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眾里尋他千百度
香兒安慰著小翠,給她解釋她們母女之間的誤會(huì),小翠才止住哭聲,好久才平復(fù),多年來淤結(jié)的苦悶。
兩人朝著魚兒家走去,此刻的她,滿臉喜悅,到文鵬家門口,就急匆匆地跑上前去敲門。
一個(gè)家丁前來開門,見是兩個(gè)女娃到訪,就問她們找誰。
香兒說找你們家少爺,那仆人回道,少爺不在家。
香兒一下子失落起來,大老遠(yuǎn)跑來,怎么就不在家呢。
于是,她直接闖入院中,也不管那人攔阻。
香兒大聲喊著:“魚兒哥,魚兒哥?!?p> 香兒的聲音,驚動(dòng)了正在廚房幫忙的蓮兒。
店里生意不太忙,蓮兒就回家,來取午飯,好給夫人送去。
聽到有人找少爺,就走到前廳。在客廳門前,剛好碰到香兒兩人。
蓮兒見是少爺?shù)呐笥?,又覺這女娃好生面熟,就讓仆人忙去。
蓮兒將兩人引到客廳,讓她們坐下,香兒坐在桌旁的凳子上,小翠站在她的身旁。
蓮兒坐在她旁邊,她讓下人上茶。蓮兒知道少爺有不少朋友,也曉得這女娃和少爺玩得要好。
一年多沒見,沒想到她,竟出落得如此亭亭玉立,貌美如花。
只見她霞裙月帔,秀美端莊。面若桃花,俊眼修眉,皓齒明眸,顧盼神飛,膚如凝脂,好一個(gè)美人坯子,蓮兒暗想。
只是對(duì)她了解不多,見是來找少爺?shù)?,暗想要問個(gè)清楚。
香兒笑著說:“蓮兒姐,魚兒哥在家不?他去哪里了?我找他玩呢?!?p> 蓮兒有些吃驚,略作思考,對(duì)香兒說道:“我們家文鵬去蘇州讀書了,不在家里。你是蕭府的三小姐吧,我聽文鵬說過?!?p> 香兒聽聞,有些許失落。大老遠(yuǎn)跑來,原來他就在蘇州,那天見到的人,想必定是魚兒哥,香兒如是想。
想到此,她又開心起來,若是如此,豈不是又可以和魚兒哥,天天在一起了?
想著,想著,她竟獨(dú)自笑了起來,
她未留意蓮兒正看著她,小翠見此,連忙用手,拽拽小姐的衣服。
香兒回過神兒,趕緊回道:“哦,正是?!?p> 蓮兒接著問道:“小姐家不是也搬往姑蘇城了嗎?”
香兒接過話:“我陪小翠回家探親,順便來看看魚兒哥?!?p> 蓮兒說道:“實(shí)在抱歉,恐怕要小姐白跑一趟?!?p> 香兒就問蓮兒,魚兒哥在哪家書院讀書。
她深知姑蘇城,物寶天華,人杰地靈,文人氣息濃厚,乃是江南文人匯集之地,大大小小的書院,有官辦的,有私家的,不在少數(shù)。
蓮兒有些為難:“這……這……我娘要文鵬好好讀書,不想有人打擾他?!?p> 蓮兒猶豫著,要不要告知香兒,她閃爍其詞,心中平添一份擔(dān)心。
“好姐姐,你快告訴我吧,我不會(huì)打擾魚兒哥的。相反,我還希望他,能早日獨(dú)占鰲頭呢。”說話間,香兒雙手拉起蓮兒的手,不住地哀求著。
蓮兒見她,毫無大家閨秀的矜持,反如孩子一般,撒嬌起來。被她這么拽著,蓮兒有些不知所措。
她想了想,說道:“香兒妹妹,姐姐告訴你,只是希望你們少去打擾他,讓他安心求學(xué)。另外呢,你要答應(yīng)姐姐,若有人問起,絕不告訴他人,我家文鵬在何處?!?p> “放心好了,我的好姐姐,我一定保密,要不我們拉手指吧?”香兒點(diǎn)著頭,笑著湊到蓮兒身邊。
蓮兒被她逗樂了:“那倒不用,文鵬在姑蘇書院讀書,童生甲字班?!?p> 香兒聽后,連忙謝過蓮兒。蓮兒說,她還要給夫人送飯,就不陪她們了,要她們吃過飯?jiān)僮摺?p> 香兒知道不便逗留,連忙告辭。
臨走時(shí),她還問蓮兒姐,要不要捎什么東西給魚兒哥。
香兒帶著小翠,匆匆離去。
話說,蓮兒到了蓉娘繡莊,將香兒來訪之事告訴了娘。
蓉娘沉默不語,蓮兒有些慌張,問蓉娘是不是她做錯(cuò)了,不該告訴香兒。
蓉娘搖搖頭,并未回話,只是嘆氣。
蓮兒不解地問,娘親擔(dān)心什么。
蓉娘只是感嘆地說了一句:“真是孽緣啊?!?p> 蓮兒收拾好碗筷,出去招呼生意。
她見娘滿腹心思,有些心不在焉,便讓娘去休息,她在店里照應(yīng)。
蓉娘回到房中,獨(dú)坐床前,思量著。
過了一會(huì)兒,自言自語地說道:“但愿是我杞人憂天,畢竟都是孩子?!?p> 她站起身,又回到鋪?zhàn)永铩?p> ……
香兒回到老宅,原想即刻啟程回蘇州。
小翠提醒小姐,走夜路不安穩(wěn),勸她還是明日一早再走。
第二天清晨,她們?cè)缭绲爻霭l(fā),幾個(gè)人護(hù)送著小姐到蘇州去。
到蕭府,小翠向夫人稟告回家的事情,回到小姐房中。
香兒見到文鵬的時(shí)候,已是第三天的申時(shí)時(shí)分。
父親大人外出,在母親準(zhǔn)許下,她才得以脫身。
事先,她早已讓小翠打聽清楚,姑蘇書院的位置,待夫人準(zhǔn)許后,兩人離開家,就向書院方向而去。
書院在蘇州城南面,雖為私家書院,卻也是受官家資助,與官辦書院無異。
路過集市時(shí),她特意買了一些糕點(diǎn),和文鵬愛吃的瓜果。
到了書院門口,兩人道明來意,看門的老伯,要酉時(shí)放學(xué),才準(zhǔn)許她二人入內(nèi)。
香兒無奈,只得另想辦法。她眼睛一轉(zhuǎn),有了主意,就讓小翠拿出點(diǎn)心,送給老伯。
香兒懇求道:“老伯,我們家在周莊,父親大人讓我等見過兄長(zhǎng),即刻趕回。你也知道,我倆回去晚了,不安全。還請(qǐng)通融一二?!?p> 那老伯想想,拒了好意,笑著答應(yīng),要她們快去快回,別耽誤了。
他告知兩人,童生甲字班,在書院后面的竹林苑,院子里種滿了竹子。
香兒答應(yīng)著,飛快地走了進(jìn)去,小翠跟在后面。
香兒從正門而入,沿著大路朝著里面走去,路兩邊是一個(gè)又一個(gè)的院子。
有的院子里,古樹蔥蘢,綠草茵茵,藤蘿蔓掛,亭臺(tái)樓閣一應(yīng)俱全;
有的院子里屋宇宏敞,假山座座,廊橋回轉(zhuǎn),湖光月色,荷葉田田;
有的院子里花草滿園,陣陣梅香撲鼻。
書院布局,錯(cuò)落有致,雖臨鬧市,卻清幽雅致。
書院后面是一座小山,前面便是蘇州河。
香兒放慢腳步,細(xì)細(xì)觀賞風(fēng)景。
小翠追上來,見小姐留戀的眼神,笑著說道:“小姐若是喜歡,不如求老爺,也送你來此讀書?!?p> 香兒嘆著氣,搖搖頭,她深知,即便是京都最好的書院,父親也是不會(huì)同意的。
想到這些,香兒皺起了眉頭。
不一會(huì)兒工夫,走到書院南面,一座假山擋在路的中間,周圍有幾座涼亭,四周種滿了花草,左邊的院子是幾間書屋,屋子前面,種著郁郁蔥蔥的竹子,枝干上,長(zhǎng)滿翠綠的嫩葉,應(yīng)該就是此處了。
進(jìn)了院子,就聽到學(xué)子們瑯瑯之音:蒹葭蒼蒼,白露為霜。所謂伊人,在水一方。溯洄從之,道阻且長(zhǎng)……
香兒趴在一個(gè)未關(guān)嚴(yán)實(shí)的窗子前,偷偷觀望里面的情形。
一位老先生正在講解《詩經(jīng)·秦風(fēng)》里的詩文《蒹葭》,里面坐著三十幾個(gè)孩子,還有不少的女娃。
香兒張望著,試圖找尋魚兒的影子,可并未尋到。失望之際,頭不小心碰到窗子的邊緣,發(fā)出輕微的響聲。
這時(shí),窗邊一個(gè)孩子抬起頭來,望著窗外。兩人四目以對(duì),香兒輕聲笑了起來,那人正是文鵬,香兒興奮地要喊出來,文鵬朝她使眼色。
文鵬萬萬沒想到,香兒竟找到書院來。
一年多來,只顧讀書,跟隨先生學(xué)醫(yī),學(xué)畫。
他回家過年,也去香兒家問過,都說去了蘇州城,卻沒能打聽出來,她家搬往哪里。閑暇時(shí),也曾在城中尋找過,可蘇州城這么大,始終難覓蹤跡。
文鵬只得放棄尋找,安心在書院看書。
再次重逢,令他喜出望外。文鵬示意她等著自己,香兒笑著離開窗子。
小翠小聲地問小姐,找到魚兒了嗎?香兒輕笑,點(diǎn)著頭,兩人走到竹林中的涼亭處等待。
過了一會(huì)兒,文鵬借故從書屋里走出,見兩人在涼亭內(nèi),就跑了過去。
剛站好,香兒一下子跳了起來,抱住文鵬的脖子,反倒是把文鵬嚇一跳,滿臉通紅。
他趕緊讓香兒下來,帶兩人走了出去,三個(gè)人來到假山后面的一處涼亭,停下來。
小翠借故走開,到假山那里等著他們。
香兒興奮地笑著說:“魚兒哥,想我了嗎?呵呵,終于讓我逮到你了?!?p> 文鵬道,千金縱買相如賦,脈脈此情誰訴?
他接著說道,去過香兒家?guī)状?,仆人們只說搬到了蘇州城,卻打聽不到搬往何處。在蘇州城,也找過幾次,一直未曾找到。
香兒撅著小嘴,瞪大了眼睛,怒氣沖沖道:“快告訴我,那人長(zhǎng)何模樣,看我回去,如何收拾他?!?p> 文鵬說不能怪他,就問她府邸在何處,又怎會(huì)知道他在這里讀書。
香兒一聲嘆息,滿臉委屈,將來龍去脈告知。
文鵬賠著不是,香兒含情脈脈地看著他。
在她眼里,文鵬變化太大,清秀挺拔,雖略顯消瘦,卻也更加俊朗。
兩人相互傾訴心事,只恨相處太短。
小翠見天色不早,又見兩人情真意切,不忍打擾;又恐回去太晚,夫人責(zé)怪,只得前來催促小姐。
文鵬就讓香兒早些回去,免得父母擔(dān)憂。香兒把包袱留給文鵬,帶著小翠走。
文鵬要送,香兒要他回去,說下次再來,兩人就此離去。
天色尚早,香兒執(zhí)意前往寒山寺。
小翠不解,就問小姐去做何事,上次不是去過了嗎?
香兒不語,只是低頭含笑。
兩人雇得船夫,前往西面的寒山寺。
到了寺廟前,香兒讓小翠買得三株高香,而后徑直走進(jìn)廟內(nèi),此時(shí)寺內(nèi)香客不多。
她們?cè)谙銧t前駐足,寺廟僧侶接過高香,點(diǎn)燃后交還香兒。香兒虔誠(chéng)禱告,向著佛堂方向,拜了又拜,才將高香插入香爐內(nèi)。
走入佛堂里,見那佛祖金身高高端坐,一副慈悲心懷,俯視蕓蕓眾生。
香兒跪在佛墊上,雙手合十,閉上雙眼,默默不語,拜了又拜。
小翠明白了小姐心思,她站在一旁,抬頭仰望佛祖,心中也替小姐求福,香兒讓小翠奉上香火錢。
她起身問寺里的和尚,要過簽筒,回到墊子上跪著,搖著手中的竹筒,默不作聲。
過了一會(huì)兒,從簽筒里掉出一根竹簽。
香兒撿起來,拿在手里。
緩了一下,她才去看那蠅頭小字:
九龍吐水沐金身,
蓮花座下結(jié)煙親;
鳳凰豈是凡間種,
乘時(shí)一路上青天。
上上簽。
香兒大喜,起身去找大師傅解簽。
一身著袈裟,胡須花白的長(zhǎng)老接過竹簽,看了看,先是驚喜,望了下香兒,眉頭輕皺一下,接著笑了起來:“阿彌陀佛,恭喜施主,這是難得一見的好簽。主富貴,求業(yè)與姻緣皆大吉?!?p> 香兒害羞地笑了起來,她正要謝過大師離去,又轉(zhuǎn)過身來,問道:“師傅,剛才看您,皺了下眉頭,不知道是何意,還請(qǐng)大師指點(diǎn)迷津?!?p> 那長(zhǎng)老看看兩人,又觀這女娃知書達(dá)理,氣若幽蘭,聰慧靈巧,想了想,輕聲道:“阿彌陀佛,不可說,不可說,一說即是錯(cuò)。隨心,隨性,隨緣。阿彌陀佛?!?p> 這大長(zhǎng)老說完,便不再多說。
香兒見大師不語,不便多問,只好帶小翠回去。
兩人走后,旁邊的小和尚問師傅,剛才是不是有什么話,不便說得。
那長(zhǎng)老嘆口氣,搖搖頭,就走開了。
小和尚摸摸自己的光頭,一頭霧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