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里,付卿坐在客廳的沙發(fā)上,閉上眼睛,用手輕輕地揉著太陽穴。
今天真是心累,一大早迷失進了黑域,好不容易回來,又接到了民調(diào)局的第一個任務(wù),下午做任務(wù)的時候還跟城西的副組長結(jié)了梁子……
要說收獲呢,其實也有,在黑域里掙扎的時候,明顯感覺到自己意識空間的老禪師似乎蘇醒了,而且自身愿力也在黑域怨靈的回饋之下達到了前所未有的存量,雖然很快就消耗掉了大部分,但剩下的這些也將近原本的三倍了,足以支持一個小時的“咸菜領(lǐng)域”。
付卿停下了手上的動作,他有些猶豫,要不要今天晚上進意識空間看一看?
這是他一直期待的事情,甚至還想主動作死來促進他的蘇醒,但是當(dāng)這一刻真正到來的時候,付卿卻遲疑了。
自從失憶以后被加強到極致的第六感告訴他,如果接受了意識空間那位老禪師,那么自己的人生會出現(xiàn)非常大的轉(zhuǎn)變。
糾結(jié)了好一會,付卿最終決定暫時擱置問題,先洗澡睡覺。
半個小時后,付卿躺在床上,看著窗外燈光投射到天花板的影子,靜靜地發(fā)呆。
他失眠了。
一方面是因為自己現(xiàn)在的情況,走進玄學(xué)世界是他一直以來的愿望,但當(dāng)他真正邁出這一步的時候,開始正視其中潛藏的風(fēng)險,一旦涉入那些事情,就再也無法回到原本的平靜生活了。
另一方面則是因為,這幾年都是阿咪陪著自己入睡,今天晚上阿咪不在,他感覺心里空落落的,盡管精神上感到了明顯的疲憊,但就是睡不著。
一直翻來覆去折騰了半宿,付卿也不記得自己是什么時候睡著的了,他睜開眼睛,看到了窗口漏進來的微茫晨光。
胸前沉甸甸的,一團溫?zé)?,阿咪不知什么時候溜了回來,此時正窩在他的懷里。
付卿緩緩?fù)鲁鲆豢跉?,突然輕松起來。
一種莫名的感覺涌上心頭,只要還能在這樣的早晨醒來,無論未來怎樣變化,都不足為懼。
他伸手撫摸著阿咪的頭,然后雙手輕輕將它抱在懷里。
察覺到他的動作,阿咪閉著眼睛在他胸口蹭了蹭,然后輕輕地啊嗚了一聲。
靜靜地躺了十來分鐘,一直到綠屏手機的鬧鐘響起,阿咪很自覺地從他身上下來,付卿才起床,給自己和阿咪準(zhǔn)備早餐。
吃完早餐,出門上學(xué),一路順利。
到了學(xué)校,依舊是復(fù)習(xí)、做題、聽老師講題的循環(huán),中午和下午跟小西一起出去調(diào)查,晚自習(xí)后回家,洗澡,睡覺,然后開始新一天的循環(huán)。
付卿似乎完全忘記了還有個隨身老爺爺?shù)戎约喝グ輹?,像是過去數(shù)千個日子一樣,過著平凡而瑣碎的生活。
一直到通明再次找到他。
付卿再次見到通明,是在周日的中午,他隨著人流涌出校門,一眼就看到了站在路邊的白色身影。
他這次沒有穿那件帶兜帽的長袍,而是直接穿著白色僧衣。
乍一看到他,付卿愣了好一會兒。
通明也沒有說話,兩人隔著人群對望了好幾分鐘。
終于,通明雙手合十,看著他說了一句,“請隨我回東安寺,參加入寺儀式?!?p> 付卿愣了一會兒,最終也雙手合十,跟著通明一起,走向了東安寺的方向。
通明眼中閃過淡淡的金光,兩人沒有引起任何人的注意,就連平時看到會點頭打招呼的同班同學(xué)也徑直從他身邊走過,好像他不存在一樣。
所處之地一片空明。
見此情形,走在通明身后的付卿突然想起,不知聽誰說過,通明是東安寺這一代的“佛子”,根據(jù)付卿多年看小說的經(jīng)驗,一般只有天賦異稟被寄予厚望的人才會獲得這樣的稱號。
一路無話,兩人之間彌漫著一種清凈自在的氛圍,付卿逐漸安定下來,默默地跟著通明的腳步。
二十多分鐘后,兩人來到l了山上,東塔公園的一側(cè)。
通明走進竹林,身形一轉(zhuǎn),消失在空氣中。
付卿愣住了,上次他過來,是通明在一棵紫竹面前念念有詞地轉(zhuǎn)了好幾圈才看到真正的入口,而這次通明直接進去了,自己怎么辦?
需要念什么咒語么?還是經(jīng)文?
不不不,還是得先找到那一棵特定的竹子?
付卿一時之間有點懵。
不過,他很快就平靜了下來,通明身后似乎還留下了些許說不清道不明的韻味。
付卿閉目凝神,嘗試讓自己進入之前類似入定的狀態(tài)。
幾個呼吸后,他睜開眼睛。
世界在他的眼里換了個模樣。
在這一小片紫竹林中,彌漫著淡淡的煙霧,中間留下的空洞形成了一個特定的軌跡。
付卿嘗試著按那一道軌跡走了兩步,眼前景色模糊起來,他加快了腳步,不過十幾步,周遭景色變化流轉(zhuǎn),并迅速定型。
他站在一座古色古香的牌樓前,可以看到門洞內(nèi)空曠的長廊和寥廓的遠山。
身穿白色僧袍的通明雙手合十,就站在離他五六步距離的地方,靜靜地看著他。
見他這么快就進來,通明輕輕頷首,轉(zhuǎn)身帶路。
穿過牌樓,才是真正的山門所在。
臨近牌樓時,通明驟然高聲口宣佛號,在門洞的空氣中激起了細密的波紋,足見其聲音的穿透力。
穿過牌樓,長廊和遠山化作泡影,隨著空氣的波動彌散殆盡。
眼前的景象還未完全清晰,付卿邊聽見三聲鐘鳴,隨后腳步聲四起。
當(dāng)一切平息,付卿抬頭看去,頓時呆住了。
不就是歡迎我一個新人入寺么,這么隆重的嗎?
山門之前竟然鐘鼓齊備,遍布僧眾,足有八九十人,人人皆著僧衣,手中持具,灰白黃紅黑顏色各異。
這是佛教儀軌,所謂的“鐘鳴三下,接板集眾”,一般是大型儀式召集全部僧人使用的。
只是,這種架勢,有些似曾相識……
通明領(lǐng)付卿前來,便自顧自地回到了山門前的隊列。
身穿黃色內(nèi)衫黑色袈裟的普通老和尚抬手示意。
霎時間鐘鼓齊鳴,禮樂并奏。
老和尚轉(zhuǎn)身,面向主殿,早有香爐設(shè)在身前。
罄聲悠悠,普通和尚從身邊侍者接過線香奉上。
隨后,他將手中方布完全展開鋪在遞上,虔誠跪下,叩拜三次。
大展?
看到這種展具方式,付卿感覺受寵若驚,這是什么待遇?
然而,更讓他震驚的還在后面,普通和尚起身,轉(zhuǎn)向付卿這邊,在鐘鼓聲中緩步走來。
來到身前時,老和尚低眉順眼,雙手合十,聲音卻如同驚雷一般炸響在付卿耳邊。
“恭請方丈,慈悲!慈悲!”
我???
方丈???
付卿終于明白了這種莫名熟悉感的來源,當(dāng)初為了跟同學(xué)爭論“住持”跟“方丈”的區(qū)別,他特意查過相關(guān)的佛教儀軌。
這哪里是什么入寺的歡迎儀式?
分明就是寺廟中和尚晉升方丈的升座儀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