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古代言情

財神郡主之謀嫁世子爺

第十五章 后梁所謀

財神郡主之謀嫁世子爺 袁貳爺 3315 2019-11-14 00:30:00

  再說回到文德殿內(nèi),錢大總管離開后:

  “陛下,這一次后梁人的行事很周密,一箭多雕,盡管都沒有成,但是臣總覺得不會如此簡單!”邕王爺悄聲說道。

  “是啊,朕也隱隱的覺得這次與以往的刺殺都有些不同呢!依你看……?”

  “臣弟倒是有些想法。”

  “說說看?”

  “這次恐與邊關有關系!今夜殿前軍的宋大人身受重傷,宋三夫人做為我朝的女將軍產(chǎn)生時又差點遇難,殿前軍的都指揮使楊大人也受了些傷,徐大人那又出了人命官司,還有一些都是武將出事,這恐怕………”邕王爺頓了頓繼續(xù)說道:

  “后梁要動了!”

  “嗯。卻不知要如何!邊關目前一切如常,不妨再等上幾日,看看能不能得到有用的消息!現(xiàn)在推測也不盡準確?!?p>  “臣弟明白!盡管不能增兵倒還是要通知各邊關守將,嚴加防范!”

  “也只有如此了!”延慶帝也不禁嘆了口氣。

  按理說推測出與邊關安定有關系,應該增兵以防不測。

  但是這國家又怎是一言堂?如何說服文武百官?現(xiàn)在是南北兩線的邊關守將同時出現(xiàn)問題,該如何增兵?

  不得不說后梁這一步棋實在高明,直擊軟肋。

  為什么這么說呢?這就要了解一下大晉的官制:前大梁是皇家的一言堂,政令的準確性完全取決于君主的睿智程度,由于政權(quán)的高度集中在皇帝一人的手里,皇帝可以為無欲為,所以終究走向了滅亡。

  大晉吸取了前朝的經(jīng)驗,自創(chuàng)了一套相互制約又互相糾正扶持的官制:

  文官方面:日常政令由左右宰相為首的“尚書省”(尚書省包含了六部)發(fā)出,由皇帝親自管理的“門下省”審議,再由皇帝直屬的“中書省”下發(fā)政令,日常政令大多都不需要皇上親自下旨,除非特殊事件。這樣即防止了皇上和宰相兩方面出錯,造成的國家的損失。

  那么為了避免皇上少出昏招,皇上也擁有自己的智囊團即:“翰林院”。

  同時也為了避免尚書省的權(quán)力過大出現(xiàn)問題、皇帝朝綱獨斷,另設有“都察院”負責監(jiān)察。

  文官有官階和品級,實職是在朝任官才會有。例如:宋大爺?shù)纳矸?,是永定候府的候爺,又在門下省任職,候爺是自己的品階,門下省任的職位則是實職,永定候是官階屬正三品,奉祿上:有實職的職務補貼再加上正三品相應的職錢。

  宦官方面:大晉也有專門管理宦官的:“內(nèi)監(jiān)省”,升職最高只能到正三品供奉官,總?cè)藬?shù)嚴格控制在100以內(nèi)。如果想擔任實際官職必須將人事關系轉(zhuǎn)到尚書省下轄的吏部,按照正常官員的制度管理,再不能身兼皇家內(nèi)監(jiān),嚴范宦官弄權(quán)。

  軍權(quán)方面:設有專管兵符、軍內(nèi)升遷和人員調(diào)遣的樞密院;由皇帝直接管轄。

  掌管軍隊卻沒有委派將領和調(diào)動兵馬權(quán)力的三衙統(tǒng)管三軍,一半以上軍力駐守京城稱之為殿前軍、駐守地方的稱之為廂軍,各藩王統(tǒng)領的兵力稱之為藩軍,三者并立統(tǒng)稱三衙,無從屬關系,三衙的最高統(tǒng)領衙司都是歸皇帝直接領導。

  其中殿前軍包含殿前司,專管宮城之內(nèi)的守軍,卻直屬于皇帝。

  而類似五城兵馬司這樣的機構(gòu)手下的兵力稱之為土軍,這部分只用于維護治安,類似于現(xiàn)在的警察,直屬于地方政府。

  這樣的軍政設置,有效的保持了軍權(quán)的高度集中,有助國家穩(wěn)定。

  武將有自己的官階和品級,類似于現(xiàn)在的“上?!避娿?,而實職就是在軍中任職時才會有,賦閑在家的只有官階和品級。例如:望舒的從五品游騎將軍就是官階,辭官后在軍中就沒有了職位,官階依實際情況確定是否繼續(xù)存在。

  地方政務:分為軍或路、府、縣三級。有鹽有鐵、邊境、要塞等地方需大量的兵馬駐扎的區(qū)域,稱之為軍,駐守軍隊是廂軍。

  其它地方駐軍較少,軍隊只歸三衙統(tǒng)一管理,不受地方官府管轄。

  駐軍將領三年一換,駐軍亦是三年一調(diào)防,所以想要官軍勾結(jié)來個自立為王什么的,很難。

  各郡、縣有自己的衙差專司治安,也就是相當于現(xiàn)在的警察叔叔,但是人數(shù)較少,也沒有三軍的戰(zhàn)力強。

  各級地方官員同級設有兩名官員,例如府級官員:設一名專管事務的知州,再設一名通判直屬尚書省,作為知州的副手亦是朝庭直管的監(jiān)察,互相牽制,上表文件必有二人同時屬名才有效,上奏文件到各大府,府一級的有權(quán)限的直接回復處理,沒有的就將上呈尚書省等待回復。

  蕃王問題:大晉吸取了前朝藩王割據(jù)的經(jīng)驗教訓,只因形勢所迫保留了三個藩王,并且也通過朝政上的手段,大大的限制了藩王的權(quán)力。

  所以,從官制上就可以看出,大晉的這種制度方式很好、弊端少。但是缺點就是不如前大梁以及現(xiàn)在的后梁一樣,那種皇家一言堂動起來的更快速,更有針對性,也無人敢太置疑什么。

  大晉卻不能因為這一點懷疑就調(diào)兵。后梁的這一波操作怎么看都與以往不同,想是有高人為后梁出謀劃策了。

  “皇弟,不管這雙子星到底能不能如預想的那樣,我們還是應該……”皇家的人都喜歡說半句留半句的。

  “陛下,我們只管盡人事聽天命即可!”

  “是啊,其實朕也不信這些個怪力亂神,但是你看謹兒,也由不得朕不信!”

  “臣弟和謹兒誓死為陛下護得這江山周全!”說著便要跪下去。

  “哎,朕不是這個意思,你……,算了算你回吧,天都快亮了!”

  “臣弟告退!”說著便規(guī)規(guī)矩矩的依禮退出了殿外。

  延慶帝想起他的父皇太祖皇帝臨終前交代他的話:

  “允之是個最重感情的,你莫要與他起了嫌隙才好??!”

  “孤把皇位給了你,把關愛都給了允之,你不會怪朕偏疼他吧?”

  “你看在他為你奔走的份上,能善待這個嫡親弟弟吧?”然后就死死的拉著他的手等著他的回答。

  那有些乞求的樣子,哪里是一個帝王該有的呢?

  他即嫉妒又羨慕,這一幕在一瞬間把自己一顆早就冷硬的心炸開了一個角,就這樣勉強的應了下來。

  但只對自己說只是因為允之是他登基的功臣,善待功臣不是應該的嗎?

  他也怪過父皇和母后對自己非常嚴苛且為什么從不疼他,他安慰自己是太子之命的原因才嚴格,他認了。那不疼他是為了什么呢?他想不出來。

  他每日勤勤懇懇不敢有半分松懈,專心朝政,卻看到允之卻可以承歡父皇母后膝下時也是羨慕的,也可以說是嫉妒吧,想著原來父皇真的只喜歡他的這個皇弟。

  他遵從父皇的遺愿,一直善待著他的這個一路為他登基奔走的弟弟,卻總是缺了那么一點真心,他自己明白,他的弟弟也明白,看似親密卻有些跨不過去的一條溝。

  近幾年,延慶帝的皇子們都長大了,他開始慢慢明白了太祖皇帝的心意,哪個當父親的沒有偏愛呢?

  他也有的,他最喜歡德貴妃的兒子,雖然最是不成氣,但是讓身為帝王的他真的看到陽光也從他身上感受到了快樂,真心又難得的快樂。

  他選擇他與皇后的兒子趙誠作為太子,不僅僅因為他是嫡長子,更是趙誠在年幼時即表現(xiàn)出了他有能力擔負這天下。

  但要說能力二皇子更勝一籌,但是這么多年兄弟二人爭奪不斷,他卻從不曾動搖過,最主要的還是因為太子殿下有一顆寬仁的心,更像他自己。

  想著自己百年之后,他應該可以放過那些與他爭奪過的兄弟吧。民間那句俗話不是說:不養(yǎng)兒不知父母恩,果然不假啊。

  這時他就了想起了他的嫡親弟弟趙允之,他與父皇感情深厚,父皇駕崩那天,允之一個常是笑嘻嘻的大男人竟然潸然淚下,別人在景靈宮為父皇守孝或多或少總有那么一些敷衍,而他真的不吃,只飲些清水,足足的跪了七天。

  想到這,延慶帝覺得他的父皇把這個天下都給了他,而卻什么都沒有給弟弟留下,徒留一個允之獨自傷心。

  他這個做哥哥的卻在多年的時間里疏遠了他,他是不是錯了?

  他想補救,可是這條鴻溝亦不是一朝一夕形成了,補救又談何容易呢?

  邕親王淡淡的疏離他看在眼里,又沒有辦法,只能是就這樣看著。他常常安慰自己,也許有一日,他們真的可以盡釋前嫌呢。

  正沉思間,錢大總管回來了,到得近前低聲的道:

  “陛下,都料理妥了?!?p>  “嗯?!?p>  “宋候爺,還有林頭領那里我也叮囑過了!”

  “好!你辦事,朕一向是放心的?!?p>  “陛下過獎了!”

  “剛在宮門前遇到昭華世子的隨身侍衛(wèi)飛廉,說是昭華世子安然無恙,請陛下不要掛心,一些情報也已經(jīng)整理好了交與了邕親王,由邕親王轉(zhuǎn)呈陛下?!?p>  “哦?好啊,這小子越來越有出息了!說起來還是朕的修仁有福氣,將來能得這樣一位能臣輔佐??!”

  “陛下,這事還得您先受得這福氣,這小子沒幾年便要長大可以獨當一面了,您啊是萬歲,日子長著呢!”錢大總管笑呵呵的道。

  “你個老滑頭,慣會說些討好的話!”延慶帝邊笑邊罵著,隨即又問:

  “現(xiàn)在是什么時辰了?”

  “陛下,現(xiàn)在是寅時了,明天才是三天一例的早朝,現(xiàn)在您要不要去歇息?”

  “好吧,折騰了一夜,朕也累,我歇息一下!”

  “是,老奴這就扶您去休息?!?p>  “讓小康子來吧,你也去歇息歇息吧!”

  “謝陛下體恤!”錢大總管隨即招呼了小康子過來,又叮囑了一番后也下去歇息了。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