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春風也曾笑我

《題菊花》第一章

春風也曾笑我 許千默 1587 2019-09-19 06:05:00

  感恩寺外,新開了一家殺豬的鋪子。

  殺豬原本沒什么不對,但這慈恩寺乃是永徽三年時高宗皇帝為自己的母親文德皇后修建的,皇寺莊嚴,一直以來香火鼎盛,里面的和尚都戒葷吃素。

  每當新鮮的帶皮豬肉開始被吆喝著甩賣時,吃齋念佛的和尚們看著碗里的青菜豆腐,都有點心塞。

  而小和尚們除了在吃飯時滴著口水想起殺豬鋪子,平時外出打水砍柴,也會偷偷往那鋪子看幾眼。

  ——殺豬的姑娘是個雨后清荷般亭亭玉立的美人兒。

  按理說這么美貌的姑娘怎么能來殺豬呢?但她偏偏就一人坐鎮(zhèn)鋪子,手起刀落,功夫好得很。而且她的豬殺的有特色——她從來不用秤砣。無論是誰來買豬肉,她輕挽袖子,抬手切下一塊,淺笑盈盈包好遞過去,不多不少正是客人要的斤兩。

  姑娘姓祝,只是個稚齡少女。但她落落大方,誠信待人,倒比許多男人更令客人信賴。

  慈恩寺的方丈覺得這么下去也不是辦法,于是親自前來,勸祝姑娘把鋪子搬個地方。

  “我的鋪子倒不是不能搬,若是——”祝姑娘眨了眨眼,天真狡黠,“方丈能給我一樣寺廟里的東西就行?!?p>  ”施主要什么東西?“

  “菊花。”

  ”……“正是百花盛開的春天,方丈和尚低頭念了一句“阿彌陀佛”,這豆蔻年華的美少女莫非是故意刁難自己一個老頭子?聽說過豬會上樹的,沒聽說過春天也能開菊花的。況且,慈恩寺內(nèi)根本就不種菊花。

  一句話難倒了方丈,祝姑娘笑吟吟地送客。

  來而不往非禮也。第二天,姑娘敲開寺廟的門,拎著一塊豬頭肉彬彬有禮地問:“師傅,慈恩寺的菊花開了嗎?”

  和尚念著“阿彌陀佛”落荒而逃。

  這一日,長安的花開得比往常更好。

  春闈科舉剛剛結(jié)束,新進士們胸前簪花來游慈恩寺,風流態(tài)度與優(yōu)雅舉止讓寺內(nèi)桃李都黯然失色,引來行人們頻頻回頭。按照習俗,他們會把姓名題寫在大雁塔下,留作及第的紀念。

  在題寫名字之前,他們會推舉一位書法最好的進士代為執(zhí)筆。

  本屆進士中字寫得最好的是探花郎。他的字非隸非楷,大氣瀟灑而不拘一格,遺憾的是他在前些日子的月燈閣馬球賽中受了傷,沒能來參加游雁塔,于是進士們另舉薦了一位擅長楷書的士子,也是本屆考試的狀元來題字。

  狀元郎杜清晝的字端方穩(wěn)重,落筆也很有風度。

  受眾人之托題寫名字,杜清晝一筆一畫都寫得很認真。雁塔南門兩側(cè)的碑石雕刻著飛花走獸的明暗紋理,刻寫著褚遂良的《大唐三藏圣教序》,令人不由得肅然起敬。

  碑石下面,長了一叢不知名的草。

  專心寫字的杜清晝當然沒有注意到那叢草,突然,只聽一個少女焦急的聲音從身后傳來:“別動!”

  正在寫字的杜清晝停下手里的筆,回過頭。

  他突然就呆呆怔住。

  少女一身綠衣就像柳梢柔嫩的初葉,在微寒的春色里悄然飄落他的心尖,清涼,微癢。早些年貴族女子出行還會戴冪籬,遮住面孔,讓人只能朦朧看到五官,如今的少女更加大膽,一張清水芙蓉面直接示人不說,身邊連個侍女都不帶就來雁塔游玩。(注:冪籬是古代少數(shù)民族的一種頭巾,后來傳入中原,與帷帽一樣都是女子外出遮蔽容顏的帽飾,盛行于唐代。)

  杜清晝一時不知道手該往哪里放,筆也楞在半空中。

  其他進士也忍不住多看少女幾眼,但回過神來就覺得不對了——現(xiàn)在是新郎君在雁塔題名,這個小姑娘跑過來是要砸場子嗎?

  果然不出所料,那少女走過來,俯身去看地上那叢草,見到草安然無恙,這才松了口氣,隨即抬頭理所當然地對杜清晝說:“別在這里寫字了,會踩到花?!?p>  “……”

  杜清晝平時矜持不多話,皺起眉頭微紅了臉:”姑娘,我……我等是新科進士,在此題名乃是奉圣命。“

  少女耐心地聽他說完,順手拿過他手里那支筆,十分通情達理地說:“知道了,那你走開,我替你們寫吧?!?p>  杜清晝正要阻止,少女已經(jīng)揮毫寫下“開元二十二年春”——剛才他只剛剛開了個頭,少女聞弦歌而知雅意,替他續(xù)完了這句。

  ”拿墨來,把名字報上來?!吧倥剡^頭。

  四周鴉雀無聲。

  ————————————————————————————

  她這些字,提鋒與收勢,飄帶、頓挫與轉(zhuǎn)折,都極有章法。更讓人吃驚的是字里的渴筆——墨快用干時寫出的渴筆極需要功底與腕力,往往是練過幾十年書法的老先生才能將渴筆寫得毫不艱澀,而她一個女孩子竟也寫得遒勁有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