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5日,天氣,特別晴,萬里無云,天空瓦藍瓦藍的,吹著絲絲縷縷的南風
最近我能拿著手機,在手機上看書了,這對我而言,是一個大大的進步。
我看了幾章莫言寫的小說,覺得寫的太實在的,簡直就是在說農村的生活,原汁原味的。如果這也叫小說,那我把我平時見到的寫下來,那一定也是小說。莫言的小說,在我看來,帶著土味,讀他寫的小說,我就像在吃洋芋糊糊面,沒有多少油,也沒有腥味,容易入口,到了肚子,也容易消化。人家是諾貝爾文學獎獲得者,真正的大師,如果那一天我能夠見到他,把我六十八年的生活說給他,用他的思維,用他的妙筆,一定會寫出另一部諾貝爾文學獎作品,這個作品的名字就叫《我是一名五保戶》。說起來,我的故事可多了,就是不知道從什么地方開始寫。光母親參加游擊隊打日本鬼子就能寫好幾章,母親的彈弓簡直就是神弓,彈無虛發(fā),父親也不賴,解放戰(zhàn)爭中參加過大大小小一百多次戰(zhàn)爭,父親曾經對我說,一切反動派都是紙老虎。那時候的我還小,不知道什么是紙老虎,纏著問父親,父親就拿著剪刀給我剪了個紙老虎,我看著那個紙老虎可喜歡了,常常壓在屁股下,父親看著我,笑著說,潔有膽量,敢騎老虎,長大以后一定是個英雄。說起來慚愧,小時候我騎的只是紙老虎,長大以后我也沒有變成英雄,想起來,都是那個紙老虎害了我,如果我當時騎的是東北虎,早已經呼嘯山林,威震八方了,如果那樣,我現(xiàn)在一定是兒女滿堂了。
這寫著寫著,思想就跑偏了,還是說莫言吧。
在諾貝爾文學獎頒獎典禮上,莫言說自己長得丑:小時候村里很多人當面嘲笑他:“你瞧你那個熊樣!”學校里有幾個性格霸蠻的同學甚至為此打他。
莫言為此常常流淚,母親卻對他說:“兒子,你不丑,你不缺鼻子不缺眼,四肢健全,丑在哪里?只要你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使是丑也能變美。”
當年,我也常常認為自己丑,所以三十多年來,不敢向霞表白,如果早知道了莫言這個故事,我一定會大膽的表白。
只要心存善良,多做好事,即使面貌丑也是美。多好的一句話呀,我應該多做好事,這樣我這個丑八怪一定會變美。
說起丑,我想起了小時候的一件事。那天,父親拿著剃須刀把我的頭弄了個光頭,出去放牛,鄰居家的孩子都說我丑死了,我扔下牛鞭子,氣呼呼跑回來蹲在墻角,父親問我:“潔,誰惹你了?”我大聲吼道:“都是你干的好事,把我頭弄的沒有一根頭發(fā),他們見了,都說我丑,簡直就是丑八怪!”父親聽了后,微笑著對我說:“潔,你丑不丑與頭發(fā)沒有關系,敵人才是最丑的,我們全家都是英雄,你是英雄的兒子,永遠不丑!”父親說著,拿出了一堆堆勛章,有父親的,也有母親的,還有大哥的。老馬那天罵我罵對了,我就是一個窩囊廢,至今為止一事無成。
說莫言的,又說偏了。莫言說他的童年讀書,我讀了對我影響很大,今天就記在日記上。
莫言說:“我童年時的確迷戀讀書。那時候既沒有電影更沒有電視,連收音機都沒有。只有在每年的春節(jié)前后,村子里的人演一些《血海深仇》、《三世仇》之類的憶苦戲。在那樣的文化環(huán)境下,看“閑書”便成為我的最大樂趣。
人真是怪,越是不讓他看的東西、越是不讓他干的事情,他看起來、干起來越有癮,所謂偷來的果子吃著香就是這道理吧。我偷看的第一本“閑書”,是繪有許多精美插圖的神魔小說《封神演義》,那是班里一個同學的傳家寶,輕易不借給別人。我為他家拉了一上午磨才換來看這本書一下午的權利,而且必須在他家磨道里看并由他監(jiān)督著,仿佛我把書拿出門就會去盜版一樣。這本用汗水換來短暫閱讀權的書留給我的印象十分深刻,那騎在老虎背上的申公豹、鼻孔里能射出白光的鄭倫、能在地下行走的土行孫、眼里長手手里又長眼的楊戩,等等等等,一輩子也忘不掉啊。所以前幾年在電視上看了連續(xù)劇《封神演義》,替古人不平,如此名著,竟被糟蹋得不成模樣。其實這種作品,是不能弄成影視的,非要弄,我想只能弄成動畫片,像《大鬧天宮》、《唐老鴨和米老鼠》那樣。”
哎,小時候的我并不喜歡看書,加上那個時候,村里幾個有學問的人,經常被人們罵,罵他們就是“臭老九”,他們經常低著頭,擔著糞擔子,大家都不愿意和他們來往。他們家中的藏書也被大伙搶出來燒了,人人認為在黃土地上勞動才是光榮的,讀讀寫寫是懶人的活。我當然要做一個熱愛勞動的人,我怎能拿著書偷懶呢。有看書的時間,不如我種兩窩窩洋芋。如果我當初也讀書了,可能現(xiàn)在也會寫出一本名著。
思想又跑門了,還是說莫言小時候讀書的故事吧。
莫言只是小學畢業(yè),沒有上到初中,可是,在小學三年級的時候,他的作文曾被拿到了中學生的課堂里宣讀,作為一種學習的范文。
莫言的作文很棒,記得第一次引起老師注意的作文,寫的是一場五一國際勞動節(jié)的學校籃球比賽。每逢“五一”,小學里就舉行體育盛會,有乒乓球、標槍、跳高、賽跑。寫作文的時候,同學大部分都是走馬觀花,流水賬一樣把各種運動項目都寫一遍。他另辟蹊徑,別的比賽一筆帶過,把絕大部分筆墨專門寫籃球比賽,寫怎樣搶球,怎樣運球,怎樣投籃,受到了老師贊揚,當作范文全班宣讀。
莫言受了表揚,一下子興趣就上來了,天天盼著上語文課,因為那是他出風頭的時候。后來,他經常在作文中虛構故事,而他的小學作文還被拿到中學里宣讀,給中學生當范文。他回憶說,自己文學的開竅比別人多了一份覺悟,那就是對“虛構”的重視。
莫言嗜好讀書,小時候冒著家長懲罰的風險讀書,甚至出力推磨換書看,推10圈磨才能獲準看1頁書。在訪談時,中央電視臺主持人董倩問:“您不能推1圈磨就看1頁書嗎?”莫言大聲說:“我愿意人家不愿意?。 ?p> 莫言仍然記得讀《青春之歌》的那一天,朋友只準他借書一天,不管看不看完,第二天必須還書。怎么辦,他跑到一個草垛上躲了起來,放羊這個“本職”工作被放到了一邊,羊兒餓的咩咩叫,他讀得忘乎一切,氣得母親要打他。
就是在這樣艱苦的環(huán)境中,莫言讀遍了周邊10多個村莊的書籍。一天之內讀完了的《青春之歌》,他至今記憶清晰,還記得書中的一些段落。回想以前,已經獲得諾貝爾文學獎的莫言先生感慨:“那些回憶都變成了我寶貴的資源。”
你們用眼睛看書時我在用耳朵閱讀
諾貝爾文學獎評獎委員會授獎詞的關鍵詞之一,就是莫言作品中的“魔幻現(xiàn)實主義”。其實,這種熏陶從莫言的幼年就開始了。拿他的話說是:恐怖故事聽多了,經常感到恐懼,嚇得割草都割不著。可是,越恐怖越想聽,越想聽越恐怖。
漫長冬天,無以為樂,他就在村子里、炕頭上聽恐怖故事,聽多了自己都亂尋思。恐怖故事方面,比如,一個漆黑的夜晚,一個人在橋頭走路,聽到背后有人嘿嘿笑,可是回頭又沒有人。自己亂尋思方面,比如,一天晚上,莫言在自己的大門口,仿佛看到遠處田野里有一個橘黃色的球,被兩只狐貍拋來拋去。
當然,還有很多土匪豪杰的故事。這些民間故事、傳說,最后都成了莫言創(chuàng)作的素材。一位幼時伙伴說:“咱小時候聽到的那點兒事兒,都上你的書里去了!”在與同行交流時,莫言曾驕傲地說:“你們在用眼睛看書時,我是在用耳朵閱讀!”
我看到野草燃起來,心里就高興
在接受專訪的時候,莫言透露了自己的一個愛好:喜歡到田野里,河灘上,把枯草燒成灰,一來讓它們變成灰肥,二來也滿足一下自己“想做點兒壞事的沖動”。莫言說:“在田野里燒草,既很快樂,又不犯法!”
這種獨特的快樂,其來有自,絕非偶然。莫言從饑荒年代走來,“記憶最深的就是餓”,沒糧食的時候,村民都挖野菜吃,有人因此得病、死亡。不僅糧食匱乏,連燒火的野草都是一個大問題,都弄不到。所以,今天的莫言回到鄉(xiāng)村,看到田野里的秸稈,河灘上的野草,都枯萎在那,沒人收撿,自己的心里油然而生一種感慨:“哎呀,這些東西怎么都堆在哪里沒人要?”
關于莫言的這些故事,我都是從百度上搜到的,今天記錄下來,主要是他童年的故事可以激勵我好好讀書,對于我這樣一個初學寫作的人,通過他的故事,也可以讓我摸索著如何完成我的小說《我是一名五保戶》。
茫茫宇宙之大,大到無形。網(wǎng)絡之大,大到無影。我寫的,不一定好,但我已經努力了。不論你是月球上來的,還是閻王星上來的,無論你是中國人,還是外國人,如果你在茫茫網(wǎng)絡里讀了我寫的文字,那我們一定有緣分。天地之大,你為什么沒有看別人的作品,卻選擇了默默無聞的我?原因很簡單,我們有緣。為了我們的緣分,我會繼續(xù)努力的,一定寫出更好更好的文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