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風(fēng)知我意,吹夢到西洲。
——(西洲府)
西洲位于巴乃薩帝國,地廣人稀,四季分明,是歷代星月祭司的轄區(qū)。
南國與巴乃薩相隔萬里,稚野日夜兼程,足足兩日才到了巴乃薩邊境。這兩日,渴了便飲山泉,餓了便摘野果。好在南國山多水廣,盛產(chǎn)果子,也多了些野趣,雖然條件艱苦些,一路上倒也沒有坎坷。
稚野沿途會經(jīng)過麥城,是巴乃薩著名的美食城,這里美食種類繁多,口味偏為辛辣,恰好對上稚野的胃口。美食難拒,稚野打算犒勞一下自己,不停下來嘗一嘗這麥城的特色,她的腸子怕是會悔青。
思及至此,她的肚子已經(jīng)迫不及待的咆哮起來,她下意識的摸了摸肚子,訕訕一笑。而后便在城外一個荒廢的地方停下,她剛剛在麥城上方觀察了地形,大致知道自己應(yīng)該去那個方向。
一路向北,地形低洼,麥城的田地頗多,土地肥沃,她沿途路過好些田地,都有人播種。她有去詢問過,老伯口音嚴(yán)重,稚野回想老伯的口型,思量半晌推測是麥子,而后越想越覺得自己冰雪聰明,麥城自然是要種麥子的。在她印象中,西洲是三四月才開始播種。她當(dāng)下心生疑問,二月便開始種麥子?她生在西洲,在巴乃薩最東方,此而麥城靠西南,同在一國,人文差異卻是不小??芍^是十里不同風(fēng),百里不同俗。
稚野走到城中,正好是當(dāng)?shù)氐膹?fù)古廟會,說是弘揚傳統(tǒng)文化舉辦的一次古服游行的節(jié)日。學(xué)古代沿街叫賣的自然也不在少數(shù),都穿著古代的服裝,有算相面的半仙吆喝著不準(zhǔn)不要錢,有賣糖葫蘆的老奶奶吆喝著不甜不要錢。稚野總感覺那里有些怪怪的,這詞兒是不是有些雷同。心里禁不住腹誹起來。
一時之間,摩肩接踵,甚囂塵上。這路上的行人,十有八九穿著古裝,令人眼花繚亂。巴乃薩國并非聞名古國,早在幾百年前便已經(jīng)革新,古衣更是被舍棄的一種時尚,如今復(fù)古潮流興起,真是不知緣由。
稚野瞧著這熱鬧的場景,禁不住想到自己的經(jīng)歷,有些悵然落寞。不經(jīng)意間瞥到旁邊店面的牌子,大四個大字——無辣不歡。不過這牌子大白天亮燈,有些怪異,稚野似乎并沒有注意這一點兒。
只是感覺這店名合她心意,立時嘴角上揚,笑吟吟的進了店門,店鋪是復(fù)古的裝修風(fēng)格,入眼的是清一色的紅木,與直抒胸臆的店名似是毫無關(guān)聯(lián)。稚野對木類沒有研究,單單聽聞紅木中黃花梨最為上等只是敲了敲桌子,耳朵靈機一動,當(dāng)下便知道是實木沒錯。她剛從南國回來,在這里吃飯倒也應(yīng)景。只是不知道她的不辭而別如意姐姐會不會傷心。
稚野隨后便找了靠窗的座位,片刻后,服務(wù)生小姐姐馬上到位,身著一身古裝,看起來剪裁并不合身,有些肥大,像是趕工做出來的。她這樣穿著倒也不足為奇,與店鋪主題相呼應(yīng)。
服務(wù)員小姐姐笑意盈盈的開口:“您看您需要點兒什么?。”手上輕輕將菜單雙手遞過。
稚野禮貌的接了下來,但并未馬上單開。輕微打量了眼前人,略施粉黛,青春靚麗。稚野不經(jīng)意間瞥到了服務(wù)生的工牌,稚野瞳孔一縮,片刻后翻開菜單,開口:“把你們這的招牌菜給我弄上就對了,要特辣,謝謝。”
服務(wù)生頷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