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從錦州一戰(zhàn)以來,關(guān)寧鐵騎聞名天下,此次一戰(zhàn)也挫敗了皇太極不可一世的狂妄。錦州打不下,還折損了不少人,其中大貝勒代善的兩個兒子戰(zhàn)死,從此代善便與皇太極心生間隙,這是后話。
在撤退過程中趙率教也沒閑著,在背后狠狠地捅了一刀子,然后退回中錦州城中,皇太極氣的攻城,但是在他們攻擊寧遠時趙率教也沒閑著,又在錦州城外挖了好幾條溝,也省下了幫著埋尸體的任務(wù),管轟也管埋。
此次戰(zhàn)役讓皇太極知道盡管大明已經(jīng)內(nèi)外交困,茍存延喘,但是僅僅憑著自己目前的實力還是不能入主中原。
然后讓皇太極沒想到的是這個用大炮轟死自己的父汗,讓自己顏面盡掃的袁崇煥就被一個不健全的太監(jiān),魏忠賢把他給撤下去了。
時間輾轉(zhuǎn),這次袁崇煥重回京城感到自己摩拳擦掌,大展宏圖的機會終于來了。而且進京路上又遇到了恩師孫承宗,又是滿面春風。
師徒二人剛要進城突然一隊錦衣衛(wèi)緹騎朝宮門而來,行人避讓塵土飛揚,而在那一隊錦衣衛(wèi)后面是三千士兵,他們雖然穿著有些破敗,但是他們的有精氣神,領(lǐng)隊的兩人看到在城門一邊孫承宗與袁崇煥,忙下馬叩拜,趙率教與祖大壽都是遼東將領(lǐng),自然是遇到二人恭敬不已。
幾人寒暄了一會,當他們得知二位大人也官復(fù)原職自然是高興,然后因為圣旨在身,無法多聊便上馬入城去了,三千人馬留在了城外。
乾清宮內(nèi),崇禎聽說趙率教與祖大壽終于帶著人馬來了,而且孫承宗與袁崇煥也來了。崇禎傳旨先召見孫承宗。
不大一會旨意層層傳達,才剛進城的孫承宗就接到旨意馬上進宮,見到皇帝行禮后,坐到了崇禎賜的座位上,崇禎打量著面前這個老人,臉上的皺紋不顯其老,反而使他更加堅毅與飽受風霜,老當益壯,不過如此。
“閣老一路舟車勞頓辛苦了,如今閹黨已清,還請您繼續(xù)為大明盡心盡力啊,本來朕想讓閣老如文淵閣當首輔的,但是以閣老之能力只在朝中恐怕有些束縛了,所以朕命你提督除遼東以外的九邊重鎮(zhèn),整頓邊鎮(zhèn)軍務(wù),構(gòu)筑遼東以外的長城防線,懇請閣老護我大明邊疆安寧?!闭f完后示意一邊的小太監(jiān)遞上一把尚方寶劍。
孫承宗顯然是感到有些意外,目前最為重要的不應(yīng)該是遼東嗎,為什么要捯飭個長城防線,雖然有疑問但是還是反應(yīng)過來接下了尚方寶劍。
“朕知閣老心中有疑問,為什么不已遼東為先,反而向西整治長城防線,不知閣老想過沒有,雖然現(xiàn)在關(guān)寧防線取得初次成效,但是如此筑城之法,我大明的國庫耗不起啊,這次先要回防,防止韃子繞道草原進攻中原,我大明軍隊野戰(zhàn)方面不如韃子,但是利在守城,所以只要守好長城不讓他們進來搶糧,就能以消耗為主,拖垮他們”。
孫承宗聽完后:“恕臣愚鈍,這才明白圣意,皇上當是英明?!?p> 崇禎聽完后笑了笑說:“英明之主,現(xiàn)在大明內(nèi)外交困,朕就好像坐在了火爐之上,每天苦心竭慮,只為中興大明?!?p> 孫承宗又說:“皇上,治大國若烹小鮮,不可心急,一步步來總會有成效的,就像臣構(gòu)筑關(guān)寧防線也不是一朝一夕之事,還請皇上堅定初心,臣一定不負期望,鞠躬盡瘁,死而后已”。召見完后,孫承宗出來后看著京城的天空,雖然有些陰云,但是太陽出來時驅(qū)散了烏云,當此次重任落到孫承宗肩上,原本枯老的身體里邊的熱血重新流淌起來。
在殿外碰見要進去的袁崇煥,孫承宗囑咐了幾句,“當今圣上不是一般,你進去后一定要謹言慎行,切不可持才傲物,無的放矢。”
雖然袁崇煥當時謹記在心,但是心里還是有些不服,自己現(xiàn)在的戰(zhàn)略思想是正確的,相信不出五年可以收復(fù)遼東,只要朝廷支持,錢糧,人員武將不隨意調(diào)動,便可收復(fù),一項宏偉的計劃正在他的胸中醞釀。
但是他不知道的是崇禎已經(jīng)不是歷史上那個崇禎了,對付遼東問題必須全面考慮,全國上下一盤棋,必須要有一個戰(zhàn)略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