瑪維的父母死在了一個沒那么寒冷的冬天,那時候,她十二歲。
事發(fā)突然,沒過多久,她就住進了姨媽和姨父家里。姨父家里還有一個姐姐。
作為一個剛剛對世界有基礎認知的小女孩,瑪維在很長一段時間內陷入了情緒的低谷,她還不知道如何與失去、離別釋然。幸運的是,姨媽一家對她照顧有加,小女孩的創(chuàng)傷很快就被修復了。
可是沒人能夠替代雙親。
在逐漸懂事的年紀里,她漸漸明白了沒有父母的她和別人的不同。她不能索取太多,不能任性太久,這里不是她的家,不會無條件對她永久開放,如果她想要過得舒心,她就必須讓別人舒心。忍讓變成了她的技能,偽裝成了她的一部分,她時刻保持警惕,別人的一言一語,一舉一動都有可能是在暗指自己,她小心翼翼,如履薄冰。就像收容所里拼命討好人類的小狗,可愛至極卻又實在可憐。
這樣的生活改變了她的性格。她對所有人心生防備,主動迎合他人,生怕讓別人產生一絲的不悅。縱然這讓她沒有敵人,但疲憊,委屈,總會和黑夜一起將她吞噬。
終于,大學幫助她離開了這個“家”,開始了她夢寐以求的自己的生活。她開始試著做自己,不去刻意討好別人,只讓自己過得舒心。可是,她忽略了一件事。長時間親情的缺失讓她對愛的渴望超出常人,不管是友情還是愛情,她在倍加珍惜的同時又瘋狂的渴求。朋友也許還好,但是愛人,沒有幾個能夠承擔住她近乎折磨的依賴。一個又一個的人離開了她。她的內心日漸昏暗,長久的失望讓她身心俱疲,她討厭這種折磨。
就在她以為自己再也不會愛的時候,那個女孩出現(xiàn)了。
雷克莎的人生比瑪維要慘的多。
十七歲輟學,去打工,那是她領的第一份工資,結果全被人騙走了,只能回家。冬天的夜,那么冷,父親喝醉酒沒給她開門,第二天醒來,她發(fā)現(xiàn)自己被鄰居的大媽帶回了屋子里,那是她人生中最幸福的一天。
她時常經過大學的門口,她羨慕里面那些享受著美好青春的同齡人,也許在另一個世界的自己,也在過著這樣幸福的生活。
十九歲這年,她遇到了瑪維。此時的瑪維剛大學畢業(yè),找到了一份不錯的工作。兩個人在軟件上相識,她們暢聊人生,無所遺漏的分享自己的悲慘遭遇,兩個人就這樣惺惺相惜,情愫瘋狂生長。她們相愛了。
也許她們是最適合彼此的。她們都十分缺愛,那種時刻保持聯(lián)系的狀態(tài)并沒有讓二人心生厭煩,反而樂在其中。但是,她們之間有著最根本的無法調和的矛盾?,斁S對自己的生活有著清晰的規(guī)劃,25要干什么,30歲要干什么,什么時候買房,要攢多少錢,她的青春時代也許不完美,但她往后的人生一定會蒸蒸日上。
雷克莎則不同,她混亂不堪,一團糟。她不知道自己要什么,她沒有能力,也沒有資本。她不懂得如何去改變現(xiàn)在的生活,她覺得自己的生活有了瑪維就夠了,但是瑪維并不這樣想。更讓人難以接受的是,雷克莎的心理有著嚴重的缺陷,她很難對瑪維有足夠的信任,更不用說那可怕的占有欲。加上沒有共同話題的生活,繁雜的賬單,雷克莎不斷創(chuàng)造著讓瑪維感到不幸福的因素,將她越推越遠。終于,瑪維無法忍受,一走了之。雷克莎窮追不舍,死纏爛打,她在瑪維的住處蹲守,去瑪維工作的地方騷擾,這些事情一再地觸碰著瑪維的底線。
在那個炎熱的午后,瑪維說出了最絕情傷人的話語,將過去和未來同雷克莎徹底斷絕。她轉身離去,留下雷克莎一個人在烈日下被暴曬,即使艷陽高照,她的心也依舊冷如冰點。。
雷克莎再也沒去找過瑪維,可是瑪維最后絕情的話語一直縈繞在她腦海中,不肯散去。
經此一事,瑪維徹底死心,自認不配擁有愛情,不再追求愛情。
不久之后,瑪維成為了欲望女神,雷克莎忘卻了關于瑪維的一切記憶,但卻始終記得那種撕心裂肺的感覺,她一直尋找著痛苦的來源。
某一天,雷克莎手機里的秘密被父親發(fā)現(xiàn)了。
她看著水盆里的血液逐漸漫延開來,好像一朵朵猩紅的杜鵑。過往一一浮現(xiàn)在腦海中,如果可能,她希望下輩子可以輕松一點,可以有一個母親。
她最終也沒能想起痛苦的來源。
突然,她醒了過來,發(fā)現(xiàn)一切都完好如初,手上的傷痕已經愈合,她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新生。腦海中有一個聲音一直在低語,她聽不太清具體內容,不過好像是“殺”?又或是“恨”?
內心中涌現(xiàn)的力量逐漸將她淹沒,她需要釋放。她的父親,那個男人,醫(yī)院里的人,以及所有傷害過她的人,他們都該死,她也有這個能力讓他們都消失在這個世界上。
至于那份痛苦,她想起來了,瑪維,和其他人一樣拋棄了她的女孩,對自己那么絕情。
她的腦海中的聲音越來越清晰,她知道自己下一步要見誰,要做什么,這一切都會讓她最終得到內心的安寧。
“復仇?!蹦翘?,她終于聽清了腦海中的聲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