實際上并不是李承乾特別八卦,而是被迫無奈沒有辦法,畢竟一個剛把自己寢宮炸了還沒挨罰的太子,如果不想被封建頭子皇帝老爹數(shù)罪并罰一頓暴打,那就起碼得安生上幾個月,估計到李麗質結婚是搞不出什么幺蛾子了,所以說麗質的婚禮李承乾只能從浪漫方向著手,但是又不能對婚禮的流程下手,皇家的婚禮整套流程都有禮部負責,這禮部尚書盧寬,在后世沒什么名氣,也不是什么凌煙閣的功臣,只不過這人出自范陽盧氏,為人謹慎得很,不好忽悠,而且這時候的名門氏族也不是很買皇家的面子,氏族眼里是流水的皇家鐵打的氏族,不過范陽盧家也確實有這個底蘊,畢竟是從漢朝起源的世家,見過多少朝代罔替,所以說以勢壓人也不好弄,總的來說就是很難搞,要是自己真想插手麗質的婚禮,這老小子首先不能答應,所以現(xiàn)在能做的就是準備賀禮,然后安排人在關鍵時刻放點煙花助助興,這讓李承乾很沒有成就感!而且也著實費不了多少功夫。
其實李承乾并非沒有插手,早在半個月前,李承乾按后世的印象,找裁縫做了一套婚紗,用天蠶絲做的,別說這個年代的人真是心靈手巧,連李承乾看到都覺得有那么七八分相似了,倒不是說現(xiàn)代的婚紗能比當時的鳳冠霞帔漂亮,只不過是想圖個新鮮,畢竟想給李麗質來點與眾不同的東西,結果派了春竹帶著婚紗去到禮部,很客氣的問一問,這個婚紗能不能當李麗質的嫁衣之一,說的很客氣,嫁衣之一,也就是保留原本的鳳冠霞帔,這婚紗可以輪換著穿,當然了,對方也很客氣,那老小子是親手把這個婚紗撕碎了讓春竹帶回來的。把李承乾氣壞了,這孫子太不給老子面子了,然后李承乾就想去跟長孫皇后告狀,但是想了想,畢竟身份不一樣了,堂堂太子回家受了氣回家告訴媽媽,也太不體面了,于是李承乾就去找長孫沖了,長孫沖一聽很感動,拉著李承乾的手就說了,“大舅哥,你要送就好好送禮,別攪和我婚禮行嗎?”
那李承乾能樂意嗎,明明是好心,你說我攪和,當場就給長孫沖削一頓,然后大概其算是解氣了,然后說:“這老小子太不給我面子了,事兒可以不摻和,這氣可不能不出,你給我想一辦法!你小子壞主意多?!?p> 長孫沖剛開始頭腦風暴,就聽李承乾那句你小子壞主意多,這主意可以不想,嘴不能不斗:“我壞主意多?我壞主意多也是你妹夫!你妹都要嫁我了!”
李承乾越想越氣,又把長孫沖削了一頓,然后感覺氣完全消了,也就不想著報復那個盧寬了,實際上李承乾知道,長孫沖和李承乾他倆人并沒有什么辦法能報復的了盧寬,范陽盧家豈是浪得虛名,主要盧寬在盧家也是很有地位的,不然怎么做到的六部之一的首官,家族出了不少力,正面和世家掰腕子,那是李世民和長孫無忌要做的,這兩個二代現(xiàn)在并沒有這個實力。所以吃了啞巴虧,打掉了牙往肚子里咽的李承乾是特意來找長孫沖茬的。
因為盧寬那老小子很不配合的原因,李承乾的婚紗計劃就算是胎死腹中了,而且連當事人長孫沖這個兄弟都不怎么支持自己,這就讓李承乾直接放棄了,畢竟結婚重要,安安穩(wěn)穩(wěn)的把事兒辦了才是重中之重。
這些已經(jīng)過去有段日子了,最近又因為準備火藥和酒精牽扯了李承乾太多的經(jīng)歷,已經(jīng)有段時間沒顧得上家長里短了,剛好把寢宮炸了,迫不得已安分守己一段時間,又可以家長里短了,把這幾個不省心的妹妹弟弟都收拾收拾!這就是近幾個月李承乾的人生規(guī)劃!
李承乾一直清楚,只要是出于對弟妹的愛護,吵吵鬧鬧李世民都是支持的,也不會認為李承乾是跳脫,搞事情,主要是老李頭這個皇位啊,太血腥,隱太子李建成一家上下滿門盡滅,齊王李元吉也差不多,這可都是同父同母的親兄弟,手足??!但是因為皇位或者自保等各種原因,李世民還是不得不下手,所以他不希望看到自己身上的事發(fā)生在孩子的身上,當然,玄武門這事在這個時候是沒人敢提的,可李承乾來自現(xiàn)代,現(xiàn)代對于玄武門事變以及唐朝前中期的皇位更迭可并不諱莫如深,現(xiàn)代有些觀點,李承乾結合當下的情況也是十分認可的,就比如說李治那個小子雖說是有一定的本事,但是李世民看中他的并非是能力,而是心,只有李治登基,這些兒女才能活!而且李世民開了個壞頭,或者說是李世民的他叔楊廣開了個壞頭,楊廣篡了大哥楊勇的太子之位,后來繼承了帝位,李世民一看,哦呦學到了,皇帝也不一定要哥哥當嘛,然后太子李建成就成隱太子了,如果李承乾沒有穿越過來,順著真正的歷史走下去,李承乾謀反了,之后就被廢了,李承乾被廢之后李泰是有機會的,但是李世民就是考慮到李泰要是繼位了,李承乾必死,李治也說不好,于是放棄了這個想法,后來又想到了李恪,李恪他娘是前隋公主,楊妃,不是長孫皇后,這下長孫無忌就不愿意了,可見長孫無忌對李世民的重要性,在立嗣問題上都能說得上話,最終便宜了老九李治,李治是長孫皇后的兒子,長孫無忌是可以接受的,而李治登基,也是保住所有皇子性命的選擇,歷史也證明,李治登基之后,確實沒有大肆殺戮其他皇子皇女,造反的除外,李治之后就更血腥了,李治病入膏肓的時候,基本上武則天就已經(jīng)掌權了,雖然還沒登基,但已經(jīng)操控皇位人選了,首先武則天選了李顯,也就是唐中宗,后來不怎么成器,之后就被拉下馬了,然后又選了李旦,也就是唐睿宗,更不爭氣了,武則天一看,自己上吧!就登基了,武則天登基之后,就建立了周,到這時候唐朝的皇位更迭已經(jīng)算亂成一鍋粥了,而李世民在開了個篡位的頭之后,也是深刻認識到如果李承乾這一代再搞出個廢長立幼,勢必要出現(xiàn)這種局面,所以歷史上的李承乾,李世民是給了很多次機會的,最后實在是不爭氣,踩了造反的雷才被廢掉的,而李世民也希望李治能夠平息李唐皇室皇位繼承的戾氣,可惜結果并不好!那么再說武則天之后,武則天當朝時,武氏站起來了,都不能叫站起來了,武氏蹦起來了,李世民、李治加上武則天三代對氏族門閥的打壓也確實有效,武家借助武則天,直接成為周最有勢力的家族,而武則天登基,這個頭開的就更亂了,不僅當皇帝的不一定是哥哥,還特么不一定是男的,女人也可以當皇帝,這下就活泛了許多人,比如說太平公主,還有李顯的老婆韋后,甚至是女兒安樂公主,而武則天年老之后,皇位的傳承雖然不那么血腥,但是就跟鬧著玩似的,又傳給她和李治的兒子李顯了,當然了,這也是各方勢力安穩(wěn)的原因之一,就是皇位回到李氏手中,之后呢,李顯就覺得虧欠了老婆女兒,就要啥給啥,后來他老婆韋后和安樂公主就不甘于要啥給啥的日子,而且有婆婆武則天開了個好頭,結果愣是給李顯搞死了,而且開始操縱朝綱,還立了個傀儡皇帝,溫王李重茂,但是滿朝的氏族可不想韋家變成第二個武家,而這時候李旦雖然不爭氣,但是有個特別爭氣的兒子,也就是李隆基,于是一拍即合,李隆基帶頭,給韋后搞死了,還給韋后追貶為庶人,稱為韋庶人,李重茂本來就是傀儡皇帝,韋氏涼了,自然也李重茂也就涼了,然后李隆基又擁立他爹相王李旦為皇帝,當然了,這時候李隆基已經(jīng)大權在握,李旦一看這皇帝沒啥勁啊,于是就禪位了,自己當太上皇去了,李隆基順理成章的登基了,而后寵信楊貴妃,楊家又站起來了,之后又爆發(fā)了后世人盡皆知的安史之亂,打了長達八年,之后李隆基也成功的成為了太上皇,他的太子李亨登基了,沒過多久,李隆基也駕崩在長安神龍殿,廟號玄宗,也是倒霉,后來清朝的康熙皇帝叫玄燁,在相當長的一段時間里為了避諱,后人都只能稱唐玄宗為唐明皇,后來,就習慣了。也是安史之亂,成為了唐朝衰敗的轉折點,也就是說,在唐朝的前中期,由于李世民開的頭,皇位更迭那是異常的坎坷,而李世民也是早有預料,所以在李承乾這一輩,李世民是不遺余力的布置,希望能把自己開的頭影響力降到最低,奈何天意難違,在他之后大唐的皇位之爭那叫一個精彩紛呈。
不過,李承乾來了,一切就不一樣了!究竟是回歸歷史那樣精彩紛呈,還是被撥亂反正,走到一個相對和睦的情況,這一切,全都要看李承乾的表現(xiàn),繼位還未成功,承乾還需努力啊。
再說李世民這邊,他對于子女們和睦相處,看的甚至比皇嗣傳承還重要。當然了,李承乾之所以操心豫章的婚事,倒也不全是為了迎合李世民,更重要的是李承乾是真心喜歡這個有些內(nèi)向,有些羞澀,但卻不失莊重的小妹妹,希望她能得到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