書接上回。
且說殷武王辭去,京都內外高其行誼,攀留者號哭無已,遂美頌播于天下,無不傾心仰慕。宿安王因殷武王之請論興義功臣,即以心腹部屬令狐革領中樞職,夏侯幼安、鮮于丹、櫻井思史等俱升官領要職。
宿安王又恐人議論盡是近屬愛將,乃辟獨孤逸、北冥戎等名士為文臣要職,竹中洛為中領軍,單委任西門荀之職掌宿安城之守,以防退步。
西門荀之領殷州刺史之職,出守殷地,又以其弟西門攸之分隸若鱗城。再命金城璀持節(jié)赍旨并藥酒,至附城賜泰寧王歐陽承武死。
金城璀至,宣諭旨意,歐陽承武大哭道:“吾何有心念此,以致今日?公孫修誤我,公孫修誤我!”
連道數聲,徘徊再四,眼前無一親人可告,涕淚如雨,乃執(zhí)酒太息,對金城璀道:“吾被小人所誤,陷于背逆,無顏下見祖宗,死后可將巾帕遮蓋吾面,不使先靈睹吾形也?!毖援叄嬀贫?。
金城璀收殮其尸,回朝復旨。宿安王自此獨專朝政。
且又道東方佐與諸葛琮得離蜀之都城,乃連夜遁去,不數時返至榆林城,與父相見。
諸葛淵大悅,問以蜀朝國政事務并兵將強弱如何,琮道:“蜀因靖樂帝昏庸,親王自賊,蜀都府庫全虛,將兵疲憊,若以彪將一員,提兵萬人,可以橫行京畿之地?!?p> 納蘭澤道:“京邑雖空,藩王尚盛,未易卒犯,當自吾西地以漸而進。今彼國未有變,無危亡之隙,還須待之?!?p> 琮又道:“蜀國之變甚矣,軍師之所未知也。今吾父王有地方數千里,雄兵二十余萬,但得諸故舊文武肯念諸葛氏,相與戮力,何憂大事不成?報仇復業(yè),正在此時,豈得再挨歲月?”
于是一班將佐盡皆踴躍相贊道:“王子琮之言是也!茍若遲延,吾等皆將老矣?!?p> 鐘離安歌道:“今欲發(fā)兵,必須建立齊室諸葛之號,正其名位,方好號令天下。”眾人從之。
鐘離安歌等將乃入勸諸葛淵,先即大位,然后出師。
諸葛淵道:“安歌之言,雖是合我之意,但今未入中原半步之地,而欲妄自尊大,豈不惹人笑乎?”
安歌道:“蜀國內之大亂,其西有安陵承晚之寇亂,諸王自賊,天下值此遑遑,非先立齊之王號,則人心無所歸向。”
諸葛淵道:“吾為齊裔,今卻于蠻胡之地即以為都,可乎?”
東方延道:“今古異時,王霸異業(yè),非可概論?!?p> 正議未了,忽有宗室之親諸葛易,自商桂城逃難后,知齊之舊族賀蘭家有人在紫桐城郊外,乃往就之。至是賀蘭善、賀蘭郃俱長,聞齊室諸葛等皆在榆林城,乃亦攜母妻來奔。
諸葛淵見報大喜,即命引入相見,問其何以得至,諸葛易道:“我自逃難以來,東馳西奔,落魄無依。后聞東陽元康起兵,正欲問至純州郡,不想途中遇盜,遂不得進。因無資身,再入故國,思尋故舊,訪至紫桐城,知賀蘭家在彼,乃往投之。探得蜀齊相和,俱赴榆林城,遂不曾來尋。此為左丘望巍反據紫桐城,安陵承晚反據白翎城,一片大亂,故此一同尋來?!?p> 淵嘆而慰之。
諸葛易又道:“想自吾先祖不幸而失國,今于此年過半百,日月如流,功業(yè)不復,如之奈何?”言畢淚下。
眾皆憤進道:“公子易之言,大是至理。主公今再不立,恢復無日矣?!?p> 賀蘭善道:“蜀人自我兵退于榆林城之后,不修邊備,諸王各相屠戮,賢臣良將誅滅殆盡,百里思成、西野觀、耶律碧、藤原子毅、東陵宣哲、白石昭、司馬景峰等俱以夷族,蜀之武荊王、希明王、泰寧王、公孫修及絳懷王等各皆授首,禍敗可知矣。宜從眾論,莫失機會。”
納蘭澤復與眾將一齊上勸,諸葛淵堅執(zhí)不肯,眾人立懇,淵道:“諸君皆諸葛氏之心腹,何須苦逼,陷人貽誚?但肯協力相助,得蜀一州一郡,亦不誤齊之清名也?!北娙酥坏蒙⑷ァ?p> 納蘭澤等見諸葛淵言欲得中原之地,方許從眾建位,于是會議擇日起兵。忽報西北蠻地右部主加賀煊得知諸葛琮回來,特來相探。諸葛淵聽說,乃親自出迎。入見禮畢,命諸葛琮另行參拜。
加賀煊看之大喜,道:“自我齊亡之后,地無尺寸可居,王侯降同編戶。今吾雖衰,眾猶不減數萬,奈何斂手受役,奄過百年乎?今淵兄英武超群,豐姿狀貌,有天日之表、龍鳳之姿,況諸公悉皆超凡之才、棟梁之器。今蜀國歐陽氏骨肉相殘,庫藏空乏,邊方各據,藩鎮(zhèn)自全,復齊室基業(yè),正在此時,不可錯過?!?p> 鐘離安歌道:“加賀部主所見極當,乞為主之。前者兵無統(tǒng)帥,以致東陽元康之失。今當先立一主,次立一師,再卜一帥,更定一將,分正副,方可出兵?!?p> 加賀煊道:“君言極善,可擇吉日,趁諸位在此,立淵兄為君,稱尊號,然后定議將帥?!?p> 眾皆大喜道:“此事非加賀部主莫能定奪相助?!?p> 加賀煊即吩咐兵士筑壇建臺。次日,加賀煊親同諸葛等諸位,親扶諸葛淵登壇,淵再三謹讓遜位。
諸葛淵道:“今承眾人美意,推吾為主,吾雖勉從群議,然亦未敢妄立封號,俟入中原有一居止之處,方可立國建號。今宜先行告報五部,使眾無論,吾方敢受。”
加賀煊乃屬鐘離安歌草詔,頒告五部。
詔出,諸葛淵登壇拜祭天地,升座受禮,分署五部官屬,建號熙寧,暫稱熙寧王,大赦境內,立其妻東方氏為皇后,東方延之妹也。
置立百官,以加賀煊為左丞相,納蘭澤為右丞相,諸葛易為大司徒,加賀煊弟之加賀烯為侍中,諸葛勛、賀蘭康為左右大司馬,鐘離安歌為軍師謀主,諸葛琳、宇文濤為左右大將軍,拓撥瓚、夏侯群為前后大將軍,等等。
以諸葛琮為太子,兼督六軍。追謚東陽元康為公侯,立廟祀之。其余蠻胡諸將,悉封將軍名號。
齊王大定百官,分遣諸將為十二營,每營配兵一萬二千,各置左右司隸校尉,置內史以下二十余人,乃會議擇日興師。對眾將道:“孤今于榆林城兵精糧廣,趁蜀朝諸王自亂,無暇邊防,正宜大興雪恥之師,奮舉復國之旅。眾兄弟以為還是從鼎祥城而進,從武平城而進?”
鐘離安歌道:“武平城路連純州,前被吾兵所破,城已空虛,今彼每慮胡患,盡以重兵守之,慮未易拔。今宜從鼎祥城而進,襲取定陽城、段覃城,出其不意。鼎祥城與吾連境,素不相防,若以兵卒進,可唾手而得?!饼R主諸葛淵從之,乃以太子諸葛琮為平蜀大元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