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進(jìn)沒有讓劉樂失望。
從李家塢歸來的第三天,樂進(jìn)背著包裹,風(fēng)塵仆仆地出現(xiàn)在劉府門前,找劉樂報到。即日起,他會追隨劉樂身邊,為時五年,至于五年后要如何,那是后面的事情,取決于很多因素,不是樂進(jìn)現(xiàn)在需要考慮的。
再過兩日,兗州刺史府正式征辟令送到。
代表刺史府發(fā)征辟令的使者,乃別駕從事王彧,上次劉岱登門時來過。
劉奢見來的是王彧,也非常滿意,并不是因為他跟王彧有過一面之緣。別駕所負(fù)責(zé)事務(wù),“凡刺史巡察州部時,則奉引,并錄眾事”,地位比治中從事高,在刺史府相當(dāng)于二號人物,出巡時不與刺史同車,別乘一車,故名“別駕”。王彧能夠擔(dān)任兗州別駕,顯然深得劉岱信任,乃劉岱心腹之人。劉岱剛到兗州,立足未穩(wěn),百廢待興,自己親自登門在先,讓手下二號人物親自送來征辟令在后,顯然對劉樂出仕一事也是非常重視。
“王別駕遠(yuǎn)來辛苦,今晚且在蓬舍歇息,老夫好擺酒接風(fēng)?!眲⑸菡f。
“仲明公好意心領(lǐng),然公務(wù)在身不敢耽誤,當(dāng)下便得走?!蓖鯊溉坏?。
“既如此,不敢留,異日相逢,定與君共飲?!?p> 王彧想了想,又提醒了一句:“公山府中事繁,子逸若沒有別的要緊事,最好能夠早日動身去昌邑,莫讓公山等急。”
劉樂望向劉奢,劉奢沉吟片刻,慨然說道:“阿樂動身,就在一兩日內(nèi)?!?p> “大人,子逸到刺史府任職,乃是乘氏的榮幸,縣府會派人沿途護(hù)送,一定將子逸安全送到昌邑?!背耸狭钤谝慌哉f道。
別駕到乘氏征辟人才,乘氏令不敢怠慢,推開一切事務(wù)全程陪伴上官。
乘氏令曾打過劉樂的主意,被劉奢婉言謝絕,起初心中還有點(diǎn)不痛快,后來陸續(xù)得知多個郡國發(fā)來邀請,甚至兗州刺史劉岱對劉樂也是志在必得,乘氏令果斷熄了些許怨念,改為主動與劉家修好,劉奢自然給父母官面子。
后劉岱親至,王彧再臨,乘氏令借著與劉府友好關(guān)系,屢屢混了臉熟,并不動聲色地表露了對刺史府的忠心,雖說刺史府沒有馬上給他明確說法,且剛上任不好直接插手地方人事,卻不會吝惜嘉勉之辭,并隱晦施以暗示,乘氏令感覺攀上了高枝,心中欣喜,對劉府的態(tài)度也越發(fā)親近。
“既如此,就此別過。”王彧歉然向劉家告別,并沒有特別搭理乘氏令。倒不是他倨傲,不同位置做不同的事情,以他如今地位,的確沒必要在意區(qū)區(qū)一個縣令。閑暇時倒也罷了,如今兗州刺史府初創(chuàng),大堆事情要處理,心腹又不多,王彧忙得焦頭爛額,更沒心思在路人甲乙面前維持表面風(fēng)度。為什么對劉家客氣?不是因為劉家是宗親,是因為劉樂即將入刺史府做官,與王彧成為同僚,且可能進(jìn)入劉岱的核心圈子,值得王彧對劉家禮儀周全。
乘氏令面色如常,顯然把位置擺得很正。
王彧一走,乘氏令說了幾句場面話,也很快離去。
“叔父,月兒那邊暫時去不了了?!眲穱@道。
劉奢點(diǎn)頭:“以后再說吧,正事要緊?!?p> 月兒便是劉奢的女兒,劉月。
劉樂原本想出仕前先去看看劉月,如今只得作罷。
劉月比劉樂小一歲,劉樂到乘氏時,劉月尚待家閨中,兄妹相處融洽。不久劉樂上山守孝,劉月多次上岡探訪,劉樂重傷時,劉月掉了不少眼淚。再后來,劉月嫁本郡定陶董家子為妻,臨到出嫁之前,專程到伏牛岡跟劉樂道別,托堂兄代自己照顧雙親。因此堂兄妹相處雖少,感情卻是好得很,或許這也與劉奐劉奢一脈人丁單薄有關(guān)系,無論劉樂劉月,都是家中獨(dú)苗,從小便缺血親玩伴,好不容易有個同齡人,自然親密得緊。
劉月的丈夫家叫董訪,董家次子,上面還有個哥哥。
董家是濟(jì)陰當(dāng)?shù)匾粋€中等世家,在兗州倒也有些名氣,但與高平王家那種名門相比,差距大得不是一星半點(diǎn),完全不具備可比性,而且董訪一脈屬于董家偏支,無緣承襲董家主脈勢力,前程也得靠自己爭取。唯一值得慶幸的是,他們畢竟是董家子弟,衣食無憂,且有資格接觸到族中家學(xué),董訪兄弟二人發(fā)憤苦讀,在郡內(nèi)小有名氣,若想求個一官半職,問題不大。
這年頭姻親講究門當(dāng)戶對,破落宗親女和世家偏門子,地位倒是相當(dāng),誰都不占便宜,誰也不吃虧。據(jù)吳氏說,董訪對月兒頗為憐惜疼愛,小兩口相敬如賓,魚水交融,再加上月兒已經(jīng)為董家誕下男丁,地位非常穩(wěn)固,娘家人不用為她擔(dān)心什么。
劉樂下山后,便打算去定陶看看堂妹劉月,以及那剛出生不久的外甥。
吳氏卻說,數(shù)日前劉月來信,董訪接到張邈的邀請,決定去陳留出仕。
張邈與劉岱同期離京到地方為官,任陳留太守,不過張邈招兵買馬速度明顯比劉岱來得快。不只因為陳留離洛陽更近,主要是張邈乃兗州人氏,本地做官,熟悉地方情形,豪強(qiáng)勢力容易擺平,不象劉岱到任時焦頭爛額,猛虎撲食式拉人,張邈則是還在赴任路上便開始寫信,直接一封書信過去,相識的大多愿意來,不認(rèn)識的大多也知他名,或者拐著彎兒都能扯上關(guān)系,鄉(xiāng)黨鄉(xiāng)黨,不是隨便說說,鄉(xiāng)黨抱團(tuán)是大漢官場特色。等到張邈到陳留時,班底已經(jīng)湊得七七八八。
董訪便是這種情況。
董訪去陳留做官,家眷自然跟著去,由于張邈信中催得緊,走得匆忙,劉月沒來得及回乘氏拜別父母。劉樂要看劉月得去陳留,跟昌邑方向相背,可如今劉岱那邊催得這么急,探望堂妹便只能往后推。
“叔父放心,過段時間我自去看到月兒?!眲沸χ?,董訪去了陳留,討伐董卓時劉岱這路人馬也會過去,等打完仗,抽空看劉月應(yīng)該不難。
“嗯?!眲⑸葜划?dāng)劉樂安慰自己,隨口應(yīng)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