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知道,建軍是一名偵察兵。有句話說的好,兵馬未動糧草先行。偵查兵就是現(xiàn)代戰(zhàn)爭的糧草?!?p> “唉,是執(zhí)行偵查任務了是吧?”
“是啊,這次任務有點兇險……”
童建國忍不住嘟噥:“兇險你們還派他……”
“唉……”
呂長官嘆口氣:“任務兇險又艱巨,除了建軍率領的尖刀排,也沒人能擔此重任了。而事實證明,他們不辱使命。”
原來,童建軍率領八人小分隊完成偵查任務后,往回撤退時遭遇敵軍圍追堵截。
為了掩護其他戰(zhàn)友,童建軍與大家走散。
“執(zhí)行任務前,建軍可能覺得兇多吉少,就把這塊兒手表留給了我。說要是有什么閃失……”
童建國拿著手表苦笑,一時不知該說什么。
“小童啊,你也不要太擔心。69年那次我也參加過,算是有點作戰(zhàn)經(jīng)驗了。憑我的直覺……”
童建國頓時來精神了:“您覺得建軍有多大把握平安回來?”
“九成!”
“謝謝您!”
雖然還有一成兇險,但童建國已經(jīng)有種劫后余生的感覺了。
似乎還怕童建國不太相信,呂長官又頭頭是道地分析了一番。
“為什么這么說呢?因為我們大部隊跟建軍的戰(zhàn)友匯合后24小時內(nèi)便回到了他們活動的區(qū)域。根據(jù)我們現(xiàn)場勘查的蛛絲馬跡,建軍依然活著?!?p> “嗯,我家建軍很機靈。”
“哪怕最壞的可能吧,建軍落入了敵手。根據(jù)日內(nèi)瓦公約……”
童建國忍不住嘆息了:“你知道建軍是不肯當俘虜?shù)摹?p> “是啊,我知道。不過,您可能不知道,我們跟以前已經(jīng)大不一樣了。我們培養(yǎng)一個精英士兵要耗費大量的人力物力。所以,我們都要求士兵盡量保住性命。就當自己是國家財產(chǎn)好了……”
“唉,但愿我老弟能愛惜國家財產(chǎn)?!?p> 等往家里走的時候,童建國卻忍不住苦笑。
這老哥真會做思想工作啊。
啥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十的,這玩意怎么衡量。
但不管怎么樣,可以拿這套說辭跟老爸老媽交待了。
盡管童建國字斟句酌,童華章、葉淑珍還是不由得臉色大變。
葉淑珍眼淚都快下來了。
“這些沒良心的,建軍做出這么大貢獻,他們就把人撂在那里了嗎?”
“他們也找了好幾天?!?p> 童華章嘆息:“哪能為了你一個人貽誤戰(zhàn)機。要是再增加更多人的傷亡,那就得不償失了?!?p> “就你能理解?就你通情達理!他們這是過河拆橋!卸磨殺驢!”
葉淑珍氣的,一口氣蹦出好幾個詞匯。
童建國眼看老媽眼淚都快掉下來了,連忙安慰:“媽,沒事兒的,他們那個領導都說了,建軍軍事素質(zhì)很過硬。他們偵察兵平時訓練的就是野外生存能力。”
“唉,咱北方人在南方那種原始樹林里怎么活下來???”
“原始森林才容易生存呢,有吃有喝的?!?p> “瞎說,都能喂蚊子了,還有那些嚇人的長蟲?!?p> “咱建軍又不怕蛇,對他來說那是食物。”
“是啊,是啊,建軍胃口好,從不挑食……”
父子倆輪番鼓動腮幫子,總算讓葉淑珍心情平復下來。
童建國在說服老媽的過程中,也漸漸說服了自己。
他相信老弟一定能在南方的原始森林里生存下來的,一定能找到大部隊。
蘭博都能在原始森林里活下來,咱有什么不可以。
一連幾天,童建國的心思都在老弟的事兒上。
雖然還是每天按時上下班,可宛如行尸走肉。
冷不丁打起精神才發(fā)現(xiàn)廠子已經(jīng)大變樣了。
門樓起來,蓋著小崗樓、裝著大鐵門。
其它的像職工食堂、庫房、辦公室等等也起了半截了。
大奎、王胖子、春生他們幾個跟雇傭的建筑工在一起忙碌著,有說有笑。
“建國,”高巖走過來打招呼。
“嗯?!?p> “還是你考慮問題周全啊?!?p> “你說大奎他們是吧?”
“是啊?!?p> 去年年底,評定獎金時,高巖還打算給大奎、王胖子他們最低檔。
因為在車間縫制箱包時他們的確干不過老娘們兒。
可這種事兒不能一刀切。
打破大鍋飯的目的是鼓勵大家的工作熱情。
如果用力過猛就適得其反了。
所以,去年年底,童建國就讓高巖收斂了一下,沒讓職工的獎金差距拉開太大。
“說到底,這事兒怪咱們,咱們崗位劃分還不夠細致?!?p> “是啊,萬事開頭難?!?p> 兩人閑聊著,朝大奎他們走去。
“建國!”
“班長!”
大奎和王胖子紛紛打招呼。
高巖板起臉:“以后稱呼職務?!?p> “嘿嘿,好的。”
童建國指著面前的建筑區(qū)域:“這一片兒是辦公室,那一片兒是啥???”
“會客室啊?!?p> “哦……”
童建國打量了一會兒。
“大一點!會客室要大一點,辦公室小點無妨?!?p> “這個會客室都已經(jīng)能放兩個大沙發(fā)了,估計廠子再發(fā)展十年都夠用?!?p> “你真是太小看咱們的發(fā)展速度了。十年的時間,咱們廠子至少能擴大五倍!”
“好!廠長真有信心?。 ?p> “必須有!”
童建國還真不是盲目樂觀。
紅星知青箱包廠去年6月開始投產(chǎn)。
眼下是3月底,職工人數(shù)已經(jīng)從20變成40了。
隨著工人們技術越來越成熟,產(chǎn)能也大幅度攀升。
眼下,平均每個工人的產(chǎn)能已經(jīng)比最初建廠時提升了一倍。
童建國走到車間一角時,劉清濤正在忙碌著。
劉清濤胳膊上戴著套袖,耳朵上別著粉筆,正舉著剪刀在一張皮子前比劃著。
他身旁放著大本子,上面描畫著各種箱包的圖案。
童建國剛伸手去翻本子,他就反應過來了。
“過來了?建國。”
“嗯,沒少設計啊?!?p> 劉清濤嘆口氣搖搖頭:“大多數(shù)都沒用?!?p> “挺好的啊。”
童建國翻看著。
“你看這個,以咱們眼下的工藝很難做出來。還有這個,咱們恐怕沒有這么好的材質(zhì)。還有這個……”
“不要有顧慮,大膽去嘗試。咱們廠子現(xiàn)金流很充足,有很大的試錯空間?!?p> “嗯,我知道?!?p> 劉清濤是全廠的技術大拿。
沒擴產(chǎn)以前,他凡事都得親力親為,每天忙得不可開交。
擴產(chǎn)以后,童建國連忙把他解放出來。
好鋼總得用在刀刃上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