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四章:鴨蛋
她給自己算了一筆賬,這些天她只掙了賣蘿卜干的205文錢,其他都是花出去的,雖然每次都不多,但這么一次兩次的,楚秀手里還只剩65兩銀子了。
“看來涼皮的日程要趕緊提上來了?!?p> 里正這個人并不貪,看楚秀大手就拿出五百文心里面就搖搖頭,“過個契要不了那么多,這些你留著?!闭f著又退給楚秀200文,“等過兩天我去縣里,趁早給你辦了?!?p> 之所以留那些也不過是一些路費(fèi),也可能是留作打點(diǎn)。
楚秀雖然不清楚到底應(yīng)該如何操作,但也知道要費(fèi)一番功夫,正是因?yàn)槿绱耍旁敢舛嗄靡徊糠皱X。
現(xiàn)在看到里正把錢退給自己,楚秀心理只有感激的份。
按捺住心里的情緒,楚秀再次把錢推出去,“麻煩大叔已經(jīng)夠不好意思了,哪還好意思讓大叔倒貼錢。”
只是里正到底清正,不愿意接那錢,楚秀無奈,只能把錢裝進(jìn)自己腰包里,心里卻想著什么時候再來感謝一次。
陳氏也在一旁站著,勸著楚秀把錢收回去,等看他們把事都說清楚了趕緊走上來,手里還拿兩小筐的鴨蛋,“都是自家養(yǎng)的,你們嘗嘗?!?p> 楚秀打眼一瞧,每個筐里大概十來個,個個都是青皮兒鴨蛋,看起來個頭也不小。
她去鎮(zhèn)上的時候留心過這鴨蛋的價錢,居然論個賣,三文錢才兩個,這也是翠衫阻止自己的原因,實(shí)在太貴了。
再看看這十來個鴨蛋都有十幾文錢了吧,楚秀哪敢接,趕緊推辭說不要。
陳良媳婦也一樣,擺擺手就往后退幾步,“空手上門都已經(jīng)不好意思的了。”
雖說今天是楚秀辦理過戶的事情,但是既然登門了,哪有空手的道理,只是她看家里的東西確實(shí)沒什么能拿得出手的,因此才空手上門。
這事她原本就做的不體面,若再拿東西拐回去,也太說不過去了吧。
“給你你就拿著?!标愂想m然長著一雙小腳,但走起路來卻十分利落,拎起兩筐鴨蛋就塞進(jìn)她們懷里,“家里又不是沒有,吃了再來?!?p> 里正大叔也在旁邊勸著,“拿著吧,這是你們嬸娘的心意?!?p> 陳氏并不是見誰都會給鴨蛋,無非這兩人被她上眼了,一個確確實(shí)實(shí)是貧困戶,需要幫襯著,另一個則是明事理的,從她多拿出那么一筆錢就可以看出來跟這樣的人打交道絕對虧不了。
“只是,唉……”
里正心里有一桿秤,什么人該敬著遠(yuǎn)著,什么人可以深交,他心里都明鏡一樣。楚秀雖然是個明事理的,但她家能有啥指望?“罷了罷了,鄉(xiāng)里鄉(xiāng)親的。”
楚秀并不知道他們的想法,看兩人都極力推薦的樣子只好接下來。
其實(shí)她心里還是挺想要這鴨蛋呢,只是一來沒交情,二來自己又是托別人辦事的,所以才不敢拿。
不過再想想,這交情都是處出來的,誰不是從一開始的陌生到熟悉?等打交道的次數(shù)多了,交情不就有了嗎?
正巧她心里想結(jié)交里正夫妻,怎能錯過這次機(jī)會?
就著陳氏的手楚秀又提了另外一件事,“嬸娘,聽說你們家正孵小鴨呢,到時候能不能給我留幾只?”
她最心儀的是咸鴨蛋,可以直接用來包咸蛋黃粽子,只是現(xiàn)在說出來很可能會給自己惹來不必要的麻煩,一來會讓人家覺得自己一個挑三揀四,二來,也太露財了。
但是小鴨子就很不錯了,既可以借助這個機(jī)會跟里正家打點(diǎn)兒交道,又可以支援自己的農(nóng)場建設(shè)。
她前些日子還說呢,要促成農(nóng)場能量循環(huán),最近正想法子往自己的農(nóng)場里添置東西,這鴨子就是其中之一。
再說,有了小鴨子,咸鴨蛋還遠(yuǎn)嗎?
村子里也有人來她這兒尋摸小鴨子,因此陳氏一聽這話就點(diǎn)點(diǎn)點(diǎn)頭,“那成,到時候我給你留著,你要幾只?”
別看在這農(nóng)村里,鴨子也是一個稀罕物,還是她托自己的兒子從外縣給自己帶來的,現(xiàn)在過了好幾年,她家的鴨子已經(jīng)有五六十只了,除了自己吃,還拿到鎮(zhèn)上給兒子賣。
反正都是生意,賣給誰不是賣?
再說春上的時候她孵了一大批鴨子,保守估計也有二三百只,擔(dān)心兒子的鋪?zhàn)映圆幌?,她正愁沒人買呢,現(xiàn)在楚秀來了,也算給她分擔(dān)一點(diǎn)兒壓力。
……
把白契換成紅契也不過是時間的問題,現(xiàn)在又得到里正的準(zhǔn)話楚秀心里更踏實(shí)了,抱著小嘉和又跟著陳良媳婦去了地里邊。
楚秀買的這兩塊兒地種的都是水稻,到八月份就能收獲了,旁邊五畝地也都是水稻,只留了三畝地種了花生大豆和玉米。
這里的人家大大都是這樣種植的,只不過有些人家種的玉米多一些,更多的人家還是更偏向于種水稻,也不知道為什么。
這么想著就問了出來,陳良媳婦看了她一眼,“玉米是好,但也貴啊,每畝都得4斤種子”,掰掰手,“就我那一畝地就花了80文!”
楚秀心里默默算了這筆賬,這里的玉米畝產(chǎn)量大概是1200多斤,除去棒子、包衣和水分,凈產(chǎn)量差不多800多斤,鎮(zhèn)上的玉米10文錢一斤,當(dāng)然這是貴的了,他們莊稼人賣出去肯定賣不了那么多錢,但是就按7文錢算,每畝地也能掙五六兩銀子。
陳良媳婦有些傻眼,“真有那么多?”復(fù)又覺得賬不是這么算的,“咱們還得交稅呢?!?p> 是啊,要交稅。
趁著這個機(jī)會楚秀又跟陳良媳婦打聽了一下這里的稅收情況,大慶朝不分公田、私田,凡占有土地者均須按畝交納土地稅,只是這里比歷史上要寬松些,每畝地只需交百分之十的稅,這樣算起來一畝玉米也只需要交80斤的稅,余下的都是自己的。
陳良媳婦姚小花呼吸有些急促起來,別人有沒有她不知道,但她從來沒有算過這筆賬,也沒有人把賬給她算那么清楚過,咽咽唾沫,有些急切的問“那我還剩多少?”
“五兩!”楚秀斬釘截鐵。
不同的作物畝產(chǎn)量不同,交出去的稅也有所不同,但大致都是這些數(shù),他們往年交稅的時候都是一起交的,一次就顯得多了一些,但若分開算,還是有富余的。
姚小花后悔的都快厥過去了,深呼一口氣,“那按你的意思是以后都種玉米?”