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機場,浣小雨和林璐在辦公室里領取了新的Schedule(時間表)。
小雨被分到了她實習起飛時的團隊,固定的整組人員,彼此也都熟悉了,所以小雨沒覺得生分,大家也都很喜歡她。
她的師父則被提升了一級,跟著起飛部門的GC去學習,也算是一個小小的領導了,據(jù)說是被提升最快的。
小雨為師父高興,她也盼望著自己有一天能夠像師父一樣,得到提升。
而林璐還是留在柜臺,孤軍奮戰(zhàn)著。
下午的上班時間,航班要比上午的少一班,所以吃飯休息的時間要多一些,但航班與航班連接的時間,卻排得比較緊湊。
起飛部門的員工要飛快地趕往下一個登機口,再下一個登機口......爭分奪秒、像打仗一樣。
小雨要一直做完3個航班的起飛才可以去吃飯,然后再去柜臺值機、辦理最后一個航班的值機手續(xù),之后做最后一架的起飛就可以下班了。
小雨和林璐收拾化妝完之后,便來到了柜臺找主任開會。
同一個班次的員工也都到齊了。
“今天的航班依然滿員,832航班超員,最后一班會稍微好一些。如果有乘客詢問升艙或者改簽時,請及時與航班控制講。注意仔細核對乘客的護照名字和登機牌是否相符;檢查乘客的簽證Visa 是否有效;詢問客人的托運行李注意事項,起飛部門注意查看乘客的手提行李、不要讓客人自己走進去......”
主任開完會之后,小雨和林璐就各自來到了她們的崗位上。
小雨團隊里的組員分別是新加坡的馬來族Iqa,她是這個小組的頭頭Gi,負責登機口內的事情;
一位來自中國的男生Simon,算是第二個頭頭GC,負責飛機上與乘務長和機長溝通;
還有一名新加坡的印度族小姑娘Ambiga,她和小雨的職位一樣D2;
以及兩名檢查護照的員工和一名登機的協(xié)助,登機協(xié)助是隨機的,由柜臺主任根據(jù)航班的登機時間進行派送。
小雨開心地來到轉機柜臺,推著小推車把等下用的欄桿送到登機口。
來到登機口,她又趕快設置好了商務艙、經濟艙的路線區(qū)域。之后又去后面空橋上把登機指示牌貼好,頭等艙、商務艙;經濟艙;手推車放置處等等。
接著她再回起飛柜臺測試兩邊的掃描器是否聯(lián)機好用,等待GI指令準備開登機口。
只要看到航空公司的員工一到登機口,外面等待的乘客就立刻排起了隊伍。
“SSU Gate Open!”
“安檢,登機口開放!”
隨著GI Iqa的一聲通知,乘客們就已經開始排隊過安檢了。
小雨已經做好了準備,第一次自己上崗,一定要漂亮的完成任務。
還是熟悉的問候:
“您好,麻煩出示一下您的護照、登機牌,謝謝?!?p> “......”
一切還挺順利,隨著登機時間的臨近,人越來越多。
小雨有點兒手忙腳亂了,但是GI在有空的時候還會站在旁邊幫助她一下。
可等一下GI的事情也越來越多:換座位的、更改行程的、柜臺員工放的各種各樣信息的......
她也沒有時間幫助小雨了。
眼看著隊伍越來越長,小雨的心里很著急,她也想著加快速度,可又想起來師父的叮囑:欲速則不達,穩(wěn)住、慢慢來。她又慢了下來,一個一個的掃描、通過......
在這期間竟然還有乘客沒有排隊檢查護照、掃描登機牌,而是直接從小雨身邊穿過,想要走進登機口。
幸虧小雨發(fā)現(xiàn)的及時,把他攔了下來。
要知道,當你邊看護照、登機牌,邊跟客人打招呼、應付客人的一些問題,還要掃描,看機器亮什么燈;留意著乘客的手提行李是否過多;隊伍又排的歪歪扭扭的時候,是很難發(fā)現(xiàn)一個人,像這樣,不經過他們地勤人員,而徑自穿過人群走到登機口的。
所以因為這個乘客的做法,讓小雨有些心慌了,她一直有種錯覺,覺得還有乘客像這樣,沒有經過她的掃描,就進去了登機口。
在最后剩下幾名乘客沒有來到登機口的時候,小雨在心里一直祈禱著:快點出現(xiàn)吧,快點出現(xiàn)吧,千萬不要在飛機上了。
離起飛還有最后10分鐘的時候,還剩下3名乘客一直沒有到登機口,大家都在四處尋找,機場廣播也在進行。
GI把三名乘客的信息打印出來,把有行李乘客的資料報給了行李地勤,準備查找乘客的行李,Off load-并把乘客的行李從飛機上拿下來,然后準備取消乘客登機。
乘客的行李要在行李艙內找到,然后拿出來也需要幾分鐘的時間。沒有特殊情況下,能不做盡量不做取消乘客,因為這樣很麻煩。
小雨也被派進去把三名乘客的信息送給GC,讓GC拿給乘務長廣播,查找客人是否在飛機上。
乘務長廣播了兩次,都沒有任何回應,小雨還暗自慶幸了一下。
同時GC也會到乘客的座位上檢查,乘客是否已經坐在了座位上。
三名乘客中的兩名在最后5分鐘來到了登機口,大家急忙在對講機上通知,還有最后一名,座位號57C。
令小雨擔心的事情發(fā)生了:
Simon來到了57C的座位上,客人已經坐在了那個位置。
Simon確認了客人的護照、護照照片、登機牌信息等準確無誤后,與GI Iqa 確認,乘客已經在飛機上了。
Iqa 又急忙通知行李地勤,乘客已經On board,可以把行李重新放回行李艙,貨倉門關閉,通知機長、乘務長。
Ambiga又被Iqa 派進去給Simon豎大拇指,全部乘客都進來了,可以關門。
還好有驚無險,在最后一分鐘,機艙門關閉了。
這中間,任何一個環(huán)節(jié)再耽誤一分鐘,那么這趟航班就算是遲到了,他們的還算準時。
Simon 把登機牌拿回到起飛柜臺的時候,掃描了一下,綠燈,果然是漏掃的。
經濟艙,很明顯是從小雨這條線漏掉的。她非常的內疚,這是獨立上崗的第一個航班,居然就犯了這樣的錯誤。
好在航班準點關機艙門,如果遲關,她的責任可就大了,航空公司的經理又要找主任、寫報告等等......
小雨一直說著:“Sorry,Sorry......”情緒很失落,大家都來安慰她。
告訴她,像這樣的現(xiàn)象以后還會發(fā)生,很正常,340多個人,在那么短的時間內,誰也不能夠保證不出錯,但是如果能夠避免就盡量避免。
......
在這里給大家普及一下最遲到登機口上飛機的時間:
通常航班在起飛前一個小時,柜臺就停止辦理登機牌、托運行李的手續(xù)了,算是柜臺這架班機第一次關閉。
如果你在這個時候來到柜臺,看離起飛還有一個小時,地勤人員告訴你:
“不好意思,我們的航班關閉了?!?p> 你是無論如何都不相信的,因為還有一個小時啊?
沒錯,是還有一個小時,可這一個小時還有其它工作要做,比如行李的分類、裝運;乘客過海關、安檢、登機......
如果一直這樣等下去,來一個客人就辦理一下,那么行李要什么時候才能運上飛機呢?
所以柜臺關閉了就不會重新開放再接受你,你只能改乘下一個航班。
接著就是登機口,通常是起飛前15分鐘關閉,沒有到達登機口的乘客在這15分鐘之內,地勤人員會把你的行李從飛機上卸載下來,柜臺地勤重開航班把你從這架飛機上取消......這些都需要一定的時間。
在做這些步驟的時候,你出現(xiàn)在了登機口,起飛的GI就會看時間。
如果讓你登機要比找行李快,那么你會幸運地被通知可以上飛機。
而如果,你的行李已經從飛機上拿了下來、柜臺的航班也已經重開,你已經從這個航班上被刪除了......
那么不好意思,就算你是在5分鐘起飛前到了登機口,看到飛機依然停在那里,門還沒關,地勤人員也不會讓你登機的。
他們會很禮貌的通知你:“不好意思你遲到了,請到轉機柜臺去轉乘下一班?!?p> 這時,無論你如何與地勤人員溝通,他們也是不會讓你再上飛機的,你也不需要在登機口與他們大吵大鬧。
請嚴格遵守登機牌上顯示的最遲登機時間到達登機口,否則就只能乖乖地說再見,然后改簽了。
所以飛機、輪船不等人,就是這樣。
一個航班幾百號人,不能為了一個人而延遲起飛,請準時。
......
小雨因為第一個航班的失誤,到下一個航班起飛那里就有了陰影。
她大氣都不敢出,腦袋也不敢開小差,一個一個認真地掃描著......
快要到登機的時間了,她遠遠地看到林璐走了進來。見到了熟悉的人,小雨的心情好多了。
林璐把一個信封交給了GI,并告訴她,她是過來幫助登機的。
原來林璐在柜臺的時候也犯了錯誤,把一個在香港轉機的乘客只Check-in 到香港,乘客是一直到赫爾辛基的。
她剛在柜臺處理好了乘客Short tag的事情:就是把行李也只送到了香港,需要重新從行李部門拿上來,綁新的行李條,送到赫爾辛基。
之后就被主任送到了登機口,給客人聯(lián)程航班的登機牌,順便協(xié)助登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