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為在宋朝初期,開封府尹這個職位看似不高,但是卻極為重要,此職基本上是儲君或是重臣擔任。
倘若趙光義去治理川蜀,這開封府尹一職就得讓出,那他就離開了宋室朝堂的核心,其中之意,不言而喻。
這時候,趙德芳走出班列,忽然朗聲說道:“官家,微臣以為,川蜀之人,皇叔不是最合適人選!”
“哦,德芳,你且說說緣由。”趙匡胤說道。
“官家,現(xiàn)后蜀剛定,首要之事,就是朝廷派人安撫百姓。然后分散后蜀兵,以免引起降兵叛亂?;适迥酥袝睿旨骈_封府尹,身懷大治之才,若是后期治理,倒是合適,若是派去安撫百姓,卻為不妥?!壁w德芳說道。
趙匡胤點了點頭,說道:“光義是我大宋皇室之人,若是派去安撫百姓,豈不是顯得我大宋朝中無人!則平,你覺得可還有合適人選?”說著,趙匡胤又看向了趙普。
“呃......微臣暫無合適人選。官家,不如聽聽四皇子之言,看他有無合適的人選?!壁w普說道。
趙匡胤淡淡一笑,說道:“德芳,趙宰相讓你推薦,你可有合適的人選?”
趙德芳瞥了一眼趙普,心道:“這個老小子,方才他的眼神停留在呂余慶身上,卻提出了讓沈義倫、趙光義來擔當此職,這又讓我來推薦人選,真是用心不良!”
他佯裝沉思片刻,說道:“官家,微臣年紀尚幼,對朝中諸位大人,殊為不熟。不過方才見趙宰相眼神總是瞅向呂先生,以趙宰相的見聞,微臣覺得先生呂余慶應能當此大任!”
“哦?”
趙匡胤眼神一動,就看向了趙普,說道:“德芳方才所言,朕似是也有察覺。則平,你覺得參知政事呂大人,可否能擔此大任?”
“呃......”趙普本與呂余慶不和,他想好了許多反駁之言,不讓呂余慶去往川蜀。不曾想到趙匡胤父子兩,竟然把推選的原因落到自己的頭上,讓他不好再開口反駁。
“呂大人,四朝為臣,實為大才之人,若是去川蜀安撫,倒也不是不可!”趙普面色顯出陰郁,不咸不淡的說道。
趙匡胤俯視了一圈群臣,說道:“眾位愛卿,派呂大人前往川蜀,大家一同議議!”
話還未畢,就見趙光義拱手施禮,說道:“官家,微臣覺得呂大人,穩(wěn)重謹慎,果敢而又韌性,實是最佳人選!”
“官家,微臣也覺得呂大人,可擔此大任!”武班中站出一人。
趙匡胤抬眼一看,竟然是節(jié)度使石守信,此人雖被解除兵權,但是一直是他的心腹之臣。
看到石守信都說話了,趙匡胤面色露出喜色。
他點了點頭,忽然眼神一動,看向了石守信身后之人,說道:“高王爺,此事你覺得如何啊?”
高懷德連忙走出班列,說道:“官家,呂大人學問淵博,清廉勤政,公忠體國,可行可行!”
趙匡胤點了點頭,問道:“高王爺,昨日你與長公主所言興寧坊之事,朕的皇妹沒有為難你吧?”
“官家,長公主深明大義,已將房契讓臣帶來了,交還于陛下!”說著,高懷德從袍袖中取出房契,雙手呈了過去。
有專職太監(jiān)接過房契,遞到了趙匡胤面前。
“二哥,這房契不是高王爺輸給德芳的嗎,怎么你把他收回去了?”鄭恩不解的問道。
“汝南王,朕昨日說的明白,這興寧坊是朕賞給德芳的,與昨日的賭注無關!”趙匡胤說道。
“哼,還不是一樣!若不是二哥這般說,高王爺能要出這房契來嗎?”鄭恩面上露出一絲譏諷之色,就看向了高懷德。
“呃......鄭王爺,你也莫要瞎說!官家有了口諭,我怎能不遵旨而行呢?”高懷德訕訕說道。
“高王爺,不要以為我不知道,你實際上也是懼內之人,只不過你面上的功夫做得足而已!”鄭恩說道。
“鄭王爺,此話差異,我大宋朝若是輪懼內,恐怕你當排首位吧。本王記得,你鄭家的祖?zhèn)鲗氊悾u油梆子,好像就是鄭夫人給你立的家法吧?”高懷德面帶得意,眉毛還故意挑了挑。
聞聽此言,鄭恩被戳到了痛處,他又急又氣,連聲駁道:“高懷德,你倒是好啊!昨日被一拳打出十余丈,若不是有宮墻擋著,估計還得飛出紫辰殿,滾落到汴京城的城墻底下去?!?p> “鄭恩,你還有臉說我!昨日你不是也挨了打,還躺在地上裝死。你說你堂堂一個九千歲,躺在地上裝死,這要是天下百姓知道,豈不都要笑掉大牙。忘了告訴你一件事了,昨晚本王因為這事,樂的一宿沒睡,現(xiàn)在還困的緊??!”說著,高懷德還故意打了一個哈欠。
“紅胡子,本王那不是裝死,我是喝多酒醉倒了,這還是你說的,當時二哥和滿朝文武都在,你難道忘了嗎?”鄭恩耍起了無賴。
看著殿內二位王爺吵鬧起來,趙匡胤無奈的笑了笑。
鄭恩娶妻的糗事,高懷德被打的尷尬,這兩件糗事,他都是親自參與,自是清楚不過。
趙匡胤收回笑容,面色忽然變得嚴肅起來。他輕輕拍了拍龍書案,說道:“好了,二位王爺站回班列,今日早朝,朕還有大事宣布。”
此言一出,鄭恩與高懷德也暫停了口角,眾人都回正了身形,齊齊看向了趙匡胤,
只見趙匡胤正色說道:“川蜀人選,朕意已決,封呂余慶為知成都府,掌管川蜀軍政之權,一月后赴任?!?p> 呂余慶站出朝班,朗聲說道:“臣呂余慶領旨謝恩!”
趙匡胤點了點頭,繼續(xù)說道:“皇四子趙德芳,年少多謀,又天生神力,出閣入仕,官拜漢州防御使,賜興寧坊宅院一所。呂余慶為皇四子先生,行輔導之職,三日后舉行儀式,昭告天下!”
“臣領旨謝恩!”趙德芳跪地謝恩,聲音雖顯稚嫩,卻響如洪雷。
此言一出,朝臣之中,頓時一片嘩然。
【希望大家能給一個推薦,這是對作者最大的鼓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