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歷史

西南崛起

第九十七章 勸諫

西南崛起 落梅河 2539 2019-10-07 17:46:09

  皇宮御書房中,段正淳之外,現(xiàn)在只有黃昊在。

  自從小朝堂正式設(shè)立后,每五天一朝,黃昊他們便每五天需要去相府一次,眼下諸事紛繁,為了讓大家能有更多的時間處理公事,段正淳吩咐他們?nèi)鐭o大事,便無需早上拜見,若有事,每日下衙之后,再來宮中也無妨。

  這也不是強制性的規(guī)定,但這些天來,黃昊他們,沒有一天沒有在下班后到宮中拜見,進宮真的是比以前還要勤快。

  有時拿來請示的事,其實無關(guān)緊要,有時更是壓根沒什么要緊的事,只是單純的拜見。

  段正淳雖然一再勸阻,但黃昊他們這樣的行為,也讓他心里頗為熨貼。

  高泰明設(shè)立小朝堂之后,若無事,百官便只在每月的朔、望、晦(初一、十五、月末)的大朝會上,才會來宮參見,要說他心里好受,那也是假的。

  成年人的世界里,不止有女人說不要不要,其實才是要的意思。

  黃昊早上請見,段正淳原以為他是有什么要緊事要商議,但在上茶以后,黃昊卻只是回報了相府那邊今日處理了那些事,其它好像并沒什么要說的樣子,便說道:“泰明那邊,其它不說,他的一些舉措,也是為國家朝廷考慮,卿等也需好生協(xié)助,”

  高泰明這個人,一心為公,當然是說不上,但本事是真有,處理公事也頗有章法。

  如最近著緊安排的事,就是防旱、防澇,組織各地修繕和興建道路、水壩等,倒也不是忙著為他高氏搶地搶人搶官。

  據(jù)說日日辦公室理事近十個時辰,有些以天下為重的意思。

  當然,雖然在一定程度上對高泰明的為政舉措表示認同,那也是段正淳出于國事為重的大度,以及向臣子等展示自己胸懷的需要。

  他和高泰明,或者說,皇室和高氏之間的分歧,他比誰都清楚。

  高泰明等都認為,皇室最好是抱著至尊的名義,什么都不要管,所有的事,都讓相府,讓他帶著高家人去做,那么所有的事,都會進行得更順利,結(jié)果也會更好。

  高泰明這樣的想法,段正淳就是再有氣度,再有胸懷,也不可能贊同。

  皇宮就是皇宮,不是一座豪華的寺廟,既然是他入主皇宮,那當然不會四大皆空,不問外物。

  何況,論起富國強民的本事,無論是高泰明,還是其它的高家人,又哪里是真的出類拔萃?

  “臣等牢記皇上的教誨,相國公交代下來的只要是有利于國家民眾的決定,臣等都將戮力執(zhí)行,”黃昊道。

  段正淳都能如此忍辱負重,他們自然也能做到。

  只是,對一位君主來說,忍辱負重,怎么都不是一件愉快的事,黃昊自然不會提及,只說會按段正淳的吩咐來。

  這話里也向段正淳表明了態(tài)度,不是高泰明的全部吩咐,而是“有利于國家民眾的決定”,但如何來評判那是不是有利于國家民眾的決定?

  段正淳點頭,他當然明白黃昊的意思,當然也不會告喻他,高泰明吩咐什么,大家就要做什么。

  那就不是大度,那是愚蠢。

  “我知道卿等理會得,”他道:“學士今天可有其它要事?”

  黃昊又露出些欲言又止的神情來,段正淳便道:“黃卿,你我君臣相交多年,無論何事都無需忌諱,直言就好,”

  黃昊得他鼓勵,起身行了一禮道:“皇上,臣請派重臣去協(xié)助太子,”

  “協(xié)助?”段正淳看著黃昊。

  他見黃昊如此鄭重,便知道黃昊口中的協(xié)助,當不是真的協(xié)助。

  再說,在皇莊的段譽,目前并無要事需要重臣協(xié)助。

  “卿家以為何人合適?”他問道。

  黃昊依然躬身道:“太子六藝皆精之余,對民政軍事的了解,也遠超百官,乃至于經(jīng)辦之時的諸多關(guān)礙,也都熟稔于心,實乃天縱之才,”

  “太子的忠孝仁厚,更是人盡皆知,國中上下,無不稱贊,”——仁厚?皇莊里的那些紈绔要是知道了,怕是得和黃昊好好說道說道,太子究竟是說話仁厚還是做事仁厚?

  說話動輒就讓我們心里滴血,動手隨便就讓我們身上流血,這還仁厚,還人盡皆知,無不稱贊?

  “太子更是志向遠大,想創(chuàng)下三皇五帝也不曾創(chuàng)下的盛世,”

  “太子的處事,也同樣讓我等浸淫官場多年的人都驚訝,我們現(xiàn)在都知道,他把京中各家子弟都帶往皇莊,大有深意,”

  “這樣的事,就是皇上交待給臣等來辦,臣自忖也不會像太子這般利落妥當……”

  黃昊不停的列舉他最尊貴的學生的各種優(yōu)點,但他列舉的越多,段正淳的臉色便越凝重。

  他非常清楚這樣的套路,黃昊夸得越多,他便覺得,接下來的問題可能就會越大。

  只是,他反復想過,段譽到皇莊后,雖有些淘氣任性之舉,但并無任何值得黃昊這般憂心之事。

  就算兒子調(diào)集的那許多匠戶,最后沒什么出色的成果,就說按兒子如今的安排,那一百多京中子弟若是歸來,即便說不上脫胎換骨,那也無論如何,不至于會和從前一樣,成為一大堆麻煩。

  只這一點,兒子此次去黃莊,就功莫大焉。

  他看著黃昊,很想知道他最后會說什么。

  黃昊此時也列舉完了段譽的重重優(yōu)點,再一次肯定了他無疑是天縱之才,然后終于話鋒一轉(zhuǎn),“然則,太子畢竟年幼,眼下在皇莊之中,以他為尊,皇上和皇后人在宮中,也難以顧及,若就此放手,太子少年心性……”

  他停頓了一下,“無論現(xiàn)在還是以后,怕都會有種種不妥,”

  之后他便一直低著頭,“太子為國之儲君,行事當應穩(wěn)重,懂得敬畏,”

  “皇上,臣孫輩已壯,兒孫雖都資質(zhì)平平,但臣深知,好的習慣,當從年少時便當養(yǎng)成,”

  他把話只說了一半,但意思卻非常明白:段譽現(xiàn)在不太穩(wěn)重,太不懂得敬畏,有很多壞習慣,所以不能放任。

  “皇上,太子天縱之資,臣期待太子將來能創(chuàng)下不世功業(yè),但作為太子師長,臣懇請對太子加強約束,臣今日所說,皆肺腑之言,伏請皇上三思,”

  段正淳站了起來,“卿家且坐,”

  “譽兒去皇莊,頂多不過數(shù)月而已,他對此亦有一些規(guī)劃……”

  因為段譽事先說過最好保密,他便沒有和黃昊細說段譽有哪些安排。

  實際上,段譽的那些安排,也只和他說了個大概,具體的他也不甚清楚。

  他看重的,是段譽能和那些子弟加強聯(lián)系,而在皇莊那樣的地方,顯然更容易把這事做得更好。

  如在京中,諸多紛擾不說,合適的場地也難找到,總不好日日讓那些子弟進宮吧。

  除此之外,段譽之前畢竟算是歷了一劫,他和高升潔,也有借此讓段譽出去散散心的意思。

  現(xiàn)在這皇宮,連他們都覺得壓抑,何況是段譽那樣聰慧的孩子?

  這也算是他們作為父母的一點私心。

  “但學士你說得對,譽兒尚且年幼,身邊是應該要有人約束,不知卿家可有合適的人選?”

  從他個人的角度來說,他并覺得自己的兒子有什么不對的地方,段譽在皇莊的那些舉措,又讓他覺得很是新鮮,其中一些,他更是寄予了不小的期待,如段譽對他麾下那兩千多人馬的安排。

  但黃昊說得如此慎重,他又不得不顧及黃昊的感受。

  黃昊道:“臣想,諫議大夫蘇民光可以勝任,”

  蘇民光?那可是朝中最直言敢諫的老臣,段正淳沉吟了一下,“卿家且容我想想?!?

落梅河

ps:晚上還有,別忘了票票支持哦!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