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麻是特指一類植物,種類繁多,如苧麻、亞麻、苘麻,基本上都是一年生草木植物,可以采用此類植物內(nèi)皮,其實就是植物纖維,用來紡織衣衫。甚至,為了紡織衣服,人們會專門種植它們。
詩經(jīng)中就有“丘中有麻,彼留子嗟”的描述……
其實到了周朝,隨著紡織工藝的發(fā)展,能用于紡織布匹的植物也逐漸繁多,如詩經(jīng)中最常提的“葛”。”不等洛夢笛接口,江陽一口氣全部說完,然后長吁一口,整個人都舒暢了。
“葛之覃兮,施(yi,一聲)于中谷,維葉莫莫。是刈(yi,四聲)是濩(huo,四聲)绤(xi,四聲),服之無斁(yi,四聲)”洛夢笛等他說完,才緩緩背了一段詩經(jīng)原文:“另外,還有:糾糾葛屨,可(he,二聲)以履霜?摻(san,一聲)摻女手,可以縫裳。要(yao,一聲)之襋(ji,二聲)之,好人服之?!?p> 第一段詩句的大概意思就是葛藤生長得漫山遍野,繁多茂盛,收割回來用水煮,然后分粗布衣和細布衣兩樣做,穿著新衣很歡喜……
至于第二段詩句,從字面意思就可理解……
詩經(jīng)中有很多描述生活場景的詩句,采葛可以說是其中最常見的活動,一般由女子勞作。
這些詩句讀起來,總有種苦中作樂的味道。
當然,也有些會帶著愛情的酸臭味,如:
彼采葛兮,一日不見,如三月兮!
……
兩人邊走邊說。
究竟是怎樣的終點,能對得起這一路的顛簸,和學(xué)問探討?
答案是:北海食堂。唯有美食,能填心中溝壑。
“皮和革還好,說來簡單。但絲和麻,就能在勞動人民的手上千變?nèi)f化,變成各種布料了。你說的錦,其實就是絲類紡織物的一種。除此外,如麻布、葛布等,就是由麻類材料紡織而成。
這其中,就技藝而言最值得一提的就是絲類材料織造成的布料,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是“錦”這一面料?!标P(guān)于錦,江陽沒有多說,因為不是很了解。
其實這是一種用彩色經(jīng)緯絲織出各種圖案花紋的紡織品,是古代最貴重的織物,在古代價格基本和黃金等同。歷經(jīng)千年王朝迭換,錦這一特殊的產(chǎn)品,已經(jīng)有著厚重的文化積淀,秦漢風(fēng)光,唐宋光彩……都印刻在一件件的錦布上流傳了下來。
中國傳統(tǒng)服飾的布料,隨著朝代發(fā)展有一定的變更。
雖然是在周朝時才確定上衣下裳的衣冠制度,奠定了漢服的基本形制,但受限于紡織技術(shù),在衣服材質(zhì)上面是很難做較大的變革。
“織錦技術(shù)都是以經(jīng)線現(xiàn)花,成品中最具代表性的就是二色錦和三色錦……”洛夢笛似乎很了解織錦,順口解釋道:“隨著紡織機杼的發(fā)展,絲類紡織成的面料除了錦,還有羅、綢、緞、縐、絹、絨等,種類繁勝?!?p> 兩人能談及個大概,卻是不能細述這些絲織品的區(qū)別和特殊。
其實:
如羅類,皆屬純蠶絲織物,面料風(fēng)格雅致,輕薄但質(zhì)地緊密,紗孔通風(fēng)透涼,是夏裝面料的上上之選,遐想唐朝女子身著綾羅,清風(fēng)拂體香,日光透膚雪,何等媚態(tài)……
再如緞子,是絲織品中紡織技藝最為復(fù)雜,織物外觀最為絢麗多彩之屬,盛名者如織錦緞、古香緞,乃是蘇杭特產(chǎn),亦是古絲綢之路上最具盛名的品類。
說到蘇繡,自然不可不談與之起名的粵繡、湘繡和蜀繡,其四者并稱為“天下四名繡”,各有千秋。其中,蜀繡以軟緞、彩絲為主要原料,針法包括12大類122種,以其明麗清秀的色彩和精湛細膩的針法形成獨有的韻味。
以至于有“蜀道雖難,蜀繡天下滿”,也是蜀繡早就了蜀中“錦官城”的美稱。
如不知蜀繡之美,又畏于蜀中之辣而不敢入蜀,可以去XJ博物館一觀,那里就收藏著一件特殊蜀繡國寶,名為“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織錦護臂,是禁止出國系列的國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