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玄幻

神木刀

第七十三章 慈悲一脈的由來

神木刀 太古神木 2400 2019-12-20 00:57:55

  花鳳見陳玉不想聽佛門的事情,馬上點頭道:“好的,小姨,我們東域的傳承,皆出自于中域,當年,我們東域的先輩,因為在中域搶不到地盤的緣故,所以在休養(yǎng)生息夠了后,憤而聯(lián)結起來,一起離開了中域,向東域的蠻族發(fā)起進攻,因此,我們東域有關中域的歷史記載,多出于此時,當時,慈悲一脈確實是一心為公,為了人族的榮耀,不僅拋頭顱,灑熱血,而且還百死而無一悔,確實讓人肅然起敬,但人會變,月會圓,慈悲一脈的老祖原天生,出身于佛門慈善一脈,雖然貪戀凡塵,但心有信仰,為人慈悲為懷,最是樂善好施,他在立族之初,效仿佛門慈善一脈的規(guī)矩,定立了族規(guī),慈悲一脈初立時,有老祖在前循循善誘,再加上功法需要,慈悲一脈的后代,當然會謹守規(guī)矩,因而,慈悲一脈跟隨人族聯(lián)盟下界爭戰(zhàn)時,皆是一群守規(guī)矩的人,這群人為了人族的榮耀,可以說是舍生忘死,為人族取得中域,立下了赫赫戰(zhàn)功,可是好景不長,隨著時間的推移,慈悲一脈心無信仰的缺陷,徹底地暴露無遺,他們隨著繁衍,不可避免地出現(xiàn)了一些不守規(guī)矩的人,這些人中,有一人改變了整個慈悲一脈,這個人叫原隨云,此人天生懶惰,愛偷懶?;?,他嫌慈悲一脈的功法規(guī)矩太多,進度緩慢,老是想找速成的捷徑,經過他一番深入研究后,真的被他發(fā)現(xiàn)了隱藏在慈悲一脈奧義中的漏洞…………?!?p>  原來,佛門慈善一脈所提倡的“賞善罰惡”,是需要信仰配合才不會走上歪門邪道。

  而原隨云因為心無信仰的緣故,所以被他發(fā)現(xiàn)了“賞善罰惡”的漏洞。

  這個漏洞就是解釋權,也即執(zhí)行權。

  其實所謂的“賞善罰惡”,只是一個大方向,真正的決定權,一直就握在執(zhí)行者的手中。

  原隨云發(fā)現(xiàn)了這個秘密后,偷偷地躲到凡人世界中做實驗,他只要見到有小偷小摸行為的人,就會抓起來懲罰。

  本來按照俗世的律法,小偷小摸頂多判個三五年,可他倒好,要么砍手,要么砍腳,要么去勢。

  可誰成想,他的實驗竟然成功了,修為真的因為懲罰小偷而快速增進。

  原隨云得到甜頭后,認為是天賜奇緣,必須把握機遇。

  他因為害怕被族中之人發(fā)現(xiàn),阻止他繼續(xù)修煉,所以他必須趕在被族人發(fā)現(xiàn)前,快速地提升修為,因此,他像擁有了無限動力般,變得不知疲倦為何物,到處“賞善罰惡”。

  初始時,他也不敢太過分。

  但問題在于,小惡做多了,將最終積成大惡。

  這不,原隨云正是因為小惡做多了,所以越來越沒有底線。

  有一天,他碰到心誼的姑娘落單了。

  竟然以那姑娘曾經做過的好事為由頭,以賞賜的名義,強行占有了那個姑娘。

  事后,原隨云發(fā)現(xiàn)他不僅沒有受功法反噬,而且還功力大進。

  這件事的發(fā)生,讓他更加變本加厲。

  要知道,像他這種人,天賦低下,為人懶惰。

  要是靠自身修煉,這輩子連金丹也不一定能結。

  但他卻找到了一種既能爽快,又能極速修煉的方法,實乃上天之恩賜。

  就這樣,原隨云一發(fā)不可收拾,到處作惡。

  隨著他的作惡加深,他的修為極速增長。

  最后,他來了一個王者歸來,以凡界極限的修為,衣錦還鄉(xiāng)。

  由于慈悲一脈的掌權者不知道內情,還以為他得到了什么不得了的仙緣,所以將他拉進了長老團,讓他成為決策者之一。

  他在功成名就,風光了一生后,將成功經驗,偷偷地教導給后輩。

  隨著一傳十,十傳百,百傳無數后。

  越來越多慈悲一脈的族人,開始使用原隨云的方法修煉。

  這時候,慈悲一脈的掌權者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

  但奈何,原隨云早已坐化,他們想法辦他都不可能。

  于是,他們只能花費大力氣,壓制了這股歪風邪氣。

  雖然經過他們的大力整頓,這個問題看似解決了,但心無信仰之人,又怎么可能會受得住這種誘惑呢?

  這不,以這種方法修煉的慈悲一脈族人,開始由明轉暗,偷偷地修煉。

  初始時,由于掌權者的打壓,所以敢暗中習煉的人并不多。

  但隨著時間的推移,越來越多的人經受不住誘惑,開始偷偷地修煉。

  其實想想也是,修煉慈悲一脈的功法,規(guī)矩多多,這不行,那不行,不僅一點也不爽快,而且還進境緩慢。

  而修煉原隨云的功法,則完全不一樣,可以真的做到隨心所欲,想怎么玩就怎么玩。

  這種修煉即玩樂的方式,使慈悲一脈的族人,十有八九都在偷偷地修煉。

  甚至于有些掌權者,因為溺愛自家孩子的緣故,所以選擇睜只眼,閉只眼。

  隨著時間的推移,修煉原隨云功法的慈悲一脈族人,占了絕大多數,最終完成了劣幣驅逐良幣的戲碼。

  自此,慈悲一脈從人族聯(lián)盟的頂梁柱,變成了一群自私自利的小人。

  有些時候,他們比魔道還不如。

  魔道起碼知道是在干壞事,而他們則不一樣,他們認為“賞善罰惡”的權力,乃是上天賦予他們一族的特權,他們怎么做都是對的。

  要不然,為什么他們在賞善罰惡的過程中,會修為大進呢?

  正因如此,慈悲一脈變成了徹頭徹尾地人面獸心,假仁假義。

  陳玉聽完花鳳的詳細介紹后,已經明白了前因后果,但她還是有些不明白的地方,于是,不解道:“鳳兒,既然這一族已經背離了正道,變成了邪魔歪道,為什么中域的勢力,不聯(lián)起手來,將他們消滅呢?”

  “小姨,慈悲一脈再怎么不好,也是當年上界所指派的人族聯(lián)盟三大族之一,雖然人族聯(lián)盟早就名存實亡,但虎死不倒威,他們作為靈界指派的三大族之一,背靠靈界這座大山,試問,中域的勢力,有誰愿意冒著得罪靈界的風險,為那些受害者主持公道呢?更何況,慈悲一脈的人數也不算多,雖然為非作歹,但對于整個中域而言,影響并不大,因而,只要不是涉及到自身,很少有人敢管慈悲一脈的閑事?!?p>  陳玉貴為一宗之主,聽完花鳳的解釋后,豈會不明白,大樹底下好乘涼的道理。

  慈悲一脈的惡事,因為界面之力的封鎖,所以上界肯定不知道,要是有人膽敢多管閑事,被慈悲一脈來個惡人先告狀,還真的有可能,有理說不清。

  因此,陳玉能明白那些勢力之主的心思。

  不過想想也是,只要事不關己,誰愿意多管閑事呢?

  畢竟誰也不敢保證,上界真的不會因此而降下責罰。

  慈悲一脈之所以有恃無恐,是因為他們知道,各家自掃門前雪,莫管他人瓦上霜,乃是絕大多數人的心理,所以他們在作惡時,并非真的不管不顧,而是專門尋找一些軟柿子欺負,并且他們從不敢真的弄出天怒人怨的事情來。

  正因如此,他們才能一直逍遙法外。

  要不然,中域的勢力豈能容忍至今。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