興慶府,野利天都王府。
自東京回興慶府已經(jīng)有四五天的光景,單單應(yīng)付大王的詢問,野利南鳶就已經(jīng)力不從心。這次東京之行,可謂鎩羽而歸,野利南鳶窩了一肚子的火,無從發(fā)作,還被大王數(shù)落得體無完膚。他也知道,若不是姑姑在宮中恩寵正盛,他的這條小命估計也只能剩下半條了。
非但如此,父親野利遇乞?qū)λ差H有不滿。這日早朝回來,野利南鳶便被野利遇乞招至書房,南鳶心下明白,朝堂之上,大王對此次南行,言語間頗為不滿,而張元等一干漢臣,更是借此大做文章。野利遇乞礙于父子關(guān)系,不便多言,但心內(nèi)則一團怒火。
甫一至書房,野利遇乞神色一變,喝道:“跪下!”
南鳶大驚!
“爹爹,兒子不過是替大王辦事,即便事情辦得不是十分妥帖,鎩羽而歸,爹爹您也不至動此大怒吧?”
“跪下!”
南鳶垂首,無奈跪下。
野利遇乞見狀,痛心疾首。
“你居然還不知自己有錯?”
“王命難為,兒子不過是奉命行事。”
“南鳶,當初你入翊衛(wèi)司,爹就一再囑咐,做好你的分內(nèi)之事,掌管好馬步等基本公職即可,不要參與太深,你怎么不聽呢?”
“爹,這豈是兒子能夠左右得了的?大王要我?guī)ьI(lǐng)侍從,我便帶領(lǐng)侍從;大王要我組織秘密衛(wèi)侍,我便組織……這真不是兒子非要大包大攬……爹爹明鑒?!?p> “明鑒?你真以為你爹爹為朝二十年都是在做泥菩薩?當初若非你有心要施展,那大王能盯上你。你跟你姑姑囑咐的那些話,要她在大王面前替你美言,你真以為我不知道?我們跟宋軍的對壘,你哪一次不是拼了命搜羅人頭,向大王邀功請賞?兒啊,這伴君如伴虎,這句話你可懂?并非這君是虎,而是君周圍的人,一個個才是如狼似虎?,F(xiàn)在面上看,大王是去漢政策,但是暗里,你難道為察覺他重用的多是漢臣?先帝有張浦,現(xiàn)在有張元、吳昊,尤其張元,官至國師尚書令。明里他們確系我大夏肱股之臣,但暗里故土情誼畢竟難舍。那張元雖痛恨那宋廷未對其重用,但是你每每侮辱宋將、割其人頭取樂,你真道他張元能與你一般彈冠相慶?在朝,你高調(diào)舉動是邀了他的功;在野,你殺戮宋將,是辱了他族人。今日朝堂,為父觀張元其言行,字字句句針對我野利家,你難道還不警醒?”
南鳶聽父一番肺腑言,心內(nèi)驚懼,他雖陰毒狡黠,但對人心的黑暗并不能揣摩。大部分時候,南鳶就好比一孩童,將戰(zhàn)爭視作是亮相對壘的一場游戲,孩童得了戰(zhàn)利品自然邀功,有時候辱人不過是為了炫耀自己的勝利而已。他能夠“使壞”,但不擅于“攻心”,或正因為此,李元昊才會將組織秘密衛(wèi)侍一職交付于他,這樣的人,永遠不知背叛,這樣的人,也永遠不會對命令有任何疑慮。
但是,李元昊想得太簡單了,野利南鳶的父親野利遇乞,絕不像外表那樣簡單。
“你老實將這段時間發(fā)生的事情給我敘述一遍,為父須得參詳參詳。”
當下,南鳶不敢隱瞞,將在慶州、汴京以及河中府發(fā)生的事件一五一十地道來,只是隱了北笙與徐碩的一段故事,將妹妹撇的是一干二凈。
野利遇乞聽罷,嘆氣。
“洪釗真是死了?”
“爹爹有疑慮?”
“不是有疑慮這般簡單,我聽說,那洪釗當年與張元頗有情誼,但其淵源到底多深厚,為父不知曉。若是這洪釗死于你的人之手,恐這張元會移恨我野利家?!?p> “爹,洪釗一向與我翊衛(wèi)司對接,晴柔為其暗哨,他與張元……”
“兒子啊,這張元當年如何來的我大夏,我聽說便與洪釗有關(guān)。有的事情,你還太年輕,只知其一,不知其二,那洪釗若是死于你手,那真是棘手了。”
“兒子是讓賞晴柔去辦此事,皆因洪釗在宋廷身份有所暴露,那龐籍、文彥博等人已經(jīng)對其有所懷疑。另外,兒子也有一個疑惑,據(jù)說洪釗是被金銀線所殺,而且其頭顱還被高懸在延州軍營。這非我意,此事我吩咐賞晴柔要干凈利落,神不知鬼不覺地讓他消失?!?p> “賞晴柔如何解釋?”
“她說這不是她動的手,她只示意洪釗撤退。尚未來得及動手,皆因伴月閣被暴露,給洪釗發(fā)送撤退信息的當日,便被人一把火燒了,晴柔又急又氣,我觀事態(tài)發(fā)展兇險,便讓她先行回了興慶府。”
“被人放了一把火?可知何人?”
“據(jù)晴柔推測,可能是一名宋將,名曰狄漢臣的。”
“為何?”
“因裕隆客棧一事,晴柔與這個狄漢臣有過交手,據(jù)她說,這個人勇猛異常,功夫了得。兒子派去的三名殺手也都死于他手下。而伴月閣被燒當日,晴柔與這狄漢臣有打過照面,她當時雖心存僥幸,畢竟裕隆客棧內(nèi),她是男人裝扮。但回來依舊心內(nèi)不安,怕自己逃不過這狄漢臣的眼睛,便給洪釗下了撤退令,卻不想伴月閣當晚便被燒毀?!?p> “洪釗乃一漢臣,如何撤退?”
“按照我們的計劃是,撤退之時將其殺了,消失于無形?!?p> “聽你的意思,還有一股勢力殺了洪釗?!?p> “是?!?p> “金銀線?可有線索?”
“妹妹的戰(zhàn)奴倒是使用金銀線的,但是事后我問過妹妹,她說絕對不可能是戰(zhàn)奴所為?!?p> 野利遇乞臉色一變,沉思半晌。
“爹,有何不妥?”
“南鳶,你好好想想,是不是有人故意針對我野利家?首先,洪釗是你翊衛(wèi)司的人,而且暗線與你的秘密衛(wèi)侍聯(lián)系;其次,洪釗與張元過從甚密;第三,洪釗死于金銀線,這使用金銀線的人很少,目前看,只有我天都王府戰(zhàn)奴使用。三個線索加起來,你怎么看?”
“洪釗是我天都王府所殺。”
“然后呢?”
“有人……有人想挑起張國師與我天都王府的爭端,矛頭對準我們。”
“你知道兇險了吧?為父平日里的告誡,怕的就是你引火燒身。”
“爹爹,現(xiàn)在怎么辦?”南鳶心內(nèi)忽的涌起一陣驚恐,眼睛瞪大了,望著爹爹。
“謹慎行事,不要再惹事端?!?p> “是?!?p> 南鳶現(xiàn)在很希望能快點見到北笙。自打跟爹爹談話之后,南鳶是越想越不安,越想越驚恐。若真是如此,那么戰(zhàn)奴手中的金銀線很有可能成了別有用心之人的靶子。
這人到底是誰?或者說,這股勢力到底是何方神圣,父子倆討論了半天都毫無頭緒?;蛟S,能夠從北笙,或者戰(zhàn)奴這里了解到些許的情況,順藤摸瓜,摸到一點蛛絲馬跡。
北笙住在天都王府的西北面,那也是父親特地為這個寶貝女兒修的一處別院,與其他各處院落距離稍遠,而那北笙平時神出鬼沒,父親亦并不嚴加管教,南鳶對這個妹子平時也寵愛有加,可能就是因為這么縱著她,才養(yǎng)成她這膽大妄為的個性。
南鳶入了那別院,毫無生氣,雖說已經(jīng)是仲春天氣,這里卻另有一種說不出的凄寒之感——這怎么可能?想那北笙妹子歷來是個愛好的姑娘,且不說花兒粉的都是要最好的,就是這園子里的一草一木都是她讓他這個哥哥從別處移栽來的珍奇植被,還請了專門的園丁打理,不論四季,這園子都是花團錦簇的模樣,怎么會給人如此凄寒的感覺?
南鳶繼續(xù)往前踏著那青石板路,在這條路上,之前總會有丫鬟婆子笑意盈盈地跟他打招呼,尤其是北笙跟前伺候的小丫鬟檳兒,尤其乖巧伶俐,南鳶還想著尋個好時機將她收到自己房內(nèi),今日卻不見一個人影。南鳶心中疑團如鯁在喉,這園子與往日相比,少了生氣,而多了……幾分殺氣!
北笙并不在園子里,下人也不知蹤影,南鳶蹙眉,徑直往北笙的房間走。令南鳶最疑惑的是,那北笙旗下四位高手,花奴,燈奴,車奴與戰(zhàn)奴皆無影無蹤。那花奴是女子,也是北笙的貼身侍女,另外幾位都是男人,燈奴專門負責園子里的掌燈事宜;車奴負責車馬調(diào)度;戰(zhàn)奴負責兵器與日常訓練等,四人皆身懷絕技,打北笙記事起,父親便將這四名奴仆指派給了北笙,而這四人只聽北笙差遣。
平日里走動,在北笙的園子里,這幾名侍衛(wèi)總能瞧見,今天來來回回走了幾趟,這四位皆不在,難不成那北笙又有什么安排,四人齊齊被差遣?
南鳶推門,北笙屋子里并沒有人,這屋子并不凌亂,但是憑直覺,南鳶覺得有人進來過,進來的人絕非善類!
桌上的茶杯應(yīng)該是北笙臨走時喝過的,放在桌上,下人還未來得及洗,但是觀其放于桌子上的位置,明顯是被人挪動過,而那茶壺里的水還有溢出,仔細看,那茶壺的蓋子也沒有蓋好,按照北笙那吹毛求疵的毛病,絕對不能容忍這些細節(jié)上的差池。
另外是床,床上被褥等雖說整齊,但是床沿的垂掛與流蘇皆被掀起,分明是有人往床底下看……
還有那窗戶,乍一看,關(guān)得嚴絲合縫。但是湊近了看,雖然是緊緊關(guān)閉,但是窗栓卻沒有栓好,隨手一推,那窗便被推開……
那窗戶被南鳶推開,風吹來,似有一股血腥之味……南鳶心下一驚,怕是自己的錯覺,便伸頭往外張望,這一張望不打緊,窗外場景幾乎令他要背過氣去。
戌時已過。
北笙帶著花奴正往天都王府的東南角走,那里有一處小院名曰“香玉閣”,是父親的五姨太沒藏氏的居所。這“香玉閣”名字雖風雅,實則是一處陋室,這沒藏氏生的是國色天香,北笙第一次看到她便驚為天人,但是她卻從未得到父親的寵愛,自打加入野利家,便是一臉愁容。那沒藏氏是先王賜給父親的女人,當時是獎勵他打了勝仗,北笙估摸著這先王也沒見過沒藏氏的真面容,否則怎么舍得將如此好的貨色賞了臣子。
只是那花兒顏色再好,但是沒香氣,這男人也未必是喜歡的。更何況爹爹是個粗俗武將,又身居高位,平日里的姨娘丫鬟都是抬舉著他,哪似這沒藏氏打進府就沒個笑容,性格又是個沒嘴的葫蘆,美麗的容貌沒了有趣的靈魂,終究是乏味的。久而久之,也就將這花兒棄置一旁了。
那沒藏氏到了天都王府,一點好處沒占上,倒是經(jīng)常被那三位姨太欺負。這些女人的心思倒也奇怪,原本沒藏氏入府之前,那三位姨太是勾心斗角,各懷鬼胎,還鬧出過栽贓陷害的丑事兒。而等到?jīng)]藏氏入了府,這三位姨太倒是團結(jié)起來,矛頭都對準了這位新入府的五姨太。而那沒藏氏一個人,就算是心思再縝密,也對付不了三個女人。加之野利遇乞又是一個不知憐香惜玉的粗男人,常常公事繁忙,戰(zhàn)事掛心,不免心煩氣躁。女人家的事情一麻煩,少不得聽了讒言,有時候或多或少,或輕或重打罵都是有的,而那些眼拙的下人們,見沒藏氏不受主子的榮寵,久而久之也冷眼相待,真是可憐一朵嬌嫩的鮮花,插在了一片荒漠地里。
由此看來,這男人之間是嫉妒賢能;這女人之間是嫉妒美貌。北笙的母親,也是野利遇乞的原配夫人,早些年去世,北笙目睹那三位姨太對付沒藏氏的手法之后,總是疑心母親的死與這三個女人有關(guān),但是,也僅僅是疑心罷了,據(jù)哥哥說,母親生前甚得父親歡心,而這三位姨太也并無不敬言行。雖說如此,畢竟哥哥當年年紀也小,而這些女人之間的明爭暗斗,又有幾個是露骨的,哥哥不知也是常理。但是每每想到母親一人在這塞外的深宅大院,孤立無援地對付這三個如狼似虎的女人,實在是痛苦。
北笙苦無證據(jù),卻將對母親處境的同情都轉(zhuǎn)移到了沒藏氏的身上,好幾次都助那沒藏氏化險為夷,她雖說不能令沒藏氏獲得父親的好感和寵愛,但是卻也樂于與她交往,那沒藏氏在這天都王府中,沒有嘗過幾天恩寵日子,生活也清苦,有時候遇到勢利的下人都會欺負她,倒是幸虧有了這大小姐,令她在這苦悶的生活里有了一點生機和樂趣。北笙跟沒藏氏相處甚深,日子久了也了解到幾分,在送往天都王府前,沒藏氏原本是有婚約的,與那男子也是青梅竹馬。來了天都王府,面對著半老的粗俗武將,又感懷身世可憐,怎可生出一星半點的親熱之意。
從東京回來,北笙便一直惦記著要去探望沒藏氏,她買了一些中原的小玩意安排好了,打算送給沒藏氏。都是女人喜歡的胭脂香粉,珠釵翠縷,還有上好的中原茶葉,北笙喜歡顧渚紫筍,而沒藏氏單單喜歡那陽羨雪芽,這次去中原,雖說行程緊迫北笙依舊遣了花奴專程去義興買了上好的陽羨雪芽帶回。
擇了一個哥哥和爹爹都繁忙的日子,北笙便攜了花奴,大包小包地帶著往那“香玉閣”走。
沒藏氏的“香玉閣”著實簡陋,來去并無人通傳,北笙亦習以為常,自顧自地往里走。遠遠地,北笙赫然瞧見那一貫無人守護的沒藏氏臥房外,竟然有兩名丫鬟把守,這府中上上下下的丫鬟婆子,沒有一個是北笙叫不出名字的,但是這兩名丫鬟,北笙著實是陌生,單瞧著那臉面就很生疏。
“花奴,這兩個丫鬟你見過沒?”
“沒有。奴婢也疑惑呢,這府里居然還有我花奴沒見過的丫鬟?!?p> 北笙心下疑惑,剛待上前問個明白,又轉(zhuǎn)念一想,自己這數(shù)月來因了碩哥哥的事情,鮮少來此,沒藏氏或者又被那三位姨娘陷害,一時不明不白被爹爹冤枉,禁了足,還找了人來把守,也未可知。還是不要貿(mào)貿(mào)然去詢問為好。
“小姐,咱們還進去嗎?沒藏姨娘是不是又被……又被老爺給罰了?”
“花奴,你且拿著東西在這里隱著,待我去去就來?!狈愿篮没ㄅ斌弦回堁?,沿著墻根摸索到那臥房背后,待看個究竟。
在北笙看來,那兩個面生的奴婢不太像是軟禁姨娘的看守者,倒是更像兩條看門狗,而且這兩條看門狗應(yīng)該還有個兩下子——看她們面色,不像尋常柔弱女子那邊白皙細膩,肌肉緊繃,這種表情,在禁軍中倒是多見,日常都置身警覺狀態(tài),久而久之,這面部就再也難松弛下來。
瞧那身板子,二人皆背似刀削,臂如輕猿,若非長期練武者,哪有平常婢女是這等模樣?
北笙越觀越狐疑,一提起,施展雙臂,身輕如燕,悄悄繞到那二人背后,轉(zhuǎn)向臥房后窗,四下無人。北笙悄悄將那紙糊的窗紙用唾液潤濕,戳了一處小孔,從小孔處向內(nèi)張望,這一張望不打緊,將北笙嚇得魂都要丟了!
野利南鳶一把推開那窗戶,一股血腥之氣直沖腦門。他眉頭一皺,情知不好,將頭往外一伸,這一伸頭不打緊,他的魂都快嚇飛了!
饒是那野利南鳶也是個見慣大場面的人,殺人如麻,手段極其殘忍,看到這后窗場景,也是魂飛魄散!他定了定神,縱身一躍,跨過那窗戶,血腥氣更加濃重了。
后窗外綠草如茵的草地上躺了三具尸體,分別是北笙府中的三名近侍,燈奴以及府中兩名掌管兵器調(diào)度的侍衛(wèi)冬至拓也和旁加賀波。南鳶最先看到的是冬至拓也,其死狀最為恐怖,周身衣服呈碎片狀,全靠那模糊的血肉將這些碎片貼于身上,鼻子已然不見,臉上一個碩大的窟窿,耳朵亦少了一只,一只眼睛成了一個血窟窿,滿口是血……既便如此,這燈奴的周邊卻并無太多血跡,南鳶一陣疑惑,順了那燈奴尸體腳部方向看去,點點滴滴,一路皆是血跡。
再觀那燈奴和旁加賀波,也是死狀可怖,胸口均有一個大洞,心臟皆掛于體外,像是憑空有人將手伸入體內(nèi),將其心臟活生生給掏出一般,血流了一地,周圍的草地皆被染紅!
南鳶蹙眉,到底是誰,手法如此殘忍。更何況,這可是他野利家的家奴,正所謂“打狗也要看主人”,誰有這個膽子,膽敢來招惹這如日中天的野利家!難道真如爹爹所說,是張國師因那洪釗之死找上門來?
這里死的是燈奴,那戰(zhàn)奴呢?哪里去了?若是尋仇,難道不該找的是戰(zhàn)奴嗎?還有這園子里的丫鬟婆子呢?難道也都遭遇了不測?南鳶望著這三具尸體,心內(nèi)一陣惶恐。
不知北笙與何人結(jié)仇,遭此大禍,且看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