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體育

不可復制的金牌教練

第119章 再次跑進10秒

不可復制的金牌教練 貳加壹 3337 2020-05-01 10:28:56

  “我們的運動員起跑都很好......”

  楊建進入狀態(tài),開始解說,很多詞匯根本就不用想,直接從大腦里蹦出,從嘴里說出來:“哦...王犇起跑更好,第一個沖上賽道,王犇的速度很快,王犇開始加速......”

  “王犇沒有對手,一開始就處于領先位置,王犇一騎絕塵...沖線......這是一個人的表演,王犇......”

  “9秒98,9秒98,王犇再一次跑進10秒,說明王犇現(xiàn)在競技狀態(tài)非常好,正常發(fā)揮了自己的水準,雖然沒有打破他自己保持的亞洲紀錄全國紀錄,這也是一個了不起的成績!”

  電視機中,解說員楊建,慷慨激昂的聲音,從電視屏幕中傳來。電視機前面的觀眾,一個個感覺熱血噴張。

  能夠跑進10秒,與經(jīng)常,每一次跑進10秒都有不同的意義。

  就比如國際上著名的運動員,現(xiàn)如今的世界紀錄保持著格林,他最好的速度是9秒78,他也未必每一次都能跑進9秒80,十次比賽,九次,只能跑進9秒90,而那一次只是意外,或者奇跡...

  就比如原本的亞洲紀錄保持者,黃種人中,第一個跑出10秒整成績的尹東浩司,在整個職業(yè)生涯中,也僅僅一次跑出10秒整的成績...

  王犇在不久前的亞洲運動會上,跑出9秒96的成績,在隨后的比賽中,只能跑出10秒零幾的成績也不例外。

  每一個運動員,都會有一個狀態(tài)起伏,極少會有一次起伏,能夠讓運動員接近,或者直接突破曾經(jīng)最好的速度。

  王犇亞運會跑出9秒96,現(xiàn)在僅僅是城運會的預賽,就跑出9秒98,就已經(jīng)說明王犇的競技狀態(tài)保持的非常好。

  競技狀態(tài),是影響一個運動員成績的關鍵。競技狀態(tài)越好,成績就會越出色。

  ............

  賽場上,余偉也是目瞪口呆:“這家伙,難道以前的起跑方式,改良之后并不影響成績?”

  余偉也是運動員出身,他很明顯的看出來,王犇起跑姿勢的改變。

  這種改變幅度并不是很大,對于運動員來說,每一個細微的動作改變,就是一個習慣的改變,就需要不斷的反復練習,不斷的習慣性訓練。

  王犇的在起跑姿勢上,變化其實也不大,僅僅是左右腳前后助跑器距離大了一些,這是正常的。王犇身高不斷增長,雙腿長度的增加,助跑器之間的距離,自然也會隨之加大...

  可是偏偏,王犇起跑的時候,右腿微微向外撇了幾公分...

  這個細微的變化,余偉也直接看出來了,所以一直都是很擔心的。

  “還好,速度不錯,看來小張還是眼光毒辣,這些許細微的改變,都能看得出來...”

  余偉松了口氣:“王犇的狀態(tài)保持的不錯...”

  豈止是不錯,競技狀態(tài),并非想要保持就能保持的。并不是想跑出巔峰速度,就可以跑出巔峰狀態(tài)的:“小張應該有辦法,訓練的時候,就讓運動員保持了競技狀態(tài)...”

  一個穩(wěn)定的競技狀態(tài),才有利于突破自我極限。

  也就是打破自己的最好的成績!

  余偉向張奔走去。

  在不遠處,有兩三個扛著攝影機,并不是記者的人,碰到了一起:“回去進行視頻連接,然后給張教練??磥硗鯛母淖兤鹋芊绞剑]有影響王犇的成績,要不是王犇終點處收了力,恐怕就要打破他自己的紀錄了。”

  這幾人正是科研組的科研人員,他們需要每時每刻關注王犇每一組起跑,每一次比賽。找出王犇訓練的不足,跑步的瑕疵。

  張奔平靜的神情下,心中也松了口氣:“前半程加速比之前快了不少,步幅少了一步,之前是46步,現(xiàn)在是45步,在步幅改動上,王犇的提升出乎我的預料,回去之后,再進行商討......”

  作為教練員,自己的弟子成績進步,就是教練員最主要的工作。而運動員成績提升,就需要教練員有一定的水準...

  這一次細小姿勢的而改變,就是因為王犇奔跑之中,張奔認為的一些瑕疵動作。

  其實一開始,張奔已經(jīng)做好了心理準備,會影響王犇的一些成績的。現(xiàn)在,張奔松了口氣,王犇的天賦,讓他也感覺到驚訝。

  看著遠處王犇揮手與觀眾臺上的觀眾互動,甚至還簽了幾個名。

  回到了張奔這里,張奔讓他套上外套?,F(xiàn)在天氣還是有些冷的,剛剛劇烈運動完需要保暖防止感冒。

  “步幅,還是需要縮減......”

  張奔幾人到了車上,趕往賓館,張奔指著視頻:“你需要加強柔韌訓練,盡量拔腿在抬高一些,小腿盡量前伸,把每一步的步伐爭取跑到2.3米到2.4米。你現(xiàn)在的步幅只有2.1到2.2米,以你的身高腿長,在不犧牲步頻的情況下,可以提升縮減步幅。”

  張奔很清楚,短跑運動員,如果在相同頻率下,步幅大的運動員,無疑會先跑完百米。

  現(xiàn)在王犇步幅有了減少,從48步到現(xiàn)在的45步,如果全力跑,終點不收力,很容易就打破了自己的紀錄。

  比如劉飛人跑110米欄,從起跑到第一個欄,是13.72米,一開始劉飛人是八步上欄,后來改成七步上欄。不僅是改變的跑法與習慣,而是技術的改變。

  比起跨欄的技術難度,短跑比賽改變的難度無疑難度小了很多。

  ......

  “王犇今年一年的狀態(tài)都很好......”

  養(yǎng)傷中的陳海見,也在看直播。陳海見的教練,嘆息一聲:“王犇成績一旦提升上去,就很難掉落下來,看來有機會,我要去向小張教練,不,向咱們的總教練取取經(jīng)。”

  陳海見雙眼看著電視機,雙眼中精光閃閃。

  運動員,特別是短跑運動員,成績起起伏伏,狀態(tài)好的時候,有時也不一定能夠打破自己巔峰時期創(chuàng)造的成績。王犇卻是不同,自從成績一路提升以來,王犇的成績最多不過有0.01到0.03秒的落差。作為運動員,對于這種成績的穩(wěn)定性,無疑是很羨慕的。

  “王犇才是適合百米賽道的......”

  ............

  “不錯!”

  歷城,某小區(qū)內(nèi)。

  陳老坐在沙發(fā)上,滿臉紅光。

  他已經(jīng)不知道自己已經(jīng)多長時間,沒有這樣放松過了。

  “這個王犇,的確讓人感覺到意外...”

  在另一旁的沙發(fā)上,坐著兩個中年教練,這兩個中年教練,都是競管中心的教練員,陳老讓他們過來的。

  對于王犇,他們還是有些了解的:“沒想到,這才短短一年時間,王犇就取得了這種成就,真是了不起!”

  運動員能夠不斷突破自我極限,這是意志力的比拼,是天賦決定的。

  陳老搖了搖頭:“王犇或許是真的適合賽道,但最主要的并不是王犇這個人適合賽道,而是有一個善于發(fā)現(xiàn)他,并且培養(yǎng)他的教練。你們能夠想象到,當王犇成為市體工隊教練的時候,提出了什么要求?”

  兩個教練面面相覷。

  陳老長吸一口氣:“就要求帶著兩個人!一個就是王犇,一個就是李亮。王犇很幸運,現(xiàn)在教練還是張奔,李亮自從換了教練,就極少有出色的成績了?!?p>  兩個教練員有些難以置信,要是他們,會不會有這種魄力,帶著兩個初中生去任職。

  “而且,當時市體工隊,要求開除王犇,是張奔極力力保,打下包票,才讓王犇這個短跑天才,繼續(xù)奔跑在賽道上的。”

  陳老感慨不已:“張奔當初,就以若是王犇成績不進步,他就辭職為擔保的...”

  “嘶...”

  兩個教練倒抽一口氣,要是他們,是絕對沒有這種魄力的。

  這不是意氣用事,要是沒有絕對的把握,那可是砸自己的飯碗的行為。

  ............

  下午,一處體育場內(nèi)。

  “下午還有比賽,這個時候還要訓練?”

  余偉感覺不可思議,感覺到張奔很是瘋狂...

  “這不是訓練!”

  張奔微微搖頭:“我只是想要他保持競技狀態(tài),保持那一刻澎湃的心。還有,每一次的訓練,都是一種熟悉自己技能的過程?!?p>  咧嘴一笑,張奔說道:“越是熟悉自己的技能,就越是能夠發(fā)現(xiàn)自己的缺點,就能夠改進缺點,達到完美...”

  “有這么多的講究?”

  余偉也是運動員,也做過教練員,這種理論還是第一次聽說。

  張奔點了點頭,這是他們的條件不足。

  運動員雖然不可能,像修煉內(nèi)功那樣,來一個一朝頓悟。卻也差不多...一個運動員,如果真的形成了自己的風格,那才是邁向巔峰的開始。

  1888年,澳大利亞短跑運動員舍里爾在觀察袋鼠奔跑時,發(fā)現(xiàn)它在起跑前總是先彎曲一下軀體,幾乎貼到地面,然后閃電般地向前竄出。

  他恍然大悟,模仿袋鼠彎腰起跑的姿勢,于是一鳴驚人,戰(zhàn)勝了所有的對手。

  科學家對這一起跑原來理進行研究后得出結論:彎曲的身體猶如一根繃緊的彈簧,在起跑的一剎那,彈簧突然伸出,同時爆發(fā)出強大的沖擊力,在最短的時間內(nèi),使運動員為擺脫靜止狀態(tài)而得到向前沖的最大初速度。

  這種新穎的“蹲踞式”起跑,至今仍在沿用。

  獵豹被稱做動物王國的短跑冠軍,它踏著地面奔跑如飛。

  一位芬蘭短跑健潛心研究獵豹奔跑的姿勢,先后創(chuàng)自下十幾項世界紀錄。

  無獨有偶,烏干達選手阿.布阿就是以斑馬開路練習長跑;

  埃塞俄比亞的馬拉松名將常和馴服的小獅子輪流領先;

  而肯zd尼亞的運動員,常常緊緊跟隨大駝鳥一起奔跑。他們一邊模仿動物的蹬跑姿勢和動作,一邊力求跟上動物奔跑的節(jié)奏,使訓練緊張而有趣,從中也悟出了跑步的真諦。

  他們運用這些“秘密武器”,在45分鐘內(nèi)連破5項世界紀錄,被公認為賽跑技術史上的里程碑。

  所以,找出新的跑法,適合自己的跑法,真的很重要。

  張奔不會讓王犇真的與他們一樣,至少,在科學的引導下,引導王犇,能有一個不斷認識自己的過程,形成自己的風格。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