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老區(qū)三兄弟

第43章 寨背修出光明路

老區(qū)三兄弟 司徒文曲 2295 2020-01-21 06:17:01

  添雄遞交入黨申請書后,第一件事就是找交通局長,爭取屯屯通。

  屯屯通是十五規(guī)劃中提出的,是要在繼續(xù)推進村村通的基礎(chǔ)上,在有條件的地區(qū)開展屯屯通工程。不是一刀切,也不是硬指標(biāo)。

  福建省是在廣東和浙江推動下,把這一條列入省十五規(guī)劃的,上杭是貧困縣,把這一條定為,采取公建民助措施,抓好屯屯通試點工作。

  因為添雄建了橋,開了民間集資修建公共事業(yè)的先河,加上添雄總往那跑,交通局把厚洋屯列為了試點屯。

  屯屯通也是有標(biāo)準(zhǔn)的,路基厚度要達到30公分,路面寬度達到3米,水泥厚度達到10公分,每隔500米要有6米的會車調(diào)頭場。

  按標(biāo)準(zhǔn),每公里應(yīng)投資30萬,一延米300元。交通局只能投20萬,村民要集資10萬元。

  從厚洋到寨背是2.5公里,厚洋屯本身還有500米長,3公里需要30萬,每人要攤600元。這對剛集完資修橋的鄉(xiāng)親們來說,負擔(dān)重了些。

  但是交通局那60萬元太有誘惑力了,可不是哪個屯想要就能要得到的。就拿修橋來說吧,厚洋得到了5萬元補貼,后來建橋的一分也沒得到,他們只能修步行橋。

  他又看到溪南的2.5公里連著3個屯,有300戶人家,1500人,如果把這些受益人群加進來,就能攤薄厚洋鄉(xiāng)親的捐款額。但是,他無法跟那三個屯溝通。就在這時,老支書來了。

  原來老支書知道他已經(jīng)跑通了交通局,來幫他解決集資的難題來了。沒等他開口,老支書就說:“說個數(shù)吧!要集多少錢?”

  “30萬,光厚洋集,一戶得攤3000元左右。我想……”

  “你想把沿線三個屯鄉(xiāng)親動員出來捐款是吧!把3000元分4份,一份不到800元,這個事交給我了。你準(zhǔn)備什么時候開工?”

  “我要找人測量,還要組織隊伍,恐怕要一個月吧!”

  “那就以一個月為期,我把30萬集上來給你。你忙你的去吧!我回去了。”

  添雄被老書記的態(tài)度驚呆了,望看他的背影說:“這才是共產(chǎn)黨員,專揀重擔(dān)挑在肩,太讓人服氣了?!?p>  添雄又去交通局找來了修路的技術(shù)員,還是用自己的錢招待他們。

  技術(shù)員們沿途勘測后說:“你抱了個金娃娃呀,這條路經(jīng)多年踩踏碾壓,基礎(chǔ)很好,只需三個地方拓寬成6米就可以了,路基這30萬你連10萬都花不了?!?p>  添雄詳細一問才知道,縣里給的錢是夠抹水泥的。一延長米3平方米,300元錢,水泥500元一噸,一噸20袋,一袋25元,一延米3袋就夠了。

  沙子用農(nóng)用三輪車從鄉(xiāng)里運到寨背,一車60元,足有兩立方,夠抹兩延米的了。

  那么一延米的料錢才100元,200元是工錢,怪不得技術(shù)員說自己抱了個金娃娃呢。

  技術(shù)員告訴他說:“現(xiàn)在干工程的圈里有一句話,叫做一橋、二路、三蓋樓。一個橋動輒上百萬,一公里路開口就是幾十萬,一套住宅開口就是十幾萬,包工頭都發(fā)財了。你要不想干,轉(zhuǎn)手包出去就能賺個十多萬。”

  添雄如夢初醒,馬上找支書去了,他告訴支書,錢夠了,不用集資了。然后把技術(shù)員說的話原原本本地向他學(xué)了一遍。

  老支書握住添雄的手說:“你能跟組織上說這些,我沒看錯你。你看這樣行不?咱們該集資還集資,再修一條3公里,把8個屯通上水泥路,剩下那兩個屯以后再找機會修?!?p>  添雄說:“這個我得算算再說,我現(xiàn)在想的是,要在寨背成立筑路隊,組織一些困難家庭的木瓦匠進來,讓他們以工代資,這樣做有兩個好處,一是掃除死角錢好集,二是多人看著錢公開?!?p>  “好!就照你說的干!但是,多修路的事,先不要向群眾公開,到了該公開的時候再公開,這是做群眾工作的策略,以后我再教你?!崩蠒浥闹硇鄣募绨蛏钋榈卣f。

  添雄仔細地算了一遍,6公里有60萬就夠買水泥和沙料了,加上6個錯車調(diào)頭區(qū),有4萬也夠了,用10個人,每人每天100元,兩個月是6000元,需要6萬。

  全村5000人口,每人100元,可集上50萬,花上10萬,剩下的40萬干什么呢?

  他帶著這個問題又去找老支書了。老支書說:“我想給這兩條路安上路燈,你看行嗎?還想把墟的地面都抹上水泥,三六九逢集不怕下雨,平時是一個廣場,讓村民們有個活動的地方,你看行嗎?”

  “好是好,可是您考慮過路燈要耗電,村里能支付得起嗎?”添雄提出了尖銳問題。

  老支書笑了,拿出一棵煙遞給他說:“我去鄉(xiāng)里開會時,發(fā)現(xiàn)鄉(xiāng)里的路燈上面都有一個斜板,象皇上帶的帽子上面的板。我就納悶,一問才知道,那叫太陽能板,能發(fā)電,那個路燈叫LED,用那塊板發(fā)的電就能點亮,那燈省電,還越點越亮。”

  “老書記您這么大歲數(shù)了,對新事物還這么關(guān)心,真讓我佩服。”添雄發(fā)自內(nèi)心地稱贊道。

  “別拍馬屁,這些年我沒給村民辦幾件好事,是你這座橋把我擂醒了,我退位之前總得干點啥吧!”老支書說。

  添雄又想起了老支書說的該公開時再公開的話,問道:“這么好的事,怎么不大開旗鼓地公開干呢?”

  “有挺多事說出來不如干出來,人多嘴雜,說啥的都有,許多事都是沒等干呢,就被查喳黃了。再者說,你用的是交通局的錢,就更不能聲張了,上邊知道咱們這么干,出來擋橫就麻煩了,不聽他的,人家不撥錢,你怎么辦?”

  添雄聽老支書這般推心置腹地說,感到他老人家沒拿他當(dāng)外人,心中感動極了,問道:“安一桿你說的那樣的燈需要多少錢?”

  “聽說5000元,不知道有沒有貓膩,就算這個價,咱們100米安一盞,也就60盞,30萬元,抹一個水泥廣場,再安幾盞燈,有10萬也夠了。有了這些燈,那4個山坳屯就不怕走夜路了?!?p>  添雄從老支書那里回來,覺得渾身有使不完的勁兒,他開始挑人了。

  寨背村木瓦匠不少,厚洋就有20多個,添雄一個也沒用,專在四個山坳屯里選,那里要比坳外溪邊的屯落后,連添喜這么個二楞子,在他住的那個坳里就算大能人了。

  筑路隊每天都以100延米的速度挺進著,兩個月就把路全修完了。正當(dāng)鄉(xiāng)親們在水泥路上歡騰時,老支書引來了路燈安裝隊,每盞燈以3500元的價格成交,包運包安裝。安裝隊一共安裝了72盞,4座橋上各安了兩盞。

  添雄的筑路隊又修廣場了,一個1000平米的水泥廣場被4盞燈圍著,一到晚間,鄉(xiāng)親們自動組成斗獅子隊和舞龍隊,上千人圍觀,洋溢著和諧歡樂的氣氛。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shè)置
設(shè)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