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仙俠奇緣

如果能成仙

六十五章 土系靈決

如果能成仙 道里二踢腳 2181 2019-11-18 14:38:53

  蒙夏看了看尚未收起的那堆“粥糊”,又瞧瞧滿含期盼的長祚鳥,心中一動,伸手挖了一點新鮮出爐的“丹碧凝神露”,遞給長祚鳥。

  長祚鳥對待高級靈食自有一番發(fā)達(dá)感應(yīng),此時見蒙夏與它凝神露吃,神情比方才討要樹葉還要急迫,長嘴差點啄到蒙夏。

  后者輕輕拍了長祚鳥一下,又將“粥糊”放入它嘴中。長祚鳥一口吞掉后,蒙夏觀察其反應(yīng)。就見這鳥兒興高采烈起來,呼扇著短翅嘩啦一下子掃落了蒙夏桌子那堆材料后,嗖地一下飛到空中,而后在屋內(nèi)亂飛,似有無限精力。

  蒙夏目光隨它飛翔身影轉(zhuǎn)動,突地感到一股靈力波動。就如當(dāng)初這鳥兒從三階突然越階升到四階般,如修士們打坐運功吸取自然中五行之靈。那股不甚熟悉的靈氣,恰是土系靈力。

  莫不是這廝又要升階?!不會罷!

  自己從二階升到四階,不知費了多少力氣,修煉多少時日,這長嘴鳥兒,吃個果子含口粥糊,就連升兩階?!

  不,蒙夏仔細(xì)辨別了那些靈氣運行的情形,并不似那日般明顯,靈氣聚集也未有當(dāng)初的濃郁。

  長祚鳥飛了幾圈,便落了下來,嘴巴興奮地“亢亢”不斷嗑動,且輕碰蒙夏身體,流露出還想吃些“粥糊”的企盼。蒙夏道,“不給了,以后再說。”

  長祚鳥似能聽懂,便失望地飛回到自己“窩”中---一個被蒙夏倒置過來的矮幾,隨意塞了些破布。

  蒙夏感到靈氣還在緩緩飄向長祚鳥兒,后者卻閉目含胸,雙翅收攏,躺在窩里睡著了。

  蒙夏心思重新回到丹方之上。丹方無誤,材料齊整且功效不錯,那便是---她將視線放到風(fēng)骨爐上,這凝神露竟是風(fēng)骨爐煉制不出么?

  蒙夏決心再嘗試一次。這次她將注意力主要放在了風(fēng)骨爐上。

  當(dāng)識海之中再次浮現(xiàn)出外間的那方青色小鼎時,蒙夏便仔細(xì)觀察,爐火催動之下丹鼎的變化。

  諸多材料在鼎內(nèi)隨著爐火的烘鍛,不斷變化,相互纏糾翻轉(zhuǎn),此時蒙夏興起巽風(fēng),轉(zhuǎn)運鼎外之靈火為坤,神煦以照,又見內(nèi)視之中,鼎內(nèi)漸起絲絲渺渺之“靈煙”,而丹鼎由青變綠,與先時煉丹時變化一般無二。

  蒙夏繼而又看到,鼎內(nèi)的丹碧柳樹葉,在煉制中,那所存之褚紫色,好似被“擠”出了葉片,這些“紫蕰”,蒙夏在神識中看得清楚,散散地聚在鼎底,又漸漸被爐火蒸熏,懸在空中,與風(fēng)骨爐之“靈煙”,碰在一處,卻并不如煉制鈞犀丹那般相互吸收,合而為一,而是不相和合,涇渭分明,最后一起都融入了下方的靈丹之中!

  蒙夏心中猛地一跳,識海中似乎有聲音響起,“和合者,合神氣為一也。神棲于心,氣懸于竅,不相和合;需使神入氣穴,神氣相抱,不即不離,不轉(zhuǎn)周天,靜動自在,始成矣?!?p>  蒙夏在識海里抬頭,不知何時,那面久違之五行掛盤高高懸于空中,兩儀之像旋轉(zhuǎn)游動;其內(nèi)兩處五行小盤,皆亮起璀璨奪目之色,一者青,一者赤,各自在兜轉(zhuǎn)不息,生生不絕;而此時緊鄰那紅色小盤的土黃色小盤,亦開始閃爍光彩,“土爰稼穡,承納萬物。四行君也因也,載四方,固真體,曰'艮甲加身'”。

  蒙夏頓感體內(nèi)有一股陌生靈力,自一靈竅發(fā)起,汩汩而流,不若木之清新,不比火之辛燥,厚而重者,逶迤不止,絮絮往復(fù),行轉(zhuǎn)周天而不絕,這靈力又浩浩渺渺奔出體外,不自一處,在蒙夏身周俱覆繞旋轉(zhuǎn),蒙夏仿若瞬間披上一層土金甲衣,隨著土靈力的出現(xiàn),金色在全身游走不絕,這瞬間爆發(fā)出的土靈之氣,驚得早已沉睡的長祚鳥,驚慌而醒,睜大眼躲在窩里偷看卻不敢出來。

  蒙夏感到身上的不同,睜開眼來,正瞧見周身之土靈力聚成的金色甲衣漸漸散去。五行掛盤自空中跌入自己的掌中。

  蒙夏皺眉,她知道自己開啟了五行掛盤中的土系小盤,新的招數(shù)似乎是主防護(hù)全身的法術(shù),可惜似乎不能持久?

  她想了想,拿起一把切割材料的短刀,用刀背在自己小臂上砍了一下,小臂上瞬間浮起一層土金色流光,光芒轉(zhuǎn)瞬即逝,而小臂未曾感到一點疼痛。

  蒙夏這才欣喜起來,這招數(shù)果真來得及時!

  蒙夏又興之而起地屢次嘗試這層“金甲衣”的防護(hù)效果,可惜都是些普通的攻擊,真正重要的是對于修士的法術(shù)攻擊抵抗如何。這也不是一時半刻就能試得出來的。

  蒙夏靜下心來后,又盤膝而坐,將方才所學(xué)之靈訣使用體會一番,感受土靈力之特性,如何自靈竅調(diào)轉(zhuǎn)催發(fā),這是保命之招數(shù),務(wù)必練習(xí)純熟。

  將土靈力又運轉(zhuǎn)幾個小周天,這才開始查看方才失敗的那一爐靈露。

  果然,自丹鼎一開,那團(tuán)靈露便分散攤開不成形狀。

  只是這次蒙夏知曉了失敗的因由,因丹碧柳樹葉乃修復(fù)神識之靈植,它所含之靈力,更似修者之“神識”,而神、氣不能相合,卻盡入靈露之中,因此無以得聚成形。丹碧柳樹葉有“神”,這是丹碧柳樹葉之獨特之處;風(fēng)骨爐有“氣”,這是風(fēng)骨爐之迥殊之性,兩者少其一,都無妨礙。而今蒙夏硬是將這“不合作”的兩方,湊在一起,便再難煉出成品。

  想明白這些道理,她便收拾好煉廢之靈露,扔在一旁。揀起一份材料來重新開爐。

  凝神閉目之后,靈火先行,鼎氣自升,神識內(nèi)馬上又將出現(xiàn)方才鼎之靈氣和丹碧柳樹葉之靈氣不相融合的情形,或者說是“神與氣不能和合”,蒙夏此時自識海中分出一分神識來,嘗試著慢慢探入懸于腦中的那方丹鼎----之前她一直只是旁觀,雖則這丹鼎納于她神識之內(nèi),如今她首次試著去參與靈丹的煉制之中,以神識銜接梳理鼎內(nèi)互不相讓的兩股“靈煙”,似一只無形之手,先是輕輕“握”住來自丹碧柳樹葉蒸發(fā)出的那團(tuán)紫色氤氳,之后又牽住鼎中不斷聚集的靈氣,將這兩方輕輕地自原路帶回蒙夏識海,又自眉間識海導(dǎo)入蒙夏體內(nèi)靈脈之中,尋到靈竅所在,將丹碧凝神露之“神”,與風(fēng)骨爐之“氣”俱凝于此地,又以自身之一分神識,寂照而定之,煦沐以護(hù)之,而兩方“神”、“氣”漸漸相和,不粘不脫,終致“神氣相抱”。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jìn)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