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著聊天欄中的消息,李易點了點頭。
卻也有些發(fā)愁,怎么才能這個人才走回正途?
要不要自己買個破綻給他?
不好,雖然自己需要這個人才,但是也不好特別去演戲。而且演的很假的話,反而容易適得其反。
此事還需從長計議。
比起這個,李易還要關(guān)注另外一件事。
粉絲群?
自己一個撲街二級作者什么時候有這玩意了。
說起來,遙遠的高中時代,那本精品的游戲文,自己也曾有過一個粉絲群。但是寫了第二本書以后,自己的粉絲群就涼涼了。最后索性全部解散了。
而且自己的確也沒有時間去粉絲群里口嗨,畢竟經(jīng)營粉絲群也是需要很大精力,太耽誤學習了。萬一少考了幾分,去了隔壁全國第二,世界排名第十一位的華夏大學怎么辦?
李易也不好多問‘在下葉傲天’太多,畢竟大師都是要維持自己的高人風范的。
李易換上自己的作者賬號,剛剛登陸,私信箱中就傳來了不少叮叮叮的響聲。對此,他早就習以為常,所以通常會把私信攢上半個月,然后統(tǒng)一處理。
處理的方法也非常簡單,全體已讀+全體刪除。
不過今天有些無聊的李易,難得翻了翻私信箱。
沒想到一翻就翻出了寶貝。
“周易大大,我們許多書友自發(fā)的組建了一個上品寒士的交流群。如果您看到的話,能不能加一下?”
自發(fā)的粉絲群?看到這條私信的李易,瞬間恍然大悟。
難怪自己不清楚粉絲群的事情,原來還是個私立組織,
那么自己要不要加呢?
這是個值得深思的問題。
算了,還是加上吧。
李易翻出了自己塵封多年的小號,復制黏貼了飛信群號,搜索一下,果然找到了一個名為‘上品寒士書友群‘的私營組織。人數(shù)還不少,已經(jīng)有一百人了。
李易點擊了添加。
【請問你為什么加群?】
一個問題彈窗彈了出來。
思考了一陣,李易打字道:
【我太喜歡周易了,能夠?qū)懗錾掀泛窟@種東晉第一書,他一定是個才高八斗,風度翩翩的大帥比?!?p> 李易點擊發(fā)送,入群申請發(fā)了出去。
不到一分鐘的時間,消息來了。
【你已被拒絕加入此群?!?p> 李易:“......”
【請問你為什么加群?】
【探討交流上品寒士的劇情。注:群主和管理員都是大帥比?!?p> 【恭喜您加入此群?!?p> 李易望著彈窗,心中一時感慨萬千,這個社會是怎么了?人與人之間為何要如此多的套路。
雖然過程是曲折的,但是結(jié)局是美好的。
李易還是順利的潛入了這個粉絲群。
同一時間進群的還有十多個人,沒有冒泡的李易很不起眼的被忽視了。
很好,這就是李易的策略。
安安靜靜做個窺屏黨。
“作者在群里嗎?”
“作者有沒有穩(wěn)定的更新時間?”
“作者的第十五章那首詩真的是自己寫的嗎?”
“......”
剛剛?cè)肴旱拿刃?,七嘴八舌的問道?p> 群里的管理員則是熱情的第一時間回復。
“不在?!?p> “不知道。”
“不清楚?!?p> 萌新群友:“......好吧”
“鳳凰隊輸了......我的青春結(jié)束辣?!?p> 一條消息突然跳出來,瞬間消息的風向就變換到游戲上去了。
沒有啥有營養(yǎng)的東西,李易給群設(shè)置了一個免打擾,然后關(guān)閉了窗口,不在關(guān)注。
這時候編輯柏葉發(fā)來了消息。
“老易,詩詞大賽馬上就要開始了。”
“恩,知道了?!?p> 兩人同為傳統(tǒng)文化愛好者,像華夏詩詞大會這種逼格極高的傳統(tǒng)文化的綜藝節(jié)目是一定要看的。
李易打開客廳中的電視機,調(diào)到華夏六號頻道。一段廣告剛剛結(jié)束,華夏詩詞大會的正式開始了。
這是一段極其精彩的特效片頭,古往今來無數(shù)詩詞都一一浮現(xiàn),搭配上華夏自制的磅礴大氣的國樂,簡直一瞬間就將人的眼球給抓住了。至少李易的眼球被抓住了。
很快開頭播放完畢,無數(shù)詩詞漸漸拉遠,逐漸形成了一個大大的“詩”字。
“央媽出手這逼格就是不一樣。比地方臺的逼格高了不知道多少倍啊。”李易感嘆道。
同時還不忘給柏葉發(fā)過去了。
“畢竟官媒。就是不知道這一屆的參賽選手質(zhì)量怎么樣?!卑厝~也感嘆道。
華夏詩詞大會總體而言分為兩個部分,第一部分是寫詩,這個部分從書法、詩詞本身兩個部分來評比,當然主要的還是詩詞,只要書法能達到及格線就好了。不過這個環(huán)節(jié)太過硬核,所以注定只能一小部分人才能看明白。
所以為了不讓普通觀眾也能體驗出觀感,參賽選手的詩詞會被編排成舞臺劇進行表演,來讓大眾也能有參與感。所以這個環(huán)節(jié)其實和詩詞的關(guān)系不大,就是看人。而這個環(huán)節(jié)也是主要拉收視率的環(huán)節(jié),也算是對商業(yè)化作出的讓步。
不過最終掌握評分的還是現(xiàn)場的二十多位老教授,其中有百家講壇欄目的講師,也有各個大學的博士導師,可以說最終的評選是極其專業(yè)的。
電視上,廣告完畢,隨著時間準時的指向八點鐘,華夏詩詞大會拉開了帷幕。
很快,一陣古箏聲傳來,漆黑的舞臺上一束燈光投下來,燈影中一個穿著旗袍年輕女子坐在一只古琴面前,纖細手指微微撥弄,便有一陣陣清脆的琴音傳來。旋律悠揚,引人入勝。
適時一曲悠揚的笛聲傳來,笛音空明,如臨山水間,陣陣蕭瑟清風拂面而過。
琴笛合奏間,使每個人觀眾都感覺如臨那個濃墨詩情的之中。
仿佛埋藏在血液深處的東西被牽引了出來。
琴笛悠揚,漸入高潮之際,突然一聲高昂聲調(diào)撕破長空,將人引入一個更加玄妙之間。
全場氣氛瞬間被頂?shù)搅俗顭帷?p> 嗩吶、古琴、笛音一同合奏,仿若一曲萬世長鳴之曲,直擊心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