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梁王朝秦暮越,左右搖擺不定。秦,號虎狼之國,亦是反復(fù)無常之輩,今之天下,敵友之變只在一念之間,豈能同日而語?”屈原說道。
“呵呵——!”就在這時,昭陽令忽然笑瞇瞇的說道:“梁國可以互盟相皇,秦國亦可以結(jié)盟友,難道我越國就不能?”
“昭陽令此言,頗有深意??!”惟見座上越皇輕輕前傾身子,摸著下顎較有興趣的看向昭陽。
“啟稟我王,臣有事要揍——!”只見昭陽旋即面向座上再拜首而朗聲道。
“準——!”越皇遙指而道。
“稟我王,齊國使臣田嬰入我越境已有數(shù)日,現(xiàn)如今于臣府邸暫居?!闭殃柫罹従徴f道。
“齊使入越?”越皇好奇道:“齊王意欲何為???”
“我王容稟——!”昭陽令抱拳禮敬道:“田嬰此番前來是帶齊王之命,欲同越國互結(jié)盟好,藉此抗六國合縱,亦是共拒虎狼之秦!”
話已至此,昭陽令轉(zhuǎn)身笑看著屈原說道:“左司徒時刻力薦我王與齊互盟以抗虎狼之秦國,如今田嬰使越便是為此而來,豈不是大如左司徒之所愿爾!”
又面向越皇道:“啟稟我王。若秦梁結(jié)盟,乃強弱互盟;若我越齊結(jié)盟,乃強強互盟。孰強孰弱,已見分曉。左司徒之伐梁憂慮,不足慮也!”
末了,昭陽令拜首一躬,退回一邊不再多語。
座上越皇當(dāng)即面向屈原,面掛濃濃笑意而言道:“羋原,寡人若盟齊,可伐梁否?”
實際上,越皇早已成竹在胸,他對屈原還不了解?這是個十足的反秦斗士,時常掛在嘴邊的話便是越國之患必源于秦,同時也竭力促成盟越齊而御秦,如今齊王派田嬰親自過來要結(jié)盟,別說你屈原會反對噢?
屈原的確再無反駁伐梁之理,便合手禮道:“臣,支持我王伐梁——!”
“好——!”越皇見廟堂上的群臣政見統(tǒng)一,當(dāng)下令到:“昭陽令聽詔!傳齊使臣田嬰覲見,盟齊大成之際、便是我越國王師伐梁之時——!”
“臣謹遵王詔——!”
老梁王樹敵眾多,這會盟聯(lián)合行動才開始,另一邊已經(jīng)開始討債而來!
……
天下大勢,林牧和蘇皓互相謀,因勢利導(dǎo)。
諸國互相皇便是天下大勢,有了前面誆齊欺梁的這一步棋,后面的局勢自然而然便是順理成章了,齊國本來就想與越國結(jié)盟,恰好在越國的廟堂之上有一個“反秦斗士”的屈原,一切皆因諸國互相皇而起。
越國怕,越皇年紀輕輕即位想要干一番事業(yè),必然也好,偶然也罷,伐梁幾乎是注定的事情。
強國有強國的生存之道,弱國也有弱國的生存之道,強國為得利自信強大而橫行霸道,弱國因勢小若想得利便左右逢源。
顯然,天下局勢的變化對于林牧而言,毫無疑問是有利的,齊越兩國互相盟其戰(zhàn)略目的是為了對抗秦國,對抗必然有損耗,損耗的便是國力。
當(dāng)今天下,曾經(jīng)的老牌強國梁國早已日薄西山,秦齊越三強而立于天下,其余諸國只能從中選擇聯(lián)盟,三國雖強但也無滅國之力更不敢有滅國之心,恐成天下眾矢之的而共伐之。
這樣的天下時局就給了此刻的林牧左右逢源的機會。
……
洛陽東周王城,北依邙山,南臨洛河。
這一日注定要被歷史銘記,諸國互相皇,盡皆會盟于東都洛陽天子腳下。
王城之下,這一日人潮涌動,一列列帳旗迎風(fēng)飄揚。
梁國、新國、韓國、燕國、中山國以及晉國,六國國君率帳下王師護送蒞臨洛陽王城。
六國互相皇,何其壯觀!
王城外圍,一支精銳之師至此,擁護一輛五乘駒車而行,里面坐著的赫然便是林牧。
“兄長,前方便是東都洛陽了!”旁邊策馬而行的贏戰(zhàn)在簾前說道。
“亮旗——!”
惟聞林牧聲音傳出,片刻,刻錄著“晉”字的一排戰(zhàn)旗于大軍之中紛紛亮出,迎風(fēng)漂移,這支部隊是林牧帳下斗士營的精銳之師。
此時此刻,除了林牧,其余五國的王公王上莫不率領(lǐng)帳下王師奔向東都洛陽而來。
……
“梁王蒞臨,率王師駕到——!”
洛陽城的上空響徹著宮侍尖銳的聲音。王城之下,一支部隊徐徐入城,戰(zhàn)旗之上一個“梁”字異常醒目,隊伍之中五乘馬駒豪華之至。
天子駕六、諸侯駕五、卿駕四、大夫三、士二、庶人一。
當(dāng)今天下周室衰微但諸國仍舊尊其為天下共主,梁國早已稱王,但也只能車乘至五。
“韓王蒞臨,率王師駕到——!”
梁國之后韓國緊隨而至入王城,韓國也早已稱王。
戰(zhàn)國時代,七雄之中梁國第一個稱霸中原,所以第一個稱王的便是梁國,隨后齊國大敗梁國,老梁王為了與齊國修好,采納的惠施合縱齊國的建議,邀請齊威王于宋國徐州互相皇,齊梁才得以止戈刀兵。
隨后秦國拜公孫衍為大良造,于河西之地大敗梁國大軍,并在蔡襄的輔佐下于兩年前相邀韓國、梁國于龍門稱王,韓王和老梁王迫于秦國威勢不得不去并尊秦君為王,秦皇為了報答兩國也承認梁國王的地位,同時也贈送韓君“王”的稱號,韓王稱王便也是在前325年與秦皇同一時間。
從此天下的王,便有秦皇、齊王、韓王、梁王、越皇、越皇。
今天,六國東周會盟,互稱為王,這天下又要多出幾個王了。
“新侯蒞臨,率王師駕到——!”
又是一隊兵馬擁護一列豪華的五乘駒車駛?cè)霒|都洛陽王城,里邊坐著的便是歷史上鼎鼎大名的新武靈王新雍,當(dāng)今新國的國君,比林牧都年輕的存在。
“燕侯蒞臨,率王師駕到——!”
“成侯蒞臨,率王師駕到——!”
“晉侯蒞臨,率王師駕到——!”
洛陽王城之下,只見一支王師徐徐奔來,軍士莫不身披黑金甲胄,威風(fēng)凜凜,贏戰(zhàn)、蘇皓兩人策馬而行,一文一武擁立在五乘馬車兩邊緩緩進發(fā)。
車乘內(nèi)的林牧掀開窗簾,遙望洛陽王城,心生感慨的說道:“周室衰微,周天子失其鹿而諸雄王侯共逐之啊——!”
如今的周天子,雖然名義上是天下共主,也不過是個擺設(shè)而已,東周一遇之地即便是晉、魯?shù)葒疾蝗纭?p> 王城之內(nèi),會盟之地,早已鑄好三十六階封王臺,梁國、韓國、新國、燕國、晉國、中山國六國的國旗于兩端迎風(fēng)飄逸,六國國君會盟于此。
“晉侯駕到——!”
當(dāng)宮侍尖銳的聲音響徹,早已在各自區(qū)域帳下的五國君主無不舉目望去。尤其是飄逸著梁旗的大帳之處,三雙眼睛不約而同的望去。
這三人不是他人,赫然便是老梁王、公孫衍及其蔡襄。
蔡襄離秦,如今事梁。當(dāng)看到一列隊伍徒步而來之際,蔡襄的面色微微停滯,心中大喜輕嘆,緊隨而至的便是倍感驚訝。
在蔡襄看向林牧所在方向的時候,林牧還有蘇皓亦是率先把目光落在了梁國大帳之處,第一眼便看到了蔡襄,后者吃驚的是沒想到師弟蘇皓竟然……竟然和林牧在一塊?
惟見三雙目光互相對視,蔡襄的雙目有驚詫,林牧蘇皓二人則是笑意使然,皆以目會意。
末了,林牧入帳下之前便是俯首率先朝老梁王行一禮,舉止得體而不卑不亢的言道:“梁王——!”
這就是晉侯!
老梁王的目光落在林牧身上許久不曾移去,那個圍我大梁,奪我城池的人便是他?諸國君主亦是倍感驚詫與好奇,鼎鼎大名的晉國國君,天下人都知道他年輕卻也不知道如此年輕,此番前來會盟的六國當(dāng)中,唯獨新侯新雍和晉侯林牧的年齡最是年輕。
老梁王一語不發(fā),并未回應(yīng),不免有些失禮,林牧倒也不介意,旋即又面向新國的君主:“新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