捉蛐蛐:人們小時候都特別親近大自然,除了對小貓小狗很喜歡外,各種昆蟲也是愛不釋手,我也不例外,喜歡捉蛐蛐玩。蛐蛐又叫蟋蟀,鄉(xiāng)郊野外到處都有,80年代的宜都城市規(guī)模很小,城市建設也剛剛起步,很多地方的殘檐斷瓦或者是街道的花壇里都藏著蛐蛐。每到天熱的晚上,我就和同伴一起在花壇里、瓦片磚頭下或者就是路上的燈光下捉蛐蛐。蛐蛐喜歡嘶鳴,所以每次捉的時候我們就聽聲音,聽到在哪塊磚下叫的話,就悄悄走到跟前,然后迅速的一口手掀開磚,同時眼睛盯著磚下的動靜,另一只手蒙著往蛐蛐蓋下去,如果失手了就跟著蛐蛐追,蛐蛐是蹦跳的逃不快,一般很少有跑得脫的。每次捉到蛐蛐后,太小的不要,專挑大個的、看起來威武的,裝在玻璃罐頭瓶子里,用一張紙蒙住瓶口,再用橡皮筋扎緊,戳幾個洞用于呼吸,瓶子里裝個三五只就可以了,蛐蛐好斗,裝多了就會自相殘殺,滿瓶子都是胳膊、腿,沒幾個喘氣的。喂養(yǎng)也很簡單,一點草就可以了,我通常就在花壇里搞胭脂花瓣放在瓶子里給他吃,活個半個月沒問題,最長的我曾經(jīng)稱為“大將軍”的活了一個多月呢。
捉蝗蟲:我從小稱它為“爪木官兒”,后來才知道叫蝗蟲。這個在農(nóng)村很多,田里路上到處都是,城市里就很少了,不過幸好我知道有個地方很多—宜都大操場。作為當年宜都唯一的體育場,全天候開放,當然設施也比較簡陋,還是煤渣跑道,場內(nèi)的草皮也不像現(xiàn)在用的進口草皮,我看就是野草,平時也沒人來修整,所以長得深的地方快半人高。每到春天春暖花開的季節(jié),萬物復蘇、野草瘋長,這時候抓蝗蟲就很容易了。盯著蝗蟲的位置跟著瘋趕,一般跳不出我的手心來,抓住后,不用瓶子裝,通常就用一根細繩系在蝗蟲的腿上,讓它在前面飛,我們就在后面跑,很是愜意??上?000年左右,大操場也拆除重新建了體育場,可以鍛煉的項目是很多,唯獨缺少了兒時的童趣。
捉蜻蜓:這個我不知道玩的人多不多,反正我小時候玩過。每到夏天蜻蜓的繁殖季節(jié)或者是大雨過后,池塘、水洼、河堤旁邊會有漫天的蜻蜓飛舞,一會兒高飛,一會兒低飛,一會兒又懸停在空中,用手是根本捉不到的。這時得準備專用工具,找一根2、3米長的竹竿,太長太短都不行,在竹竿的頂端用鐵絲扎一個圓框系緊,然后到廁所里或者是角落里去沾蜘蛛網(wǎng),沾得越多越好,當蜘蛛網(wǎng)把圓框內(nèi)都沾滿后,工具就做成了。到了池塘邊,這時就用雙手手持竹竿,眼睛再盯著要捉的蜻蜓,觀察它的飛行方向,心里計算好它飛行軌跡,猛得揮舞竹竿,用最上面的圓框去沾蜻蜓。因為竹竿夠長、圓框夠大,而且框上面帶有粘性的蜘蛛網(wǎng),蜻蜓只要碰上了,絕對就跑不掉了,但也是通常玩過一會兒就放了。后來上學后知道蜻蜓是益蟲,怕老師責罰,就再也沒玩了。
扳螃蟹:這個是我上小學放學后的必備節(jié)目。我在陸城一小上的小學,學校就在清江、長江兩江交匯的地方,離河邊特別近,下午放學后,我通常會和要好的同學到江邊去扳螃蟹。橋河這一條邊是青石臺階,雖有螃蟹但不多,我們會順著江邊一直走到大石壩—也就是現(xiàn)在東陽光總部所在地。大石壩簡直是扳螃蟹的天堂,大片的淺灘,江水沖刷的石子下,只要扳開石子,基本上就有一只大螃蟹躲在下面,這時可不能冒然用手去抓,被鉗子夾一下,疼得你會嗤牙咧嘴、痛不欲生,要趁它橫著往外爬的時候,看準時機,用手緊緊夾住它的后部,這時候就算它有一身本事,雙鉗也夾不到你了。運氣好的話,每次可以抓到十多只螃蟹,用瓶子裝好帶回家,放進一個有水的盆子里,水不能放多,否則螃蟹很容易就從盆子里面逃脫了。我抓螃蟹就是好玩的,沒有吃過,也沒什么可以喂它,無非是一點菜葉或者米飯什么的丟進去。不過螃蟹雖小,生命力可不是一般的強,我曾經(jīng)把一個裝螃蟹的瓶子扔在角落里過了半年,等想起來的時候,打開一看,那只螃蟹居然不吃不喝的活了半年,令我很是吃驚。
撿知了殼:這個我喜歡,因為知了殼是這么多童年玩過的游戲中唯一可以賣錢的。知了殼又名蟬蛻也就是蟬換下來的殼,我可以講講這個蛻殼的過程,因為我曾打著電筒在半夜里親眼見到過:看電視的時候知道蟬是種很神奇的昆蟲,每到快熱天的時候,幼蟲就會從樹底下爬到樹枝高處去蛻殼,蛻完殼后才能變成會飛的蟬。我們的院子里種著很多二三十年樹齡的法國梧桐,碗口粗細、枝干有七八米高,我就仔細察看了下每棵樹的地面——泥土里分布著四五個一指寬的小洞,拿樹枝往下插,還挺深的“莫非這就是蟬的幼蟲打的洞?”我心里想著,決定晚上來看個究竟。當天晚上11多鐘,周圍一片漆黑,我打著個電筒走到門前樹下,一棵樹一棵樹的去查找。呵,真是運氣好,在電筒的光下正好有一只幼蟲從地底下稍稍冒出了頭,它小心翼翼的,用兩只前爪一搭一搭的往外拱著土,過了一會兒,整個身體就從土里鉆了出來。然后順著樹干往上爬,我的電筒光跟著它往上看,只見它爬到樹干高點的地方就停住一動不動的,因為離得太遠看不太清楚,反正過了十多分鐘吧,等我再去注意它的時候,只看到一個知了殼,蟬已經(jīng)飛走了。明白蟬是怎么蛻殼后,白天的時候,我就拿根長竹竿,專往樹上看,哪里有知了殼就輕輕捅一下,殼就掉落下來,運氣好,一天可以撿個半斤左右,換個幾毛錢,買幾根冰棍還是可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