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師傅,我想拜您為師?”
李冰洋多次拜訪董照后,終于表明了自己的意思。
董照看了看李冰洋:“我久不入江湖,已經(jīng)是歸隱之人,你這種人日后必惹麻煩,我不愿卷入!”
他說話倒是直來直去,李冰洋聽的卻是惱火,什么叫我這種人必惹麻煩。
“冒昧打擾,希望能向您討教一番!”
心有怒氣,加上拜師不成,李冰洋索性破罐破摔,見識一下真本領也不算白來一趟。
話音剛落,他仿佛怕董照拒絕一樣,竟搶先出手。
奪步占中門,扭身勁力發(fā)。李冰洋步入整勁,面對董照,他這一擊全身力量爆發(fā),竟然打出了一股酣暢淋漓的透徹感。
說時遲那時快,兩人相距不過三米,就在李冰洋力量到達頂點,就要擊中董照之時,董照卻突然抬頭看了一眼。
李冰洋一瞬間竟然汗毛聳立,頭皮發(fā)麻,心神為之震顫,仿佛有偌大的危險將要到來,心靈里一個聲音反復的催促他逃離。
可是他的身體卻變得僵硬,這凝聚出的力量這個時候不僅沒有成為他的幫助,反而成了阻力。
李冰洋的頭不由自主的低了下來,牙齒咬的咯吱咯吱響,手上的拳頭卻逐漸松開,整個人毫無斗志,只是拼著最后一口氣,勉強又邁出了兩步,低下的頭顱再次抬起,不過卻從睜眼怒目圓瞪變成了閉目等死。
良久,他身上的壓力才突然消失。
他不敢回想董照的目光,他甚至都不知道自己為什么覺得那一雙眼那樣可怕,像老虎一樣?不,怕是鬼神也不過如此吧!
他平生之中第一次有了畏懼感,是那種耗子遇見貓的畏懼感,一刻都不想在這里多呆,之所以還留在這里,卻是內(nèi)心里憋屈的覺得自己又不能這樣的屈服,其實他不知道,董照根本不在意他留下或者離開。
反正事已如此,李冰洋索性開口:“求董師傅教我,……邁入整勁后,如何錘煉力量!”
李冰洋緩緩睜開眼睛,只見董照正微微注視著他,他無處可逃,無從躲避,無所適從!
仿佛靈魂內(nèi)外,都被看了一干二凈,這平靜的目光下不是注視,是審視,甚至說是他經(jīng)歷的最可怕的審問,任何隱瞞,任何抗拒,都會讓他心底的不安和狂躁無限放大!
就在他快忍不住的時候,董照終于開口。
“有點意思!”
說罷抬頭看了一眼外面,扭頭就離開了。
留下李冰洋一頭霧水,這是什么意思?還是說我這意思不夠,還得意思意思?
他正摸不著頭腦的時候,卻發(fā)現(xiàn)身后不知道何時已經(jīng)過來了一個年輕人,大約二十四五的樣子。
“自我父親步入至誠后,能讓他說有點意思的人可不多!跟我簡單說說你的鍛煉,我?guī)湍憧纯丛趺村N煉力量吧!”
“你是?”
“我是董廣”
青年大大咧咧說著話,往前幾步,轉身坐在大椅子上,一腳蹬來,一張凳子正好到了李冰洋身旁。
“做吧,慢慢說!”
這一首勁力控制的本領讓李冰洋無比心驚!他平復了一下心情,然后把自己鍛煉以來巨細無遺說給董廣。
“你這鍛煉還算正統(tǒng),沒有壞了身體,不損根基?!?p> 董廣思索了一會,突然眼睛一亮,心中顯然已經(jīng)有了注意。
“我有一位先祖,名為董秉乾。乃是千載寺三圣門太極宮護道人,九十九歲保護太極宮,力驅數(shù)十江洋大盜。后因元氣大傷,不久人世!”
董廣所說和氣力錘煉之法毫無關系,李冰洋聽到卻暗暗高興。
他明白董廣這是什么意思,當初武圣寅教他武功時,說很多關鍵的東西之前,也是要先數(shù)宗論祖,以正視聽。
“這位先祖留下兩套本領,一為七步浮屠錄,這是我正在修行的法門。一為托塔天王功,這個功夫的基礎倒正好適合你錘煉勁力。”
李冰洋聚精會神的聽著,就恨此時自己沒有帶紙筆,不能分毫不漏的記錄下來。
“我說著,你不要錄音,不用去寫,憑這里記!”
董廣指了指自己腦袋。
“托塔天王功我不會全部教授與你,怕所托非人,以后后悔!這基礎的塔形練力法倒是無妨!”
李冰洋不知道這所托非人到底有什么樣故事,只是敏銳的感覺到董廣似乎有些走神。
“先說塔形練力法,所謂塔形練力,就是由重到輕,次數(shù)由多到少的一種練習方法。這是先祖董秉乾受張三豐道人順為凡,逆成仙,我在中間顛倒顛這首詩的影響有感所成的?!?p> “這個方法現(xiàn)在改進了許多,用現(xiàn)代設備比較方便,你可以弄兩個啞鈴,多備一些啞鈴片。體力充沛的狀態(tài)下開始練習,選擇的啞鈴片從自身體重的四分之一或者接近的數(shù)值,反復出拳直到?jīng)]有力量,然后將啞鈴片去掉一些,大約降為自身體重的六分之一,繼續(xù)出拳直到?jīng)]有力量,降為八分之一,出拳直到無力,以此類推,到十分之一,出拳,無力后空手出拳,空手出拳無力后休息十分鐘,記住自己的出拳數(shù)?!?p> “之后從十分之一開始出拳,攻擊達到三十拳以上換八分之一,保持三十拳,以此類推,直到練習到自身體重的四分之一后,出拳打到自身手臂無力。這個所有情況下出拳間隔時間不能超過三秒,自己休息之前的出拳數(shù)乘以休息后自己達到的體重比,假如用的是十分之一的啞鈴是無力,就乘以十分之一,用的是八分之一的,便乘以八分之一。得出的數(shù)據(jù),便是自己在實戰(zhàn)情況下的有效出拳數(shù),你可以根據(jù)得出的數(shù)據(jù)進行有效的體力分配。同樣,休息十分鐘后繼續(xù)出拳還有一個好處是可以有效的觀察自身的恢復力,確定自身的戰(zhàn)術特點,比如最常見的防守反擊戰(zhàn)術,如果恢復力比較好,就可以針對性的使用。這是練力法的基礎,也是測力法?!?p> 董廣所說讓李冰洋感覺大開眼界,仿佛打開了一扇新的大門,他發(fā)現(xiàn)了這種方法確實更有利于自己對于體力的掌握,對于格斗時身體的分配,前人智慧無窮!
“當然,這只是局部力量的練習法,如果只有這樣,也算不上什么勁力錘煉法了,它的第二步也是注重于周身力量的練習。到了這一步,才算開始力量的錘煉。”
李冰洋有些皺眉,第一步用杠鈴,器械就已經(jīng)繁瑣,老話說窮文富武,不知道接下來會不會更繁瑣,他真的能練下去?
董廣仿佛看穿了他的心思:“放下心來,這一步比上一步簡單多了!第二步最開始的錘煉勁力是指手腕肘三合一,怎么樣出拳的時候讓它三合一?按照市面上拳師講的標準架子?笑話,這東西是自己練的!”
“你可以找一根繩子(外套),順著掌心纏住自己的一只手,假如是左手,那么左手握拳,繼續(xù)握住這個繩子(外套),這個繩子(外套)纏手之后繼續(xù)纏手腕,一直纏到自己的左肘附近,右手握?。ㄍ馓祝├K子另一端,每一次左手出拳的時候,右手跟著出去,并且在適當?shù)臅r候往下一拉繩子(外套,擰腕沖拳,練熟了,這就是標準的發(fā)力,比任何老師說的都管用,形意拳的虎撲,鷹捉,熊出洞。八卦掌的單換掌,雙換掌都是從這個東西演化出來的。甚至太極拳的棚捋擠按的勁力也可以用這個方法練習,也跟這個有關,練完左手以后,右手同樣是這樣練,把這樣從不習慣,發(fā)不出力量,到習慣,發(fā)出更大的力量后,不用繩子也能很標準的打出這種力量,旋臂沖拳的力量也不會小。之后就是第三步的練習?!?p> “第三步也是這樣纏,不過纏完小臂之后纏大臂,假如纏的是左手臂,纏過后你要把繩子拉過右肩,順著背往下,拉到左腰,然后纏腰一圈,每一出左拳的時候,右手往右一拉,這個時候,腰,背,肩,腕,手的力量就都能運用上了,練熟了,勁力自然無需刻意也就打出來了,第三步叫束身裹勁!估計你在拳譜上看見過這個詞!”
![](https://ccstatic-1252317822.file.myqcloud.com/portraitimg/2022-01-12/ca6ca897357b6211d5c03b068dcb4953Sn9WXV9dCtU4x2h.jpg)
儽神
這一張涉及的專業(yè)知識比較多,不是練武的看著可能有點麻煩,練武的如果有心可以試試,如果不贊同就當我是瞎說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