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奇幻

成皇之錄

第三十八章 裂土封侯

成皇之錄 夏春秋啊 2719 2019-10-18 11:47:19

  書接上回。

  且說蜀軍兵敗,夏侯玄扎下寨柵,計點人馬,折兵萬余,百里高煥又傷一手,行糧盡失,只得連夜使人上表奏入京,按兵守定以待。

  再說司徒朗之外甥令狐珣,同梁丘植等領兵征討,兵至劍安郡界上屯扎。探馬報入與劍安太守慕容恪知道。

  慕容恪得報,即召眾將共議道:“今暴虐蜀國恃強來犯,凌伐齊國,我等世受君祿,豈無報主之心?今宗社雖傾,有兵來此,亦不可忘身背本,以事仇敵,須當協(xié)心守御,以盡我等之職。”

  安平城太守皇甫騰道:“今蜀軍恃多,初到此間,以為劍安地狹城小,必然不放我等在意??沙似涑踔粒娦奈炊?,即往攻之,必獲勝也。蜀軍一敗,此城自可守。然后遣人會合諸處之兵,據(jù)守數(shù)郡,共圖恢復?!?p>  慕容恪深以為然,遂點三軍出城以拒蜀軍。慕容恪乃全副武裝,嚴明隊伍,手執(zhí)長槍,身騎高馬,親出陣前。三通鼓罷,兩軍對陣,只見蜀軍門旗開處,梁丘植頭頂金盔,身穿繡襖,貫披鋪鱗密甲,執(zhí)著斬馬大刀,坐下名駒,懸掛狼牙箭。背后中軍麾下,主帥令狐珣亦穿飛魚繡服,上戴束發(fā)金冠,腰系蟠龍玉帶,左有百里幽,右有慕容緯,分為二陣于兩翼。

  梁丘植揮鞭高聲叫道:“我大蜀國主以仁義相招,今天下一家,降者概行重用,汝等何得執(zhí)迷不悟?”

  慕容恪道:“我國君臣莫有罪過,與汝無仇,何為見伐?且我等世食齊祿,奉命守城,不必多言,速來交戰(zhàn)?!?p>  遂拍馬往蜀陣中殺入,蜀將百里幽揮刀躍馬來敵。二將于陣前刀槍亂舞,人馬交馳,往來沖合,將及戰(zhàn)有三十回合,未分勝負。

  蜀將慕容緯,見百里幽戰(zhàn)其不下,勒馬殺出夾攻慕容恪。慕容恪挺槍左右抵敵,全無懼怯。正戰(zhàn)之間,只見蜀軍陣后紛紛大亂,一彪人馬殺至,乃是安平城太守皇甫騰前來接應。蜀軍兩頭受敵,隊伍錯雜,混入中軍。

  令狐珣原是文官,見之膽怯,拍馬先走,眾皆慌竄。梁丘植止喝不住,急往后陣來敵皇甫騰。

  慕容緯見亂,心慌無措,被慕容恪一槍刺中左臂,逃入陣中。百里幽禁兵不止,亦敗而走。慕容恪不追,拍馬去助皇甫騰,合攻梁丘植。蜀將見此撐持不住,棄敵往報令狐珣。齊軍得勝,從后掩殺。蜀兵望風而遁,道上死傷連絡,慘聲連連。退三十余里,折兵一二萬。慕容恪收兵入城,令狐珣扎下營柵。

  次日,梁丘植挑戰(zhàn),又被慕容恪出奇兵破走。百里幽等輪流更迭,連日引戰(zhàn),俱不能勝。知得二太守有謀,一時非兵力之所可服者。令狐珣乃亦具表,遣人連夜奏入京。

  嘉瑞帝朝議,傳奏兩路征討北境主將夏侯玄、令狐珣有本,言匡州太守端木燕、劍安太守慕容恪各守齊地,以兵拒守,反為所敗,俱各折兵損將,乞詳定奪。

  嘉瑞帝見二處本至,心中憂惱,急聚眾文武商議道:“今齊之遺臣據(jù)守北境,不肯歸順,必須再遣兵將,大行征討,方可得下,事將如何處之?”

  令狐時雨出班奏道:“諸處守將不肯降者,欲盡其為臣子之忠心。此義士也,不宜逼之以威。今其舊主在此處,何不令其修書慰諭二處齊將,召其歸順?端木燕、慕容恪乃明哲貞良之士,見主之書,必然來降,何須頻為戰(zhàn)斗以勞民傷財?”

  嘉瑞帝聞奏大悅,即差官宣召重樂侯諸葛昇入朝。

  嘉瑞帝道:“今北境守將拒命,不肯歸附。卿肯招之來否?”

  諸葛昇道:“此事不難。彼二人素秉忠義,容臣作一書曉諭二處,量其必聽臣言,不必事于兵革?!?p>  嘉瑞帝喜悅,慰令修書,送諸葛歸府。修書寫畢,使人呈上嘉瑞帝看過,遣使持去與北境諸處。先至劍安,慕容恪見書讀畢,不禁淚下。

  慕容恪泣對諸將道:“今齊主既有書來,吾等焉得不降?欲守誰家天下?誰家宗社?嗚呼~”

  于是遣人送使者,將齊主之書送至令狐珣營中,令其轉(zhuǎn)達匡州端木燕、高陽逸等,待其有知會文書來到,我等皆卸甲歸從。

  令狐珣大喜,令人備快馬送使者星夜往陶嶺去見端木燕等。使至,呈上書啟并慕容恪之書信。司馬岑、南宮川等看信讀畢,各皆泣下,淚濕襟衫,即使司徒峰送信至匡州去見端木燕。

  端木燕與諸將正在議事,忽見司徒峰來至,告以其事。眾守將同看其書,掩面痛哭一場,盡皆收拾人馬,徑往陶嶺進發(fā),合南宮川,出至劍安,會慕容恪、皇甫騰,一同入永康城,拜見故主,共歸于蜀。于是北境悉平。

  令狐珣、夏侯玄等委將安民,班師回京,朝見伏命。嘉瑞帝大悅,重賞士卒,加升眾將官職,眾將入謝。

  嘉瑞帝問慕容恪道:“齊國何以至亡?抑由為君之不仁也,為臣之不智也?”

  慕容恪道:“齊主英明,宰輔賢德?!?p>  嘉瑞帝笑道:“若如卿所言,齊國不亡?!?p>  慕容恪道:“天祿永終,歷數(shù)改易,非人力所能為也。”

  且說歐陽承玉位極九五至尊,楚齊皆平,天下一統(tǒng),心意頗足,欲封藩諸王,使其各擇文武官吏以隨。

  獨孤乾知此事,意恐分封諸王使之各掌重兵會有隱患,欲杜患當于未萌,遂上書明意。

  嘉瑞帝覽表嘆息,宇文坤進言道:“獨孤乾向為司隸,后因過而降遷京兆,今復又妄言,豈得為之公論?不可聽也。”

  嘉瑞帝遂決,命司部裁定品秩,護衛(wèi)多寡,照依親疏昭穆等秩,戶邑增損,定國封壤,各使就職。。

  追封歐陽嘉靖與子良、承云帝號;并封歐陽嘉靖之幼子——歐陽子翼為武荊王,鎮(zhèn)武荊城,總督武州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五千戶。

  歐陽承彥封惠安王,鎮(zhèn)惠安城,總督惠州諸軍事,護兵八萬,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八千戶。

  歐陽承武封為泰寧王,鎮(zhèn)泰寧城,總督泰州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五千戶。

  歐陽承慶封為宿安王,在朝輔政。其子歐陽國林領職,都督宿州諸軍事,護兵五萬,鎮(zhèn)宿安城,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五千戶。

  嘉瑞帝之幼弟——歐陽承佑封景維王,鎮(zhèn)景維城,總督景州諸軍事,護兵五萬,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五千戶。

  歐陽承云其子——歐陽國明封為懷郁公,鎮(zhèn)懷郁城,文武將吏止各一員,護兵五千,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一千戶。

  嘉瑞帝親子眾多,其早故無子者,各贈位號;其未成年及冠者五人,皆封殿下將軍,共居京師;其已成年及冠所在者,皆封王職:

  長子歐陽國賢立為太子,居東宮。

  次子歐陽國健,封為常春王,都督關中諸軍事,護兵八萬,鎮(zhèn)常春城,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八千戶。

  三子歐陽國熙,封為希明王,都督希州諸軍事,護兵五萬,鎮(zhèn)希明城,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五千戶。

  四子歐陽國嚴,封為殷武王,都督殷州諸軍事,護兵三萬,鎮(zhèn)殷武城,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三千戶。

  五子歐陽國勻,封為絳懷王,都督絳州諸軍事,護兵五萬,鎮(zhèn)絳懷城,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五千戶。

  六子歐陽國逸,封為昌平王,都督昌州諸軍事,鎮(zhèn)昌平城,護兵五萬,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五千戶。

  八子歐陽國岳,封為德江王,都督德州諸軍事,護兵五萬,鎮(zhèn)德江城,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五千戶。

  十子歐陽國穎,封為白翎王,都督白州諸軍事,護兵八萬,鎮(zhèn)白翎城,部下親信有功者,食邑八千戶。

  諸王受職已畢,俱各入朝謝恩。嘉瑞帝復下詔促令赴鎮(zhèn),不許在京營擾。于是眾皆選點兵馬,帶領所擇將吏親信,擇日赴任而去。當時眾文武官員,盡皆于京城外送餞。

  有識者見其兵馬之盛,皆背地沉吟嘆息道:“封建藩室,諸侯謀奪,日后必亂也?!?

夏春秋啊

人們希望你做的更好,但一般不希望你超過他。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