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頁 短篇

嫻說

③⑥變

嫻說 慕雨嫻 1567 2020-08-02 22:44:33

  幾天前和高中時代的一個同學一起吃了頓飯,兩年沒見,感覺她還是原來的樣子,一點兒也沒變。

  或者應該說,從高一結(jié)束分班到大一到大學畢業(yè)到現(xiàn)在,她一直都是我記憶中的樣子。

  但其實也變了,變成了一個碩士學歷的畢業(yè)生,有了男朋友,開始玩游戲,找到了很不錯的工作。

  不久前看她發(fā)畢業(yè)的動態(tài)時就很感慨,一起高考一起邁進大學校門,如今她已經(jīng)碩士畢業(yè),而我卻還拿著本科學歷,莫名的心酸。

  有時候真的覺得,自己或許從始至終都是個失敗者。

  每一次看著別人的大學的招聘會與自己的大學的招聘會的差異時,心中總會暗自后悔,想著高中時代為什么不多努力一些。

  但時如逝水,永不回頭,過去已經(jīng)永遠的定格,能改變的只有未來。

  于是就會想著再努力一次,不只是把從前的遺憾補上,也是希望能讓未來朝著更好的方向發(fā)展。

  畢竟變是絕對的,不變是相對的,世間的一切都是不斷向前運動著的,人也一樣。

  原本還說,等我考到了我想去的地方,我們就又能在同一座城市上學,這樣周末時又可以常常見面,期末也許還能一起回家。

  但這如今已經(jīng)不可能實現(xiàn),我大概只能和其他人履行這個約定了吧。

  又想起另一個小伙伴,我們的認識得要追溯到小學時代了,那時她在我的隔壁班,我們不熟,關系僅停留在我認識這個人,見到了能叫出她的名字的階段。

  什么時候開始成為朋友,算是成為朋友的呢?仔細想想應該是初一。

  那時按照片區(qū)劃分學校,我家這一片破天荒的劃到了師范學院附中,在那里我又遇到了她,仍然是在我的隔壁班。

  面對許許多多的陌生面孔,她這個不算很熟悉的朋友就成了最熟悉的人,我們的關系也就更近了些。

  初二我轉(zhuǎn)學之后就沒再見過她,但也不知道是什么時候留的聯(lián)系方式,總之,時不時的也會聊幾句。

  后來上了高中,沒記錯的話她又出現(xiàn)在了我的隔壁班,某次我們還一起回到曾經(jīng)一起念過的初中,雖然老師們也還記得我,但相比之下更熟悉她。

  緣分有時確實是一種奇妙的東西,我們這同學緣分實在是過分巧妙了些。

  后來她考上了本地的師范學院,我們直到去年才有幸見了一面。

  說約飯時媽媽正好和我一起在外面,問時她也說不介意媽媽和我們一起約,反正她也認識。

  那天我們聊了很多,印象最深的是她說某次她們?nèi)ス湔衅笗逗啔v時,某家公司看到她們的本科院校時毫不猶豫拒絕的事。

  那時她已經(jīng)工作了一陣子,但她說她已經(jīng)改變主意想要去考研了,因為她的本科學歷,找工作實在是過于困難了。

  我還記得那時媽媽說她想讓我考本校,但我始終執(zhí)著于我想考的學校,而后她對媽媽說,她原本覺得沒什么,但現(xiàn)在深刻的發(fā)現(xiàn),考研就要考好的學校,否則還不如不考。

  直到現(xiàn)在我都很慶幸那天我?guī)е鴭寢屢黄鹑コ粤四穷D飯,因為那同學的親身經(jīng)歷被她聽進了心里,她也終于能夠理解我執(zhí)著于這個學校的原因。

  當然了這并不絕對,對很多人來說,需要的只是一個學歷而已,學校好與不好并沒有什么所謂,只要能上線,考在哪里都一樣。

  但也有很多和我們一樣的人,我們努力考研不只是為了那一本碩士學位證書,更是因為我們想去的地方對我們未來選擇的職業(yè)會更有價值。

  還有不久前剛見過面的小姐妹,她也是我高一時的同學,她同我一樣屢戰(zhàn)屢敗但屢敗屢戰(zhàn),之前失利,去年她說她想要邊工作邊復習,但沒到半個月她就放棄了,還是專心的去上課復習。

  她說,上著班根本騰不出時間去看。

  之前認識的很多考研小伙伴遇上了同樣的問題,辦公室不讓做工作以外的事,回到住的地方就是晚上八九點,只想倒頭就睡,而后她們大多都放棄考研夢,無奈向現(xiàn)實低頭。

  當然也有邊工作邊復習但成功上岸的,但我知道的實在太少,他們選的專業(yè)也比較特別。

  今年,小姐妹原本說準備放棄考研直接工作了,但思來想去還是報了暑期班,幾天前去了省城上課。

  我越發(fā)覺得,很多時候不是我們硬要堅持著改變自己,而是現(xiàn)實逼著我們?nèi)ジ淖儭?p>  忘了是多久之前又和那個隔壁班的同學約了見面,但直到現(xiàn)在也沒定下具體的時間。

  許久沒聯(lián)系了,也不知道她是否選擇了她那時想要選擇的路。

按 “鍵盤左鍵←” 返回上一章  按 “鍵盤右鍵→” 進入下一章  按 “空格鍵” 向下滾動
目錄
目錄
設置
設置
書架
加入書架
書頁
返回書頁
指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