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回憶錄之我的父親

第三章幸福河上夫和為生產(chǎn)隊辦事

回憶錄之我的父親 一支灰 1397 2019-08-12 17:20:00

  父親年輕時體格很好,干活肯下力。一到冬天11月份,公社里組織民工到幸福河進行清淤,家里老的老,小的小,只能父親出夫。出夫那天,父親推著獨輪推車,上面放著鐵锨,麻繩,被窩什么的和村里的其他人一道上夫。在村口看著父親隨同隊伍慢慢走遠,望著父親漸漸遠去的背影,心里不禁擔心害怕。那時候年齡小,不知道上夫怎么回事,在孩子的意識中,總認為是吃不飽,穿不暖,晚上睡覺就將被子鋪在冰冷地面的稻草上,白天還要受長得像地主一樣的管區(qū)人員的訓斥,活兒又重又苦,北風像刀一樣割在手上,臉上,一整天就弓著身子推著沉重的推車,也沒點熱湯熱水,勞動強度比牛馬還累。其實等長大后逐漸明白,父親上夫時的景況比童年的想象甚至更糟。每次父親上夫,就像被抓了壯丁一樣,我同母親在家忐忑不安。父親每次上夫總是提前完成任務(wù),每次上完夫回來,人變得更黑更瘦,胡子長長的,像個老頭兒,手粗糙的像樹枝,滿是老繭和口子。但父親總是笑呵呵的,外面的辛酸苦辣從來不帶到家里,不帶給孩子。

  父親雖說兄弟一個,在村里的年輕人來說,辦起事來干凈利落,穩(wěn)當可靠,說啥是啥,不走板不變樣,被村里選舉為生產(chǎn)隊長。村里基礎(chǔ)條件差,地少,錢少,困難多。在大集體年代,所有資產(chǎn)都由國家統(tǒng)供統(tǒng)銷。作為小村莊,農(nóng)資需求量少,購買時,不是買不到,就是排到最后,買什么東西都要看人家臉色。一次隊里的玉米急需施肥,父親帶車去縣里購胺水,看著排著長長的隊伍,等叫號恐怕得到天黑,就算排到天黑,胺水也不一定有。如果到天黑,雇的拖拉機駕駛員要休息,隨車的幾個人要吃飯,對捉襟見肘的生產(chǎn)隊來說又是一筆不菲的開支。父親先囑咐同來的人照顧好車,自己買了一包豐收牌香煙去了開票室。父親見開票員一個人忙不過來,就趕緊搭把手,打支應(yīng),開票員遇到棘手的問題,又見機幫著圓場,替開票員解圍。開票員見父親實誠,就插空開了一張票,并多開了胺水供量,遞給父親,大老遠不容易,讓父親提上氨水早回家。臨走開票員對父親留下的煙說什么也不留。就這樣父親順利地為隊里買到了胺水。

  還有一次,隊里的西瓜熟了,正趕上雨季,大堰上各個防汛屋子已落桿禁行,外面的車進不了村,眼看幾十畝西瓜都爛在地里,隊里的幾個急得焦頭爛額。父親就跑到大灣,西韓口,張八等處攔車,恰好有一輛九二三廠的解放牌路過打問(九二三廠就是現(xiàn)在的勝利油田濱南采油廠),各村攔車的人一哄而上,別的村路好,村大有優(yōu)勢。父親一看不行,就一下跳上駕駛樓踏板,對廠房人員說,后梁村種瓜幾十年,遠近都打聽得住,買瓜就得買個甘甜,顯得你們辦事麻利,單位領(lǐng)導也高興,先到地里嘗嘗,不甜一分錢不要。邊說邊將兩臺車全部攬到了村里。過完稱裝完車,廠里的人有意想順便為自家捎幾個瓜,村里有的人堅持,得上稱計數(shù)。尷尬之時,父親一使眼色,從地里抱了幾個又大又圓的瓜,直接抱到駕駛室,說路遠天熱,自己種的不當緊,路上當水喝。廠里的人感激的抓住父親的手,趕快結(jié)了西瓜錢。

  在村里管事,祖父經(jīng)常叫著父親的小名說,不是咱的,咱不眼熱,家里孩子一大幫,以后咱是個大家,咱是個家門,辦事不能讓別人說長道短。父親牢記著祖父的話,無論為公為私,父親辦事從不遮遮掩掩,走到哪里都是堂堂正正,光明正大!父親在村里管事正是生活緊的時候,雖然兄弟姊妹們都長著嘴吃飯,但父親從沒在隊里拿過一塊地瓜,一塊窩頭??粗鴦e人家過的富足,吃著棒子面窩頭,自己的孩子吃著發(fā)過霉的地瓜干窩頭,父親雖然心疼,但一輩子過的心安理得。

一支灰

每次寫完,都會認真看一遍,寫一遍看一遍,心頭都酸楚疼痛,眼淚跟著嘩嘩流淌。   倘若有錯別字,不妥之處,請指出!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