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回? 廬山客引古喻今 混元仙評點英雄
元末明初,亂世之中,刀光劍影,血染征袍,鏖戰(zhàn)之后,有人入主金鑾寶殿,建立一代王朝,因而志得意滿,興高采烈,群臣俯首拜賀,后宮之內(nèi),坐擁美女佳人,盡聞朱鹮玉佩之聲,盡閱珍珠翡翠之光,享受不盡的富貴榮華和人間歡樂。
文臣武將皆得封賞,聞山珍海味之香氣,享高官厚祿之福氣,卻不見美食中別有滋味,宮殿中暗藏殺機,小人得勢,風云突變,忠臣良將,接連離去,世事多變,獲勝乃是人生之盡頭。
有人落敗后大難不死,或投奔新主,滴水檐下棲身,將一臉笑容呈現(xiàn),夜色中窺探復(fù)仇之門。
有人流離海外,或與鱷魚為伍,或與猿猴為鄰,臥薪嘗膽,遍訪高人名士,隨時隨地都在覬覦中原,妄圖東山再起,野心與雄心交織。
有人本為貴族,卻自身難保,一身雄心暫匿,表面上唯唯諾諾,終日游山玩水,暗中集結(jié)實力,卻伺機卷土重來、東山再起。
有人隱匿山林,落發(fā)為僧,剃度修行,粗茶淡飯,慈眉善目,一心當轉(zhuǎn)世之如來,普渡云云之眾生,讓世人為之震撼。
有人古稀之年,仍懷大志,高山頂上,碧水泉旁,低眉信手,閑云野鶴,白云當蓋,綠草作氈,看似閑暇,與世無爭,然雄心從來未泯,世事從未離開視線。
有一人久居廬山飛來峰,雖有一身學問但卻不涉足世事,甘作一名粗衣布履的隱士,自稱“廬山客”。“廬山客”茶余飯后,散步之時,吟誦小詩一首,東拉西扯,平鋪直敘,亂引古人之故事,上下跳躍,互不銜接,不知所云:
行無車,食無魚。
賞二桃,誅三士。
魚腸劍,伍子胥。
俞伯牙,鐘子期。
晉文公,十九年。
漢高祖,廣武山。
諧奉孝,曹孟德。
慕孔明,劉玄德。
居陋室,小軒窗。
品柑橘,鱸魚湯。
廣結(jié)友,淡如水。
騎毛驢,游天下。
聽雞鳴,聞犬吠。
布衣樂,天下樂。
無小人,無君子。
民運昌,國運昌。
“廬山客”澹臺淡泊
澹臺淡泊在廬山飛來峰開辦了一所“靜廬書院”,人們稱他“靜廬真人”,而他卻認為“廬山客”這個稱號更合適他。他認為自己不過就是居住在廬山飛來峰的一個外來客而已。他認為人生在世不過就是個匆匆過客,所以,“客”這個稱呼適合每一個人。
澹臺淡泊沒有直接卷入到元末明初這場你死我活的鏖戰(zhàn)之中,但是作為這個時代公認的賢士,他的影響力無處不在,所以我們應(yīng)該對他的身世做一個介紹。
澹臺淡泊出生在九江,祖輩都是讀書人,都是孔孟之徒,稱澹臺家族為“世代書香尊孔孟,子孫都是讀書人”一點都不過分。
到了澹臺淡泊的父親澹臺晉德這一輩的時候,家境還是不錯的,澹臺晉德的父親雖然不是什么富商巨賈,但老爺子去世的時候還是給他留下了一筆可觀的家產(chǎn),他們家在九江城內(nèi)有一套深宅大院,九江城外還有一大片土地,澹臺晉德雇了一些農(nóng)人在此種植果蔬,還開了幾家果蔬商鋪做販賣果蔬的生意,每年也頗有收獲,家中也是使奴喚婢,吃喝不愁。
但澹臺晉德一向以孔孟之徒自居,所以還是以教書為主,他在九江城內(nèi)開辦了幾家學堂,再加上經(jīng)營果蔬的買賣,雖然比不了達官顯貴和富商巨賈,但比起普通百姓來日子過得還是相當寬裕的。
澹臺晉德娶有一妻一妾,這一妻一妾為他生了四子一女。
澹臺晉德明媒正娶的夫人叫司馬弘英。
司馬弘英的娘家本來也是個書香門第,但到了她這一輩卻發(fā)生了很大變化,司馬弘英有三個哥哥,這三個哥哥卻走上了不同的的道路。
大哥司馬弘云繼承了祖業(yè),依然是個滿口之乎者也、講授《四書》和《五經(jīng)》的教書先生,他在九江城內(nèi)辦有學堂,招收了不少學生。
二哥司馬弘凱則做起了絲綢和茶葉生意,在九江城內(nèi)開了好幾家商鋪,生意做得很紅火,據(jù)說在北方的很多地方都開設(shè)了分號,是一個成功的商人。
三哥司馬弘毅卻走了另外一條截然不同的道路,馬弘毅既不想當教書先生也不愿做絲綢商人,他的志向是要成為一代武學宗師!他很小的時候就離開了家,和朋友一起云游四海,遍訪高人,但后來卻在南海的金光島出家當了和尚,再后來,司馬弘毅居然自立門戶,成為一代武學大家,據(jù)說練就了一身驚世駭俗的功夫,人稱“金光祖師”。
澹臺晉德還有一個小妾,叫楚紅英。
楚紅英是個不幸的人!楚紅英出世后不久她娘就過世了,她很小就和她爹一起跑江湖賣藝,后來她爹積勞成疾病死了,她就只好一個人繼續(xù)闖蕩江湖,雖然有一身武藝,但畢竟孤身一人,又是個女子,免不了經(jīng)常被人欺侮。有一次和一伙市井無賴發(fā)生爭執(zhí),雖然把無賴打跑了,但自己也精疲力盡,加上天氣寒冷,腹中無食,就暈倒在澹臺家的大門外。
家人發(fā)現(xiàn)后告知了澹臺晉德,德澹臺晉德就讓家人將她抬進家中。澹臺晉德叫丫鬟們給他喂米湯,洗熱水澡,待楚紅英身體恢復(fù)之后,澹臺晉德叫家人給她換了一身干凈的衣衫,澹臺晉德見這姑娘雖然面帶菜色,但五關(guān)貌相并不難看,只是眼角眉梢透著一股野性,但往那里一站也是一副亭亭玉立的樣子,就一下子喜歡上了這姑娘,于是就把她留了下來,給他當了小妾。
這一妻一妾給他生了一個姑娘和四個兒子。
妻子司馬弘英給他生了一個姑娘和兩個兒子,就是大女兒澹臺英惠(子女中的老大),大兒子澹臺淡泊(書中暗表:也就是后來廬山的靜廬真人),四兒子澹臺致遠(書中暗表:也就是后來塞外霧靈山的羅真人)。
澹臺晉德是一介書生,手無縛雞之力,他很后悔自己當年沒有學武,他最佩服的就是岳武穆(岳飛),認為國難當頭大男兒就應(yīng)當沖上戰(zhàn)場,奮勇殺敵,為國捐軀也在所不辭。
澹臺晉德不希望自己的兒子和自己一樣一輩子作個只會舞文弄墨的書生。
澹臺晉德對自己的親朋們說:“古人云‘百無一用是書生’,此話雖不盡然但也有一定道理,文弱書生總是被人欺侮,不會武藝絕對不行,我必須讓我這幾個兒子拜師學藝,成為一代武林高手。
小妾楚紅英說:“我有一個遠房表哥楚宏遠,他有個兒子叫楚江南,聽我表哥說他想讓他兒子去天山拜師學藝,你想讓兒子們學藝可以問問他。”
楚宏遠的家就在九江城內(nèi),也是世代的書香門第,但到了他父親這一輩就破落了。
楚宏遠的家雖然已經(jīng)破落,但畢竟都是讀書人,九江城內(nèi)有學問的人也沒幾個,大家相互之間都有些來往,所以澹臺晉德很熟悉楚宏遠這個人,而且楚宏遠還曾在他開辦的學堂里當過教書先生。
澹臺晉德來到楚家,見到了窮教書匠楚宏遠。
寒暄幾句之后,談起楚江南去天山學藝之事,澹臺晉德故作驚訝和埋怨之狀
澹臺晉德說道:“聽說先生不教兒子孔孟之道,卻要讓他千里迢迢奔赴天山學習武功,這又是為何?”
澹臺晉德本以為窮教書匠楚宏遠會自覺理虧,或抱怨自己兒子太執(zhí)拗,自己是不得已而為之,沒想到楚宏遠說出話來卻很理直氣壯
楚宏遠說:“兒子說他生逢亂世,自然先要學武打天下,然后才能學文治天下?!?p> 一句話說得澹臺晉德心花怒放,看來楚江南和自己想到一塊兒而去了。
楚宏遠說:“楚江南有一個表哥是天山派大名鼎鼎的‘天山七劍客’之一的楚雄飛,楚江南千里迢迢奔赴天山就是要投奔他的表哥,學習天山派的功夫,但目前尚未成行?!?p> 澹臺晉德問:“為何尚不能啟程前往。”
楚宏遠說:“這里離天山萬里之遙,沒有足夠的盤纏如何去得了?我們一家正在為此著急?!?p> 澹臺晉德這才知道楚宏遠囊中羞澀,正在為湊不夠去天山的盤纏而著急。
澹臺晉德說:“先生不必著急,我想讓我的大兒子澹臺淡泊和楚江南作伴去天山拜師學藝,你如果同意,路上的盤纏我包下了?!?p> 楚宏遠說:“既然先生把去天山的盤纏都包下了,那我自然是求之不得,我會寫封信給楚雄飛,讓他收留你的兒子,那就讓兩個孩子結(jié)伴去吧?!?p> 于是,兩個孩子去天山的事就這么定了。
但是,澹臺晉德沒想到,這事一傳開家里面卻掀起了了風波。
風波來自他的大女兒澹臺英惠。
澹臺英惠說:“我弟弟要去天山學藝,那我也要去,學武打天下不光是男孩子的事,女孩子也有份。”
原來,澹臺晉德大女兒澹臺英惠從小就像個男孩子,爭強好勝,一心要練武。
澹臺晉德開始不太能接受,但想了想也就接受了。
澹臺晉德說:“那也好,正好由你來照顧這兩個弟弟,一個是你的親弟弟,一個是你的干弟弟?!?p> 從此,楚江南就和澹臺英惠姐弟相稱,但澹臺晉德不知道,楚江南暗地里一直喜歡澹臺英惠,但自己的家已經(jīng)破落,總覺得和澹臺英惠不相配,而且澹臺英惠比自己還大幾歲,所以這話就一直藏在心里說不出口。澹臺英惠雖然也喜歡楚江南,但只把他當?shù)艿芸?,況且,澹臺英惠畢竟是個女孩子,這種事也很難主動出口,所以,這事也就從來沒挑明過。
就這樣,三個孩子結(jié)伴去天山,打算一起拜‘天山七劍客’之一的楚雄飛為師學習天山派武功。
從九江到天山,萬里之遙,兩個男孩子,一個女孩子,從來沒出過遠門,他們怎么能到得了天山?
一般的孩子想都不敢想,但這三個孩子不是一般人,他們的意志很堅決,說走就走,并不拖延,每人一匹馬,每人一口劍,挎上行囊,帶上銀子就上路了。
一路上,風餐露宿,饑寒交迫,艱難之處,不必細言,數(shù)月之后就到了塞外的大月國。
從當?shù)厝丝谥兴麄兊弥獜拇笤聡教焐礁緵]有路,要想去天山全靠經(jīng)驗和對地理環(huán)境的熟悉,生人根本就到不了那里,所以必須要由當?shù)厝祟I(lǐng)路才行,而大月國就有做這種生意的人,當?shù)厝朔Q之為“路引”,也就是中原人所說的向?qū)А?p> 于是,三人花重金雇了一名據(jù)說去過天山多次的老“路引”,讓這位“路引”帶著他們趕往天山。
這一日,三人跟著“路引”經(jīng)過一座大山腳下時突然遇到了雪崩。
雪崩過后,澹臺英惠找到了弟弟澹臺淡泊,但是“路引”不見了,楚江南也不見了,再找,沒有,再找,還是沒有,二人折騰了半天,沒有發(fā)現(xiàn)楚江南和“路引”的蹤影。
姐弟二人正在焦急俳佪之際,發(fā)現(xiàn)有一小隊人馬正從此地經(jīng)過,急忙上去呼叫,這隊人馬聽見呼救聲就停了下來。姐弟二人過去一問,登時喜出望外,深感“天無絕人之路”,原來,這些人都是天山居士,剛從中原回來,準備返回天山,而為首一人正是“天山七劍客”之一的天山大俠楚雄飛!
澹臺英惠說:“我們一共四個人,還有兩個人,其中一個是你的表弟楚江南,另外,還有一個‘路引’,我們遇到了雪崩,雪崩過后,你表弟和‘路引’都不見了?!?p> 楚雄飛說:“雪崩之后不能馬上找人,弄不好找人的人也會掉進雪窩里,非常的危險,遇到雪崩只能自認倒霉,武功再高也沒用。如果這二人沒死就有可能上昆侖山了,你們姐弟倆就跟我們回天山吧?!?p> 姐弟二人就這樣上了天山,澹臺淡泊就拜楚雄飛為師,姐姐澹臺英惠則拜一位天山派的女俠為師,姐弟二人就留在了天山,成為了天山派的弟子。
后來,姐弟二人得知事情正像楚雄飛所說的那樣,楚江南去了昆侖山,成為了昆侖派的弟子。楚江南后來成為昆侖派的一代武學宗師,也就是大名鼎鼎的“昆侖劍客”。
有一天,澹臺淡泊正在跟著楚雄飛練功,來了一位須發(fā)皆白的老者,楚雄飛想要過去施禮,但老者揮揮手示意他們繼續(xù)練功,在澹臺淡泊練功時老者就站在一旁默默地看著。澹臺淡泊練完之后,楚雄飛就把澹臺淡泊叫過來,介紹給這位老者,說這是自己新收的弟子,來自中原的九江,祖輩都是讀書人,但是到了他父親這一輩,看到中原這么混亂,不斷遭到外敵的欺侮,就希望自己的后代能文能武,將來能報效國家,所以就讓他來天山跟著我學藝等等。老者微笑著聽完楚雄飛的介紹,又隨便問了澹臺淡泊幾句話就離開了。
過了幾天,楚雄飛把澹臺淡泊叫到跟前,對他說:“你知道上次來的那位老人家是誰嗎?他就是我的師父‘天山劍圣’,我們天山派的掌門人!他老人家找到我了,說要收你為徒,以后你就是我的師弟了,咱們之間的稱呼得改一改了。”
澹臺淡泊十分惶恐,對楚雄飛說:“不管何時何地,發(fā)生了什么變化,您永遠是我的師父,這一點永遠不會變。”
此后,澹臺淡泊就跟著“天山劍圣”學藝。
有一天,“天山劍圣”對澹臺淡泊說:“你知道我為什么收你為徒嗎?”
看到澹臺淡泊滿臉的迷惑“天山劍圣”一笑,說道:“楚雄飛他們的武藝再高也只能對付幾個人或幾十個人,而你的才能是可以對付幾萬人或幾十萬人。”
看到澹臺淡泊吃驚的表情“天山劍圣”接著說:“那天,我和你只談了幾句就感到很驚訝,你這么小的年紀竟然還懂得一些兵書戰(zhàn)策,這讓我很吃驚。楚雄飛他們的武功雖強,但他們對兵書戰(zhàn)策一竅不通,所以我想收你為徒,教你一些兵書戰(zhàn)策,我這里有一本兵書,是我根據(jù)人們口頭相傳的《武穆遺書》加上我過去統(tǒng)領(lǐng)兵馬和排兵布陣的經(jīng)驗寫成的?!?p> 略一停頓,“天山劍圣”接著說:“人們叫我‘天山劍圣’,但其實名不副實,就我所知,從古至今天,能稱圣人者唯孔夫子一人而已,我又怎么能夠稱‘圣’呢?所以我給自己起的名字叫‘天山叟’,天山上的一老者而已,所以就叫這部書為《天山叟遺書》吧!”
又略一停頓,“天山叟”接著說:“我的身體已經(jīng)不行了,離世就在這幾天!我抓緊時間把這部書傳授給你,但我想已經(jīng)沒有足夠的時間把這部書講完了,我講不完你就接著讀,讀完之后就立刻把這部書燒掉,我不想讓別人也來讀這部書!你要把這部書的所有內(nèi)容牢記到你的腦子里?!?p> 停了片刻,“天山叟”接著說:“我知道你有個舅舅就是南海金光島上的‘金光祖師’司馬弘毅,他也是我的老朋友,我讓楚雄飛帶你去見司馬弘毅。你要拜他為師,跟他學習‘金光內(nèi)氣功’,這對你大有好處?!?p> 幾天后,“天山叟”去世了,徒弟們給他舉行了天葬,讓老人家永遠和天山相伴。
澹臺淡泊讀完了《天山叟遺書》后就按“天山叟”的要求將這部書付之一炬。
楚雄飛按照“天山叟”的遺囑帶著澹臺淡泊去了中州城內(nèi)的一家酒樓,這是他和“金光祖師”司馬弘毅約定的每兩年一次的見面地點。
楚雄飛對司馬弘毅說:“司馬大師,我老師希望你能收澹臺淡泊為徒,不是因為他是你外甥,而是我老師認為他的確是個不世出的武學奇才,值得你造就?!?p> 就這樣,澹臺淡泊來到了南海的金光島。
島上有座金光寺,寺內(nèi)有十幾個僧人,司馬弘毅就是這金光寺的方丈。
司馬弘毅是澹臺淡泊的母親司馬弘英的三哥,司馬弘英還在娘家當姑娘的時候司馬弘毅就離開了家,云游四海,后來就在嵩山少林寺出家當了和尚。有一天,從南海金光島來了位和尚,看中了司馬弘毅和寺里的一個胖大和尚,經(jīng)少林寺方丈的允許,就把他們帶到了南海的金光島,在金光寺出家當了和尚,跟著廟里的方丈學習武功。
后來,金光寺的老方丈圓寂了,司馬弘毅就當了金光寺的方丈,開創(chuàng)了“金光拳”和“金光內(nèi)氣功”,人稱“金光祖師”。而那位和他一起從少林寺出來的胖大和尚則去了南海的另一個島,也就是燃燈島,胖大和尚當了燃燈寺的方丈,他就是人稱“千年燃燈古佛”的落迦真人。
澹臺淡泊先是在金光島上跟著“金光祖師”司馬弘毅學習“金光拳”和“金光內(nèi)氣功”,然后又去燃燈島呆了一年,跟著“千年燃燈古佛”落迦真人學習“燃燈掌法”和“燃燈達摩劍法”(那是“千年燃燈古佛”根據(jù)少林達摩劍法結(jié)合自身的實戰(zhàn)經(jīng)驗改變的一套劍法),學成之后又回到了金光島。
就在這時,南洋群島和暹羅國一帶開始發(fā)生戰(zhàn)亂。
暹羅國的一伙叛軍勾結(jié)南洋大盜頻頻向暹羅國王的軍隊發(fā)起猛攻,形勢十分危機,在這生死存亡的時刻暹羅國王想到了“金光祖師”司馬弘毅,派使者前來金光島,求助于“金光祖師”司馬弘毅。
使者說:“望大師看在多年來暹羅國出資修繕金光寺的份上伸出救援之手吧!”
不知為何司馬弘毅卻有點猶豫,正在這時澹臺淡泊卻說話了:“師父,這事就交給我吧,我愿去暹羅國幫助國王擊退暹羅叛軍和南洋大盜?!?p> 澹臺淡泊來到暹羅國,成為暹羅國王的軍師。
在澹臺淡泊的指揮下暹羅國的軍隊從被動變?yōu)橹鲃?,在將近兩年的時間里經(jīng)過大小上百次的戰(zhàn)斗打得暹羅叛軍和南洋大盜望風而逃。
最后一仗,澹臺淡泊采用當年“孫龐斗智”時使用的圍魏救趙戰(zhàn)術(shù),先是困住暹羅叛軍,然后又把前來救援的南洋大盜全部消滅,從此之后再無叛軍和大盜前來騷擾。
暹羅國王請澹臺淡泊作暹羅國的國師,還要為他立牌位,供奉在暹羅的寺廟里,但是都被他謝絕了。
澹臺淡泊說:“國師我當不了,因為我非常思念我的老家九江,我一定要回中土。另外,我也不是什么神佛,況且我依然在世,把我的牌位供奉在廟里不太好,我怕褻瀆神靈,還是免了吧!”
澹臺淡泊回到了老家九江,隱居在廬山飛來峰,開了個“靜廬書院”,自稱“廬山客”,人們稱他“靜廬真人”。
實際上,“靜廬真人”一直在關(guān)心著中原大地群雄紛爭的局面,也希望大元朝早日土崩瓦解。陳友諒起義之后并沒有奪走澹臺家的財產(chǎn),澹臺淡泊的父母(澹臺晉德和司馬弘英)離世也和陳友諒沒有直接關(guān)系,但澹臺淡泊不愿意被陳友諒利用,陳友諒多次派人上門請他出山他都沒有答應(yīng)。
因為陳友諒打著推翻大元的旗號,實際上想的是如何早日過上驕奢淫逸的生活,自從當上了“南漢王”之后,南方諸省的百姓怨聲載道,澹臺淡泊雖然足不出戶,但也盡知其詳。
相比之下朱元璋的軍隊就要好得多,雖不敢說“所到之處,秋毫不犯”但比起陳友諒和張士誠的軍隊要規(guī)矩得多,受到了百姓的普遍用護,朱元璋,徐達,劉伯溫,常遇春這些人在民間也很受百姓的尊敬和愛戴。
所以,鄱陽湖大戰(zhàn)的時候“靜廬真人”澹臺淡泊堅定地站到了朱元璋這一邊,除了派自己的徒弟到朱元璋的軍隊中指導(dǎo)作戰(zhàn)外還讓家人澹臺老大給過劉伯溫一包茶葉,而“學問”就在那張包茶葉的紙上!
上官豹曾經(jīng)懷疑過那張紙,他曾用手蘸上水去按那紙,并沒發(fā)現(xiàn)有任何變化,但劉伯溫帶回軍營后用自己配好的藥水輕輕一抹就顯示出八句話和一個“武功排行榜”來。
而這張紙現(xiàn)在已經(jīng)到了沙凈煙手里,鄱陽湖大戰(zhàn)使他和劉伯溫接下了生死之交,有些事情劉伯溫不放心讓別人辦,一般就都交給沙凈煙了。
朱元璋戰(zhàn)勝了宿敵陳友諒和張士誠后,洪武元年(1368年)初,在應(yīng)天府(即南京,元朝時叫集慶路,后被朱元璋占領(lǐng),將其改為應(yīng)天府)稱帝,國號大明,年號洪武。當年秋攻占大都,趕走了元朝的最后一個統(tǒng)治者元順帝,結(jié)束了元朝在全國的統(tǒng)治。隨后,又相繼平定了西南、西北、遼東等地,最終統(tǒng)一了全國。
既然朱元璋搬到了應(yīng)天府,作為朱元璋的衛(wèi)士沙凈煙和兩個弟弟自然也隨之來到了應(yīng)天府。
在應(yīng)天府,他們依然是朱元璋的衛(wèi)士,每日在皇宮內(nèi)巡視,晚上住在衛(wèi)士大營內(nèi)。
到了晚上,夜深人靜之時,沙凈煙經(jīng)常拿出劉伯溫給他的那張神秘紙條反復(fù)琢磨,那上面有“靜廬真人”澹臺淡泊寫的八句話和和一個“武功排行榜”。
那八句話劉伯溫稱其為“八句箴言”,也就是下面這八句:
東撫張士誠,
南滅陳友諒。
北上驅(qū)胡虜,
回師定中原。
欲奪天下土,
南海金光島。
陳之兩衛(wèi)士,
萬年神龜圖。
沙凈煙認為前面四句已經(jīng)實現(xiàn)了,陳友諒和張士誠都已被平定,大元也被搞趕走了,最后兩句也實現(xiàn)了,陳友諒的兩個衛(wèi)士已經(jīng)被我們殺掉,隱藏在虎尾三節(jié)棍中的萬年神龜圖也已經(jīng)找到,唯獨這“欲奪天下土,南海金光島?!辈缓美斫狻?p> 沙凈煙早就聽父親沙行舟和岳父柳洪磊說過南海有個金光島,那是一個武林圣地,島上有個金光寺,金光寺的方丈“金光祖師”司馬弘毅是一代武學宗師,他自創(chuàng)的“金光拳”和“金光內(nèi)氣功”乃當今武林之絕學。司馬弘毅沒有后代,但他有個侄子叫司馬良,也是他的弟子,后來司馬弘毅離開了金光島,就把金光寺方丈的位置讓給了他的侄子司馬良,人稱“金光大師”。其實,司馬良并不是司馬弘毅的大徒弟,司馬弘毅還有一個徒弟,就是比司馬良先來金光島的“靜廬真人”澹臺淡泊。
沙凈煙聽老爹說“靜廬真人”澹臺淡泊本來是天山派大名鼎鼎的“天山七劍客”之一的楚雄飛的弟子,但他后來變成了楚雄飛的師弟,因為他后來又拜楚雄飛的師父“天山劍圣”為師,進一步學習了天山派的武功,后來,他的武功造詣已經(jīng)超出了楚雄飛,甚至“天山劍圣”。澹臺淡泊不滿足天山派一家的武功絕學,后來他又讓楚雄飛帶著他去見“金光祖師”司馬弘毅,跟著司馬弘毅學習了武功,后來又拜南海的另一位高人“千年燃燈古佛”為師學習古佛的武功絕學。
“八句箴言”的下面是一個“武功排行榜”:
第二十二名“白云女俠”夏侯云妹
第二十一名“君山秀士”歐陽逸鴻
第二十名“鐵笛仙”馬明
第十九名“虬髯客”金世奇
第十八名“燕翅金雕”沙凈煙
第十七名“圣手神魔”肖毌德
第十六名“九天秀士”遇羅先珂
第十五名“金蓮花”金巧蓮
第十四名“沙漠飛鷹”胡堅強
第十三名“海外虎子”胡強
第十二名“天池大俠”鐵木英
第十一名“西域牦?!逼斩烧嫒?p> 第十名“金剛九難”遠鴻大師
第九名“木劍老祖”元楨
第八名少年英雄(待定)
第七名“混元仙”一清道長
第六名“天池俠女”鐵木清(即梅仙姑)
第五名“玉廬真人”澹臺致遠(即“靈山居士”羅真人)
第四名少年英雄(待定)
第三名“曠世如來”遠空大師
第二名“南海臥佛”法弘大師(歐陽祿)
第一名“金光大師”司馬良
排行榜一共列出了當今二十二名武林高手,沙凈煙也被列在其中,位居第十八名,其中的第四名和第六名暫時空缺,大概“靜廬真人”認為他這張排行榜有待商榷,所以特意留出兩個位置,便于后人增補,單從這一點就可以看出“靜廬真人”的用心良苦。
這一天的傍晚,就在沙凈煙回到大營琢磨“武功排行榜”的時候,大營里來了兩位不速之客。
這是一老一少,年老的這位高大清瘦,飄飄然一派仙風道骨,背后背著一把長劍,手持一柄拂塵,不錯,這位正是武當派掌門、人稱“混元仙”的一清道長。
另一位是個年輕人,看樣子超不過二十歲,沙凈煙覺得眼熟,但一時又想不起來,雖然沙凈煙的記性很好,遇事不說過目不忘也差不了多少,但這些年來走南闖北,經(jīng)歷的事情太多太多,見過的人也太多太多,所以那些只有一面之交又沒有什么來往的人就很難記住了。
但稍一打愣,沙凈煙還是想起來了。
因為這小伙子長得太有特點了,一張不會笑的凹鼓臉,一雙小三角眼。
這小伙子應(yīng)該也算是個熟人,他就是當年大月國興慶府星月老棧里的那個小伙計,也就是星月老棧的老板陸老萬叫他“小四”的那個小伙計,當年這小伙計一個箭步跳進后院,輕巧麻利,內(nèi)力十足,明顯是有武當內(nèi)家功在身,令當時在場的沙凈煙為之一震,認為其武功遠在江湖老手陸老萬和他的倆兒子之上,當時就給沙凈煙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一清道長雙手作揖,說道:“無量天尊!沙大俠,別來無恙,貧道這廂有禮了!”
沙凈煙急忙還禮,說道:“道長一向可好,凈煙這廂有禮了?!?p> 一清道長用手一指身旁的小伙子,笑著說道:“你還記得他嗎?當初你去大月國的時候是住在星月老棧吧,他當時是那店里的伙計。”
沙凈煙笑著點頭,然后將排行榜遞給道長,一清道長看完之后就還給了沙凈煙。
一清道長笑著說:“當年澹臺先生編寫‘武功排行榜’主要是為了給洪武大帝推薦人才,排名不必過于認真。至于其中提到的兩位‘待定’的武功高手,我倒想起了幾個,其中的兩位就是我這次塞外之行遇見的?!?p> 略一停頓,一清道長接著說:“我剛?cè)チ艘惶舜笤聡诖笤聡男窃吕蠗:蛶孜惶焐脚?、昆侖派的老朋友見面,其中包括天山劍客(天山七劍之一)楚雄飛,昆侖劍客楚江南和昆侖俠女夏侯云霓,我們之間有個約定,每兩年要見上一面,每見一面都要確定下一次見面的日子和地點,上一次見面后我們確定這次見面的地點就是大月國的星月老棧,所以,我們這次就是在星月老棧見面,昆侖俠女夏侯云霓還帶了她的一個徒弟來,這徒弟名叫張飛霞,有個外號叫‘一抹紅霞賽梨花’?!?p> 一清道長說:“這次我們在大月國會面正好趕上他們在搞一個什么‘以武會友英雄會’,請注意!是英雄會,不是擂臺賽。主持人是大月國的左班丞相肖毌德,右班丞相遇羅先珂,他們請來五位武林高手,邀請人們和他們一對一比試,可以比試兵器,也可以比試拳腳,或者二者都比,取勝者可授予副將甚至主將之職。實際上,這是他們?yōu)榇笤聡x拔武將所使用的一種手段?!?p> 略一停頓,一清道長說:“我們那天過去的時候正趕上兩個高手在那里亮相?!?p> “第一位是從西域碎葉城來的武功高手,名叫南盛洪,有個外號叫‘南山虎’,此人身高過丈,虎背熊腰,往那兒一站就如同一尊金甲天神一般,十分威武,其兵器是一條混鐵大棍。他自我介紹說他也是中原人的后代,他祖父那一輩就去了碎葉城,他是在碎葉城出生的,一身武功都是家傳。”
“第二位來自塞北,也是一條威風凜凜的大漢,赤裸著上身,古銅色的肌肉,塊塊飽綻,極為健壯,自稱名叫普三膘,人送外號‘野牦牛’,他自我介紹說他是‘西域牦?!斩烧嫒说闹蹲樱囊簧砦涔Χ际撬迨宓挠H傳,他沒有帶兵器,比的就是拳腳上的功夫。”
略一沉吟,一清道長接著說道:“既然說到這里,我就想順便說一下他的這位叔叔普渡真人。我想你早已知道普渡真人的外號是‘西域牦牛’,所謂‘普渡’并非普渡眾生,而是用來形容他的絕世武功,此人善使‘大力推拿手’及‘隔山打?!?。”
略一停頓,一清道長接著說:“所謂‘大力推拿手’通常用于近身搏斗,由于他內(nèi)功深湛,兩臂一晃有幾千斤的力量,如果你被他拿住,他左右手同時推動,把你擠來擠去,玩弄于兩掌之間,你必死無疑,這就是所謂的‘普渡’。此外,他號稱可以‘隔山打牛’,距離很遠發(fā)功就可以將人斃命,其武功之厲害實為罕見。雖然這是傳說,未必都可信,但此人絕對是個一流的武功高手。”
略一停頓,一清道長接著說:“如果普三膘真的得到他叔叔的親傳,那就很難對付了?!?p> 沙凈煙說:“排行榜里確實有這個‘西域牦牛’普渡真人,此人位居第十一名,應(yīng)該算是一流的武功高手?!?p> 一清道長說:“除了他們兩位,還有三位僧人。那三位僧人比武的情況我就不講了,我要講的是‘小牦?!杖旌汀仙交ⅰ鲜⒑?。”
沙凈煙非常有興趣地聽著。
只聽一清道長接著說:“南盛洪一上來就贏了三場,但第四場贏得比較艱難,第四場的對手是遼東的左云天,此人就是當年在大都的武科場上連勝三人那位,你應(yīng)該還記得此人。他使一條特殊的鏈子錘叫‘追星趕月’,所謂‘追星趕月’是指一條鏈子上連接了兩個錘頭,一長一短,此人很難對付,雖然如此,他還是敗在了南盛洪的大棍之下。”
沙凈煙突然問道:“道長,當年你也在比武場內(nèi)嗎?”
一清道長一笑,說道:“無量天尊!還記得撒墩的那杯毒酒嗎?”
一清道長這么一說,沙凈煙馬上就明白了,當年用石子將常遇春手中的酒杯打掉的人就是眼前這位道長。
沙凈煙說:“道長好俊的功夫,在下佩服得五體投地。”
一清道長一笑,說道:“我還接著說比武的事吧!第五場上來的是位女劍客,也就是‘昆侖女俠’的關(guān)門弟子張飛霞,外號‘一抹紅霞賽梨花’的那位。讓我感到驚奇的是張飛霞居然使用雙劍,據(jù)我所知老一輩的昆侖劍客里無人會使雙劍,包括她的師父‘昆侖俠女’夏侯云霓。事后,夏侯云霓告訴我她只傳授給張飛霞單劍的招數(shù),雙劍則是張飛霞自己獨創(chuàng)的?!?p> 略一停頓,一清道長接著說:“南盛洪的優(yōu)勢是力猛棍沉,加上招法純熟,張飛霞雖然使得是寶劍,但她那一對寶劍份量也不清,而且招數(shù)十分驚奇,很多招數(shù)連我也未曾見過,我馬上就預(yù)感到這姑娘肯定能贏。果然,二人交手五十個回合之后,眼看那南盛洪的大棍就有點亂了,步伐也開始變慢,額頭上已然冒汗了,再看那張飛霞卻面不改色,而且越戰(zhàn)越勇,一雙大寶劍舞動如飛,讓人眼花繚亂,明眼人都看得出來張飛霞要贏了?!?p> 又略一停頓,一清道長接著說:“但出乎眾人的意料之外,二人交手一百回合后張飛霞突然跳出圈外,說道:‘南大俠武功蓋世,在下佩服,你我二人旗鼓相當,就不必再比了?!f完,不等南盛洪說話就跳上自己的坐騎揚長而去了,所以這一場依然算是南盛洪取勝。她的師父‘昆侖俠女’夏侯云霓對我說這是她徒弟的一貫做法,肯定是覺得南盛洪的武功也十分了得,不愿煞人家的風景,就算打個平手罷了?!?p> 喝了口水,一清道長接著說:“再說那位‘野牦?!杖?。此人的武功的確十分了得,他使用的功夫也的確是‘大力推拿手’,內(nèi)功也相當深湛,普三膘一口氣連勝四場,贏得都非常輕松,可以說未逢對手。到了第五場的時候,普三膘站在臺上來回吆喝,半天竟然無人上臺,眾人正在發(fā)愣,突然,有個人影一晃,上來一個半大小伙子。我定睛一看,竟然是在星月老棧里跑堂的那個小伙計,也就是這位?!?p> 說著,一清道長用手一指旁邊的小伙子。
沙凈煙已經(jīng)預(yù)料到了道長說的就是他,并不感到驚奇,只是微微一笑。
一清道長接著說:“雖然我在客棧里就已經(jīng)看出這小伙子有武當內(nèi)家功在身,而且功力不淺,但是挑戰(zhàn)‘野牦?!杖爝@樣的武功高手,我還是略感驚訝。但等這孩子一出手我就更驚訝了,為什么?因為這孩子使得是武當內(nèi)家拳,而且顯然是我們武當圣人張三豐的拳法套路?!?p> 又略一停頓,一清道長接著說:“我雖然是當今的武當派掌門,但我并不是張三豐的徒弟。武當派有很多分支,我的祖師爺是邱處機,張三豐是我的前輩,我尊稱他為師伯,但我并未受到過張三豐的真?zhèn)?。雖然如此,但畢竟都是武當派傳人,這孩子一出手我就看出來了,他肯定是得到了張三豐的真?zhèn)?。不僅如此,這孩子肯定還學過一些別的門派的功夫,應(yīng)該是南洋一帶的,但他自己也說不清楚,他說他小時候的確在南洋的幾個小島上呆過。所以,這孩子的武功并不是單純的武當內(nèi)家拳,而是博采眾長,自成一家。”
略一沉吟,一清道長接著說:“書歸正傳,我們接著說比武的事。這孩子和‘野牦?!杖旖皇职儆嗷睾?,雖然未分勝負,但普三膘已經(jīng)略感吃力了,如果再繼續(xù)打下去,普三膘必輸無疑。但正在這時,令眾人沒想道是這孩子和那張飛霞一樣也住手不打了?!?p> 一清道長突然說道:“有件重要的事我剛才忘了說了,你還不知道他姓甚名誰吧,這小伙子姓寧名無為,他叫寧無為,有個外號叫‘小武當’。我見他獨在異鄉(xiāng)為異客,十分的孤獨,況且在那偏僻之地的客棧里當個小伙計實在委屈了這孩子,我和那客棧老板一說就把他帶出來了,讓他跟著我云游四海,在江湖上歷練歷練,畢竟都是武當傳人,他的事我不能不管。”
最后,一清道長說:“那排行榜上有兩個‘待定’的位置,我認為張飛霞和寧無為的武功都不錯,你可以考慮加上他們倆,當然,還有你四弟沙凈渺,也許還有你的兒子沙破天?!?p> 三人談了很久,沙凈煙見已經(jīng)夜深,要給二人安排住處。
一清道長雙手作揖,說道:“無量天尊!貧道我就不打擾了。沙大俠,多多保重,后會有期!”
說罷,老道帶著寧無為飄然而去,消失在夜色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