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莫想過往

第二十五章生活所迫

莫想過往 莫想過往 3297 2020-01-04 00:34:52

  一臺大型的挖掘機,停在店的旁邊,一輛鄉(xiāng)政府的車,和一輛派出所的車停在店門口。

  柔子坐在屋頂上口若懸河,頭上就是挖掘機的車兜,他爸和小輝則站在門口,和幾個鄉(xiāng)政府的人理論起來。

  周圍圍滿了人,幾乎村里所有的人都圍了過來,但純屬是來看熱鬧的,沒有一個人出來幫忙說話。

  早在一個月前,土建局下達了違建通知。柔子這一個月來,托朋友,找關系都無濟于事。這是他們第三次來,前兩次都好言相勸,這次看樣子要動真格的了。

  幾番理論下來,他爸的暴脾氣上來,口出臟話。派出所的人非要把他帶走,柔子見狀,不得妥協(xié),并要求放了他爸,給她們一天時間搬東西。

  無奈之下,店里進行了一整天的大處理。連貨柜都處理完了,屋里空空如也。

  憋了一天的淚,到了晚上如洪水般發(fā)泄出來。她蹲在地上痛哭起來,她兒子“媽媽媽媽”的叫著,一邊給她擦眼淚。

  小輝一邊忙著整理臥室的東西,一邊慢聲慢語的埋怨:“當初就不該蓋房子,你偏不聽,要是板房的話,也不至于被強行拆了,畢竟板房屬于臨時用房,咱起碼可以再用幾年?!?p>  柔子聽完接著又大哭起來,簡直哭的不成樣子。擱誰也受不了,付出那么多努力,腹水東流。

  “媽媽不要哭,媽媽不要哭,,,”見媽媽還是哭,他蹣跚學步地,慢慢走到爸爸面前,小手拍打著爸爸的腿:“不許說媽媽,不許說媽媽,,”

  小輝抱起兒子親了一下,跟兒子說:“媽媽難受,好好哄媽媽,聽話,乖兒子?!闭f完把孩子放在柔子跟前:“咱這不是還有兒子嘛,別哭了?!比缓竺χ褨|西搬回家,也只能回家住了。

  等忙完回來喊她們娘倆回家時,柔子坐在屋里的角落里,懷里抱著孩子,淚眼還沒干,和孩子一起睡著了。

  小輝心疼不已,望了她們娘倆半天,決定出去打工,一定要讓她們娘倆過上好日子。

  房子被拆前的早上,小輝執(zhí)意帶著她們娘倆去城里玩?;貋頃r連磚都被整齊的落在路邊上了。聽他爸說:是村里人怕柔子看了難受,大伙主動幫忙整理的。

  之后的好幾天,柔子都沒有出門。想通后做了個大膽的決定:把家里院墻壘起來,然后再蓋三間南房。

  小輝和他爸當然同意,只是店里處理的貨錢好像遠遠不夠。說到差錢的事,他爺倆比強拆還犯愁,以前都因借錢的事被拒絕過,誰也不愿意再去跟別人張口。

  “只要你們同意,借錢的事我來辦,交給我就行?!?p>  就這樣,他們各盡所能,配合施工隊,經過大半個月的忙碌,亮亮堂堂的三間南房,和高端大氣的鐵大門落地而成。

  當別人拍手稱贊時,心里松了口氣,她覺得只有這樣才能為這個家挽回點顏面,但同時,家里多了比不小的外債。

  她們讓爸媽搬進了新房,因為新房有南門,也為了避免產生矛盾。兩個老人不亦樂乎,雖然他們不地道,但拆了骨頭連著筋,畢竟在小輝心里她們也是重要的親人,總歸是一家人。

  家里收拾利落后,小輝則高興的跟著老鄉(xiāng)去外地打工了,臨走時跟柔子說了很多感激的話并承諾努力掙錢,把外債還上。

  能讓男人有責任有義務并樂意付出所有:不是你有多漂亮,而是你能不能與他風雨同舟,齊心合力。

  能讓男人有動力并心甘情愿的去掙錢:不是他有多愛你,而是他有多愛這個家,多愛這個家里的每個人。

  雖然可以在家好好照顧孩子了,但日子并不好過。除了接受外債的心里負擔,必須緊湊過日子。

  她每天嘗試給孩子做適合他的面食,盡量少喝點奶粉。盡管這樣當把家里的抽屜翻遍,找出九毛錢給溜街賣烤腸的人說:“只有九毛了,能給孩子買個嗎?”

  回到家里哭了,心里發(fā)誓一定要努力掙錢。如若不是生活所逼,誰不想穩(wěn)穩(wěn)的生活。窮不可怕,怕的是孩子跟著吃苦。他是責任是義務是一輩子盡力愛護的人。

  終于熬到農忙了,每年五一前后是拔蒜薹的季節(jié)。家里種的蒜不多,老爺子一個人就能忙完。

  再三思量,柔子決定去做收蒜薹的生意。沒有本錢不要緊,借錢這種事,不光有了經驗,還有了對策。像三舅這么摳的人也被她翟了一頓,這次不再去騷擾姥姥家的人了。連夜從兩個姑家死纏爛打借了兩萬塊錢。

  經過一番打探和準備,她把孩子托付給胖嬸,因為胖嬸沒有地,生活開銷是她兒子每月接濟的。柔子給她商議看孩子的工資,雖然胖嬸推辭,但她說到做到,包里除了放上日用品,零食,也把每天的工資一起放里面交給她。

  她自己孤身一人,開著家里的農用車,帶上地磅。然后把車開到自己認為合適的田間地頭,開始做販賣蒜薹的生意。(就是中午人們把拔了一上午的蒜薹,拉到小販那里賣,然后小販再去市場轉手賣給外商大客戶,賺取中間差價。大多數一天拉兩趟,下午收的,要到晚上跑市場。一到晚上,市場上燈火通明,大小三輪車堵得水泄不通,一直持續(xù)到夜里一兩點才沉寂下來。)

  做販蒜薹生意的,大多是各個村,能文識字的生意精。但還沒有出現(xiàn)女的做這個生意。有的路過柔子的攤子,除了佩服,驚奇,還主動要柔子的電話。理由是給柔子傳達每天的市場行情。柔子都沒有拒絕,心想著:反正收完蒜薹就把電話號碼換了。

  那幾天根本不用親自去市場詢問行情。哪個市場比哪個市場高幾分,一天電話接到無數。由于信息及時,這幾天賺了不少錢,心里美滋滋的,但也受累了。

  晚上忙碌一天的人們,都安穩(wěn)在家休息時,市場上卻熱鬧非凡。三輪車一輛接著一輛,只能緩緩前行。外來客戶分布在市場的大路兩邊,車開到哪個攤位上時,就會有人出價格。覺得價格合適,又能賺到錢就可以成交了,接著過電子秤,由工人幫忙卸貨。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