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峰衍生出的第一種功法,并非內(nèi)功或招式。
經(jīng)過翻閱書籍,他隱隱明白。在這個世界,功法好壞并非最重要的。
一個人的成就高低,關鍵在于資質(zhì)。只有資質(zhì)好,才有機會覺醒先天。
所以,云峰為了提升資質(zhì),衍生了“九陰真經(jīng)”中的“易筋鍛骨篇”。
這套法門,屬于云峰所知小說中,能改善人資質(zhì)的神妙功法。
其功法并非傳統(tǒng)意義上的內(nèi)功,而是一套類似鍛脈錘骨的體修法門。可無視修煉者原有資質(zhì),長年修煉,能讓人自內(nèi)而外的脫胎換骨。
其實,云峰更想衍生少林“易筋經(jīng)”。
不過可惜,憑他每日修煉而出的那點后天原氣。根本不足以支持,衍生出那等玄功。
畢竟修煉“易筋經(jīng)”后,不單是改善人的資質(zhì),還可擁有高深莫測的玄妙內(nèi)力。
這倒不是說“易筋經(jīng)”就強于“九陰真經(jīng)”。而是較之易筋鍛骨的單獨篇章,“易筋經(jīng)”更為全面。
所以,云峰才一時難以衍生而出。
自從衍生了“易筋鍛骨篇”,云峰每日,便多了項戶外鍛煉。
早上起床后,不等進食,總要去擺出各種動作。配合著呼吸之法,拉扯身體筋骨。
云峰所做一切,在其他孩童看來,就是怪模怪樣的玩鬧。其中幾個激靈的人,更是帶頭嘲笑云峰每日所為。
在這群孩童的嘲笑聲中,云峰漸漸變得不合群起來。
對此,云峰依舊我行我素。本來他就不是真正的孩童,又怎么能跟一群孩子,混在一起。
時間荏苒,轉眼云峰在武玄宗就待了十年的光景。
相比于剛來時,還是嗷嗷待哺的嬰兒。如今的云峰,已成了飄飄少年。
雖然,云峰年紀只有十五歲。但因,常年修煉的關系,現(xiàn)下已有一米七八的個頭。
不知“易筋鍛骨篇”是否還有修型功效。讓云峰并不顯粗獷,反而有著標致身材。
長相上,他越發(fā)接近前世相貌,這可能就是所謂“相由心生”。
在前世當中,云峰也算是校草一般的模樣。如今恢復長相,自然清秀俊朗。
由于一群孤兒沒有名字,又不屬于武玄宗的道士,因此不能取道號。于是,當這些孩童十歲時,宗門讓其自取名字,也算做個身份記載。
云峰自然便用了自己的原名,他不知這具身體父母名諱,也沒有那么多避諱。
經(jīng)過了十年的打磨。如今云峰身體資質(zhì)不僅改善,且還擁有了一身高絕的武功。
當年云峰習練“易筋鍛骨篇”后,積蓄起后天原氣,一下翻了數(shù)倍。終于可提供給“天衍之目”發(fā)動所用。
隨即,云峰毫不猶豫,開始衍生他所向往的內(nèi)功。一番精挑細選后,他決定衍生金系武俠內(nèi)功。
原因自然是其所擁有的神妙功效,以及金老爺子對內(nèi)功的理解和描述。
如古龍、黃易等大家所寫內(nèi)功,云峰當然也很向往。
然而,小說里說的玄之又玄。根本無法在腦海中形成模式,他也只能衍生金老爺子創(chuàng)造的內(nèi)功。
好在無論從何角度來看,金系內(nèi)功絕不差于他人,甚至尤有過之。
云峰選擇衍生的內(nèi)功心法,是可融入諸多外功,擁有自動護體,且可百毒不侵的“九陽真經(jīng)”。
這門內(nèi)功出名之處,自不必多說。反正,云峰從七歲衍生出這門內(nèi)功后。修煉了整整七年有余,卻未將其練至大成。
此時,云峰任督二脈未通天橋,達不到循環(huán)往復、生生不息的地步。
好在這門神功,只要練有小成,也絕非一般功法可比。就算以他此時的功力,若是與人爭斗,也足以傲視后天原氣的修煉者。
再以其功法的特殊功效,就算一般的先天奇武者,恐怕也不是他的敵手。
除了內(nèi)功方面,云峰當然也不會缺少對外功招式衍生。
在他看來,日后免不了要和人動手比試。所以從十歲開始,他就衍生出了一套最為喜歡的外功招式。
也是號稱金系第一掌法的“降龍十八掌”。
這套掌法,招式平平無奇。衍生起來并不困難,難就難在對勁力的掌握上。
若無強橫內(nèi)功為根基,再加缺乏實戰(zhàn)經(jīng)驗。想要運用好這套掌法,絕非易事。
好在“天衍之目”既稱“天衍”,功能當真非同小可。
在衍生功法之時,就已為云峰安排好對策。
每每云峰以內(nèi)力供給“天衍之目”,那片霧氣空間竟會出現(xiàn)一個對手,跟云峰進行實戰(zhàn)對練。
天衍空間中的對手甚是強橫,對方面容虛幻。云峰看不出是何人,卻沒有一次勝過他。
衍生之人,掌握了云峰所知全部武技。
在其的攻擊下,如有對戰(zhàn)不同之高手一般??芍鸩侥ゾ毰c掌握,“降龍十八掌”的運用之法。
足足用了三年,云峰才算是真正衍生完這套掌法。時間之久,完全出乎了云峰意料。
同時,他也感到十分的慶幸,若無“天衍之目”有此強大之效。
他就算衍生出一套武功,也只是個缺乏實戰(zhàn)之輩,說不得初出江湖便會被人一刀砍殺。
現(xiàn)如今,云峰武功招式上,有所得后,已開始修習輕功法門。想要活的久遠,懂得逃跑,方為根本。
若無一項好的輕功身法,又怎能夠立于不敗之地。
輕功一項,小說之中,最為強大的自是“凌波微步”。
此功不僅身法飄逸、行動如風。更難得的是,運行之間,內(nèi)力自生,完全不必擔心損耗。
然而,想要衍生“凌波微步”,那便須精通“周易六十四卦”。
對于云峰這種連八卦都未認全之人,又如何看過”易經(jīng)”這門道源之書。
另外,在這個世界中,可無人注寫過周易。
無奈云峰只能退求其次,練起了全真教輕功“金雁功”。
別看金系小說之中,全真“金雁功”沒什么突出表現(xiàn)。但既出自于五絕之首,為王重陽所創(chuàng),又怎會真的不堪。
只不過是全真自重陽真人以后,再無人能將功法練至大成罷了。
襄陽被圍一段中,郭靖便以大成之境,驚艷當場所有人。
而云峰有著“天衍之目”的相助,不僅可修成此絕頂輕功,更是能將其運用極致。
在衍生輕功時,衍生空間沒有弄出任何對手,而竟模擬出了各種各樣的地形。
云峰在輕功衍生而出后,便要在這些地形當中騰躍前進。
這般下來,倒是讓云峰明白。天衍空間的妙用,那就是幫他增加功法之實用性。
兩年之間,天衍空間中情景不斷轉變。甚至到了后期,更有各種埋伏陷阱出現(xiàn)。
逼得云峰輕功越加純熟,眼見便有大成之相。
這一日,云峰照常在衍生空間,衍生完“九陽真經(jīng)”,便打算起身修煉。
在空間之中,他不僅能清晰感受內(nèi)功氣息運行,且還可看到體內(nèi)的功行路線。
每每衍生之時,云峰都覺驚于“天衍之目”的逆天。在這種輔助修煉下,他完全沒有走火入魔的風險。
且若是有什么修煉不足處,“天衍之目”還會給予提示和糾正。
就在云峰感慨之時,卻聽到有人高呼他的姓名。那人云峰熟悉,正是教了他修氣法門,以及一些基礎拳腳的靜凡。
十幾年過去。
當初還是青年的靜凡,如今已是中年道士。云峰早已知道,其實對方在武玄宗地位不高。
只是外門弟子中的底層人物,又被宗內(nèi)門人,稱其為雜役弟子。
靜凡是專門負責教導,云峰等這種孤兒。
武玄宗每年都會收養(yǎng)一些孤兒,算得一種善舉。
靜凡自然不清閑,照看的孤兒,除了云峰這批外,還有很多。幾乎常年都在教授幼兒萌學。
因他武功低微,奇功異法更無顯著之處。能在武玄宗這種大門派生存,自然就要忙碌和低人一等。
然而,就算靜凡如何不堪。云峰等人的地位,卻比他還有不如。
經(jīng)過了十多年磨練,這批人中,卻無一人修出先天源氣。也就是說,他們連做武玄宗弟子資格都欠缺。
現(xiàn)在聽到了靜凡喊叫,云峰等人連忙到平時練武處集結。
見到靜凡之后,眾人紛紛對著他行禮問好,口稱靜凡為大師。
眼看一群幼兒,如今紛紛成長為少年,靜凡也是一番感慨。人非草木、孰能無情,相處的時日久了。
縱然靜凡再三避忌,卻也對眾人有了些感情。
然而,門規(guī)森嚴,如今這群少年已先天無望,便是他們該要離開之時了。
當下,靜凡清了清嗓子,表情肅穆,朗聲道:“爾等均已成年,卻沒有修煉出先天源氣,跟武玄宗再無緣分。等下收拾一番,到賬房領取些路費,這便去吧!”
聽到此話,頓時便有少年黯然淚下。
相聚十五年的光陰,到頭來終是一場空,難免心中有著各種心酸苦楚。
云峰卻沒想太多,他孤立于眾人,便想到會這么一天。
先天源氣極難覺醒,除了靜凡外,云峰幾乎未見過幾個奇武者。
而靜凡等奇武者,平時根本不顯露奇功異法。
這讓云峰空有“天衍之目”,也不知如何將那后天原氣修成至先天源氣。到了如今,他也基本放棄成為奇武者。
好在他聽說,普通人中,也有著自己的江湖,那里未必就不如奇武界精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