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一柔在回家的路上收到了何珊發(fā)來的一張照片。
那是夜里的一團火焰,火焰后面,是一對看起來五十多歲的夫婦,他們咧嘴笑著,好像在聊什么很有意思的話題,看起來很開心。
過了一會兒,陶然也發(fā)給她了一張照片。同樣是那團火焰,只是火焰后面,是何珊。她微笑地望著另一邊,眼睛里有一道光,火光映著她的臉,看起來溫暖而舒服。
這張照片應該是陶然偷拍的。他們現(xiàn)在在秦嶺山里,在一個農(nóng)家借宿。
在他們離開前,江一柔特地囑咐陶然,請他務必照顧好何珊。她不確定何珊從這次的旅行里能夠重新拾起多少的自己,但讓她暫且離開這里,絕對是正確的選擇。
想想距離他們離開,已經(jīng)有一個星期了。一個多星期前,何珊說想要一個人旅行,江一柔擔心她一個人的安危,情急之下,還是求助了陶然。
可是后來,江一柔才知道,陶然的一組攝影作品被一本著名雜志看上,想和他面談,但是,陶然卻因為要陪何珊,放棄了這個機會。
江一柔走出地鐵站,天已經(jīng)黑了,地鐵口那一排小吃店也亮起了招攬食客的燈牌。江一柔很喜歡這里叫囂著的煙火氣,熱鬧,又市井。
她剛走過,一股子香氣將她又拉了回來,那是鐵板豆腐的香味。正好這時肚子嘟嘟叫,于是她便買了一份。
鐵板前,賣豆腐的大姐抄起手邊的塑料瓶向鐵板上噴油,油一碰到高溫的鐵板便“滋滋”地響起來,油氣撲鼻。大姐將鐵板上碼好的豆腐往油上撥了大約八九塊,白嫩嫩的豆腐煎的直冒熱氣。正反面來回煎了一會兒,大姐撒了些蔥花兒在上面。白底的豆腐,加上上面的紅辣椒面,再配上翠綠的蔥花,這一份鐵板豆腐光是看起來已經(jīng)讓人食指大動了。
“好了,現(xiàn)吃還是打包?”大姐邊將豆腐鏟進紙盒里邊問。
江一柔毫不猶豫地選擇了現(xiàn)吃,她的口水都已經(jīng)咽了好幾次了。
拿到手的那一刻,江一柔就忍不住叉起一塊送進了嘴里,可奈何太燙,她只好先咬下一個角。前味是蔥油味兒,輕輕嚼兩下,辣椒的辣鋪滿了舌頭,雖說辣椒看著不多,可勁兒挺大。接著,嘴里剩下的是豆腐的清甜,嫩嫩的豆腐在唇齒間穿梭。
江一柔捧著一盒鐵板豆腐往家走去。走到樓下,路過小區(qū)的健身區(qū)時,那里正好沒人,于是她便走過去坐在一個秋千上。
這時的天氣很晴朗,能夠看到一輪明亮的月亮掛在頭頂,幾朵大塊的云隨風飄過,就像匆匆路過的行人。旁邊的草叢里,有黑影閃過,那是小區(qū)里的流浪貓,經(jīng)常有大爺大媽買些貓糧放在它們常出沒的地方。
這個小區(qū)有些年代了,每棟只有六層樓高。從這里望去,面前的那棟樓,好像大多數(shù)的窗戶里都亮著燈。在那些窗戶后面,是什么樣的場景呢?一家人坐在一起吃飯?情侶相互依偎著看電視?還是,也有一個人獨坐家中?
這時,眼前的那棟樓上,又有一盞燈亮了起來。一只貓從草叢里跳出來,惦著腳尖,頭也不回地走開了。紙盒里的鐵板豆腐也吃完了,只剩著一層紅油和幾粒蔥花。
江一柔將盒子扔進垃圾桶,走向面前的某一棟樓里,然后從包里掏出鑰匙,打開一扇門,里面是黑的。她在墻邊摸著打開開關(guān),這棟樓又有一盞燈亮了起來。她關(guān)上門,走進去,脫掉外套和鞋,窩進小沙發(fā)里,隨手打開旁邊的筆記本,點開音樂軟件,插上耳機。她進入了另一個世界,只是那里,還是只有一個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