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百三十三天-爭論二條
2018-10-16 星期二
今天是按照之前既定的運營策略工作的第一天,聚焦是書友會。
這個活動是幫助我們活躍用戶的。
吃早餐的時候,九月有了新的想法,可以利用這個活動對已有的社群用戶分層。
就在正式工作前的會議討論提了出來,明老師就非常的反感,覺得非常的不聚焦,而且已經(jīng)在社群的用戶能響應這個事情的很少。
昨晚我和九月討論過書友會需要細化,所以需要明老師提供成語和詩經(jīng)這些。
老師說沒有,而且覺得這些都是多此一舉,非常不理解。
早上吃早飯的時候,九月還興致勃勃,現(xiàn)在焉噠噠。
我就自告奮勇把內容重塑這個事情攬下來了,反正整理每個音頻內容重點,挑一些成語或者典故、詩經(jīng)也就半天的時間。
結果上午趙麗穎和馮紹峰的事件刷屏,我也八卦了起來。
九月覺得可以蹭熱點,然后我提供了三書六聘這個點跟我們的一說春秋結合。
九月覺得我們公眾號會員的六十四卦也是一個爆點,就想一起做。
這回明老師也同意,九月就開始做了,我想趕在中午午飯前出內容,就一直催促九月。
所以效果不算很好,最令人沒想到的是,發(fā)到用戶群里,居然被說“發(fā)的什么亂七八糟的東西”,大家有戲子誤國的負面情緒。
都是一說春秋的群,有些男士就很反感這個內容,有些女生就很喜歡這個內容。
也有已經(jīng)結過婚的就一起討論起來三書六聘這個事情。
還有個臺灣的女生,說臺灣已經(jīng)12聘了,然后具體是什么,說的很細節(jié)。
本來想蹭個熱點的,結果不算樂觀。
我應該是上午整理好100期資料的,結果后面看八卦去了,浪費了一點點時間。
而且后面50期內容確實成語、詩經(jīng)、典故都很少,很難找到打卡、傳播的點。
找明老師商量,他就覺得很多內容都可以打卡,我就覺得沒有傳播特質,有分歧,他就讓我先只做一半。
明老師現(xiàn)在一有分歧就喜歡叫停。
他的特點是做事很專業(yè),思路很清晰,產(chǎn)品自己一個人做了三年了,最了解用戶。
可是很喜歡叫停我們的計劃,影響我們的進度,后面還反問我們到底做了什么?!
本來我只管整理內容的,自作孽不可活嘛,我的八卦,讓九月多做了一篇文章,而且她想拿64卦做賣點,結果一中午都在給朋友解卦。
下午她還要準備本來上午應該做的公眾號二條的重陽節(jié)內容。
我就主動去給她做本來下午要完成的海報,把《春秋經(jīng)》的排序往后延期。
審美這種事情就是各有所好,所以明顯感覺我做的她都不喜歡。
晚上放棄早睡,找九月聊,重陽的二條并不能達到明顯增粉的效果啊。
為什么要把讀書會的事情往后面推呢,跟她聊目的導向。
跟九月聊之前,自己先好好看了看用戶們的朋友圈,然后加了幾個比較有特點的進行私聊,問問她們對一說春秋的看法。
可能是運氣不好,都不是我們的付費用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