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夜,丑時。
裕隆客棧。
從樓下客堂往上,再左拐,第三個房間便是劉文堅所居住的“花間”客房。徐碩一身夜行衣,卻并未遮面,蓋因為此行乃劉文堅相邀,雖私密,但也無需太過遮掩。
他敲了三下門,無人應(yīng)答,徐碩眉頭一皺,內(nèi)心一沉,難不成有什么蹊蹺?他猶豫著是否進門,還是就此離去。他又試著再敲了三下,指尖稍微用力,“吱呀”一聲,門竟然開了。
屋子內(nèi)尚有燭火,已快要燃盡。
那劉文堅端坐在桌前,面上似乎還帶著微笑,“劉大哥……”尚一張口,徐碩靠近一看,不由得面色一白,那劉文堅的項間赫然一道寸許長的“細線”,紅紅地——那血跡似乎還有點粘稠,尚未完全凝固,殷紅殷紅的,不經(jīng)意望去,很像是一根紅色的項圈。
徐碩大駭!
就是這一根寸許長的紅線要了劉文堅的命!
徐碩將燭火移近,細細查看劉文堅脖子上的傷口,那道“紅線”看似非常隨意,就好像有人用紅色的毛筆在死者脖子上輕輕一劃似的,但是明眼人一看便知道,這道傷口大有文章。傷口非常之深,是利刃所致。而且這兇手出手極快,這兇器……很像是一把劍,鋒利、沉重,出手之人武功應(yīng)該高強,不在他徐碩之下。但是,這力道似乎后勁不足,從左自右劃下,左面的創(chuàng)口更平滑,而右端的創(chuàng)口有些粗糙,可見這持刀之人,尾勁不夠,可能這把武器對他來說重了一些。
兇手為什么要用一把不太順手的武器呢?
徐碩細看傷口,突然領(lǐng)悟到什么,大驚!這兇器應(yīng)該是一柄沉重的劍,就像……就像自己腰間的這把留徐劍。
兇手平日里的武器應(yīng)該是比較輕盈的,可能不太習(xí)慣這把很重的劍,但是他又不得不用這把劍來殺死劉文堅,這是為什么呢?不外就是想嫁禍于他,因為這人知道,徐碩使用的武器是一把沉重的留徐劍!
徐碩腦子“嗡”地大了,三十六計走為上計!
正待出門,徐碩心思流轉(zhuǎn),突然想起錦盒之事,慌忙轉(zhuǎn)身走到那大床跟前,俯身探視,大驚失色,床下空空,別說什么錦盒,就連一直爬蟲都未見得!一定是那兇手拿走了錦盒,這野利北笙苦心孤詣,制造的劉文堅和黃德和通敵叛國的罪證竟然一夕間蕩然無存。
此時,屋外已經(jīng)傳來陣陣腳步聲,徐碩情知陷入了對方的彀中,但也想冒險一搏。正想打開窗戶,但又轉(zhuǎn)念一想,若是開窗,想必窗外已有埋伏,而自己的行為更加證明了做賊心虛。這真是“黃泥巴落進褲襠里——不是屎(死),也是屎(死)?!?p> 正四下為難之間,門被推開了,那裕隆客棧的伙計領(lǐng)著一隊捕快,“就是這間屋子,我看到有人影閃進來?!?p> 徐碩看清了為首的捕快,那是河中府府尹洪釗的貼身侍衛(wèi)凌辰。
文德殿。
宋朝皇帝官家趙禎一臉凝重,坐于案前。韓琦垂首于殿前。
官家嘆了一口氣,略顯疲憊地說,“賜座!”
“謝官家?!?p> 那貼身太監(jiān)陸懷熙不失時機地端上食盒,“官家,剛剛御廚送來的泛索……”
這皇帝一向勤于政務(wù),早出晚歸。每日早朝之后,不是在文德殿與大臣們商議政務(wù),便是在御書房批閱奏章,因此,這陸懷熙每日此時必送泛索,也可讓皇帝在午餐前墊墊肚子。
今日泛索是諸色包子,還有皇帝最喜的乳糖圓子。
官家示意陸懷熙,將那乳糖圓子放于韓琦的案幾前,“韓公近來勞累,這乳糖圓子最是經(jīng)飽?!?p> “謝……”韓琦正要起身,被官家制止。
“此間不是垂拱大殿,韓公不必拘泥禮節(jié)。今日殿上韓公也看到了,陳遠輝那幫河中府出身的臣子們一齊彈劾文彥博,力薦洪釗審理此案。朕為此事煩心?!?p> “官家不想為河中府黨派所左右,但是又沒有一個行之有效的方法?”
官家垂首,一臉愁容。
“這證人劉文堅竟然于客棧死于非命,而兇手徐碩被現(xiàn)場捉拿,現(xiàn)已入獄。但是朕觀此案,疑點頗多?!?p> “辦案期間,證人慘死,主審官難辭其咎。河中黨派現(xiàn)在拿此事大做文章,臣心有所疑,是不是有人故意做局?!?p> “阻止文彥博查案?!?p> “不僅如此,想那劉平之子徐碩,也是將門之后,臣早聽說此人少年英雄,頗具大將風(fēng)范。在父親投敵案尚未明朗之際,冒險殺了一名證人,這委實有些愚蠢。”
“韓公此言正中朕下懷,想那劉文堅系劉家從將,被徐碩從西夏救回,在堂前突然改口,力證劉平投敵。而此時,徐碩懷恨在心,將那劉文堅殺死在客棧中,好像一切都能說得通。但依朕的看法,劉文堅已然作證,徐碩此時將對方的證人殺死,其實意義不大?!?p> “官家明鑒。”
“但是,重要證人被殺死,劉家之子入獄,這劉平投敵案更加撲所迷離,劉家上下二百余口,到底該如何處置?作為主審官的文彥博被彈劾,即便朕再信任他,也要給諸位臣子一個交代,韓公看,朕這步棋該怎么走?”
“依臣之見,這劉平的案子還需文大人審理,畢竟他從頭至尾了解此案。但是,現(xiàn)在這劉文堅命案,而富弼大人目前輔佐審理,也牽連在內(nèi),主審無法服眾。臣舉薦一人,陜西都轉(zhuǎn)運使龐籍可擔(dān)當此任。既然河中府一干臣子彈劾文大人,那官家完全可以再委派一位官員前去審理劉文堅的命案?!?p> “誰能擔(dān)此重任?”
“龐籍龐醇之?!?p> “龐籍?”官家眉頭一皺,韓琦心下明白,皇帝心里還因為兩年前龐籍令開封府官吏馮士元買賣婦女而心存不滿。
“龐籍此人心思縝密,又曾任開封府判官,多次審理朋黨案,他若出面,那河中府一干官員定無話可說。而且,臣以為官家大可以稱,因證人牽涉命案,劉平投敵案中止審理,再命龐籍出面審理劉文堅命案。其實,這兩個案子實乃一個,待命案水落石出,這劉平投敵案便也離真相不遠了。”
“韓公言之有理?!?p> 原本以為劉文堅的命案能一石二鳥。徐碩下獄,文彥博也被彈劾。誰曾想,皇帝竟然派了一個龐籍。
堂前河中府府尹洪釗如坐針氈。
作為黃德和的同鄉(xiāng),河中府黨派官員的首領(lǐng),朝廷中陳遠輝那一干臣子,大力聲討文彥博辦案不力,依舊毫無辦法?,F(xiàn)在,端坐在堂前的依舊不是他洪釗,而是這個龐籍。
洪釗為官多年,當然知道這龐籍的厲害。這位年過半百的老臣子可不是一盞省油的燈,進士及第,做過大理寺丞,刑部詳覆官,官至殿中侍御史,也算是個斷案老手。原本以為前兩年的買賣婦女案令皇帝對他有所成見,想不到竟然在劉文堅命案上,又請出了這尊大佛,洪釗從旁一望那龐籍的側(cè)顏,就有一種不祥的預(yù)感。
此刻龐籍正在細聽仵作敘述劉文堅尸檢的結(jié)果,雙眉微蹙,若有所思。
“你是說,這劉文堅全身僅此一處致命傷?!?p> “非也,是全身只此一處傷,此傷致命?!?p> 龐籍笑了。這河中府一個小小的仵作,竟然描述如此之準確,倒是令人刮目相看。
“依你見,這傷是什么武器造成的?!?p> “此傷寸許,但極深,傷勢從左自右,可見兇手乃慣用右手,從傷口的形狀看,創(chuàng)面小,但創(chuàng)口深,以我二十年的仵作經(jīng)驗,這應(yīng)該是一把沉重但鋒利的劍造成的傷口?!?p> “沉重?鋒利?”
“大人是文官,可能對劍還不太了解。卑職說此劍沉重,是因為能造成如此深得切口,須得劍本身有一定的分量,而說它鋒利,乃因此傷一氣呵成,一道劍鋒所致,如若寶劍不夠鋒利,無法形成此創(chuàng)面?!?p> “嗯。這傷口還能看出什么?”
“這個傷口從左自右,左邊創(chuàng)口平滑,而右邊粗糙。”
“這又說明什么?”
“卑職不知?!?p> 龐籍點頭,作為仵作,他給的信息已經(jīng)足夠了,也非常稱職。而一旁端坐的洪釗卻也面帶微笑,這個小仵作還真的稱職,把該給的信息都給到了。沉重的利劍,不是那徐碩腰間的留徐劍,又是什么?
“依你看,這劉文堅的死亡時間是多久?”
“卑職卯時被通知前去查驗尸體,根據(jù)劉文堅的肝溫測試,同時從其尸斑情況推測,其可能死了有四五個時辰以上,也就是說,當晚戌時到丑時均有可能?!?p> “可以這么說?!?p> 龐籍與文彥博、富弼詳細查看面前的這把青銅劍,相當沉重,三個人都試了試手,竟然沒有一個人能將其拿起。
但看那柄劍,劍身乃青銅制造,青黑透亮,劍鋒犀利,劍身纏著一條青龍,劍柄處隱隱刻著一字,細看之下,乃篆字“季”,透著森森地寒光。龐籍當然知道當年“季子掛劍”的典故,想不到,今日真真得見此劍,難怪那徐國國君一見傾心,便是龐籍這個不懂刀槍劍戟之人,乍見之下,亦是兀自生出些許肅穆。
徐碩跪于堂下,面沉似水,并無半分焦慮恐懼。
“堂前可是劉府義子徐碩?”
“正是。”
“當日你為何前去裕隆客棧?”
“小人是依約前往?!毙齑T說著,遞上一張字條。龐籍端坐詳看,那字條上龍飛鳳舞的大字,寫著:
“致澄吾弟,
兄此次公堂作為實有內(nèi)情。請于丑時裕隆客棧二樓“花間”一敘。
劉文堅上?!?p> 信紙上有一處破洞,依徐碩所言,這封信是用飛刀傳送,扎在其居住的客棧房間內(nèi)的木柜之上。
“你確定這是劉文堅的字跡?”
“確定?!?p> “依你之見,這個邀請是劉文堅自己發(fā)出的,所以你安心去赴約,是這樣嗎?”
“不,小人覺得這個邀請有些蹊蹺,想去一探究竟?!?p> “此話怎講?”
“劉文堅與小人有同袍之誼,他若有事情不必如此大費周章,完全可以來我居所見我。而且,這信紙扎在我住處的木柜之上,而這個木柜并沒有對著門窗,這飛刀難道會自己拐彎不成?我懷疑是有人潛進我的住處,直接將信扎在木柜之上?!?p> “你到了客棧是什么情形?”
“我于丑時準時到客棧,正值深夜,店內(nèi)門沒有關(guān),卻四下無人。我便徑直上樓,到了劉文堅的房間。我原本敲門無人應(yīng)答,不小心發(fā)現(xiàn)門沒有鎖,直接推開了那扇門。”
“你進門看見了什么?”
“燭光幽暗,小人首先看到燭光,然后是劉文堅坐于桌前,脖子上一道紅線。最后小人走近,發(fā)現(xiàn)劉文堅已經(jīng)沒了氣息。”
“你可承認劉文堅的傷口是利劍所致?”
“承認?!?p> “可是你這把劍?”
“大人請看我這把劍,劍鋒鋒利。若是我這個使劍老手,用此劍殺人,必然見血封喉,不會出現(xiàn)創(chuàng)口不均勻的現(xiàn)象?!?p> “哦?”龐籍大驚。
“再有甚者,草民此劍絕非凡物,乃春秋時期吳國延陵季子贈與徐君的寶物,非隨意一柄青銅劍就能模仿。當晚我觀察那劉文堅的尸體,致命傷只有一處,傷口左右分布不均,左面創(chuàng)口平滑,而右邊粗糙。一是,可見兇手并不習(xí)慣使用重劍,發(fā)力不穩(wěn);二是,若是草民手中這把留徐劍,劍鋒銳利,再不善使劍之人,亦不會留下如此粗糙的傷痕。同時,以草民之見,以他一劍封喉的力道,猜想此人武功不弱。”
“言下之意,有人蓄意模仿重劍殺人,目的是為了嫁禍于你?!?p> “小人身負命案,不敢妄測?!毙齑T并不急于為自己辯護,一副“大人明察秋毫的模樣”。龐籍聽聞此言,點頭自忖,這年輕人倒是有幾分見識。
“你說探勘了劉文堅的尸體,當時劉文堅尸體狀況如何?”
“身體微溫,想必是咽氣不久。脖子上的一道傷口,細且深,血液尚未凝固。我甚至懷疑當時兇手還在客棧內(nèi)?!?p> “堂下所跪者何人?”
“裕隆客?;镉嬥嵭』?。”
龐籍見那鄭小虎長得是一對上翻三白眼,外拱露竅鼻,還有一張閉不攏的吹火口,心下暗暗嘆息,這人長相真是巧奪天工,難得有如此丑陋的五官都聚集在一張臉上的。不過這樣的一張臉,給人的印象竟然還有幾分憨厚。
“鄭小虎,事發(fā)當晚可是你報案?”
“正是在下?!?p> “以那徐碩所言,當晚他依約前去劉文堅所住的‘花間’客房,并未驚動周圍,而且事發(fā)之后也并無聲響,你是如何察覺,并且報案?”
“雖無聲響,但是他走進來時,小人是瞧見的。當時小的正好如廁回來,正好走到后堂。”
“方才徐碩所言,他進店時,四下無人,你的意思就是你正好如廁,回來恰好看到他的身影,你能確定此人就是徐碩?”
“不能確定。但是后來到劉文堅房間,瞥了一眼,覺得就是他不假。”
徐碩跪于原告石,聽聞那鄭小虎此言,顏色一變,這分明就是睜眼說瞎話,當晚進店,柜臺內(nèi)空無一人,后堂周遭他也有所警覺,怎么可能他如廁回來正好瞥見自己。但是,徐碩并未急于爭辯,且看看這伙計還有什么瞎話。是假真不了,是真跑不掉。
“你說看到徐碩,為何沒有叫住盤查?”
“見他出入自然,沒有覺得有異樣,以為就是住客?!?p> “一身夜行衣也自然?”
“小的不是江湖人士,沒見過夜行衣,就當做是普通緇衣?!?p> 龐籍眉頭一皺,一拍驚堂木,“大膽刁民,一派胡言,你這伶牙俐齒是在愚弄本官么?要不要嘗一嘗這衙門里仗責(zé)的滋味?”
龐籍這么大喝,兩旁衙役齊聲高喊“威武”,那獐頭鼠目的鄭小虎嚇得幾乎癱軟在地,口中疾言:
“大人啊,小的句句屬實,我真的是瞧見了那徐碩孤身上樓,起先并未起疑,但隨后左思右想覺得不對勁,便跟了上去。隨后瞧見那‘花間’房門未關(guān),便去一探究竟。誰曾想,看到了驚人一幕?!?p> “驚人一幕是指?”
“那徐碩正對著劉文堅的尸體探看?!?p> “就是說,你并沒有看到他殺人。”
“那……那是沒有?!?p> “你怎么知道他看的是個死人?”
“頭那么仰著,眼睛瞪得老大,不是死人是什么?!?p> “鄭小虎,你當本官是燈草做的草包么?案發(fā)現(xiàn)場本官去了不止一次,那花間客房的房門朝西,而那張餐桌則朝南,劉文堅坐北面朝南,你從房門怎的能見到他的眼睛瞪得老大?他眼睛難不成長在了后腦勺?”
“不不不,大人,他頭往后仰著,我就從罅隙里那么一瞥,真的能窺視一二。請大人明察!小的不敢妄言?!?p> 跪于被告石上的徐碩此時冷眼旁觀,這個自稱是裕隆客棧當值伙計的鄭小虎,腿部線條明顯,跪于堂前腰部筆直,即便是堂威四起,他癱軟在地時,其腰部肌肉都未松弛。而且觀其手掌,掌寬而肉厚,十指撐地時用力均勻。這些都是內(nèi)力深厚的習(xí)武之人才具有的特征。當下便是了然于胸,這個鄭小虎當晚能帶著捕快第一時間候在“花間”門外,定不是偶然。徐碩盯著鄭小虎的一雙砂掌,暗自思量,興許就是這雙手拿了重劍,殺了劉文堅也未可知。
公堂之上,從旁站立的一位護衛(wèi)模樣的年輕將領(lǐng)神色亦頗為疑惑。你道這護衛(wèi)是誰?是此次河中之行,龐籍特向官家討要來陪護左右的侍衛(wèi),名喚狄青,字漢臣。身形魁梧,觀其相,鼻直口方,眉高唇厚,象眼闊耳,面有刺字。其通兵法,善騎射,本是御馬直的一名騎兵,幸被龐籍看中,此人雖早年犯下牢獄之罪,逮罪入京,竄名赤籍。但龐籍看中此人性格外剛內(nèi)柔,勇字當前又頗有謀略,提拔到殿前司,做了散員。河中府探案,龐籍深知此行兇險,特向官家要了此人陪護左右。
此時,那狄青觀這鄭小虎言行舉止,與徐碩一般,都心內(nèi)生疑,便生了刺探之心。冷不丁,自指尖飛出一根細如塵發(fā)的銀針,直逼那鄭小虎面門。若是普通伙計,定然躲閃不得,而那狄青也留有后手,若是鄭小虎真有性命之虞,便再飛出一根銀針,兩針相接且保鄭小虎性命。
但見那跪于堂前的鄭小虎,沒有絲毫防備,亦無驚詫之色,對那銀針視而不見。那狄青掌中后一根銀針已經(jīng)蓄勢待發(fā),指尖暗自運氣的那瞬間,只見跪于證人石上的鄭小虎猛然向堂上龐籍磕了一個響頭,這個響頭不打緊,剛剛好避開了直逼面門的銀針。那鄭小虎突然聲音壓低,“大人,當晚還有一個內(nèi)情,不知當講不當講。”
“講!”龐籍眉頭一皺,打一開始,這鄭小虎的證言就虛虛實實,漏洞百出。現(xiàn)在又來演這么一出,龐籍也來了興趣,且看這刁民還有何話要說。
“大人,小人記得那徐碩是丑時而來,而在他之前,約莫是戌時,我記得還有一位姑娘前來?!?p> “姑娘?什么樣的姑娘?”
“當時也晚了,店里人少,加上這姑娘好看,小人也多看了幾眼。白白凈凈的一個大姑娘,眼睛很大,身上好像沒有什么太夸張的裝飾,穿了一件灰紫色的窄袖衫襦?!?p> “你怎么知道她是找劉文堅的?”
“她徑直走進來,便到柜臺問我,可有一位叫劉文堅的客官住店??礃幼邮鞘孪戎绖⑽膱宰≡谶@里,但是具體哪一間屋子不清楚。”
“你說的白白凈凈,眼睛很大,這里的姑娘很多如此,你可有別的特征?”
“說不上,但是這個姑娘比尋常人家妹子都要更白皙一些,嬌滴滴的樣子?!闭哉Z之間,那狄青第二根銀針又飛出,跪地的鄭小虎又順勢往前爬了兩步,“大人明察,小人句句屬實?!痹俣缺荛_了飛來的銀針,鄭小虎的兩次行為,狄青都看在眼里,這個所謂的店伙計,是江湖高手無疑了。而跪在一旁的徐碩又豈會忽略這一細節(jié),明知是這護衛(wèi)是有意刺探,而那鄭小虎此舉,完美避開銀針,若是那普通人,哪里能如此機敏?
“那姑娘來了,有何可疑之處?”堂上龐籍等人是文官,對銀針絲毫不察,倒是這多出來的一位姑娘,令龐籍大感興趣。
“好像沒有什么問題,也沒有聽到聲響。約莫一頓飯的工夫她才出來。臉上好像有點怒氣,又有點淚痕。”
“那時候劉文堅還活著嗎?”
“我沒聽見聲響,不能確定?!?p> 如果這鄭小虎說得是真話,這姑娘戌時而來,一頓飯工夫便走了;而那徐碩是丑時而來,劉文堅已經(jīng)死了,如果姑娘和徐碩都不是兇手,那么劉文堅就應(yīng)該是亥時到子時被害的可能性更大。
突然,那堂下鄭小虎聲音一變,“大人,小的想起來了,那小姐……那小姐……”他的聲音戛然而止,就好像是一只正在報曉的公雞被突然掐住了脖子。
龐籍以及眾人都大惑不解,甚至連徐碩和狄青這樣的高手都沒有察覺出異樣,這鄭小虎依舊跪于堂前,自眼中慢慢流出紅色液體,而口唇呈黑紫色,須臾,鄭小虎身體直直得朝前倒下,那背上赫然插著三只銀色弩箭!徐碩看清楚,這三只弩箭乃是西夏神臂弓所發(fā),而且是三箭連發(fā),如此人潮密集的地方,三箭連發(fā)竟然無人察覺,可想而知,此人功夫之高,不在徐碩、狄青之下。
鄭小虎死狀可怖,那三只銀色弩箭分明涂有劇毒!那堂上龐籍、文彥博、富弼以及洪釗一眾文官大驚失色,洪釗甚至失聲尖叫。而觀審的一眾百姓更是騷動不已,尖叫聲,驚呼聲,還有小孩的啼哭聲不絕于耳,一時間這偌大公堂倒是像市集一般,喧鬧不堪,凌亂不堪。
欲知此案后事如何,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