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漢宮。
在這里的漢帝劉宏與孫堅、曹操、劉備三人一起召開了一個秘密會議,在這個會議之上賓客盡歡,也商量著決定漢帝國未來走向的大事。
繞過了大將軍、司空、太尉等,由皇帝和中下層的軍官直接拍板,劉宏覺得自己這件事情做的相當(dāng)靠譜。
劉宏在軍事上十分的懵逼,但是他自認(rèn)為看人很準(zhǔn),這曹操、劉備、孫堅三人都是忠肝義膽的社稷之才,都是大大的忠臣啊。
都是那種想做官想瘋了的那種人,敢想、敢干、干起來不要命的那種人。
第二天一大早,朝臣們都十分罕見的受到了征召,今日早朝。
經(jīng)過了這些天的守城之戰(zhàn),洛陽城內(nèi)的百官的那顆緊繃的神經(jīng)也逐漸的放松下來。從一開始嚇得魂飛魄散到現(xiàn)在的逐漸麻木,現(xiàn)在能當(dāng)官的都不是傻子,也知道洛陽城是不容易被攻破的。
更何況咱這個皇帝可不是個勤政的主,前兩天挨了一箭丟了半條命,你丫的不好好的待著,還想瞎折騰什么勁兒?
雖然心里有億萬的不滿,但是還得老老實實的上朝。
一到了朝堂之上,朝臣們就感覺有點不對勁兒了。以往的朝堂之上是何等的莊嚴(yán)肅穆,但是為何今日卻感覺有點森嚴(yán)呢?
原本袁丞相帶著小太子?xùn)|遷的時候,已經(jīng)帶走了部分的官吏,這個時候的朝堂之上應(yīng)該是略顯空蕩才是啊。
很快朝臣們就感覺不對勁了,這是……禁軍?環(huán)繞在大殿周圍的三步一崗、五步一哨的這是士兵啊,莫不是被皇帝被賊人控制了?
很快朝臣們就看到了他們可親可敬的皇帝,正坐在龍椅上沖著他們揮手呢。在皇帝陛下的旁邊不再僅是小桂子和小玄子這倆太監(jiān)了,而是站著兩個如同鐵塔一樣的壯漢。
且看左邊的那個人,身高八尺有余,身披一件綠色的長袍。丹鳳眼、棗紅臉、胡子和鬢角都能耷拉在腰上,也不知道這家伙的頭發(fā)都多長,拉屎的是不是要撩起來。
這家伙頭戴一頂綠得讓人發(fā)慌的帽子,右手拿著一把跟他一樣高的青龍偃月大砍刀。
再看漢帝右邊這個人,身高也八尺多,身披一個黑色的長袍,滿臉的絡(luò)腮胡子,眼睛瞪得如銅鈴那么大,那絕對是一瞪眼就能嚇哭小孩子那種。
他黑袍、黑鞋、黑帽子,再配上他的那張黑臉,夜色之下如同隱身,而這位猛人手中拿著一把蜿蜒曲折的丈八蛇矛。
這兩位赫然就是劉備游俠社團的二當(dāng)家關(guān)云長和三當(dāng)家張翼德,今日一大早的時候劉備、孫堅、曹操三人各自帶著心腹再次入宮的時候,劉宏第一眼就看中了劉備手底下的這兩位人才。
曹操也看上自己這位三弟手上的這兩個人才了,那一看就是絕世猛將的樣子。尤其是劉備手底下的那名叫關(guān)羽的將士,簡直和傳說中的關(guān)二爺一模一樣。
對,就是大漢先帝賞賜給曹家的神像,那是曾經(jīng)護衛(wèi)先帝的一名姓關(guān)的將軍,在家中排行老二,所以世人皆稱之為關(guān)二爺。
有了這兩位站在身邊,劉宏覺得踏實太多了。
“愛卿們,朕這次召集諸位過來,這是有大事情要宣布的,朕要搞一個大事情?!?p> 隨著劉宏的話音剛落下,小桂子上前宣讀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大將軍何進,無才、無德、無能,廢其大將軍之職。
別部司馬孫堅,年少而有謀,朕封其為驃騎將軍,領(lǐng)洛陽五營、西園新軍,節(jié)制天下州郡之兵,總領(lǐng)司隸戰(zhàn)事?!?p> ?????
?。。?!
誰特么的是孫堅!這是出現(xiàn)在朝臣腦海中的第一個問題。
是涼州的宿將?
不是!
是關(guān)東的士族?
也不是!
他憑什么當(dāng)驃騎將軍?憑什么能節(jié)制天下兵馬?憑什么能讓漢帝廢了何進的大將軍之位?雖然何進只是個殺豬的,但是一個傻不拉幾的外戚對皇帝和士人都有好處啊。
“臣孫堅領(lǐng)旨,叩謝天恩?!?p> 正在群臣愣神之際,一個身材高大的白臉將軍踏入殿堂,在眾目睽睽之下接過了驃騎將軍的大印。
“大膽孫堅!你竟然攜刀上殿,你這是圖謀不軌,你知不知道這是死罪!”
“王允!你別吵吵了,這是朕允許的!”
“陛下,這不符合祖制??!”
劉宏為什么不愿意上朝?就是因為朝堂之上都是這種人,能不能辦事兒是一回事兒,重要的是他總是能在關(guān)鍵時刻跳出來給你添堵。
“此危難之時,諸位愛卿若是沒有力挽天傾之才,那就閉上嘴吧。小桂子,給朕宣第二道圣旨。”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典軍校尉曹操素有賢名、為官清廉,升曹操為司隸校尉?!?p> ?????
?。。?!
司隸校尉其實不是校尉,而是相當(dāng)于一州刺史,是妥妥的朝廷大員。但是因為司隸是皇城腳下,所以司隸校尉只能被稱之為校尉,而且比較尷尬。
這就跟后世的帝都市市長一樣,你確實也是省級干部,官職和權(quán)利確實也不小,但是放到帝都確實有些不夠看的。
但是那也是封疆大吏?。?p> “奉天承運,皇帝詔曰:劉備者,朕之親也,中山靖王之后,孝景皇帝之玄孫。素有大志,朕復(fù)其祖上之爵,封劉備為中山靖王!”
???
?。。。?p> 當(dāng)群臣看到孫堅、曹操、劉備三人跪下領(lǐng)旨謝恩之后,整個朝廷確實都傻了,沒有一個人知道下面想說什么?
“陛下!你是不是被這三位賊人挾持了?。俊?p> “朕好得很,你身為朝廷命官一天天的腦子里想的都是啥玩意?朕知道要是論耍嘴皮子,這朝堂之上沒有人是你的對手,但是你能解洛陽之困嗎?
現(xiàn)在已經(jīng)不是我大漢之天下了,現(xiàn)在這天下已經(jīng)是賊與朕共有天下!
朕欲求大才,當(dāng)不吝嗇爵位!”
一般的來說求才若渴這個詞語只可能出現(xiàn)在大爭之世,因為在大爭之世諸位君主相互征伐,搶奪人口、土地之類的資源,在這個時候人才才會顯得特別的重要。
身為一國君主,那就必須求才。你如果不求大才,那你的國家就弱、就挨欺負(fù),嚴(yán)重一點兒的就直接滅國,宗廟社稷、榮華富貴都完蛋。
這是從周朝的八百諸侯國開始然后打到只剩下戰(zhàn)國七雄,無數(shù)血淚才得到的實踐真知。
在大一統(tǒng)時代,你如果相當(dāng)官的話,那你沒得選,因為普天之下就只有一個皇帝。
燕昭王為什么高筑黃金臺?
齊桓公為什么稱管仲為仲父?
高祖皇帝為什么在秦末捏著鼻子封了一大堆異姓王?
從小打大收了一輩子別人跪拜的漢帝劉宏,走下了龍椅,在眾目睽睽之下對著孫堅、劉備、曹操三人下拜。
“大漢,拜托三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