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靈異

滅國鐵騎

第140章 傳人(第一卷終)

滅國鐵騎 江子能 1389 2020-02-16 17:25:20

  漢太祖高皇帝,劉邦,字季,沛郡豐邑中陽里人。

  劉邦的祖先是春秋時晉國的士會,三家分晉時,劉氏隨魏徙大梁,其祖父劉清,曾任魏國大夫,魏國末年由大梁遷徙到豐邑。

  豐邑原屬宋國,齊滅宋之后短暫的歸屬了齊國,后樂毅五國聯(lián)軍伐齊后歸魏,魏國占領了包括豐縣在內的原宋國的東北部領土,并在這里設置了方輿郡,豐縣成為了方輿郡屬縣。

  劉邦便出生在當時屬于魏國方輿郡的豐邑。

  豐邑在秦滅魏之后歸了秦,秦朝末年,豐縣又歸楚,但此楚非戰(zhàn)國時的彼楚。

  人皆道劉邦是楚人,但從祖先淵源和出生時豐邑的所屬,劉邦都應該是魏人,“生于魏”毫無疑問。

  劉邦斬白蛇起義時,豐邑已是楚國所轄,加上劉邦曾奉楚懷王為君,可以稱為楚人,這便是“長于楚”。

  劉邦的核心團隊蕭何樊噲等人都來自沛縣附近的郡縣,以宋人和魏人為主,而楚人則大都跟隨項羽。

  順便說一句,項羽自封“西楚霸王”后的都城彭城也曾是宋國故地。

  劉邦統(tǒng)一天下后,在秦都咸陽附近新建了漢長安城,此謂之“王于秦”。

  ......

  公元前258年,信陵君竊符救趙后率領諸侯聯(lián)軍救援孤城HD,兩年后劉邦出生。

  公元前247年,信陵君又率領聯(lián)軍擊退秦軍對魏國大梁的圍攻,那一年劉邦九歲。

  在劉邦的兒童時代,信陵君就是活生生的偶像,

  “當是時,公子威震天下”,劉邦肯定也加入了這個崇拜的行列。而且對于這種處于同時代,雖然不能見面,但能從社會氛圍中感覺得到的英雄,其崇拜就更具可操作性。

  在劉邦的心目中,最值得模仿的是信陵君,他經常對朋友們說:“戰(zhàn)國四公子中,最應受尊敬的還是信陵君!”

  信陵君禮賢下士,不論何種人物,只要真有才能,他都能以禮相待。而最讓劉邦感動的,是信陵君和侯贏、朱亥間的事跡。

  劉邦從小便是信陵君的忠實粉絲,信陵君去世時劉邦年紀太小,沒來得及結識信陵君更別提作他的門客。

  等他長大之后,他找到了曾為信陵君坐上賓客的張耳,多次到張耳所在的外黃縣看望他,聽張耳講信陵君膾炙人口的傳說故事,相處數月之久,兩人結下了深厚的情誼。

  ......

  秦滅后,項羽封了劉邦為漢王,又封了張耳為常山王,后來天下混戰(zhàn),張耳戰(zhàn)敗后投奔漢王劉邦,劉邦待之甚厚。

  這期間還發(fā)生了張耳和陳余由刎頸之交到反目成仇的故事,就不一一敘述了。

  張耳曾助韓信完成了背水一戰(zhàn)的千古名篇,韓信報請漢王封張耳為趙王,漢王許之。

  項羽還曾封魏豹為西魏王,魏豹與劉邦為敵,后為韓信所敗,劉邦不忍殺之,令同御史大夫周苛守滎陽。

  劉邦雖沒殺魏豹,卻納了魏豹的妃子薄姬,因為早年有人算命說薄姬的兒子將會成為皇帝,后來薄姬生下了大名鼎鼎的漢文帝劉恒。

  幾年后楚軍包圍滎陽時,周苛擔心魏豹再次反叛遂殺之。

  ......

  魏咎,西魏王魏豹之兄。出身魏國公子,封為寧陵君。秦國統(tǒng)一六國后,廢為庶民。

  公元前209年,跟隨陳勝起義,帶領周巿奪取魏國故地,成為魏王。

  秦將章邯消滅陳勝之后,帶兵攻擊魏咎,大破周巿帶領的齊楚援軍,包圍魏國都城臨濟。

  公元前208年,為了拯救魏地百姓身家性命的安全,魏咎提出投降條件。談判成功后,自焚而死。

  ......

  劉邦奪取天下之后,每次路過大梁,必定會親臨信陵祠祭拜。

  信陵君的孫子魏卑子曾在魏國滅亡后逃到了山東,后來漢朝時期,朝廷派人尋到了他。

  魏卑子當了官,被封到了蘭陵郡一帶。至于封號是否是“蘭陵君”,就無人得知了。

  漢高祖十二年,劉邦在平定英布叛亂之后回師長安的途中經過大梁,再次追憶起信陵君,他下旨安排了五戶守墓的人家,令其世世代代每年四季都要履行祭祀信陵君的職責。

  歷漢四百年,信陵祠的香火從未斷絕。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