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九章 賣出蘆薈膠
宋青枝擺出禮貌的圍笑,道:“我賣三百文一瓶的,瓷瓶的錢不歸我出?!?p> 掌柜的又微微一笑,道:“二百五十文,瓷瓶你出?!?p> 宋青枝搖了搖頭,輕飄飄道:“那我去藥鋪看看好了,蘆薈膠也可以掛在他們那里賣?!?p> 她說完就往外走,一邊在心里倒數(shù)五、四、三……
果然掌柜的叫道:“二百五十文,瓷瓶不歸你出。小姑娘,這是我們能出的最高價了?!?p> 他笑瞇瞇的,眼神中卻露出精光,嘴唇閉成一條堅毅的直線,宋青枝覺得大約二百五真的就是底價了。
只是這成交價透著濃濃的詭異氣息……
她也不再爭下去,二百五就二百五吧。
一百瓶二十五兩,足夠宋家吃飽肚子兩、三年了,這兩三年間,她一定還能再想出別的生財之道的。
宋青枝與掌柜的說定了條件:現(xiàn)場給定銀十五兩,余款等瓷瓶裝好送來后再付;榮華胭脂鋪友情派出一個小廝,將這些小瓷瓶放在大筐中挑著,跟在青枝身后送到她家。
自進了村,好奇的宋村人民便一路尾隨著來到青枝家院門前。
宋村人的八卦之火真是熊熊燃燒啊。
青枝將門開成看不見菜地的角度,讓那小廝將筐子放在院門背后。
她回答了門前的大爺大媽大叔大嬸大哥大姐弟弟妹妹們大約一百句‘我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呢!’,關上了門。
不是她故意隱瞞,實在是眼下事情太多:已約定五日后交貨,蘆薈滑溜溜的,收集起來特別麻煩。
青枝放下竹籃就打水洗了手,又燒水消毒那些小瓷瓶。
等到小瓷瓶們都煮過晾上,水缸里的水也見了底。
青枝去院中找到水桶,提著去河邊,路過曬谷場看見青豆正與小孩兒們沾蟬玩,招呼他與自己一起去。
她走到河邊,河水清澈,水面粼粼,水底鵝卵石清晰可見。
宋村風景真好,要是在現(xiàn)代,妥妥的就是‘深山中的農(nóng)家樂,開豪車也得排隊吃!’那種地方。
懷中揣著十五兩銀子,上次董家給的五兩還余四兩多,肉和米家中也還有。
果然手里有糧心里不慌。
宋青枝瞧著青豆在水中抓魚的萌樣,忍不住笑了一下,見四處無人,她坐到水邊一塊石頭上,將鞋子脫了,把走了許久山路、磨得發(fā)紅的雙腳浸入了河水中。
正愜意間,聽見有人問道:“你的蘆薈膠賣掉了嗎?”
聲音溫潤如暖陽,宋青枝抬起頭,嘆了一口氣。
是被高顏值震撼得嘆氣:睫毛那么長、鼻梁那么直、下頜那么棱角分明,完美。
宋青枝在心里默默打了一百分。
律子川常見她這么古古怪怪的,已經(jīng)懶得好奇問她了,只隨意在她身邊坐了下來,問道:“今日去麗山鎮(zhèn),沒有人為難你吧?”
他本來想跟著她一起去的,可是昨天她很堅決地拒絕了,還對他苦口婆心說了一通‘最好死心算了,社會階級不可逾越’之類的胡話。
律子川為了讓她閉嘴,只好保證絕不陪著她進城。
宋青枝一聽見他提麗山鎮(zhèn),立即興奮起來,將胭脂鋪顧掌柜與她討價還價的情形細細說了,還掏出定金來給律子川看:十兩銀票,五兩碎銀。
又不勝惋惜地說:“可惜回來得太急,忘了買幾個包子?!?p> 青豆聽見說話聲,認出這是上次指給自己鵝卵石的大哥哥,也奔過來給律子川看今日撿著的石子。
律子川一顆一顆仔細看過,又都贊好,青豆開心得臉都紅了。
認真又溫柔的男孩子,真是讓人難以抗拒呢。
三人在河邊閑聊一回,律子川見青枝平安歸來,記掛沈叔擔心,這才去了。
宋青枝回家對陳氏說了蘆薈膠一事,陳氏自從上次女兒去麗山鎮(zhèn)之后,對青枝多了許多信任,當即表示會幫著青枝全力將蘆薈膠制作出來。
接下來幾天,陳氏、宋青枝都關著門在家中做蘆薈膠,青豆在旁打下手。
有好奇的村中人見陳氏沒有尋短工,都上門來問是怎么回事,陳氏與青枝知道遲早瞞不住,只說是在制一種潤澤肌膚的膏藥,原料是山上挖來的。
村民們上次已從榮華胭脂鋪那小廝口中知道青枝手中物事賣了好些銀子,聽了陳氏的話,坐實了猜測,紛紛羨慕不止。
上門瞧熱鬧的人越來越多,占去了不少時間,饒是陳氏與青枝手腳靈活,在五日后胭脂鋪的店伙與小廝二人來取走瓷瓶后,仍是累得躺下就起不來。
第二天一早,青枝睡到很晚才起來,走到院中,發(fā)現(xiàn)陳氏蹲在菜地前,臉上有怒色。
原來今日陳氏早起,正要將地里青菜都起出來腌上,好騰出地方多種蘆薈,卻發(fā)現(xiàn)特意留下分種的幾叢蘆薈不知何時被人偷去了許多葉瓣。
尼瑪!虧我以前還以為宋村淳樸!
宋青枝心中罵了幾句,面上卻淡淡地,安慰陳氏道:“娘,這種事遲早會發(fā)生,別氣壞了身體?!?p> 寡婦門前,就是欺負上來強搶他們也沒辦法,這么一說,只是偷了幾片葉瓣的宋村還是挺淳樸的……
母女二人將剩下的蘆薈葉瓣分植了,再過幾個月,應該又能做一批賣出。
宋青枝本來以為接下來會發(fā)生蘆薈膠銷售一空、掌柜哭著求她多賣一點、她趁機加價賣出剩余的蘆薈并教授種植方法、全家搬入麗山鎮(zhèn)居住享福等劇情,但是并沒有。
大周國已承平將近兩百年,麗山鎮(zhèn)雖然偏僻,但是胭脂鋪中潤澤肌膚的產(chǎn)品也有十多樣,都是純草本無添加經(jīng)過幾十年考驗的硬核產(chǎn)品。
蘆薈膠雖然不錯,也能賣,但是賣得不溫不火。
何況別的村民們也發(fā)現(xiàn)了偷去的蘆薈葉瓣,插在土里就能長,根本不嬌氣,過不了多久宋村便可以一地蘆薈,東西多了,自然不值錢了。
宋青枝也懶得去想這些煩心事,想得過來么?
她現(xiàn)在一門心思都放在怎么讓宋家這個小院更舒適上面。
房子實在急需整修,而且宋家別說家具了,連窗戶都被陳氏拆去賣了,宋青枝每天晚上睡的床其實是一堆磚頭,上面鋪了一塊木板。
廚房中餐具只有幾雙筷子、三個大碗和很多漂亮的小瓷碗,小瓷碗就是青枝用來裝蘆薈膠樣品那種,是陳氏成親前去麗山鎮(zhèn)買回來的,一直沒有舍得賣掉。
家徒四壁來形容宋家,也算是比較寫實的說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