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攸想考驗杜預,看他是否具有真才實學,真如舅舅說的那樣。他親自召見杜預,準備聽聽杜預的滅吳之策。
“參見齊王!齊王千歲千歲千千歲!”杜預拜道。
“杜尚書,免禮。孤聽羊老將軍說,你有經天緯地之才,向孤舉薦你。孤今日想聽聽,如若我大晉舉傾國之兵滅吳,如若是你來指揮,該怎樣做?”司馬攸試探道。
“羊老將軍過獎了。依臣所見,我大晉首先是戰(zhàn)略上失誤。應該先南后北,先滅吳,統(tǒng)一天下,再征討鮮卑和匈奴等異族。如今東吳皇帝孫皓昏庸殘暴,人心思變,名將陸抗逝世,不趁此良機一舉滅吳,遷延日久,倘若將來東吳換了一位明君,勵精圖治,則統(tǒng)一天下又要難上許多倍……”
“說得好!”司馬攸投來贊許的目光,這也正是他心中所想。
“臣有滅吳十策:一,遣使節(jié)赴東吳議和,進獻國書,迷惑孫皓,使孫皓輕視晉軍,不思進?。欢?,派人結交東吳大臣,收買對孫皓不滿之人,打探長江防務;三,厚待東吳降臣,瓦解東吳將士之抵抗決心;四,發(fā)布討賊檄文,歷數孫皓罪惡,號召東吳百姓響應,順應民心;五,由安東將軍王渾統(tǒng)領山東、淮南之軍10萬,從東線發(fā)動對東吳濡須、巢湖一線的攻勢,牽制江南之軍;六,由臣統(tǒng)領荊襄步兵10萬,進攻西陵、江陵一線,打通荊州水路;七,由龍驤將軍王濬統(tǒng)領益州水師10萬,從巫峽、建平一線水路,順江東下,直逼建業(yè);八,由左將軍胡奮率領10萬青州軍直逼夏口一線,奪取江夏,打通三江口水道,切斷江南和荊州的聯(lián)系;九,由鎮(zhèn)東將軍司馬伷起10萬徐州軍攻打廣陵,取京口和揚州,防止吳國遷都;十,由齊王親自帶領南中軍、蜀軍10萬,向交州一線發(fā)動攻勢,奪取交趾、九真、日南三郡,牽制交州兵入荊州,同時取得五溪蠻夷的支持。如此十策施行,則東吳必滅,天下一統(tǒng)?!倍蓬A一口氣說完了他的滅吳十策,齊王司馬攸驚訝了,這是多么詳細的滅吳計劃,需要多么縝密的心思和長遠的目光。杜預雖是文臣,卻有如此應變指揮能力,真是一名不可多得的曠世奇才。
“好!當年諸葛孔明的《隆中對》也不如杜尚書的《滅吳十策》啊。你做度支尚書太可惜了,孤馬上上表皇上,表奏你為征南大將軍,荊州大都督,接替羊老將軍的職務?!彼抉R攸贊賞道。
“臣拜謝齊王!愿我大晉早日實行《滅吳十策》,結束這亂世,一統(tǒng)天下,還百姓一個和平盛世?!倍蓬A下跪叩拜道。
齊王司馬攸上疏晉武帝,言杜預之事,并且表明羊祜多次推薦。晉武帝司馬炎同意,由杜預接替羊祜之職務。
羊祜得到消息后,大喜。雖然時日無多,但是他明白,有杜預在,滅吳只是時間問題。他可以放心了。
此時的東吳西陵太守吾彥,從長江下游發(fā)現(xiàn)許多木屑,他深感憂慮,說明晉國已經在打造戰(zhàn)船,準備發(fā)動對東吳的戰(zhàn)爭了。聽說襄陽城內,那個戰(zhàn)爭瘋子杜預當了荊州大都督,遲早西陵免不了一場大戰(zhàn)。陸抗大都督臨死前曾經交待他:“西陵乃是荊州的門戶,一旦西陵失陷,則晉國的水師可以順流東下,直取建業(yè)。而晉軍可以從西陵城南下,荊南無險可守,荊南四郡必然不再為東吳所有。西陵失,則荊州失;荊州失,則東吳亡?!蔽釓┥鲜鑵菄实蹖O皓,請求從武昌,江陵派遣軍隊,然后自己從西陵向襄陽進軍,三面合圍襄陽城。只要破了襄陽,則讓晉國徹底喪失伐吳的地利之便。而且把長江中發(fā)現(xiàn)木屑一事向孫皓稟報。
孫皓不允。武昌是陪都,一旦有閃失,東吳人心必然不穩(wěn)。建業(yè)有長江天險,又沿江布滿鐵鎖,江底淺灘處放置了鐵錐,這吾彥,真是杞人憂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