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酒席錢,還剩一萬多,她們倆做了個詳細預算。
第二天一早便開始行動,蓋板房也是經過仔細考慮的,因為板房是臨時房產,不需要辦證,少了跑手續(xù)的麻煩,而且一天就能蓋好。
板房施工時,圍了好多人看熱鬧,柔子事先買了幾盒煙,她想著肯定有人來看熱鬧。
想開好賣部,人緣必須做好,他和小輝依依給大家伙讓煙,說話誠懇,還不忘打廣告。
有的愛鬧笑話的人老給他們開玩笑,雖然有點尷尬,但也其樂融融。
板房一共蓋了三間,一間隔開當臥室,其它兩間裝柜臺賣東西,起初也只想賣些日用品。
經過兩天的裝飾進貨,隨著鞭炮,吆喝聲,開業(yè)大吉,當天引來了不少人,買不買的都很高興,彬彬有禮,不亦樂乎。
第一批貨是批發(fā)商送來的,但是問題來了,親自挑選,可以貨比三家,還能降低成本,但是沒有交通工具,這是棘手的事。
柔子突然把瞄頭對準了二叔,婚禮擺席,他朋友來了不少,收的禮錢買個摩托車肯定沒問題。
再說他一個人花銷又不大,這事讓胖嬸借,肯定不行,不說怕傷了她們的感情,春哥也不會同意的,畢竟不是一點小錢。
于是晚上沒事,做了兩個下酒菜,把他爸喊過來,先是一家子開開心心的吃飯。
看到他爸喝個差不多了,把向叔借錢的事給他說了一凡,因為聽村里人說過,只要是他爸喝酒喝個差不多醉的時候,啥事都好商量,小輝也馬屁拍的一個足勁。
他爸總算同意了,她們倆很高興,把孩子往他爸懷里一放,兩個人連聲說道:“叫爺爺,叫爺爺,,”
“才幾個月,咋會叫爺爺,還愁不會叫不?!崩蠣斪用蛑旄吲d的哄孩子。
然后說:“我這就去,晚了你二叔再睡了,他有點聾,他要是睡了,敲半天門都不開。”
柔子擔心:“爸,明天吧,你喝了不少酒?!?p> 他爸把孩子遞給她:“你說的對,他一個人有點錢就夠花的,他老了你們又不是不管他?!?p> “那爸,你給他說,我們是借他的,以后有了就還。”
老爺子邊往外走走邊說:“嗯,知道了,他要不借,搶也搶過來,放心吧。”
見他爸走遠了,小輝給柔子豎了個拇指:“媳婦,真有你的?!?p> 柔子得意的“哼”了聲,小輝邊哄孩子哼起了歌,碗筷沒有收拾,等著他爸的凱旋歸來。
果真,沒多大會,他爸就拿來錢了,也沒多說啥,直接坐下來接著喝酒。
小輝也跟著坐下來:“爸,你怎么做到的,我叔可是個鐵公雞?!?p> “別管了你們,明天買車去吧,買來我也試試,帶著你叔兜一圈,他就沒事了?!闭f完得意的喝起酒來。
我靠,看來不是一家人不進一家門,都會玩心機啊。
天氣晴朗,小風微微,小輝騎著新摩托帶著她們娘倆,甚是高興。
路過一家餐館很多人,生意很好,讓小輝停下來說要吃飯,還說出了個歪理:“人多肯定菜做的好,不然怎么會這么多人。”
她覺得偶爾奢施一次,影響不了前進的步伐,生活不只眼前的茍且。
她們在飯店門口拉扯了半天,小輝不愿進去,他雖然不喜歡做拋頭露臉的事,但是放在外面肯定是最放心的一個,舍不得多花一分錢。
通常柔子買的東西回家跟他少說一半價格都會被指責幾句。
她偏要進去,覺得都停到門口了,不進去太沒面子。
同樣都是吃苦長大的孩子,小輝坦然面對現(xiàn)實,不去攀比,而柔子虛榮心太強,把面子看的尤為重要。
她小聲的說道:“再讓別人看見你拉我,給你沒完,吃個飯又花不到多少錢,別讓人笑話行不。”小輝只好乖乖服從。
于是敞亮的要了兩個菜,小輝問她:“剛才那兩個菜多少錢,這里的菜貴嗎?”還說的那么大聲。
柔子看了看周圍,怕有人笑話她們,不耐煩的說:“吃你的,還能付不起?!?p> 小輝指了指她,笑了一下,沒有比他更了解柔子的虛榮心。
她邊喂孩子湯汁,邊說:“摩托車買來了,以后進貨的事交給你了,咱這店,將來得做大,不然孩子的奶粉該犯愁了。”
小輝邊吃邊說:“我也看出來了,頂多賺夠咱們的生活費,我已經跟春哥說了,跟他干點小工去,離的不遠,能天天回家,小賣部的事,交給你了?!?p> “可是我不會騎啊?!?p> “不會,我教你啊。”
柔子站起來:“那還不趕緊的吃完?!?p> 小輝驚訝的問:“干啥?”
“學摩托車?!?p> 小輝連忙回她:“不行,回家再學,咱抱著兒子呢?!?p> 她對著兒子笑了笑:“不要把兒子當作負擔好不,兒子在身邊,干啥都安心?!?p> “那等我一下,把剩下的打包?!?p> 柔子邊走邊小聲說:“打包這事你在行,俺娘倆在外面等你。”
不大一會,看到柔子帶著他們爺倆,行駛在田間小路,柔子不時加大油門,故意嚇嚇小輝,自己高興的哈哈大笑。
生意一天比一天好,在店后面又加了兩間板房,上了冷鮮肉和蔬菜,店也改名為《光輝燦爛》超市店名里面特意把孩子和小輝的名字加了進去。
眼看秋收農忙,店里忙的一塌糊涂,小輝主要負責收錢,看孩子。
因為柔子嫌他賣東西死板,對人說話太直率,不時有客人買了東西不歡而散。
她也甘愿去進貨,賣貨,擔起了店里的主要任務,理所當然的做起了女強人,吵架也多了幾分氣勢,更多的是小輝讓著她。
兩口子過日子,勁往一處使,支持對方,包容彼此。盡最大努力邁過生活上的坎,就算沒有了激情,這種平凡也可以超然。
假如可以知足,這種平凡的美,其實是每個人向往的,又有多少人想回到最初的狀態(tài),魚和熊掌怎可兼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