:“就讓齊王故事自此以后只流傳于江湖?!?p>  ......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