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講武銅雀臺
次日一大早,賀拔岳、宇文泰、獨孤郎、楊忠、李虎與高敖曹隨酈道元出了信都南門向南出發(fā),欲往相州而去。
此時酈道元四弟、長樂郡長樂相酈道慎前來送別。
酈道元將高翼所送圖籍交于酈道慎道:“這兩箱圖籍暫放你處,外加你幫我收集的圖書,近日可派人送到洛陽我家中?!?p> 路上酈道元對賀拔岳、高傲曹等道:“孔子曰,三人行必有我?guī)?,我們再過十幾二十日便到了洛陽,一路上,咱們眾人可互為師友。”
賀拔岳道:“我們武川五人如高傲曹一樣,也一心想拜酈刺史為師,但酈刺史不愿收弟子,我們哪好開口,不敢勉為其難。一日為師,終身為師。一路上酈刺史為我們講兵家地學,受益良多,酈刺史在我們心頭永遠都是恩師。我們永遠是你的弟子?!?p> “等到了鄴城有兩位長者,深具謀略,學問強我千百倍。我可引見諸位拜他為師。”
“敢問這位長者貴姓,我們前去拜師,要否準備拜師禮以表誠心?”高教曹問。
“這二位尊長中一位姓王,一位姓王,一位姓黃。心誠則靈,不必什么拜師禮!”
經(jīng)南宮、過經(jīng)縣、越冀相二州交界,又渡過漳水,抵巨鹿,經(jīng)曲梁到邯鄲,再南行約百里,到了距鄴城二十里的臨水縣。
從此處南望,就能隱約可見鄴城高二十丈的巍峨城樓。
酈道元道:“那城樓下便是相州州府所在地鄴城,后趙石虎時,此樓更高有三十多丈,百里之外都能望到。這是戰(zhàn)火焚毀后重修之城樓,相比矮了十丈高?!?p> “這鄴城軍事要地,難免飽經(jīng)戰(zhàn)火磨難。東漢末年①曹操擊敗袁紹進占鄴城,營建鄴都,鄴城自此成為曹魏、后趙、冉魏、前燕的京都?!?p> “一百二十年前,大魏分冀州置相州,下轄六個郡②,這鄴城屬于長樂郡,該郡郡治便設(shè)在鄴城,我有個弟在此郡任長樂相?!?p> 越走越近,便能見到銅雀臺、金鳳、冰井三臺。三臺崇舉,高若山上云彩。
酈道元道:“銅雀臺、金鳳、冰井三臺也是曹操所建?!?p> 一行人登上鄴城主城樓俯視全城,瓊宮瑤臺、街巷廟堂、沿中軸大道排開,百步一樓,十步一閣。寺塔高聳,三臺呼云。漳水入城,長橋臥波。人喧馬熙,好不繁華,猶如阿房一隅,不亞京師洛陽?!?p> 次日,出城到郊外拜祭西漢時所建西門豹祠,只見門口立著石碑,石碑上記載:
戰(zhàn)國時魏國西門豹來此地任鄴令,當時鄴地人少田荒,百業(yè)待舉。便趁河伯娶妻之機,投巫治霸,開渠引灌,“寓兵于農(nóng)、藏糧于民”,鄴城一躍成為戰(zhàn)國重鎮(zhèn)。
之后,賀拔岳、宇文泰、獨孤郎、楊忠、李虎與高敖曹隨酈道元又到鬼谷子祠祭拜,酈道元道:“鬼谷子本姓王名詡,戰(zhàn)國時人,為謀略家、縱橫家鼻祖,兵法集大成者。相傳其額前四顆肉痣,成鬼宿之象?!?p> 祠內(nèi)正中,立著高兩丈的鬼谷子像,像臉果有四顆肉痣,兩邊是其弟子蘇秦、張儀、孫臏、龐涓、毛遂、李牧等人像。東邊四座像中有一象不是鬼谷子所授弟子,是晚了近一百年的黃石公。
酈道元小聲道:“鬼谷子比黃石公大108歲。有傳說黃石公是鬼谷子再生?!?p> 酈道元想考驗賀拔岳、宇文泰、獨孤郎、楊忠、李虎與高敖曹等人對鬼谷子與黃石公的認知,進門前便向每人交待過:“每人可挑兩位心儀之人拜為尊師?!?p> 賀拔岳、宇文泰、獨孤郎、楊忠、李虎拜了鬼谷子與黃石公,高敖曹拜了孫臏與黃石公。
眾人出來后往三臺而去,一路上談?wù)撝砉茸优c黃石公的傳奇事。
“祠內(nèi)諸賢都可尊為萬世之師,正所謂師于古之圣賢。今日眾位,己訪得名師,往后便勿需四處尋訪類我者之流為師了?!贬B道元頓了頓,又道:
“拜了師傅門,修行在個人。我現(xiàn)在膚淺說說鬼谷子與黃石公的謀略之學,便于今后‘修行’?!?p> “鬼谷子,后世尊為“謀圣”。兵事、國事、平天下事,事事在謀。他隱于深山,置天下于棋局中,不謀之謀,前無古人,后無來者?!?p> 酈道元道:“他著有曠世奇書《鬼谷子》《本經(jīng)陰符七術(shù)》。鬼谷子還首創(chuàng)軍事學?!娾?,因此,我們今天來拜祭,便也成為鬼谷子軍庠中一員,成為其弟子了!”
酈道元繼續(xù)道:“這鬼谷子精通百家學問,常入山靜修。因隱居在云夢山鬼谷,故自稱鬼谷先生。這云夢山我們回途中要經(jīng)過此地,如大家有興趣,到時可去一看。”
“酈刺史,你再給我們講講黃石公?!备甙讲苌钣X自己知識淺薄,無比內(nèi)疚而如饑似渴地請教。
“剛才有人拜了黃石公為師,這就是我在冀州時所舉薦的兩位尊師之一。”
酈道元道:“黃石公所著《三略》,深藏治國方略、用兵韜略的玄機。當年張良攜此一書助劉邦爭得天下。”
“《三略》一書要略在于:沈幾觀變,先立于不敗,以求敵人可勝,操術(shù)頗巧,兵家或往往用之?!?p> 酈道元見賀拔岳、宇文泰、獨孤郎、楊忠、李虎與高敖曹聽津津有味,便又評價道:
“《三略》的要義可簡括為八字:‘為國之道,恃賢與民?!t,講得是重賢納言;民,講得是民心所指?!?p> “鬼谷子的《本經(jīng)陰符七術(shù)》與黃石公《三略》,再加上《孫子》、《吳子》與姜太公的《六韜》,我簡稱‘兩子三略六韜七術(shù)’武經(jīng)五書。”
賀拔岳見酈道元娓娓道來,深為欽佩。若不深諳這些精深的謀略之學,沒儲一缸水,哪有這澆灌眾人的這一瓢水,當年太學五經(jīng)老師也比之不如。
“武經(jīng)五部書中精通兩部,弄通其余,便可為將。精通三部,弄通兩部,可為上將軍,精通四部或全部既可為帥也可為相,柱國大才?!贬B道元慢言慢語,細細講出自己見解。
“近年我苦思這五部兵書,結(jié)合注《水經(jīng)》所收三百戰(zhàn)例,撰《韜略地鑒》加以注解。到洛陽后我們再一道共同精研。”酈道元說完,掃了大家一眼。
賀拔岳一聽,感到酈道元不僅僅對地理之學苦思精研,地理之學融入兵法謀略之中,已自成一家之言。那最后一句自謙之語——“共同精研”,這不暗示欲將平生之學傳授與我們這班人嘛,真不是那種利鎖名牽的良師??!
賀拔岳想到這便暗暗打定主意:一路上強記酈道元所說只言片語,日后定要一一踐行。
說著說著,不覺回到鄴城城內(nèi)。
稍作休息后,賀拔岳、宇文泰、獨孤郎、楊忠、李虎、高敖曹隨著酈道元,登上北城西北隅銅雀、金鳳、冰井三臺。
酈道元如數(shù)家珍:“建安十五年③,銅雀臺建成,曹操領(lǐng)著諸子登樓,使各為賦,曹植援筆立就寫成《鄴都賦》。”
金鳳臺初名金虎,至后趙因避石虎之名諱改成今名。金虎、冰井晚三年建成。銅雀臺高一十丈,有屋一百二十間,周圍彌覆其上。金虎臺有屋一百三十間,冰井臺內(nèi)建有冰室三座,通過閣道與涼殿相通。
登上銅雀臺,俯視腳下緩流而過的漳水,酈道元叫近高敖曹,指著城外道:
“兵法在于活學活用,沒有現(xiàn)成答案。當年張郃隨曹操攻鄴城時,便學到曹操因地而施策的用兵之法。當年鄴城之戰(zhàn),曹操采用圍城打援、放水淹城之法,歷半年苦戰(zhàn)攻占袁氏經(jīng)營十數(shù)年的鄴城。當時采用漸挖深隧,下引三泉之法,制飛云梯,作沖神鉤等用具,都為孫吳兵法、《三略》《六韜》中所末盡述?!?p>
鐵原一甲
※注:①公元204年。②魏郡、陽平、廣平、汲郡、頓丘、清河六個郡。③公元2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