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問下,您這畫兒是哪來的么?”
對方態(tài)度挺客氣。
程越微笑道:“孫家來的?!?p> 孫家是行話,意思是鄉(xiāng)下收上來的。
另外還有童家,代表著從地里挖出來的。
以前像他們這些老派古玩店,是不詢問寶貝出處的,就算是偷來的東西,在這里也都是只看物件不問來歷。
不過現(xiàn)在時代變了,好多古董店都講究來歷清白。
墨香齋既然把門店開在這么隱蔽的地方,打心里還是不想改變,只是胳膊擰不過大腿,所以逢客就多問一句,你要是不愿說出來歷就自己看著編,實在編不出來,說一句孫家來的,誰也不會讓你帶上門去查探。
見程越能說出孫家來的這四個字兒,對方就已經(jīng)明白對方不是來鬧著玩的。
既然對方手里帶著東西,那就是客人。
微微鞠身示意:
“您里邊請?!?p> 對方做出一個請的手勢,帶人往里走,邊走邊說道:“我們掌柜的正在見朋友,您先坐會兒,我去請人來給您鑒定?!?p> 一般店里,都不會只有一個鑒定師。
掌柜通常是眼界最高的。
不過一般的小件,都是下邊人先看,如果是貴重物或者看不準,才會請掌柜再來掌一遍眼。
“好?!?p> 程越進屋,把畫筒放在桌上。
然后自顧自在木椅上坐下。
不過片刻,一位三十六七歲,身材消瘦的男子走了過來。
“我是這里的鑒定師,是您要鑒定字畫?”
“對?!?p> 程越起身。
中年人打量他一眼,回頭對剛才守門的道:“費用跟他說過了吧?”
守門的回:“還沒來得及。”
中年人嗯了一聲。
對程越道:“我們這里鑒定費不便宜,兩千打底,上不封頂,一般是按照物件估價的百分之十到二十收取,如果估的價賣不出去,可以直接賣給我們店,如果打眼,我們按實價賠償你的損失,有異議么?”
“沒有?!?p> 程越了解這的規(guī)矩。
跟外邊的古董鑒定行不一樣。
在外邊鑒定古物很便宜,幾百塊錢就成,不過鑒定水平嘛,說是九成錯都是抬舉他們。
外邊的古董鑒定行十之有九是騙財,隨便拿一個物件去鑒定,都能被他們吹出花來,給你沽出一個天價,然后還可以幫你聯(lián)系拍賣,別看鑒定費用少,但拍賣的傭金可不便宜。
等你幾萬塊錢交出去。最后流拍,錢不退,傻眼了吧?
還有更黑的。
你拿著老件去鑒定,最后給出的結(jié)果是贗品。
等回家沒多久,就會偶然碰到‘明眼人’,花幾千甚至上萬的高價買你‘假古董’。
總之古董這行水太深。
以前尚且那么多道道,更何況假貨橫行的今日。
像墨香齋這種真正的古玩店里,不存在幫你拍賣騙錢的情況,但是人家賺的就是眼力錢,百分之十到百分之二十的掌眼費,一百萬的物件,你最少得給人家十萬。
但這十萬也不白給。
如果估的價高了,你賣不出去,可以直接賣給店里。
如果估的價太低,本來一百萬的東西,他給你估了個十萬塊,那就屬于打眼,是他們鑒定錯了,一百萬補償給你。
誰都有打眼的時候。
所以那些看不準的東西,要價一般也會更高。
要還是看不準,那人家也不會強行給你估價,一般都是送個小禮品,您再另找別家。
取出手套戴上。
打開畫卷。
只開到一般,中年人就笑了。
《廬山高》?
這種博物館件也好意思拿出來,該不會是在外邊大唐西的集市上買的吧。
搖搖頭道:“你這畫……有點看不好。”
古董行里不說‘假’。
看不好的意思,就是代表你的東西是假貨。
程越淡笑著:“您再給看看?!?p> 不是他故作高深,古玩這一行就這樣,拼的就是眼力,賺的也都是眼力錢,沒有白告訴別人馬眼子(鑒定手段)的道理。
而且程越這次過來,賣畫只是其次,買才是重頭戲。
他這畫是用來敲門的,所以最好是讓人家親自掌眼。
中間人本不屑再看。
不過程越笑的古怪,笑的他心里發(fā)慌,索性閑著也是閑著,他便重新仔細的又看了一遍。
裝裱很明顯是明末清初風格。
紙張的質(zhì)地也沒錯。
雖然沒有題字和落款,但這幅畫品相完好,如果是民間隨筆,自然是不值錢的,但若是當時的名家臨摹,那價格就不好說了。
現(xiàn)在關(guān)鍵是,單從畫作本身,能否看出是哪位大師的畫作。
中年人越看越覺得這畫有東西。
該不會真的是某位大家之作吧?
這時候他頭上已經(jīng)冒出了冷汗。
剛才因為見程越年輕,有些大意了,張嘴就說看不好,幸好人家給機會,讓他再看一看,否則搞不好今天真的要打眼。
“您這畫……我有點看不準,要不咱先坐會兒,等等我家掌柜的?”
中年人的臉上帶著尷尬。
“行。”
程越笑呵呵。
古玩種類那么多,每個鑒定師都有自己擅長的領(lǐng)域。
墨香齋的掌柜對明末清初字畫最有研究,經(jīng)過他鑒定的物件,價格也比平常能高出一截。
不光是因為人家專業(yè)。
還因為人家敢賠錢。
去別家轉(zhuǎn)一圈,最后可能還是得回來。
這時候中年人已經(jīng)收起了之前漫不經(jīng)心的態(tài)度,對守門的道:“胡東,上茶。”
“唉~好嘞?!?p> 見人小跑出去,中年人這才回身對程越拱手:“真是抱歉,怠慢您了?!?p> 程越擺擺手:“沒事兒。”
中年人與其攀談,又悄悄打量他一遍。
拋開年齡不談,程越態(tài)度淡然,氣質(zhì)平穩(wěn),站姿坐姿都很端正,沒有多余的碎話,周圍擺放了不少古玩物件,雖然都是些便宜貨,但好多人第一次過來都會露出好奇神態(tài)。
而程越神情專注,仿佛根本沒看到那些東西。
與人交談時目光直視,但又不給人壓迫感。
他見過那么多客人,有這種氣質(zhì)的人可不多。
大約過了十五分鐘。
一名老人從里屋走出來。
面帶微笑對程越拱手:“不好意思,讓您久等了?!?p> 程越起身,同樣拱手:“墨先生好。”
老人的氣場比剛才的中年人平穩(wěn)得多。
雖然詫異程越的年輕,但并沒有區(qū)別對待。
做古玩的人都懂,今天的看客,很可能就是明天的貴客。連那些旁觀的人都不敢小覷,更何況帶著物件來的客人呢?
這時候中年人開口,指著旁邊桌子上的畫道:“墨老,這位小兄弟帶了一幅廬山高,風格是明末清初,畫作本身也挺有賣相,但沒有題字和落款,我看不準。”
“哦?”
老人貌似很感興趣。
對程越微笑道:“沒關(guān)系,且等我先瞧瞧?!?p> 程越伸手:“您請?!?p> 老人今年六十多歲,須發(fā)皆白,從上衣兜里掏出一副老花鏡帶上,俯下身子在原本展開的畫卷上看了起來。
雖然這幅畫一看就不是真品。
但莫掌柜在這一行做了大半輩子,見多識廣,明白哪怕是贗品,有些也價值連城。
他只看了片刻,便確定這幅畫不一般。
五分鐘后,抬起頭來。
意味深長的瞥了旁邊的中年人一眼。
中年人心中一凜,便明白自己今天真的打眼了,幸虧這年輕人提醒了一句,否則以廬山高這么大幅的畫作,真要是哪位名家臨摹,哪怕沒有落款,價格也必然不會太低。
十幾二十萬恐怕攔不住。
到時候店里有了損失,他也要給出部分賠償。
關(guān)鍵是。
以堅定字畫類得名的墨香齋,萬一在字畫上打了眼,傳出去可是要砸招牌的。
所以。
現(xiàn)在不光是中年人對程越十分感激。
墨老也很感謝程越的手下留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