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箋出了弟弟的房間之后,變想著要不要去熬藥,便去了廚房。
臨行時問了一句:“娘親,弟弟如今吃的藥可還是以前煎的那些”。
南夫人看著精神狀態(tài)上佳的南箋,雖然是看著精神,可怎么也看不到往日的那種干脆利落的笑容,便說:“是往日的那些,你爹爹在看著呢?要不,你去看看如何了”。
南逸則是坐在自家弟弟的床前,看著虛弱的弟弟,也不知道為何?弟弟天生身體便不好,也不像他天生強壯,耐打。
更不像他二弟那般時而溫柔時而冷酷,反倒是有些膽小怯弱,卻又心地善良。
“娘親,你沒事吧!”南逸有些擔心的看著自己的母親,也不知道會怎么樣,總覺得有些憔悴。
“逸兒,我沒事,你弟弟他經(jīng)常這樣慣了,我也不是第一次遇到,沒事啊!”南夫人也不知道怎么辦,畢竟她這個兒子也算是老來得子,想來也有些心疼,雖然平日里哥哥姐姐的護著,可他的身體終究是不太好。
“逸兒,我覺得你對箋兒有些想法,你們都還小我知道青梅竹馬的意義,所以你們也不要想那么多,其實箋兒挺可愛的,雖然平時爺們了點,可是性格好?。 蹦戏蛉擞猪樀揽淞艘幌履瞎{,本來南家就特別想要一個女兒,誰知道連生三個仔,每個都是男的。
“娘親,說的對。雖然南箋她并非咱們家的親妹妹,也沒有血緣關(guān)系,就憑著這一起成長的十多年的情分,也算是一家人了”。南汐也附和著說,他其實蠻喜歡南箋的。
南逸依舊堅持自己的立場吐槽說:“二弟,你喜歡南箋呀!搞不懂你為什么會喜歡這樣的人,那個小丫頭片子又不溫柔,又不淑女,又不可愛的”。
廚房里面的父女倆,煎藥的時候還真的是有些相像。
南父說:“箋兒啊!你說咱們家這幾個孩子當中數(shù)你最勤快也就最有出息了”。
南箋答:“姐姐你可不能這么說,畢竟咱們家每個人其實都是很優(yōu)秀的,只是每個人擅長的方面不一樣啦!都說術(shù)業(yè)有專攻?。 ?p> 南箋繼續(xù)說到:“也不知道咱們家以后的未來會怎么樣,總覺得會有一些變數(shù)出現(xiàn)”。
“是嗎?無論以后發(fā)生什么樣的事情,你要記住你是我南家的人。別人欺負你的話,你一定要報上我們家的名號,我知道你不喜歡麻煩別人可是你要知道這里是你家,你永遠的家”。南父總覺得上了年紀之后,有些事情有些有些無力的。雖然也想幫助孩子一輩子都遮風擋雨,但總覺得讓孩子們?nèi)コ袚裁词钦_的,畢竟以后很長的一段人生當中是需要靠他們自己走的。
“箋兒,我聽你娘說你在聽學(xué)的過程中結(jié)識了容家的二公子,我倒是聽說了這位世家公子的一些傳言,也全是好的,你跟他做朋友的話也是好事情,也可以磨練磨練你的性子”。南父本來還比較擔心他會被人欺負呢,不過現(xiàn)在看來好像也只有他欺負別人的份。
畢竟從小到大他可沒有從別人的手里受到什么欺負,都是別人經(jīng)常被他欺負的是常事。
“是?。〉腋阏f哦!這容家的二公子不僅長得老好看了,關(guān)鍵是性格有很有些倔強,最關(guān)鍵的就是。他的武功很不錯。除武功不錯以外,其他的功課也全是上層。所以跟他做朋友的話,我覺得也跟我能夠提升我自己的本領(lǐng)。也有一種志趣相同的感覺,不滿爹爹我覺得多一個朋友總是沒錯的”。南箋夸容北笙的時候,笑的像個傻子。
南父一看就知道這孩子一準四遇到了自己比較欣賞的人,所以才這么夸他。不過她平時雖然朋友多,但是交心的也就那幾個,多交朋友確實沒有錯。
“是嗎?我覺得那孩子也是不錯,好像跟你年紀也想法你們應(yīng)該算是一個備份的,況且你們兩個也算是志同道合,然而志同道合的人走到一起,其實是非常不容易的,即便是朋友也要好好珍惜,你知道嗎?”南父溫柔的對南箋說著這些話,其實父母帶孩子帶多了總是無意間在滲透著一些自以為是的道理,其實孩子也能夠聽懂的了。
“爹爹。那以后我會成為俠女嗎?我只說我會成為大俠嗎?其實我還蠻期待成為大俠的,畢竟大俠可以鋤奸扶弱,拯救蒼生,可以讓所有人都過上好日子。也可以讓那些流離失所的乞丐,不用其他也可以讓那些吃不飽又穿不暖的孩子們上學(xué)。”南箋總是動不動就把鋤奸扶弱,拯救蒼生這種話放在心里也放在嘴上,畢竟言出必行吧!說多了之后你即便不想去做也會去做的。
南父回答到:“會的,我們家的箋兒這么的有能力一定將所有的目標都能夠?qū)崿F(xiàn)。而且一輩子都是幸福,健健康康的”
“爹爹快扇火,火要熄滅了?!?p> 南箋一看到熬藥的火已經(jīng)很小了之后,他便想著提醒一下自家的父親本來他也想去山的后面發(fā)現(xiàn)自己手里面沒有控制自己又不會那么多的法術(shù),所以只好等著父親去扇了。
只見南父手一輝,便有了一堆小火,只不過是小火也是需要照料的,畢竟小火也是需要慢慢的燉藥不能夠著急。
“這人生?。【拖裰笏幰粯?,你看著的時候其實很簡單,其實煮起來的時候著實不易,不僅要注意火候,更加要注意用量,以及時長或者說水量都要注意。這其實跟人生一樣?。∶總€人的一生都要去注意自己腳下的路,或者是要去看自己經(jīng)歷的每一個過程,就像自己走的每一步路一樣,不管是走向什么樣的地方,你都會發(fā)現(xiàn)有些走向都是自己選擇的,無論好走也不好走,都必須要去走一遍才知道,別人說的,永遠是別人的感受,你沒有經(jīng)歷過,也只不過是聽了一個故事而已”。
南箋面對自家父親忽然的感傷,想必是有感而發(fā),倒是聽來頗有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